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大青山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和不同群落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多年来封山育林研究的成效,提出了大青山生态脆弱带封山育林的4种模式:天然白桦次生林封山育林、中山区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中低山区水土保持林封山育林、干旱阳坡封山育林育草,为在大青山地区实施封山育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五、封山育林方法 本区山村目前采用的三种封山育林(包括育草)方法中以死封死禁法效果最为理想,但由于人类经济需要等原因,不可能都采用此法,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各种封山育林方法。(一)死封死禁 即长期全面封禁。一般封禁7-15年甚至更长时间(如邢台县大戈寥村)。期间对选留树木要进行抚育利用。为了不影响林内幼树生长和获取“四料”,可隔4-5年割一次灌草(或割灌不割草),但要严禁放牧。死封死禁适于  相似文献   

3.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我省山区、丘区广大贫下中农在封山育林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对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木材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改变自然面貌,保障农业丰收,解决燃料、饲料、肥料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封山育林就是把留存有少数树木的残林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荒地封禁起来,限制放牧、打柴,利用树木的自然繁殖能力,加以人工帮助,使它们逐渐恢复成森林,或者给造林创造有利条件。山地林分情况不同,封山育林的方法也各有别,现就我省情况,根据不同山地林分特点,在育林技术上提出如下意见,供各地参考。一、荒山育草。有一些光秃的荒山、荒地,水土流失严重,而且特别干旱,造林不容易成活,封山以后,就会逐渐长起草类,地面的土壤可以固定,也能保蓄一些水分,  相似文献   

4.
封山育林是利用天然繁殖能力实现林地郁闭的一些地方划分出来实行封闭管理,加以重点防护,禁止任何人、畜进山破坏和干扰,促进森林自然恢复和生长,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补植,以实现造林绿化为目的的一种措施。组织实施1.封山育林时间较长,而且经济效益又不明显。因此,进行封山育林,需要采取一些过硬的措施,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制定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加强对封山育林的监督和检查;县乡两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封山育林。2.建立和完善封山育林生产责任制,是实施封山育…  相似文献   

5.
浅谈封山育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植物天然繁殖能力实现林地郁闭的一种营林方法,封山育林投资少、见效快。本文介绍了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封山育林的对象以及封山育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50年代初我国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以来 ,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但对这项重要绿化措施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特别是封山育林对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缺乏深入研究。为此 ,在回顾我国封山育林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我们在山东省山丘地区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成果 ,试图阐明封山育林恢复森林植被的途径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以期为推动我省封山育林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1 封山育林的历史发展过程封山育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传统封山育林工作粗放经营的现状,提出因林制宜、综合培育的现代封山育林理念及封山育林类型划分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德技术合作—密云县古北口镇潮关西沟示范区立地条件、树种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制定了该示范区封育类型划分的因子及量化指标,将该示范区的32个小班划分为3种封山育林类型。本研究旨在将传统封山育林事业推向有计划、有目标、有营林措施的新阶段,推进首都郊县水源涵养和绿化地区的封山育林进程并提供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8.
封山育林是恢复生态环境重要手段。简要地叙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作用及基本原则。提出了封山育林的技术方法,对封山育林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封山育林是恢复生态环境重要手段.简要地叙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作用及基本原则.提出了封山育林的技术方法,对封山育林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封山育林是依赖原有稀疏的林木和外来种子进行繁衍而发展森林的措施。用这种方法发展森林,不需要人工进行整地、选种、育苗、造林和抚育,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和劳力。腾冲县古永地区20多万亩采伐迹地的更新,就是没用多少钱而依靠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恢复起来的,现长势很好。保山县象鼻山一片人为削成的陡坡上,由于人畜无法上去活动,仅几年功夫,以光皮桦、云南松、西南木荷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就自然形成了。类似情况,全省各地都有。可见,封山育林是多快好省地发展营林生产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加速绿化进程的重要方法。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封山育林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而没很好利用这一自然能力,应该说这是营林工作上的一大失策。我省有宜林荒山、采伐迹地及疏灌木地一亿多亩,其中不少地方适于封山育林。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  相似文献   

11.
封山育林是加快江苏省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森林植被与去年特大洪灾的关系关联系江苏省封山育林工作现状基础上,提出封山育林工作是加快江苏省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并对江苏省封山育林工作的制约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合理地进行封山封沙育林育草,能加速植被再生产的自然过程,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度,是用少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大量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锡林郭勒盟解放初期只有20万亩天然次生林。后经封山育林,到1975年天然次生林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多亩。25年扩大的森林面积相当于同期全盟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有些林场的效果更好。例如,宝  相似文献   

13.
封山育林是加快国土绿化 ,培育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 ,封山育林不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且能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植被类型 ,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封山育林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复杂的生态工程 ,是通过封山达到育林的目的。封山是对人而言 ,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就某一具体封育地块而言 ,关键是人对其干预方向和程度。潍坊市封山育林涉及青州、临朐、诸城、安丘、昌乐五个县市 ,在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工作中各地结合实际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象青州市、诸城市、临朐县的庙子、…  相似文献   

14.
论封山育林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文中就封能林的范围,。封山育林规划设计中的空间配置,封育年限,育林措施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1月28日,全区封山育林经验交流会在藤县召开。区林业厅张锁副厅长向大会报告了全区封山育林工作在1990年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我区的封山育林工作跃上了新台阶。张锁副厅长说:经过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林业部门一年来艰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寿县八公山立地条件较差,人畜活动较多,树木等生物资源比较稀缺,具有实施封山育林的必要性。通过对2010~2011年度封山育林效果的调查,分析了封山育林区在种群数量,树高与胸径、林分郁闭度、生物多样性、土壤含水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封山育林工作提供了一组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素称沂蒙山区的山东省临沂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封山育林工程,到目前,已完成封山育林80万亩,建高标准封山育林墙16.25万米,建护林房1600间。并在封山育林工程中,摸索出坚持“两先”原则,抓好三个结合,建立四个机制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两先”原则,打好两个基础。“两先”即宣传先行、规划先导。他们利用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封山育林概念出发,用动态发展的观点,以封山育林成效为评价的终极目标,建立了一套包含6个一级要素、21个二级要素和数个三级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和纵横比较封山育林成效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封山育林概念出发,用动态发展的观点,以封山育林成效为评价的终极目标;建立了一套包含6个一级要素、21个二级要素和多个三级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和纵横比较封山育林成效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合理地进行封山育林封沙育草,能加速植被再生产的自然过程,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度,是用等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较多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锡林郭勒盟解放初期只有20万亩天然次生林。后经封山育林,到1975年天然次生林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多亩。25年扩大的森林面积相当于同期全盟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有些林场的效果更好。例如,宝格达山林场自1956年至1975年,19年间森林面积扩大了19.2万亩(包括火烧迹地天然更新),平均每年为1万多亩。增长的面积相当于这个场同期人工更新保存面积的10倍多。他本庙林场从1956年到1975年19年间由于封山育林,森林面积扩大了15.78万亩,平均每年增长0.83万亩。每年增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这个场1975年前20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