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促进玻璃钢渔船产业健康发展,弥补大型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的空缺,实现中国大型玻璃钢渔船设计建造的自主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完成"十三五"渔业发展目标,本文从大型玻璃钢渔船的远洋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大型玻璃钢渔船船型、作业环境、成型方式和船体结构形式,对比了目前国内玻璃钢渔船的建造技术,分析了当前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存在缺陷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树脂和玻璃纤维材料的特性和适用性,从模具的建造形式、原材料的选取、成型技术、深层次连接的混合式船体结构形式和复合夹层的船体板与甲板5个方面,进行技术要点阐述,并在某大型玻璃钢远洋渔船建造过程中进行实验验证,效果良好。本研究为中国玻璃钢渔船建造技术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为全面提升远洋渔业装备水平,实现远洋渔船的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农业部决定开展远洋渔船船型标准化工作。1月8日,农业部印发了《远洋渔船船型标准化工作方案》。《方案》设定了渔船标准化工作目标,在2014年先评定出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3类渔船标准化船型,然后逐年递增;计划到2020年,远洋渔船标准船型将覆盖主要远洋作业区域,新建远洋渔船标准化率达到80%。渔船标准化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初选筛选、汇总调研和评审优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远洋渔船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远洋渔业可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拓宽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15年中国远洋渔船共2 512艘,不足全国渔船总量的0.3%,总功率216万k W,接近渔船总功率的10%。在分析了捕捞金枪鱼、鱿鱼、秋刀鱼、南极磷虾等远洋渔船的拥有量、总功率、作业方式等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远洋渔船在能耗、船龄、基础性渔具材料、探捕和高效诱鱼装置、捕捞装备及模式、甲板设备自动化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实际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在渔业装备标准体系方面存在指标过低,缺乏引领性、约束性。基于此提出了远洋渔船升级改造、提高关键装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构建远洋渔船及相关装备标准形成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等促进远洋渔船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渔业节能减排发展状况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渔业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涉及内容包括:玻璃钢渔船,渔船柴油机更新,标准化船型,渔船柴油机尾气余热利用,太阳能、风能、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捕捞作业方式及渔具材料、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鳗鱼健康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指出了节能减排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海洋捕捞计划产量"零增长"、海洋捕捞渔船指标"双控"等多项措施,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捕捞作业方式和渔船装备的不断改善,目前渔船实际捕捞强度明显超过了渔业可捕资源的修复能力,资源枯竭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资源状况堪忧。1减船转产的必要性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直接导致部分捕捞渔民  相似文献   

6.
袁士春 《中国水产》2017,(2):99-103
正本文介绍了木质渔船、玻璃钢渔船、塑料渔船和钢丝网水泥渔船这四种船的特点,从每种船的自重、能耗、成本和建造成本来介绍的。据2015年11月农业部办公厅文件,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化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虽然至2015年底江苏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基本接近尾声,但其他沿海各省正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海洋渔船标准船型方案,积极推进政策的落实。随着2012年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省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实施,江苏内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的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目前基本建设产业政策的基础。钢丝网水泥结构渔船作为广东粤西地区海洋渔业主力军的地位也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被逐步转变,部分政府部门以及专家以水泥船型落后,安全性差,外观不美,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为题,不主张新造和改造水泥渔船。但目前的现状是广东地区的大部分远洋渔船为钢丝网水泥结构,为广东远洋渔业比重最大的捕捞渔船资源,而且这些水泥渔船在稳性、结构、安全性、适航适渔性、营运经济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郭庆祝 《中国水产》2016,(11):48-49
正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海洋捕捞计划产量"零增长"、海洋捕捞渔船指标"双控"等多项措施,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捕捞作业方式和渔船装备的不断改善,目前渔船实际捕捞强度明显超过了渔业可捕资源的修复能力,资源枯竭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资源状况堪忧。一、减船转产的必要性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直接导致部分捕捞渔民收入锐减、生活水平下降,多数渔船靠"吃油补"维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远洋渔业船队,只有单船或对船独航作业,尚没有综合性船队作业。所拥有的远洋渔船,分为过洋性大陆架生产渔船和过洋性公海深水作业渔船两类。前者利用国产8154、8101和8104G型渔船作为母体,进行了必要的局部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17,(3):11-15
<正>山东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近年来,山东省渔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夯实基础、强化基层、落实责任、严格执法,保持了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建标准规范,以质保安。把渔船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渔船船型标准化。先后公布了4个水产运销船、45个养殖船、9个远洋渔船标准化船型,设  相似文献   

11.
