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防治法就是在掌握果树栽培管理措施与病虫发生为害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生态环境因子,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抑制病虫生长繁殖,直接或间接消灭病虫,提高果树抗病虫的能力,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由于农业防治经济、简便,特别...  相似文献   

2.
江扬先 《蔬菜》2000,(10):29-30
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多种农业措施的配合,其中比较现实的措施之一就是尽可能减少由于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因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农药是实现这一措施的物质基础。农药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田间的各种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制约,往往防治病虫效果不够理想。笔者通过10多年工作的探讨,认为常有如下主要因子制约着农药发挥正常防治病虫的效果。一、喷药部位盲目例如黄瓜角斑病、大白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等主要在叶片上发生,施药时就要对准叶片正反面喷洒;番茄灰霉病在叶片和果实上均能发病,尽量在叶和果实上都要喷到药剂;茄子枯…  相似文献   

3.
《西南园艺》2012,(3):F0002-F0002
彭水县农业委员会以“保供给”为首要任务,以“促增收”为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彭水县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量43.6亿元、同比增长13.5%,农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5元、增长24.7%,增幅位居全市第8位。  相似文献   

4.
蔬菜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栽培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实现新鲜蔬菜周年供应的同时,也给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为害日益加重,频繁而不科学地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既破坏了菜园生态,杀伤了天敌。又增强了病虫抗药性,形成了越治为害越重的恶性循环。为了避免或减轻化学农药进一步污染蔬菜,危害人体健康,应对蔬菜病虫进行无公害综合防治,充分发挥自然因子控制作用,逐步实现蔬菜病虫自然控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1 强化农业防治1.1 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 针对各地生态状况和病虫发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抗逆性、抗病虫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是减轻病虫为…  相似文献   

5.
琯溪蜜柚果实套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溪蜜柚生产中存在裂果、日灼伤较多、病虫鼠害日趋严重和滥用农药等问题,平和县山格农业站积极探索柚果套袋新技术,经连续两年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1998年试验套袋果数分别为50、12680个,自套袋日起至采收均未喷施农药,果实病虫为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土壤养分分析和授粉试验,找出了沙田柚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柚园有效养分含量低,有机质缺乏;花朵发育不完全,花质差;花粉来源不足,缺乏传粉媒介,盛花期短;病虫为害严重等。  相似文献   

7.
我场于1964年创办。64—65年栽种柑桔3万多株,虽属山地新区,由于58年起社队已有零星栽培,为此病虫多,危害严重。特别是溜皮虫、锈壁虱的为害,绐全场柑桔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为了综合防治病虫書,我们根据敌百虫  相似文献   

8.
<正>我市柑桔栽培历史悠久,但病虫为害较严重,特别是黄龙病对我市柑桔生产威胁很大。很多果农只注重化学防治,忽视农业防治,不利于生产出无害化柑桔。为此,我们从2004年冬至2006年冬,进行了以持续加强农业防治为主,并适当辅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柑桔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2年来的农业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果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植物病虫的传统防治方法与滥用农药的后果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大难题,而传统的防治经验已经证明较肤浅,其措施不外乎:田间卫生;轮作;改变种植时间;选择抗病品种和种植位置;水肥管理等几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882年,Milardert[法]研制出波尔多液,这是最早使用的农药,此后,各种新农药相继产生和使用,而滥用农药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一是病虫的抗药性迅速提高;二是防治对象的再度猖獗,次要病虫意外爆发;三是杀伤天敌及有益的微生物;四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菇床害虫的种群及其为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菇床害虫的种群及其为害特性研究蒋时察,黄建国(江苏省常州市蔬菜研究所213017)随着种菇时间的延长,菌种厂和菇房的连续长期使用,导致周围环境的变化,隐匿着较大的病虫基数,为害逐年加重。据全国不完全统计,损失一般达总产的20—30%,特别是食用菌害虫...  相似文献   

11.
姚文 《花卉》2010,(7):8-8
盛夏之际,是病虫发生、繁殖、为害的季节。应做好夏季家庭盆花的常见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12.
杜贵勇 《蔬菜》2014,(2):69-70
万载县是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已有十多年的有机生姜种植历史,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为害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病害,提出防治上要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的控害作用,创造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生息而不利于病虫孳生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增进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对生姜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出具体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病虫防治新法─地膜包干苹果树主干包扎地膜可减轻多种病虫为害、冻害及日灼,具有简便易行、持效期长、效果良好等特点。其具体做法为:若树干光滑,可直接包扎地膜;若树干粗糙,可先在主干上下两端各刮出一圈光滑面,以露出白色韧皮部为宜,并去除主干上枯枝、萌...  相似文献   

14.
我县石门、罗溪等地农户历有种姜的习俗,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为害逐年加重。为害我县生姜的病虫有姜瘟病、姜炭疽病、姜斑点病、姜螟、地老虎、蛴螬、斜纹夜蛾,其中姜瘟病为害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茶叶生产病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强化实施农业综合防治1.1选择优良无性系抗病虫品种利用品种的抗病虫性是各种作物病虫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茶树品种,其抗病虫性能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茶树种植时就必须对品种和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无性系抗病虫品种,一经种植,多年受益。生产中可充分发挥茶树品种的自然优势,抑制病虫为害,从而减少化学防治。1.2冬季防治病虫害抓住冬季茶树进入非采摘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面积迅速扩大,种植的蔬菜品种日益增多,复种指数大大提高,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蔬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为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增多,为害加重;加之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小麦的收获,麦田里大量的蚜虫就近转移到西瓜田继续繁殖、为害,同时在田间传播病毒病。此时蚜虫、病毒病、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等主要病虫陆续发生、为害,做好病虫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病虫防治技术如下:1病毒病1)症状表现。西瓜病毒病是由西瓜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几种病毒引起的,蚜虫是传毒的主  相似文献   

18.
刘小宁  张聪  张朝侠 《北方园艺》2011,(13):143-144
绿色果品病虫害防治是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的发生规律,科学采取化学防治,有效控制病虫为害,达到最好经济效果。现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药剂防治等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色果品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今后绿色果品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2000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特点作出分析,并预测了2001年病虫害发生趋势。200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大部地区以虫害为主,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有蝗虫、棉铃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和甜菜夜蛾危害较重。病害发生相对较轻。二是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麦叶枯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年上升为重要病…  相似文献   

20.
蓝田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种植核桃4000余hm2,主栽品种有香玲、中林系列、辽核系列、清香等,年产量3万余吨,促进农业增收显著。但是,由于在核桃种植生产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病虫防治知识,加之不重视病虫预防工作,造成核桃举肢蛾发生为害,严重时被害株率高达75%以上,黑果率达60%,个别植株甚至全部为黑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将核桃举肢蛾在我县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