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绵羊、山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种严重疾病,常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以预防为主,注意羊群变化,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本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和山羊,患病和病死羊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笔者曾在张掖市肃南县铧尖片遇到该病,该牧户饲养细毛羊387只,饲养山羊180只,发病羊:102只,因病死亡78只,因病死亡率为76.47%。  相似文献   

2.
1流行病学调查今年5月中旬,该病首先在该村一户农民的羊群中发生,以后陆续向邻近的羊群蔓延、至5月下旬,经对全村444只羊进行终查(山羊238只,绵羊206只),共发病56LI一其中山羊52只,绵羊4只。主要集中在两个村民组。幼羊死亡2只。该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特别是幼...  相似文献   

3.
绵羊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近几年在我县呈地方型散发性流行。据统计,仅1996~1997年因此病死亡的绵羊达542只,直接经济损失11.8万元。疫苗预防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由于广大农户经济条件、科技意识等诸方面影响,加之该病发生后又无特效药物,使该病时有发生。后经基层兽医站老兽医黄勤推荐,运用羊四联疫苗和阿福丁防治该病获得满意疗效。1 发病情况1996年7月20日,定西县新集乡某养羊户饲养的45只绵羊发生了以高热,突然死亡,病情慢者排黑色稀粪,兼有神志不清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至23日共死亡绵羊35只。自此以…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2月,青海省共和县石乃亥乡,绵羊发生以皮肤上出现痘疹为主征的疾病。到2014年3月10日为止,先后发病124只,共死亡24只,致死率达19.04%,其中成年绵羊死亡8只,致死率6.45%,羔羊死亡16只,致死率为12.9%。由于果断采取了绵羊痘病的防治措施,将疫情扑灭。1病情介绍绵羊痘病是一种常见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只发生于绵羊,多于气候突变的季节发病,其特征是在患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脓疱。绵羊痘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该病毒对热、直射阳光、碱和大多数常  相似文献   

5.
<正>羊痘俗称羊天花,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在绵羊及山羊都可发生,也能传染给人。由于羊痘病后恢复期较长,影响到营养不良;怀孕病羊常常流产;羔羊的抵抗力较弱,死亡率更大,故应加强防制,彻底扑灭。1病原与流行病原为痘病毒,一般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传染山羊和其他家畜。病羊和带毒羊为传染源,病  相似文献   

6.
羊蜱媒血液原虫病是危害张家川县养羊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重点分布在张家川县的马鹿、闰家、恭门、平安、张棉、刘堡6乡(镇)106村,且均为近林地带,海拔1700-2000m。染病区绵、山羊均可感染泰勒虫(又称犁浆虫),绵羊感染更为普遍;绵羊边虫(又称绵羊无浆体)病,是一种蜱媒立克次氏体病,可感染绵羊,也可引起山羊发病,但在当地以山羊感染更为普遍。用50mg/kg倍特喷洒羊只灭蜱安全可靠,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治疗该病中,羊只口服青蒿琥酯片,疗效显著、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大,且服用方便,便于推广。试验结果表明,羊蜱媒血液原虫病以预防为主,辅以治疗的防制措施是防止该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绵羊巴氏杆菌病在西藏未见过报道,且很少发生。1980年8月上旬至下旬,拉萨市北郊公安局五支队有一群103只绵羊半个多月内络续死亡14只。我们诊疗后,经过十多天将该病迅速扑灭。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绵羊痘是严重危害绵羊饲养的病毒性传染病,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因此污染的草料及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新疆和静县某牧场饲养细毛杂交绵羊6000只,发病500余只,每天死亡10余只,持续一周多,发病率10%,死亡率30%。病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咳嗽,怀孕母羊流产。从患病绵羊尸体内分离出一株链球菌,显微镜检查,在固体培养基生长成双或短链:在液体培养基生长成长链,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定为绵羊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0.
绵羊痒螨病是由绵羊痒螨寄生于绵羊皮肤表面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津郊某地曾严重流行。1 流行情况 该地绵羊均为个体散养,20~300只不等,多为2~3户伙放。放牧地均在同一区域但不固定,实际造成多羊群同牧现象。该病在深秋、冬、春发生,但有时夏季也发生。对四个村落调查结果表明,所有羊群均有被感染的  相似文献   

11.
羊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子宫炎型、败血型和脑炎型。绵羊的李氏杆菌病几乎全为脑炎型,各种年龄和性别的绵羊都可患病;败血型间或发生于10日龄以下的羔羊;子宫炎型多发生于怀孕最后2个月的头胎绵羊。该病常散在发生,但致死率高,(一)发病原因绵羊多在冬季和早春发病,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病羊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老鼠也可能是该病的疫源。病菌通过粪、尿、乳汁以及眼、鼻、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意大利 该病自1989年7月发生以来,除意大利最近还有流行外,欧共体已不再有该病的发生.1993年2月22日报道发生了该病,6月在意大利南部的卡塞塔(Caserta)至少发生了57次.所有被感染的8151头动物均被捕杀和销毁,其中牛3076头、犊牛65头、猪909头、绵羊3328只、山羊773只,该病的传入估计是由于从东欧进口的牛使用了假证明,但此无证据.保加利亚 1993年5月21日仅在该国中  相似文献   

13.
绵羊剪毛病是绵羊在夏季剪毛后发生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突发病。该病多发于幼龄细毛羊,尤以首次剪毛者为甚,成年羊较少发生,粗毛羊有个别发生。该病如不及时发现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循化县绵羊蠕形蚤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循化县绵羊蠕形蚤病呈地方性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对该县绵羊蠕形蚤病发生较严重的几个乡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绵羊感染蠕形蚤较为严重,463只羊感染率达61.1%。感染强度为平均每只羊感染32只蠕形蚤,最多达143只。  相似文献   

15.
绵羊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特征是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丘疹和疱疹。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常呈地方性流行。2002年10月中旬,鸡东县新华乡兴国村徐某家饲养的163只小尾寒羊开始发病,周围羊群陆续发病,发病率73%,死亡率15%,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绵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常继发肠毒血症而加重病情,致使羊只死亡率升高,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近期接到大量有关该病的求治电话,现将一病例的具体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读者参考。1发病情况2013年2月23日,河北省行唐县养羊户张某饲养的100多只绵羊出现病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腹泻;至2月26日共计发病  相似文献   

17.
羊痘的防制     
张健水 《北方牧业》2005,(11):22-22
<正>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叫绵羊痘,侵害山羊的叫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一、发病情况 2005年4月,灵寿县南营乡邢某的40只新购买的绵羊发生以体温升高、食欲丧失、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18.
一、流行情况本病的发生不具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山羊比绵羊易发,奶山羊比本地杂交羊易发,幼龄山羊的发病多于成年羊。该病传染迅速,常在发现病羊后3—5天便可波及半数以上羊只甚至全群,发病率近  相似文献   

19.
绵羊链球菌病是由兽疫链球菌感染引起传染病的总称,本病对养羊生产危害严重。1发病情况前红村有40余年的养羊史,长期由农户散养,从未发生过绵羊链球菌疫情。2009年11月,该村27户村民从王团活畜市场购买了由羊贩从外地调运来的绵羊共342只供育肥,饲养1个多月生产良好,  相似文献   

20.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一种可在多种动物间广泛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症侯群疾病。绵羊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及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种公羊发生睾丸炎等病症。自1949年首次在苏格兰报道了该病的发生,随后世界各地有20多个国家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在青海省藏系羊也确诊有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