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许多动物睾丸组织和精子中,有一种特殊的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蛋白质,它在电泳和作用方面明显地不同于机体其它组织中 LDH 同工酶,Blanco 等(1963)把这种酶称之为 LDH-X.据报道,人类睾丸和精子 LDH-X 带位于 LDH_3及LDH_4之间,牛、绵羊、兔和犬 LDH-X 带位于LDA_4和 LDH_3之间,鼠和鸽 LDH-X 带位于LDH_5之后.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我国三大良种黄牛——秦川牛、晋南牛和南阳牛的血清乳酸脱氨酶(LDH)同功酶谱型。结果表明,三个黄牛品种血清LDH同功酶谱的基本特点是LDH_1>LDH_2>LDH_3>LDH_4>LDH_5,但也出现了LDH_5≥LDH_4和LDH_2≥LDH_1的情况。同时还发现部分秦川牛除表现正常的五条酶带外,又表现了一条新的酶带。不同性别健康牛血清LDH同功酶谱的比较表明,各品种内,公母牛之间基本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LDH_3在南阳牛的公母之间达到显著水准(P<0.05)。不同品种间LDH同功酶谱的比较表明,秦川、晋南和南阳黄牛之间未表现明显差异,而与其它牛品种相比表现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 MC-Ⅰ药骟注射液睾丸内注射,在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药骟公牛714头,其中黄牛437头,牦牛277头。注射药量主要取决于睾丸体积的大小,体重75~100kg 的1岁公牦牛,睾丸长3~6cm,每睾注射药量1~3.5ml;体重在100~120kg 的2~3岁公牦牛,睾丸长6~8cm,每睾注射药量3~5ml;体重在100~150kg 半岁以内的公黄牛,睾丸长约7cm,每睾注射药量5~6ml。试验结果表明,1岁以内的公牦牛去势有效率为100%; 2~3岁的公牦牛去势有效率为90%。437头公黄牛中去势成功392头,成功率为89.7%,无效11头,有效34头,去势有效率达97.5%。3月龄以内的黄牛,去势有效率达100%,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有效率有所降低。本法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用猪细小病毒(PPV)强毒(NADL-8)接种20头8-12月龄杂种公猪。3头肌肉(IM)注射10~8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CCID_(50))的PPV,3头睾丸内(IT)注射10~(704) CCID_(50),注射后3、7、10、14、21和28天对这6头公猪进行睾丸半切除术。第7头公猪每个睾丸注射无感染的细胞培养液0.25ml(IT接种对照)。直到接种后14天,在睾丸和附睾组织中均查出病毒和病毒抗原。直接免疫荧光表明病毒抗原主要与睾丸间质组织的脉管系统结合。IM接种的公猪的睾丸或附睾组织未见到明显的微观损害。睾丸的急性一慢性变性见于IT接种的公猪同样也见于IT注射的对照公猪。用10~(7·9)CCID_(50)PPV IM或经口/鼻接种6头公猪。感染后8周内每周采精2次。全部精液均未查出病毒。还采集了4头公猪的接种前5周内的精液,并对接种前、后的精液质量进行了比较。未见精液质量、射精量、活率或形态损伤的明显变化。公猪实验感染PPV对生殖后果无关紧要,因为不影响生殖功能和未查出性交传播PPV。  相似文献   

5.