渔船是渔民出海捕鱼的主要工具。从古至今,泉州海洋捕捞渔船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木帆渔船时期、机帆渔船时期、钢质渔船时期。本文在对三种类型渔船发展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的同时,重点对近20年来钢质渔船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对渔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海洋捕捞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洋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高能耗产业之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借助76份问卷调查数据,对长岛县2012年海洋捕捞渔船生产状况与燃油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岛县海洋捕捞渔业生产是全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船龄老化、木质渔船为主、功率小型化特征突出以及船长、总吨指标偏小等特征与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总体特征较为一致。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单船功率、总吨、渔获量以及作业方式对海洋捕捞燃油消耗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船功率和渔获量指标的影响为正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抽样调查获得的2014全年江苏省沿海刺网渔船的生产数据,对江苏刺网不同马力渔船生产习惯,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马力渔船生产时间有一定差别,多数渔船主要生产时间均在伏季休渔结束后;小马力渔船不仅伏休后出航率较高,年底出航也保持较高水平。江苏刺网渔业整体生产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年初1—3月出航船数处于全年最低水平;清明节后、伏休前4—5月,出现一个生产小高潮;休渔结束后出航船数为全年最高水平。不同马力渔船空间分布不同,小马力渔船外海水域分布相对较少,随着马力增大渔船生产水域往外海和往北方向水域生产的可能性更大。不同月份渔船空间分布不同,1—3月生产处于偏北、偏近海水域; 4—5月生产偏向外海,相对前期南北方向变化不大、仍处于偏北水域; 8―9月偏近海和北部水域; 10—12月向南和外海移动进行生产。另外分析渔船的生产能力与马力之间的关系发现,渔船马力大小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关系式为CPUE=5.3428e~((0.0062′Power)),该结果可以为江苏刺网渔船捕捞强度的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最后基于研究结果,针对刺网渔船时间和空间上的生产特征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中国渔船标准化发展基本进程,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关键进展;统计分析了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探讨了中国渔船标准和规范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了中国渔船结构强度和稳性、水动力和运动性能、节能减排、新型材料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探寻渔船技术研究的方向。中国渔船标准化在标准船型评选、标准和规范制定、渔船相关技术研究等各个领域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渔船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耐波性和高效性提供保障;但存在渔船船舶行业标准和规范滞后、相关技术探讨较少较浅、先进技术和设备普及应用较慢等问题。渔船标准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但要加大渔船的研究力度,加快渔船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还要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不断完善中国渔船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海洋渔船推进系统的节油减排,以一艘安装有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成功实现节能减排的金枪鱼延绳钓船为例,通过剖析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柴油机理论负荷特性,结合渔船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其节能原因。结果显示,渔船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工况需要,随意切换常规动力与电力推进系统;通过选择合理的主机工况,提高柴油机输出效率,降低柴油机油耗率;综合各种工况,能节油15%以上。研究表明,现阶段在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上使用混合动力技术是可行的,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在核心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运用一些创新技术手段,如采用多机多桨拆分系统,赋予系统更高的智能调配作用,可以把混合动力系统推广到拖网渔船和围网渔船上。  相似文献   

