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剪伐形式等因素对家蚕产卵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品种对蚕的产卵数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对造卵叶质最优的桑品种为四倍体品种"桂9373"和"挂93554",其养蚕的产卵数比沙2×伦109增产14.9%和13.9%,5龄第4天前的叶质对产卵数的影响较大;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所生长的春叶能显著增加产卵数;桑园不同夏伐方式对秋叶叶质也有较大影响.提高桑叶舌糖量有利于蚕的发育和增加产卵量.认为,蚕种场的桑园,应种植含糖量较高的桑品种,桑园要保持通风透光,冬伐采用冬留长枝的方式,夏伐也不宜过低.  相似文献   

2.
人工四倍体桑种质的叶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297份人工四倍体桑种质的叶质进行养蚕鉴定。结果表明:用四倍体桑的叶子养蚕,与对照区(用“沙2×伦109”(2n)叶子养蚕)相比,蚕食欲强、发育较快、龄期缩短、蚕体较大;使雌蚕全茧量比对照增产1%~17.84%的四倍体种质占参试种质的68.0%,使茧层量增产1%~14.88%的占58.6%,60%的四倍体种质因全茧量提高而使茧层率有所降低。人工四倍体叶质与其父本、母本有关。绝大部分叶质优良的四倍体其叶片较浓绿。通过鉴定试验选拔出84份叶质显优良的四倍体种质,其中一部分为既优质又高产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3个山西优良桑品种二年四期叶质的养蚕鉴定和一年二期叶质的化学鉴定。结果表明,叶质显著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晋选6号和鲁选1号;叶质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选3号,晋选3号,黑格鲁和晋选1号;叶质劣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46,晋选4号和鲁34。  相似文献   

4.
桑品种育72—1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新桑品种。与现行当家品种湖桑32号比较,通过4年调查亩产叶量提高15.02%:2年4期养蚕叶质鉴定成绩,优于湖桑32号,叶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人工创造四倍体桑的枝叶生长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创造的300多份四倍体桑种质的枝叶生长性能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50%以上的四倍体叶片较大较厚,单叶重>10克,叶片100cm^2重>2.4克;有40多份四倍体种质叶特大特厚;较多的四倍体其枝条生长高度偏低,约有19.6%的四倍体枝条生长高度达到沙2×伦109的水平;某些四倍体生长甚旺,约有17%的四倍体种质的枝条数达到沙2×伦109水平,大部分四倍体的枝条数较少;桑叶高产的四倍体占10.75%,中等以上产量水平的占26.36%,其余73.66%为中等及以下水平。高产四倍体可分为条多条高类型、枝高节密叶较大类型以及叶大叶厚类型。  相似文献   

6.
桑蚕饲养是一项综合性配套技术,它是以我省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多丝量品种为材料,在总结群众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温度、光线、叶质、用桑量以及蚕座稀密度等,对蚕的生长发育、健康程度、茧丝质量的影响,据此来制订春蚕饲育技术新标准,以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桑叶叶质对小蚕的生理影响及用叶标准叶质对养蚕成绩关系密切,国内外学者为探寻小蚕优良叶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有  相似文献   