利用比色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6、12、18、24月龄半血野牦牛、横交半血野牦牛和家牦牛睾丸、附睾组织LDH同工酶活性及谱带表达进行测析.结果表明睾九、附睾LDH在相同月龄其表达模式不同,6月龄睾丸LDH有4条酶谱,活性百分率依次(LDH1>LDH3>LDH2>LDH4),附睾只有3条酶谱(LDH1>LDH2>LDH3);到12、18月龄时,睾丸LDH有5条酶谱(LDH1>LDH3>LDH2>LDH2>LDH4>LDH5),附睾4条酶漕(LDH1>LDH2>LDH3>LDH4),睾丸和附睾LDH同工酶随月龄增长和睾丸组织发育,活性和酶谱表现出明显组织器官的特异性.3种类型牦牛LDH同工酶表达基本相似.24月龄时,睾丸、附睾LDH有6条谱带,LDH-X位于LDH4与LDH5之间,证明此时牦公牛睾丸中精子成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美系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种公猪睾丸体积、精清中睾酮含量与精液品质的关系。研究采集了44头杜洛克、31头长白和22头大白种公猪的精液并测定其精液品质,测量其睾丸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结果表明,种公猪睾丸体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大白、长白、杜洛克;长白在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率方面是较好的,杜洛克精液品质是3个品种中较差的;睾酮含量与精液品质呈弱相关,睾酮含量与睾丸体积不相关,精液品质与睾丸体积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公猪睾丸性状精液品质及生殖激素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的目的是要比较约克夏公猪和长白公猪在睾丸性状、精液品质以及生殖激素方面的关系。试验采用 12头约克夏、3头长白性成熟公猪 ,测量各公猪两睾丸的长、宽、深 ,并采集精液 ,测量精液量、精子密度和活率。采精后对每头公猪耳静脉采血 ,并测定血浆中皮质醇、睾酮及雄烯二酮的浓度。结果表明 ,睾丸性状、精液品质及皮质醇、睾酮在两品种中没有明显差异 ,但雄烯二酮水平约克夏公猪组明显高于长白猪组 (P <0 .0 5 ) ,所有公猪的左睾丸体积大于右侧睾丸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160头繁殖力正常的黄牛研究体外和体内解冻西门塔尔牛精液的授精效果。试验组80头黄牛用从液氮罐中取出的细管直接配种,对照组用常规的体外解冻方法输精。结果表明,试验组所配的80头黄牛有60头妊娠,第一情期受胎率为75%,比对照组提高16.3%,因此利用体内解冻法可大幅度提高黄牛受胎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和经济效益。湖北省宜城县原讴乐公社自1976年建立牛的配种站以来,到1983年,用冷冻精液给母黄牛授精(以下简称冷配)1,701头,受胎1,367头,总受胎率为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160头繁殖力正常的黄牛研究体外和体内解冻西门塔牛精液的授精效果。试验组80头黄牛用从液氮罐中取出的细管直接配种,对照组用常规的体外解冻方法输精。结果表明,试验组所配的80头黄牛有60头妊娠,第一情期受胎率为75%,比对照组提高16.3%,因此利用体内解冻法可大幅度提高黄牛受胎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临夏州是我省黄牛改良重点地区之一,每年授配任务占全省1/5。全州自1978年引进西门塔尔牛为主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到1989年底,累计冻精授配黄牛18万头(次),产活西门塔尔、黑白花、秦川为主的良种及改良牛8.8万头,包括本交繁殖,良种及改良牛达到13.4万头,占黄牛存栏  相似文献   

12.
黄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陇中、陇南地区起步较晚,80年代开始由于技术不过关,受胎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群众对黄牛冷冻精液人工配种的积极性.为了促进黄牛改良工作,笔者在10多年推广黄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过程中,实行了"以摸为主、结合问看,综合判断"的发情鉴定方法,并通过试验观测,初步掌握了母牛的繁殖规律,受胎率有了明显提高.据1990~1998年的资料统计,先后共授配母牛5 586头,受胎4 374头,平均受胎率达到78.3%.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比较HIF-1α和IL-17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探究HIF-1α与IL-17在牛睾丸组织中发挥调控功能的关联性。以成年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睾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IL-17蛋白和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3种牛睾丸组织中HIF-1α与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牦牛和黄牛(P0.01);此外,牦牛HIF-1α与IL-17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而牦牛IL-17基因水平表达与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和IL-17基因和蛋白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其具有种属特异性;而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提示HIF-1α和IL-17对适应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万荣县是全国良种黄牛品种之一的“晋南牛”主要产地,1988年的饲养量首次超过了10万头,户均1.5头。