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良种繁育基地。先后进行了中棉所 2 8、中棉所 2 9制种及推广工作。但由于人工去雄制种复杂 ,存在着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缺点 ,于 1 999年引进了中棉所 38(中抗杂 A) ,进行F1高产示范种植及制种研究。1 品种特征、特性中棉所 38的母本为不育系 ,制种时不需人工去雄 ,从而提高了制种效率 ,可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60 %以上 ,降低种子总成本的 40 %。中棉所 38属中熟偏早品种 ,生育期 1 2 5天左右 ,株型适中 ,叶片稍大 ,色较深 ;现蕾早 ,一般在 6片真叶现蕾 ,平均株高 …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38制种田双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自 1 999年引进中棉所 38的核雄性不育系亲本后 ,制种面积逐年扩大。虽然不育系制种省工、省时 ,但 F1产量比人工去雄制种产量减产 2 5 %。 2 0 0 1年良种棉加工厂中棉所 38F1制种面积 35公顷 ,合计比人工去雄制种F1种子减产 1 2 5 0 0 kg,经济损失高达 5 0多万元。经过认真观察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采取的传统种植模式—单行种植法是影响不育系制种减产的主要原因 :( 1 )由于母本不育系中有 5 0 %的可育株没有指示形状 ,苗期育性不能识别 ,未能尽早拔掉 ,可育株与不育株共生期长。 ( 2 )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为9.75…  相似文献   

3.
棉花杂交制种成铃规律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花杂交制种仍以人工去雄授粉方法为主.由于人工去雄授粉与自然授粉在人为因素、授粉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杂交制种田成铃规律与大田生产必然有所不同.研究杂交制种田成铃规律,目的在于科学指导杂交种生产,进而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杂交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杂交制种人员越来越紧张 ,制种成本越来越高。为了减少制种用工量 ,2 0 0 1 - 2 0 0 2年在山东省惠民县进行了花粉不同贮藏方法和不同授粉时间的研究 ,并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该方法用于中棉所 38两系杂交制种田 ,采用全天授粉 ,每公顷制种田仅需1 2 .5人。比常规法制种减少用工 49% ,减少工费1 9.8%。研究还进一步探明了杂交制种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时段。1试验方法以中棉所 38不育系亲本为供试材料 ,早上7∶ 0 0以前将父本花粉从田间取来并将其存放 ,贮藏方法分为 3种 :1常规法 (即在当天上午授粉 ) ;…  相似文献   

5.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技术关键,①是选配优良杂种组合,②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为了要达到加快杂种棉的发展,后者比前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产杂交种的途径多为人工去雄和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前者存在第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授粉的复杂过程,制种成本高;后者存在大田开花期的育性分离,要在开花时拨除一半可育株,这样制种产量较低。所以,两者都存在制种成本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杂种棉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经过最近3~小年的研究,反复实践,探索出一条高效人工制种新技术──“柱头套管法”。可以免去人工去雄,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棉花花器大,便于人工去雄授粉;开花时间长达40~50天,便于人工从容制种;棉花人工去雄杂交,不受“三系”组合的限制,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不育株,有利于选配优良组合,也为利用杂交二代种子创造了条件。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我县从1977年开始试验应用,1978年全县示范182亩,制种709亩;1979年杂交棉示范11680亩,制种845亩;1980年杂交棉达到13888亩,占总棉田的5.14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殊的栽培模式、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昂贵等特殊每件,提出新疆杂交棉制种的适宜技术措施及从适当降低制种田密度、定位杂交、改进授粉方法、限量授粉、调整去雄授粉时间等方面改良和优化杂交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有两种方式,即利用不育系(两系法、三系法)人工授粉杂交制种和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在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中,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面积占制种总面积的85%以上。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期间,普遍存在早晨去雄和低温天气去雄现象,给种子纯度带来一定的隐患。各制种单位对控制早晨和低温天气人工去雄截止时间颇有争议。为增加制种产量,确保棉花杂交制种纯度,2008年在豫东南太康制种基地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9.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棉花杂交种在生产上的推广面积逐步扩大。河南省目前已经审定了一些棉花杂交新品种,如:豫杂35、豫杂37、中棉所29、中棉所46等。本单位自2001年以来在生产上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进行杂交制种,积累了一些经验,简述如下:1选好制种基地,建立制种技术组织体系制种基地应选在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高的地点,技术人员认真负责且技术过硬,并成立一个由技术人员参加的制种组织体系,对制种工作实行定点、定面积的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制度。2选好制种户、制种田,建立五户联保约束机制2.1选好制种户、制种田。制种户应选择自觉听从技术员指导且…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率的高低受授粉期气候条件的制约。为了探讨制种授粉期的最佳气象要素,对永泰县1985~1989年20个不同授粉期的制种产量与授粉期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无雨日率(授粉期无雨日占总日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和日平均相对湿度等五个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并将东洋乡(海拔320米)1980~1989年的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中旬的五种气象要素进行灰色聚类分析,探求在永泰县中稻制种的最佳授粉期。  相似文献   