16.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1):1489-1503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 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影响正常使用。因此, 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 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 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 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 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江苏省刺网渔业生产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抽样调查获得的2014年江苏省沿海刺网渔船生产数据,对江苏刺网渔业生产和渔获结构时空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刺网渔船基本为本地近海生产,未出现远赴外地渔场生产情况;江苏中部以北近岸水域为刺网渔船主要作业渔场,而中部以南近岸水域少有渔船作业,可能是因为受航道、其它网具占用渔场、或捕捞对象分布习性等因素影响。伏季休渔前后在江苏中北部近岸水域,冬末春初在长江口渔场中部外侧水域,生产情况均相对较好,这可能与捕捞对象产卵、越冬行为相关。吕四渔场和大沙渔场是江苏刺网渔船主要作业水域,随着水温季节性变化,其生产范围会相应往北部和南部水域适当扩大;年初主要集中在吕四渔场,年末集中在大沙渔场;伏休前生产范围最广,伏休后生产范围有所收缩。另外,刺网捕捞主要渔获为价值较低的小个体鱼类和虾类,传统经济鱼类所占比例较低。由于刺网网目尺寸偏小,加上拖网、张网和多重刺网的泛滥使用,对渔业资源补充造成危害;刺网已经失去了传统上被认为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优良特征,建议管理部门重新考虑相关管理策略,开展针对各个渔业种群进行差别化精准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北斗船位数据提取拖网捕捞努力量算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胜茂  杨胜龙  戴阳  樊伟  黄华文 《水产学报》2014,38(8):1190-1199
传统的捕捞努力量统计耗时费力,并且存在延时,不能及时了解宏观的捕捞强度,本研究以象山港拖网渔船为研究对象,选择安装北斗终端的1 508艘渔船,对北斗卫星船位监控系统所获取的渔船船位、航向、航速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获得捕捞强度。根据航速统计获得每艘渔船处于捕捞状态的航速阈值,如拖网船300791捕捞状态船位点阈值的航向差最小和最大分别是-50和52°,航速最小和最大分别是0.9和2.0 m/s,两者结合判断捕捞状态点,再采用过滤窗修正,在各渔区格网计算一段时间内渔船捕捞状态点的累计捕捞时间,其值与渔船功率的乘积获得捕捞努力量,物理单位为kW·h,并制作累计捕捞kW·h的格点图和插值图。该方法具有实时、大范围、快速、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渔业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 2014 年江苏沿海定置张网渔船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 对渔船捕捞产量及渔获物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江苏沿海渔船捕捞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 多数在近海生产、少有渔船远赴外海生产, 除个别月份, 少有渔船在长江口航道中生产, 长江口近岸北侧常年有该类渔船生产, 在江苏近岸 20 m 等深线附近水域形成了一条连贯、且相对高产的水道走廊。渔船生产具有季节性, 在水温偏低的冬季, 渔船趋于向外、向南扩展生产, 而在水温偏高的夏季则趋于向北扩展生产。渔获物结构比较分析发现, 主捕对象存在季节变化, 分别出现虾类(1—4 月和 10—11 月)、毛虾(2—3 月、5 月和 11—12 月)、梭子蟹(9—11 月)等渔获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 而杂鱼杂虾除 1—4 月和 11 月比例相对偏小外, 其余月份比例均较高, 虾类资源与其他杂鱼杂虾资源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文献比较分析发现, 渔获物中的杂鱼杂虾与经济鱼类幼鱼之间有对应关系。基于研究结果, 建议定置张网伏休时间提前一个月、并加强伏休后渔船捕捞网目尺寸的管理, 以确保足量补充群体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全面分析了我国渔船装备技术水平落后,远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建设的总体要求,难以满足提升海洋战略地位迫切需要的现状。深度解析了渔船装备升级面临的矛盾:资源养护与海洋捕捞力量严重过剩之间的矛盾、渔业经济组织弱小与渔船升级发展之间的矛盾、渔民增收与渔船改造投资之间的矛盾、渔民素质与新技术的应用之间的矛盾;阐明了渔船装备技术升级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内需保增长,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公海渔业资源,有利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有利于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创建节约型社会;提出了渔船装备技术升级的对策措施是落实和完善渔船管理政策法规、推进渔船装备技术升级运行模式创新、加强渔船研发设计能力和建造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