全县共向国家交售商品黄牛2.8万头,为全国各地输送种牛1.2万头,提供优质冷冻精液3千多千克,黄牛的商品生产在这里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比较HIF-1α和IL-17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一步探究HIF-1α与IL-17在牛睾丸组织中发挥调控功能的关联性。以成年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睾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及IL-17蛋白和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3种牛睾丸组织中HIF-1α与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牦牛和黄牛(P<0.01);此外,牦牛HIF-1α与IL-17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而牦牛IL-17基因水平表达与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HIF-1α和IL-17基因和蛋白在不同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说明其具有种属特异性;而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提示HIF-1α和IL-17对适应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家畜冷冻精液站为我省主要种牛冷冻精液中心站,担负全省耕牛改良种牛冷冻精液任务,曾先后引进摩拉、尼里、辛地红、关岭黄牛等良种牛。为保护种牛的健康,提高精液质量,1984年6—7月我们对该站的摩拉、尼里、辛地红、关岭黄牛、杂交黄牛共33头进行粪便蠕虫学检查,有32头种牛感染肝片吸虫,感染率为97%,应用丙硫咪唑驱虫试验的情况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B_(12)注射液可作黄改颗粒精液解冻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牛改良的颗粒冷冻精液的解冻,多年来一般都采用2. 9%柠檬酸钠液1. 5-2毫升,加温39-40℃投入1-2粒精液解冻。在黄牛改良实际工作中感到的不足之处是:不易存放,需冰箱保存,有时因短缺解冻液而延误输精;自己配制不易精确,难以做到严格消毒,影响配种受胎率。故经多次筛选使用维生素B_(12) 注射液替代,从1985年1月-1987年12月底,3年共计配黄牛、改良牛1051头,  相似文献   

18.
鄂西役用黄牛育肥补偿生长效果观察及影响增重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 2 1头地方鄂西良种黄牛做役用牛“转型”菜牛育肥增重实验 ,其中郧巴黄牛♂ 6头、♀ 5头 ,恩施黄牛♂ 6头、♀4头。整个正式实验分为Ⅰ、Ⅱ两个实验阶段 ,结果表明 :①在日补饲精料 1 5kg/头 ,粗料用稻草定量 7kg/头的情况下 ,通过两个实验阶段的饲养实验 ,实验阶段Ⅰ平均日增重 5 5 0g ,实验阶段Ⅱ平均日增重 3 2 5 g ,实验Ⅰ比实验Ⅱ平均日增重高 2 2 5 g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说明役用黄牛“转型”菜牛育肥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的补偿生长能力。②育肥前牛的膘情、品种、性别等是影响役用黄牛“转型”菜牛育肥效果的主要因素 (P <0 0 1) ;年龄因素影响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罗斯及印第安河鸡在胚胎第3d的混合胚中出现LDH_(1~3)3种同工酶(3条区带,梯度凝胶电泳),或LDH_(1~4)4种同工酶(6~7条区带,等电聚焦电泳);第7d检出心肌、胸肌和脑的5种同工酶(LDH_(1~5),5~7条区带);第12d检出肝脏的LDH_(1~5)5种同工酶(8或15条区带).组织LDH同工酶区带数随发育过程明显增多,同种鸡同一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LDH同工酶活性变化相差显著或极显著.在相同发育时期,印第安河鸡胸肌和肝脏的LDH_1相对活性均明显高于罗斯鸡(P<0.01).两种鸡心肌、胸肌、肝和脑组织LDH同工酶的等电点主要分布在pH6.0~8.2内.  相似文献   

20.
藏山羊乳主要营养成分及乳酶、乳清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分布于西藏和四川地区的藏山羊乳蛋白、乳糖和乳脂含量,并对乳中4种酶活力及乳清蛋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乳中3种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脱脂乳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为81.9±37.8、7.7±3.5、437.4±93.0、532.7±202.6单位。乳过氧化物酶在体外可被10~(-5)M的硫氰酸根或乳酸根活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乳LDH分出LDH_1、LDH_2和LDH_3三带,各带所占百分比例分别为50.6±4.5、31.6±4.2和17.8±3.3,提示乳LDH不是来源于血液。用SDS—PAGE可将乳清蛋白分出5条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