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天气炎热,适当增喂一些防暑饲料,有利于防止畜禽中暑。1.西瓜皮:用新鲜西瓜皮2千克,捣烂后加白糖100克,搅拌均匀喂猪,隔日1次;也可将西瓜皮切碎,每日每只鸡喂50克左右,分3次喂给,中午单独喂,早晚拌入饲料中喂,可提高鸡的抗热水平。2.醋或酸菜汁:猪食用醋或酸菜汁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使体温下降,从而达到清凉解暑的目的。饲喂方法:依猪体大小,每天喂服1次,每次250~500毫升。3.白扁豆:白扁豆有消暑健胃之功效,依猪体重大小,可用20~50克煎汁饮汤。4.绿豆:绿豆是传统的防暑佳品。取绿豆适量,加水20倍,煮至皮烂,凉后饮汤、吃豆。5.车前草和淡…  相似文献   

2.
野生或家里盆栽的仙人掌茎叶,用于治疗猪发烧效果很好.方法是:仙人掌洗净捣碎后加水熬成药汁,拌入适量稀饭内给病猪吃.药汁的用量:体重50千克以下时用汁250克,体重50千克以上用汁500克.一般喂一次即可使猪退烧.  相似文献   

3.
1.烟叶:研成细末,按2%的比例加入饲料,任鸡自由采食,每天2次,连喂4~5天,可驱除鸡蛔虫。兔、猪、鸡、牛、羊、马等畜禽灭虱,可用烟叶煎汁后,涂刷或喷雾于被毛。 2.鹤草根芽:鹤草根芽含有鹤草酚,可驱除禽绦虫。其干品,每次成禽用2~4克,内服;内浸膏,每公斤体重可用150毫克,内服。 3.槟榔:可驱除鸡绦虫、鸭和鹅剑带绦虫。将槟榔煎汁注入嗉囊,成鸡每公斤体重用1克;鸭、鹅每公斤体重用  相似文献   

4.
△猪蛔虫病 1.断肠草鲜叶100~150克,切碎混入少量饲料中,供50公斤重的猪1次喂服。 2.鲜苦楝树二层皮100~130克,水煎取汁拌料,供50公斤重的猪喂服。 3.南瓜子100~150克。炒熟研末,供50公斤重的猪1次喂服。 4.土荆芥、贯众各13克,水前拌料喂服。 5.使君子、苦楝树皮各20克,研细拌料喂服。  相似文献   

5.
烟叶.为细末,按2%加入饲料中,任鸡自由采食,每天2次,连喂4~5天,驱除鸡蛔虫有良效.兔、猪、鸡、牛、羊、马等畜禽灭虱子,可用2%~5%的煎剂,涂刷被毛或喷雾,均有较好效果.   鹤草根芽.仙鹤草长出的嫩根芽,含有量浓的鹤草酚,可驱除禽类绦虫.干品,每次成禽用2~4克,内服,浸膏.每千克体重用150毫克,内服.   槟榔.驱除鸡绦虫、鸭和鹅剑带绦虫均有良效,成鸡每千克体重1克,煎汁注入嗉囊.鸭、鹅敏感,每千克体重用0.75克,浓煎汁,灌服.7天以后,还要重复用药1次,这样可彻底驱虫.   ……  相似文献   

6.
1.萝卜葱白治感冒。取萝卜500~1000克,葱白20克、生姜20克,加水煎汁去渣,一次喂服80千克重的中猪,可治猪流行性感冒;如治牛、马感冒,只需将葱白增加到150克即可。2.葱醋治牛马感冒。大葱1根50克、醋200毫升,水适量同煎,一次喂服,1日...  相似文献   

7.
1 猪胆 治猪、牛、羊癣.取鲜猪胆2个备用,鲜桃叶500克捣烂,加煤油250克搅匀,用纱布包好挤出药液,再与猪胆汁混匀,涂患处,每日2~4次,4~5天可愈.  相似文献   

