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白粉病(tomato powdery mildew)是一种世界性植物病害,最早发现于意大利,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各国从未停止过对番茄白粉病的研究,并多集中在病原菌的鉴定上,但均未发现其有性阶段,这也给病原菌鉴定带来了很大困难。甘肃省河西地区种植加工番茄,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为白粉病病原菌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2.
沈阳地区温室番茄发生白粉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由专性寄生菌白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栽培番茄对这种真菌病害具有极高的易感性,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大敌.番茄白粉病已对欧洲温室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些年在中国保护地番茄栽培中也开始发生.我国南方番茄白粉病有蔓延的趋势,但在北方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3.
武夷菌素(Wuyiencin)是从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var.wuyiensis)产生的一种农用抗生素,其主要成分A是具有胞昔骨架的新型核苷类抗生素。武夷菌素对多种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如黄瓜白粉病、番茄叶霉病、灰霉病、黄瓜黑星病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档次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将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4.
温室秋延晚茬番茄白粉病是我区露地,保护地及蔬菜基地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缩短结果期,降低果实质量和产量.我区番茄产区都有发生,近年棚室栽培的番茄有发病增多趋势.番茄白粉病流行性强.  相似文献   

5.
新疆番茄病害一新记录——番茄白粉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贾菊生 《植物保护》1990,16(4):54-54
1988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发现了番茄上感染的一种新病害。经鉴定,确认系由Oidiopsis型病原诱发所致的番茄白粉病。我国台湾省曾有过番茄白粉病的报道,病原是Erysiphe polygoni DC.(泽田兼吉,1919)。由Oidiopsis引起的番茄白粉病,最先由Berger发现于西班牙,以后在地中海干旱地带、中欧及近东等国家均有分布,而且是这些地区番茄上的严重病害之一;本病在我国云南省也有发生,但缺少文字专述。为此,作者特记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白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番茄苗期接种白粉病最好的方法是喷雾法,接种苗龄为四叶期,接种的最适浓度为106孢子/mL。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提供的54份番茄材料进行白粉病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54份材料中,有抗病品种4份、中抗品种16份、感病品种17份、极感病品种17份。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Sphac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是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ssp.sesquipedlis(L.)Verd.重要的叶部病害,寻找防治白粉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为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硅对植物抗真菌病害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可溶性硅的应用为植物抗病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作者研究了硅和接种白粉病菌处理对长豇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旨在阐明硅提高长豇豆对白粉病抗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12.5%烯唑醇防治西葫芦白粉病效果好张京社逯保德贾长才康俊根(山西农科院蔬菜所太原030031)西葫芦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Schlecht)Pol]是近年来北方西葫芦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据调查本所西葫芦制种田每年都因...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黄素甲醚对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展了0.05%大黄素甲醚悬浮剂对草莓、番茄、黄瓜、葡萄4种作物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药剂处理区病指是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3~1/5,防效在70%~80%,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危害。0.05%大黄素甲醚悬浮剂对草莓、番茄、黄瓜、葡萄4种作物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强酸性电生功能水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以1×10~6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采用不同浓度的强酸性电生功能水在番茄缓苗期和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在缓苗后用50 mg/L强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预防,在病害发生初期改用80 mg/L浓度进行防治,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4.10%和66.14%,而且可使番茄增产2.80%;仅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使用80 mg/L强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叶面喷施,对番茄有一定增产效果。但是,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5%百菌清粉尘法防治保护地番茄疫病周劲松,马跃峰,义树生杜晓丽(青海大学农学系西宁810016)(青海省农科院植保所)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E,et.M)JonesetGrout和晚疫病Phylophthorainfertans...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表明麦拌灵(30% 甲柳·酮乳油) 对麦田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麦蚜、白粉病) 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最佳拌种量1.0mL/kg 干种子,对以上防效分别为92.98% 、68.05% 、76.80% 。  相似文献   

13.
云南蔷薇属部分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个云南蔷薇属种质资源(包括7个栽培品种和7个野生种)进行白粉病抗性的离体鉴定和田间鉴定,其中免疫品种(种)2个,中抗品种(种)8个,中感品种1个,高感品种(种)3个。白粉病离体鉴定与田间鉴定两种方法的抗性评价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该方法可作为白粉病抗性快速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疆发生番茄溃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金潜 《植物检疫》1994,8(6):345-345
新疆发生番茄溃疡病李春,金潜(新疆五河子农学院农学系832003)番茄溃疡病Clavibaciermichiganesissuksp.michganensis(Smith)Jenen是一种危险性的细菌病害,其为害所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自1909年在美...  相似文献   

15.
李炳贵 《植物医生》2006,19(5):39-40
随着番茄种植面积扩大.番茄重大病虫发生频率上升.严重影响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指导番茄生产,控制重大病虫发生,降低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残留,生产安全、优质、高产的绿色蔬菜产品,对番茄主要病虫种类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调金结果表明,影响独山县番茄生产的重大病虫有青枯病,早、晚疫病,病毒病(花叶型、蕨叶型),棉铃虫等,尤其是青枯病、晚疫病危害更为突出。青枯病在多年种植村组一般受害率达30%,个别严重村组危害率达100%,甚至全田毁灭。晚疫病危害病叶率一般在25%,严重田块达78%.  相似文献   

16.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相继在国内一些省份发现。利用 TSWV 的通用引物 NF302/NR575对从山东烟台地区收集的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番茄样品进行检测;进一步对特异引物 TSWV-NF2037/TSWV-NR2825扩增的 TSWV 的 N 基因序列克隆、测序,并对 N 基因片段编码氨基酸进行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份疑似样品中有4个样品扩增得到 TSWV 病毒片段;基于 N 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山东 TSWV 番茄分离物与云南 TSWV 番茄分离物(AEI70836.1)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8%,且与云南 TSWV 番茄分离物聚为一支。这是山东地区首次利用分子标记证实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龚标勋 《植物医生》1996,9(4):10-10
橡胶白粉病的防治技术龚标勋(海南省白沙县植保植检站572800)白沙县白沙镇詹州村民营胶园近来发生白粉病。病情中等偏轻,橡胶白粉病是橡胶树的重要病害之一。白粉病是粉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白粉病主要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和花序引起落叶、落花,从而推迟开割...  相似文献   

18.
《植物医生》2013,(6):54-54
10月14日.记者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小麦白粉病病菌孢子自动识别智能系统测试暨农作物病害监测预报技术研讨会”上获悉,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监测、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是四川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在川北地区呈现发病品种多、发病早而重、扩展蔓延速度快等特点,对小麦优质、高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寻求小麦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配方.从而为大面积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县植保站于2005年3月。在四川省梓潼县进行了3种药剂(含不同剂量)共6个处理的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及应用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地面高光谱和低空遥感监测小麦白粉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手持式高光谱仪和基于数字技术的低空遥感系统,对不同严重度小麦白粉病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分析不同时期地面平台光谱反射率与病情指数及低空遥感平台反射率与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面光谱测量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低空遥感数字图像反射率与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在灌浆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就地面测量结果而言,近红外波段的相关性高于绿光波段,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54;低空遥感数字图像红、绿、蓝三波段中,相关性依次降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75和0.62;而且低空遥感图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也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蓝、红、绿波段,相关系数依次为0.70、0.68和0.54。这表明利用遥感非破坏性监测小麦白粉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