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栾城精准种植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微观经营管理方式,精准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中国发展精准农业不能套搬西方的模式,而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阐述了栾城精准种植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指出精确农业的网络预报服务模式适于当前中国的农业国情,以期为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前平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农业高产区, 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严重匮乏, 地下水超采严重, 农田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在农业生产以农户单元为主体的我国现实情况下, 选择县域精准种植模式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选择农田管理有代表性的河北省栾城县作为示范区, 进行精准农业技术的试验与运行实施模式的示范。在县域尺度上通过划分公里网格的方法建立GPS 定位的县域精准种植观测网, 确定288 个有效采样点, 在中心示范区尺度按20 m×20 m网格对耕层和亚耕层确定采样点, 进行农田基本数据调查和空间变异分析。通过优化管理网络咨询平台组装县域尺度的优化施肥模式, 并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多种节水种植模式进行推广。在大田尺度和温室大棚示范智控半变量节水灌溉系统,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增长。推广示范用于小麦的智能精准收获系统, 为区域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县域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 为未来区域性精准农业的全面实施进行了技术尝试, 提供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3.
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精准农业发展需要关注的6个问题,即突破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瓶颈、降低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的门槛、紧密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结合、采用因地制宜的技术应用模式、采取高效灵活的技术推广模式和制定精准农业技术标准。提出了今后我国精准农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技术应用体系、学科交叉的精准农业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4.
精准农业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精准农业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了在我国农业现实条件下,为缓解资源缺乏、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应积极进行精准农业的研究和示范。  相似文献   

5.
世界主要国家精准农业发展概况及对中国的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面临着投入产出比率相对较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国际形势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亟需转型升级。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等新兴技术的带动下,精准农业孕育而生,成为了全球农业实现绿色、高产的有效途径。该文瞄准世界精准农业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文献梳理和总结,凝练出政府引导、信息化建设、科技支撑、新型农民培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精准农业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中国大田种植,分析中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基础,从农田配套设施及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获取、自动变量作业系统及装备等方面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精准农业的薄弱环节。该文旨在厘清中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精准农业今后的发展建议,如强化政府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培养新型农业人才、分区域试点示范。  相似文献   

6.
张博  郭瑞 《寒旱农业科学》2022,(11):182-186
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农机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实验、验证、中证、应用宣传过程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而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安全生产则是保障上述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关键环节。以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为例,从农机设备安全生产、消防用电安全、危化品安全管理和基地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精准农业基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围绕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科研转化、生产示范等需求提出了基地建设规范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变量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彻底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精准的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简要介绍的变量技术在精准农业从耕作、灌溉、播种、施肥到收割过程中机械化用作的方式,旨在为变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也实现了理想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在当前精准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智能决策技术体系应用广泛,而这一体系的合理应用可使各项农业生产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对于农业生产的更好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因此需要对智能决策技术体系加强认识及掌握,促使精准农业更理想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几种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等国家在 80年代初提出精准农业的概念和设想 ,90年初进入生产实际应用 ,目前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部分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和成型 ,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精准农业应用的研究以适合自己本国的农业发展。我国对于精准农业的研究和应  相似文献   

10.
选取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索洛速度增长方程,测算研究区农业科技进步、劳动力、资金、土地等因子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当前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同时结合当前石漠化山区几个典型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以及国内外现代农业中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精准农业、自然农业、集约农业发展的理念、特点、关键技术和模式,提出生态恢复重建与农业综合开发并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业生态产业化并举、强化科技支撑和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3大策略构想,以促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功能和效益,研究以宜君县山地立体种养结合循环生产模式为例,分析了该循环生产模式的能量流动和经济效益特征。结果表明:山地立体种养结合模式的有机能/无机能比达到46.2,是传统种植模式的92倍;种养结合模式和传统模式的能流密度分别为19.7,7.0 MJ/(m2·a)。种养结合模式的系统内依存度为37.4%,远高于传统模式,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种养结合模式的能量产投比为1.07,略小于传统模式的1.14,但其成本利润率、年均收益率和经济产投比分别达到137.6%、4.6%和2.4,均高于传统模式的81%、2.7%和1.8;种养结合模式和传统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年和7年。综上,山地立体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系统废弃物,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在该丘陵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阐述了进入 2 1世纪以来农业生态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 ,农业生产中化学生态学的应用 ,传统和新型营养资源的开发应用 ,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节水、覆盖和免耕技术生态效应研究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的研究等。并提出未来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户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法,以新疆尉犁县达西村40个典型农户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了农田、果园和畜牧业等亚系统能量流动途径、人工辅助能投入、能量产出、能量结构偏差以及能量转化效率等能流特征。结果表明:农户生态系统是综合经营性的、既保留有传统农业精华又具有现代农业特点的系统。由于人工辅助能投入、有机能投入偏低,农田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产出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增加人工辅助能投入、提高有机能投入比例能够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增加能量产出。初级生产系统和次级生产系统之间结构比例不协调、能流结构偏差很大,既造成初级生产提供的生物能流失和浪费严重,又使初级生产系统缺乏足够的有机肥源。扩大农户畜禽饲养规模,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是优化农户生产结构、协调各亚系统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向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简介了陕甘宁接壤区生态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的6点构想:一是按照不同地貌部位的特殊生态条件具体配置生态农业;二是根据本区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划分出南部旱塬农林区、中部黄土丘陵农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牧林区、西北部沿黄灌区等4个生态区,提出分区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三是发展草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强调发挥传统耕作方式优点,减少化学物质施用;五是按地域生产综合体模式和“3R原则”组织工业生产,形式合理的地域工业循环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六是建立生态产业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依靠大量农业数据和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支撑。特征提取技术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反映源数据本质特点的特征,有利于农业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日前,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农业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手段,科技工作者已从PCA和GIS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农业空间数据的特征提取研究,然而PCA所提取的特征不能够反映农业空间数据的非线性结构特征,所获取的特征不利于其后的评价与分析。因此,将非线性特征提取技术KPCA引入GIS中进行了农业空间数据特征提取,构建了农业空间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应用结果证明,通过该模型所提取的特征分布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实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更具保障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无法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在信息化条件下,探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的高级化。  相似文献   

17.
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概念、特征与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模式特点,构建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围绕关键问题对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介绍了3个典型案例,并论述案例对于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关键问题的意义。之后提出了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和运营模式,构建基本框架,物理系统由"源-网-储-荷"构成,信息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构成,信息共享性、深度耦合性和产消互补性是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三大特征。探讨了多能源异质特性与农业生产行为深层次耦合优化的相关问题。该研究可为园区农业能源互联网的框架落地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嵌入式ARM-Linux和GPRS/CDMA技术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控系统,为偏僻分散条件下的农业对象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嵌入式监测设备采集农业现场环境信息,然后通过无线GPRS网络实时传送给远程服务器。经长时间运行和验证表明,系统已达到了实用的要求,在农业研究和生产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农业园区全景GIS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数据化、在线化业务,实现用数据生产、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目标。园区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了解决基层现代农业园区高起点应用而信息资源相对不足、管理决策模式急待提升的难点问题,该文以农业园区数字化管理为例,运用物联网、无人机、科研协同等手段获取数据,进行与基层园区规模相适应的全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字化云服务系统设计,以获取的数据为核心,设计了农业园区全景信息管理、在线数据挖掘分析和试验数据协同分析等核心功能,以提高园区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