8.
1.治家畜烫伤:把萝卜洗净去皮捣烂,用纱布过滤取汁,涂擦烫处,每天4次,4~6天可结痴痊愈。 2.治家畜习惯性便秘:取萝卜600克,洗净去皮捣烂,用纱布过滤取汁,加适量温开水灌服,每天3次,连服3~5天。 3.治胃积食:取萝卜60克煮熟,捣烂成泥状,  相似文献   

9.
1.治家畜支气管炎。牛、马用含醋酸5%的米醋250毫升,甘草15克,冰片0.5克,清水1000毫升,混合后用胃管投送,每日1次,连用5~7天,猪、羊按1/5量服用;或用含醋酸5%的米醋250毫升,枇杷叶(去毛)25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取汁灌服,每日1次,连服1周,猪、羊按1/5量服用;用含醋酸5%的醋250毫升,蜂蜜150毫升,加凉开水800~1000毫升,混匀灌服,连服2~4次,猪、羊按1/5量服用。  相似文献   

10.
养猪小常识     
1 猪每天喂多少料合适 :日粮应根据需要确定。可按“喂料量 =0 0 4×体重”加以计算。根据猪的生长规律 ,采取前期喂饱 ,中期不吊架 ,后期限饲的原则。公式系数在 5 0千克以前采用0 0 45 ;5 0~ 80千克时用 0 0 4;80千克以上用 0 0 35。例如体重 70千克猪喂料量为 0 0 4× 70 =2 8千克。2 猪每天喂几次料最适宜 :根据猪的类别、年龄、生理特点和饲料性质决定每天的饲喂次数。一般种公猪和母猪每天喂 3~ 4次 ;哺乳仔猪喂 6~ 8次 ;断奶仔猪喂 5~ 6次 ,肥育猪喂 3次。每次喂料间隔时间应一致。3 仔猪何时阉割最适宜 :2 0日龄阉割增重…  相似文献   

11.
大蒜治兔病     
<正> 用10%的大蒜汁滴鼻,一日3~5次,可治疗伤风感冒。用10%的大蒜汁灌服,每日2次,每次10ml,可治疗伤食。大蒜6克捣烂,加水15~30克,一次灌服,可治疗胀肚。大蒜捣碎加水少量,挤汁,每次服5ml,每日2~3次,可治疗胃肠炎。将20克  相似文献   

12.
一、地锦草防治猪胃肠炎 猪患胃肠炎时,可见下痢,粪呈稀稠状,混有粘液或少量未消化的饲料,喜饮水、肠音增强。按50公斤体重猪,用地锦草煎汁内服,每日三次,每次用鲜草100克或干品35克,连用3天可愈。预防量减半。也可用地锦草粉按饲料的2%配合,长期服用可免患此病。  相似文献   

13.
<正>1猪胆治猪、牛、羊癣:取鲜猪胆2个备用,鲜桃叶500克捣烂,加煤油250克搅匀,用纱布包好挤出药液,再与猪胆汁混匀,涂患处,每日2~4次,4~5天可愈。治牲畜四肢扭伤:取菜豆树(又名牛尾树)皮、算盘子鲜叶适量捣烂,加4只鲜猪胆汁,放入铁锅炒热后敷患处并包扎好,每日换药1次,4~5次可愈。治母猪产后不食:取猪胆1个,加醋80~100毫升,煮开后给母猪灌服,每天1次,可使母猪在短期内提高食欲。治猪、羊消化不良:取猪胆1个,大蒜15克捣烂,加入一些绿豆粉混合均匀,制成杏核大小的药丸,猪、羊每天喂2次,每次1丸,3天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4.
<正>1.兔伤风感冒。取大蒜1瓣捣烂,放入开水中浸泡半天,取汁洗鼻;或一枝黄花、紫花地丁、金银花各5克,煎汁喂服,连服两剂。2.兔胃肠炎。大蒜茎用火烧成炭碾细备用。幼兔每次服1.5~2克,成年兔每次3~4克,每日3次,连续两天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1 中药脱僵育肥   取南瓜籽100克炒熟去壳,研碎空腹一次服下,隔两小时后再服中药槟榔70克,水煎后将药汁灌服,也可拌料喂服.或将大蒜捣碎调入凡士林,于晚间涂僵猪肛门四周,或用醋涂擦猪肛门及四周亦可.   ……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实践经验,蚯蚓能治以下五种常见的畜病:1牛、马慢性肺气肿。鲜蚯蚓400克,白果200粒炒黄去皮,生石膏450克研末,后加入香油、蜂蜜各250毫升,20个鸡蛋清,调匀后一次内服,3天1次,3~5次即可痊愈。2牛急性热病。蚯蚓50条,白糖250克,化汁后用米粥调服,再用6只鸡蛋清混青黛、冰片各15克,涂于舌面,连涂2次痊愈。3猪高热,肠炎下痢。用鲜蚯蚓1000克,白糖500克,大蒜、生姜各120克捣烂,干石菖蒲200克研末,混合后晒3~4天再搓成药丸,每丸10克重,晒干瓶装备用,每猪每次1~2…  相似文献   