11.
杂交成铃是棉花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一环。影响棉花杂交成铃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探讨了杂交时间和杂交部位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以便为提高棉花杂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春播棉田进行。母本为中棉所12号,父本为鲁棉6号,分别于7月20日,7月30日,8月10日,8月20日下午去雄;7月21日,7月31日,8月11日,8月21日上午9点到10点授粉,用不同颜色的线做标记。杂交分内围铃和外围铃两类。做杂交的果枝上只留一个花,其余全部去掉。杂交时间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所用的杂交铃均为内围铃,杂交部位对杂交成铃的影响试…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 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一种新型的转 Bt基因抗虫杂交棉 ,1 999年 5月通过全国品审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双隐性不育系 ,不需人工去雄 ,可直接授粉制种 ,与人工去雄制种相比可降低制种成本 50 %。 2 0 0 0年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表现特别突出 ,它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 ,科技含量高。是目前长江、黄河两大棉区推广种植最理想的品种。1种植表现1 .1 苗势好。中棉所 38子指大 ,出苗快而整齐 ,比一般常规品种提前 2~ 3天 ,子叶肥大 ,平展 ,叶色油绿 ,该品种对苗病和角斑病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3.
惠民县主要利用去雄杂交法对中棉所29进行制种,1998年制种13.3hm2,在遭受多年不遇特大涝灾情况下,预计单产F1种子1350kg·hm-2,总产18万公斤。现将几年来人工去雄制种的经验总结如下。1 完善组织管理,使制种形成规模1.1 建立专业制种技术队伍。从县农业局和良种棉加工厂抽调技术骨干,再聘任部分农民技术员组成制种专业队。然后,按照每1.3hm2制种田派1名技术员,负责从制种田的落实、播种、田间管理、去雄杂交,到摘拾、收购全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组织工作。1.2 选用适宜的制种组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湘杂棉15号的父母本,通过不同时间去雄相同时间授粉和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两种处理,对其杂交成铃率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授粉不同时间去雄的条件下,成铃率和衣分最高的去雄时间是18:30~19:30;在相同时间去雄不同时间授粉的条件下,成铃率最高的授粉时间是8:00~9:00,且随着授粉时间的推迟,成铃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棉花高效高产人工杂交制种新方法──整株去雄,集花授粉法张香桂,钱大顺,朱烨,许乃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210014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关键,一是选配优良组合,二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1985年以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介绍的几种常用的制种方...  相似文献   

16.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17.
棉花杂交种生产是棉花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回顾14年的棉花杂交制种历程,棉花杂交种生产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 1生产变化1.1制种的劳动力资源由丰富变短缺1998-2005年棉花杂交制种去雄授粉人员可谓充裕,  相似文献   

18.
开棉5号杂交抗虫棉是利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系作母本,以丰产、抗病、适应性广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作父本,采取人工去雄授粉所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其优质、高产、抗虫、抗病的优良特性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几年来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确保开棉5号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提高制种田的产量,在制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制种技术规程。1制种田的选择及种植方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匀、水利条件好、无病害的地块。采取地膜直播或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亲本,以等行距1…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球花石斛通过人工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同株异花在开花后第3、5、10d授粉的座果率依次为43%、52%、15%,异株异花相同时间授粉的座果率依次为45%、54%、18%,两者座果率差别不大;花开后第3~10d都能人工授粉,但以花开后第5d左右授粉的座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丁庆永 《中国棉花》2009,36(7):30-31
位于豫东平原的河南省鹿邑县,自1997年开始人工去雄杂交棉制种以来,历经10多年的发展,2008年该县杂交制种棉种植面积突破2000hm^2。在鹿邑县的辐射带动下,与其毗邻的太康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以及安徽省的亳州市和商丘市的睢阳区、梁园区,杂交制种棉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至2008年,以上县市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棉种植总面积突破3000hm^2,豫东植棉区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去雄杂交棉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