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赵兰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61-22062,22065
介绍了心理贫困的定义及我国农村心理贫困的现状,心理贫困在我国农村表现为乡土主义观念严重;小农意识强;身份认同焦虑。分析了心理贫困影响农民行为模式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心理贫困影响农民改变现状;影响农村人口结构;影响农村正常秩序。提出了消除农村心理贫困的对策建议:一是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改善农民心理感受;二是协调城乡发展,增加农民社会认同度;三是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开放思想,鼓励劳动力的流出。  相似文献   

2.
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导力量,认真分析和审视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提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创造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江涛  谭静  傅新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02-903,906
基于四川省南充市23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制度下,有82.17%的农民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实际参加的只有11.3%.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对利益的心理预期,过度自信及从众心理等心理因素对参与意愿有重大影响.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的不同心理需求与参与意愿,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谈加强对农民群众从众心理的疏导、应对农村突发性事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地位的变化,从众心理已经并将继续给农村社会带来新的情况和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稳定农村社会和谐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在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换的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心理适应及文化观念等方面很难在短期内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这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因此,应从政府与失地农民自身两方面入手加以引导,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角色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00-9502
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和谐增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农民和谐增收的内涵与意义,对农民和谐增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和保障农民和谐增收的对策即创新制度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潘云华 《农业考古》2006,(6):120-1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和谐的社会,其核心是新农民.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农村的各项建设,决定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差异显著,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也存在很大差异,应该对其消费行为分开进行研究。以农民消费者为对象,将化肥的二维属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作为新变量引入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构建了农民化肥购买意愿模型,考察化肥二维属性对他们购买意愿的影响。经过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化肥的消费属性只能通过农民的态度影响其购买意愿;投资属性可以通过农民的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也可以通过从众心理对其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并且投资属性对农民从众心理的影响更大,从众心理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比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其中农民土地的流转和乡村文化的建设会影响农民的心理,进一步探讨土地流转和乡村文化是如何影响农民心理,了解和掌握乡村战略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农民的精神素养,充实农民的心灵世界,构建更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农民法律意识的落后,不仅影响了农村法治化的进程,而且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要实现"以农民为本"根本要求的农村和谐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当前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前提下,必须正确认识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探索多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晁金典  刘桂英  张淑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03-1504,1508
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相对较低、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和司法方面的原因.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应坚持"分层分类、低标准、广覆盖、可接转、可持续"的原则,创建切实可行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形式.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4-5,15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体现在“新”,具体表现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即人与自然的新和谐、人与人的新和谐、人与环境的新和谐、实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应当在认真贯彻退耕还林基本国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构建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单杰  李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80-10582
从农村文化和谐、助推文化创新以及开发文化产业等多角度,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并以此为视角,结合当前陕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语境,从政府、传承人、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有效保护与舍理开发陕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胡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28-4531
从体育场地设施这一新型农村公共产品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体质方面提出新的诉求。为了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贵州省实际,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组合优化配置模式,以契合增强农民体质等需求,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教育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必然联系决定了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新“三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笔者回顾和总结了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新理念,以及中国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三农问题”可以通过优势农业集群化、农村产权市场化、农民新型城市化“三化”的途径来实践。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介绍了“三化”理念与途径在《淮北市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的应用与实践,指出“三化”途径也是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但是,经归纳与推论得出的“三化”途径还需在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实践中验证与修正。  相似文献   

18.
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学员在年龄、学习目的、精力及时间等方面都存在很强的特殊性。文章界定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认知,即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19.
时桂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91-9392,9394
沿着"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困、消民怨、重民盼、谋民利"的总体思路,探析了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履祥是清初著名学者,他一生都在乡村读书治学,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关心农村的社会稳定和风俗人心。他提出“保聚之法”以促进乡村和谐与稳定;作《丧祭杂说》,意在移风易俗。他的乡村自治和变易风俗思想即使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也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