17.
1.治母畜产后缺乳方:取黄芪、党参、白芍、白术、熟地、通草、甲珠、乳藤、王不留行、炙甘草各30~50克,水煎内服1~2剂,乳汁骤增。 2.治猪、牛死胎不下方:归尾、川芎、夜明砂、牛膝各60克,花粉90克,桃仁30克,共煎汁后兑酒200毫升(猪减半),使用2~3剂即见效。 3.治幼畜腹泻方:煅猪骨500克,神曲、土白术各150克,云苓、陈皮各120克,共为细末,1月龄幼畜每次服30克,2~3月龄幼畜每次服40~50克,每日用药2次,用药2~4次即愈。  相似文献   

18.
猪瘟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用大蒜1头捣烂,土霉素10片研末,与食盐50克混合后一起溶解于1000毫升清石灰水中,搅匀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汁灌服,1日 1次,连服2天。同时取维生素C4毫升、青霉素300万单位、鸡蛋清16毫升混合一次肌注,每天1次,连注2天。喂给易消化的加些盐的饲料。上述剂量为50公斤猪剂量,可根据猪大小酌情增减。  相似文献   

19.
茶叶治畜病     
一、治猪病 1.疮口溃疡:用老茶叶浓煎洗患处。 2.食盐中毒:茶叶30克、菊花35克,煎水适量,候温一次内服。日服2次,连服3~4次,即可治愈。 3.痢疾:取陈茶叶30克煎浓汁,加红糖60~100克灌服。 4.肾炎水肿:茶叶10克、黄花茶30克、豆腐100克,共煮至烂熟,连汤一次灌服。  相似文献   

20.
史兴山 《北方牧业》2006,(24):26-26
<正> 石榴根皮:石榴根皮有杀虫、止泻功效。石榴皮30~50克,配槟榔15~60克,煎汁灌服,对家畜蛔虫、蛲虫、绦虫均具有良好的驱杀效果。榆树皮:榆树树根洗净,刮去表皮,取内皮50~100克,捣烂煎汁灌服,对治疗牛瘤胃积食有特效。取榆树皮适量,煎水灌服,可治猪脱肛。柳树皮:柳树皮、车前草各适量,煎水灌服,可治猪膀胱炎。取柳树皮的第二层皮,蒲公英各一把,青蛙5只,共煎后冲白糖90克,灌服可治疗猪丹毒。杨树皮:杨树皮、桃树皮各300克,煎浓汁加煤油100毫升外用,可治猪虱。苦楝树皮:苦楝树皮16克,加水适量煎煮,稍凉后拌料喂猪,可治疗猪蛔虫病。柿树皮:柿树皮、石榴皮、枣树皮各30克,水煎冲红糖60克,灌服可治疗猪肠炎。椿树皮:椿树皮150克,研成细末,加面粉适量,喂服可治家畜血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