7.
人工无性系四倍体品种圌桑11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圌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8.
桑树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比对照“沙2×伦109”产叶量增产5%以上:叶质达到或优于对照;抗花叶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等作为桑树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目标。用广西地方品种、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选出的品种和品系、外省引进的品种和人工四倍体桑共106份材料作亲本,配成135个杂交组合进行桑叶产量、叶质、花叶病抗性等的比较鉴定,从中选出一批优良组合,其中桂杂优62、桂杂优12、桂杂优114等优良组合已在全区进行区试.并建立了制种桑园繁殖优良杂交桑种籽,供生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优良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秋水仙碱处理成龄桑诱导四倍体技术 ,对桑树品种选 792进行诱变处理 ,诱导选育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 ,并混有少量二倍体细胞的混倍体鲁诱 1号。表现出嵌合体效应 ,既有四倍体叶质优的特点 ,又对四倍体长势弱产叶量低的弱点有所改善。鲁诱 1号是优良的种茧育桑树品种。突出特点是饲育原蚕的制种成绩单蛾产卵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1 0 %以上 ;养蚕成绩万蚕产茧、万蚕茧层量提高 6%以上 ,吨桑产茧量提高 1 0 %以上。而且产叶量高 ,抗寒性强 ,抗桑黄化型萎缩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桑树品种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群体,不同的桑品种其产叶量、叶质有很大差异,因而在同样栽培条件下,由于桑品种不同,亩桑养蚕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同.可见,选用优良的桑品种是提高桑园单产、提高蚕种和茧丝产量、质量、增加收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各桑树品种有其地区适应性,为此,进行桑品种区域性鉴定,正确地、科学地评选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的桑品种,因地制宜地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非常必要.不同桑品种的适应性鉴定从1980年1月栽植开始至1984年冬为止,历时6年,其间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6个家蚕原种、2个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重点探讨了4个原种1~2龄颗粒饲料育对其生长发育、产卵性能和叶卵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极大差异,从24 h疏毛率来看,杂交种高于原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原蚕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3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显著延长,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原蚕虫蛹生命率无明显影响,全茧量高于全龄桑叶育,但茧层率低于对照组。造卵数1~2龄颗粒饲料育略少于全龄桑叶育,但残留卵率显著降低,平均产卵量与全龄桑叶育基本相同,良卵率也无明显差异。小蚕颗粒饲料育的5龄食下量均低于全龄桑叶育,4个品种平均减少11.0%,叶卵转化率比全龄桑叶育平均提高15.6%。  相似文献   

12.
春伐桑园氮磷钾肥比例对种茧育桑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N、P2O5、K2O肥的施肥比例,并对桑叶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可适当提高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显著提高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综合考虑桑叶的产质量,生产中可推荐采用本施肥比例,种茧育桑园尤为如此,以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天达-2116"叶面肥在桑树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桑树上喷施“天达-2116”叶面肥对桑树产叶量以及对家蚕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喷施一定浓度的“天达-2116”能促进桑树叶片生长,提高桑树产叶量,增产幅度为10.1%-18.7%。养蚕叶质调查也表明喷施区茧质及产量相仿且对蚕无健康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15.
桑树不同养成型式对种茧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林 《蚕桑通报》2009,40(1):18-20
本试验就桑树不同养成型式对桑叶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中干拳式树形能极显著的提高产卵量、良卵率、孵化率,适当提高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及茧质。  相似文献   

16.
以6个现行家蚕原种为材料,探讨了5龄期添食“蚕用营养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营养饲料对发育经过无影响,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有所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略有降低,对造卵数、产卵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日系品种优于中系品种,残留卵率均比对照区显著降低,对蚕种质量无影响,5龄食下量显著减少,叶卵转化率平均比空白对照提高16.9%,比清水对照提高9.0%,单位面积桑园的制种量可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龄蚕进行不同比例的嫩叶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5龄全龄期全部用成熟叶饲蚕相比,用不同比例的嫩叶饲蚕,对饲蚕成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趋势是随嫩叶比例的提高,不良影响的程度越大。当嫩叶比例达到50%时,对茧质,收茧量,生命力等的影响非常明显,但嫩叶比例为20%时,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18.
NaHSO_3对桑树光合作用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探讨了在桑树上喷施NaHSO3 对桑树光合作用以及对家蚕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NaHSO3 具有提高桑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值、增强光合速率、加速光合产物输出进程、提高比叶重、增加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等效果 ,用处理后的桑叶饲养家蚕 ,其产茧量和茧质明显提高。试验还表明NaHSO3 增强光合速率与减小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姚雪林 《蚕桑通报》1999,30(4):21-22,
试验表明,与对照品种荷地白比,农桑8号饲育原蚕总量制种量提高3.35%,良卵数提高6.09%。  相似文献   

20.
抗寒桑品种龙桑一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新品种龙桑一号具有抗寒性强,抗桑细菌病、褐斑病能力强的特性。在黑龙江省产叶量比对照种秋雨桑高10—31%,养蚕试验中春季万蚕收茧量增10%,秋季增25%。国家品种鉴定中,单位面积产叶量、产茧量、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15%、30%、31%。养蚕试验成绩:万蚕茧层量、五龄100公斤桑产茧量,万蚕产丝量,五龄100公斤桑产丝量,分别增12%、13%、1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