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饲养到 504天,即鸡产蛋 12个月后开始自然换羽,休产期约需要 120天,而用强制蛋鸡换羽休产期可缩短为 60~ 90天。 1饥饿法 (1)间断或停水断料法:第 1、 2、 4、 6、 8天停水断料,第 3、 5、 7、 9天供水,每百只鸡供给 4.5千克蛋鸡料,第 10~ 60天喂给正常采食量 75%的饲料并供水。第 1~ 60天每天光照时间保持 8小时, 60天后正常喂料供水,日光照时间再逐渐恢复到 14~ 16小时。 (2)断料法:每日光照时间缩短到 8小时,不停供水,断料 10天后,每百只鸡喂含粗蛋白质 17%的蛋鸡粉料 1.8千克,以后每天增喂 1.8千克,直到第 16…  相似文献   

2.
两组肉用型种母鸡,每天采用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5.4勒克斯),饲养到4周龄时,将一组种母鸡放在一栋弱光照的鸡舍饲养。每天提供8小时光照(鸡身水平处的光照强度为5.4勒克斯),饲养到18周龄,然后改用每天10小时光照,饲养到20周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约200~400勒克司)饲养到22周龄,改用14小时光照饲养到24周龄;每天15小时光照饲养到40周龄,16小时光照饲养到49周龄,17小时光照饲养到59同龄,18小时光照饲养到实验末期—72周龄。另一组种母鸡,饲养在一栋强光照的鸡舍内,每天的光照时间从23小时(约200~400勒克司)逐渐减少到15小时,一直到鸡24周龄。接着,将这一组鸡的光照强度改成和弱光照鸡舍一样。种母鸡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称重,并喂以定量的饲料,以保持种鸡达到推荐体重要求。在这个饲养周期内发现:饲养在弱光照鸡舍内的种母鸡与饲养在强光照的鸡舍内种母鸡相比较,前者饲料消耗量大大减少,累积日产蛋量在头5个周期内较高,每28天为一个周期。种蛋孵化率也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好,但产蛋期鸡的死亡率偏高些。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一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的过程很长,一般需3~4个月,且鸡群中换羽程度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措施。 一、常用的人工强制换羽方法 1.化学法 在饲料中加喂氧化锌或硫酸锌,锌的用量为饲料的2%~2.5%。连续供鸡自由采食7天,第8天开始喂正常的产蛋鸡饲料,第10天即能全部停产,3周以后即开始重新产蛋。 2.饥饿法 是传统的强制换羽方法。停料的时间以鸡体重下降30%左右为宜,一般为9~13天,头2周光照缩短到2小时,只供饮水,以后每天增加光照1小时,供鸡吃料和饮水,直至14小时。断料结束后给料量应由少到多,此时日粮中蛋白质为16%,钙1.1%,待产蛋开始回升后,再将钙增至3.6%,母鸡一般在6~8天内停产,第10天开始脱羽,  相似文献   

4.
刘朝霞 《北方牧业》2006,(17):18-18
<正> 1 育雏光照:第一天全天光照,第二天、第三天每天减少3小时,第四天后,自然光照即可,灯泡以40瓦为宜,光线分布均匀。2 温度:36℃左右为宜,尼克珊瑚粉蛋鸡需要的温度高,并通风,尽可能保持空气清新。3 加药:前三天加入氧氟沙星、速补、维生素 C。4 用料:优质雏料用至7~8周,体重达到550~600克后换育成鸡料。5 段嘴:7天左右为宜,并提前一天投药(如:强力霉素+维生素 K+维生素 C+电解多维),连用3天,70天补修一次。6 密度:育雏期的第1周为50只/平方米,第5周为15只/平方米。7 转群:前2天开始,连续用药5天(抗生素+维生素C+电解多维),防止应激及拉稀。  相似文献   

5.
在每年8—9月份,天气还较炎热,春天育雏的新母鸡均已进入产蛋高峰期,此时光照要逐渐增加到16小时后恒定;一只母鸡一天要摄取18—19克蛋白质,饲料喂量要稳定在最高峰;要保持舍内小气侯稳定(温度、湿度、光照、营养),减少各种应激,使产蛋高峰期延长。产蛋高峰后,产蛋率开始下降,可保持饲喂量暂不变,产蛋率每下降达4%时,可将每只母鸡喂料减少2—3克,否则后期过肥而产蛋减少。  相似文献   

6.
1淘汰老弱母鸡一般产蛋鸡以饲养1~2年为宜,超过2年以上的母鸡最好给予淘汰,分圈饲养。每天保持光照16小时以上,使淘汰母鸡推迟换羽,延长产蛋期。当鸡普遍换羽,产蛋率下降到60%以下时,即可出售处理。2人工控制同步换羽实行人工控制饲养促进同步换羽。可将光照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减为8小时;将强光改为弱光;配合饲料改为米糠、秸秆饲料;并在饲料中加拌1.0%~1.5的生石膏代替矿物质,这样7~10天就可换羽并加喂适量的南瓜和蔬菜,恢复光照12~16小时,这样4~5周可长出新羽,7~8周后鸡群即可产蛋。最新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5%氯化锌,能很好地促使蛋鸡…  相似文献   

7.
(八)补充人工光照合理的光照能使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卵巢和输卵管的活动增强、卵子形成和排卵加快,因而能提高母鸡的产蛋量。肉用种母鸡要求光照时间为每天14~16小时。应从22周龄开始在原来光照时间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至82周龄时达到每天14~16小时的要求,82周龄之后,每天光照时间仍保持14~16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禽》2008,30(15)
小母鸡早期暴露在不同光照类型下可能对后期母鸡转群至产蛋设备后的行为产生影响,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研究者对此做了个试验,他们将84只鸡平均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群体,每个群体7只小鸡。2个处理组处理分别为:8小时白炽光照+16小时无光照(18)和8小时自然光照+16小时无光照(N8),其余饲养一致,到14周龄时鸡群体活动水平被记录并通过一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者指出,畜牧业经营者只用改变一天的光照时间,就能增加牧场畜禽所生产的肉、奶和蛋等食品量.以前,农学家们只知道光照对母鸡具有这种增产效果.即当产蛋母鸡处于一天长达14~16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其产蛋量最高.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乳品学系的工作人员,对处于每天正常光照为9~12小时与一天内有16小时光照的肉用牛在冬季的生长率进行  相似文献   

10.
美国许多公司进行了试验,所有结果都表明采用昏暗光照培育新母鸡效果较好。此法是为培育春孵种用新母鸡而设计的。采用每天以1英尺烛光光照8小时,为期至少8周,或许还可更长些。若采用每天16小时的昏暗光照,则应使用不强于1/10英尺烛光的光强。此法应开始于新母鸡开产前11或12周,为期8周。于第8周末,光照一下子增加到每天15小时,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50年代肉鸡业出现以来,肉种鸡推荐的光照程序一直沿用的是hybrid蛋用型母鸡设计的光照方案.典型的光照程序一般是早期光照时间比较长,然后到1~2周龄时逐渐降至8小时,到20周龄一直保持8小时光照,产蛋期延长至10~12小时光照.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于1982年3月7日育雏125只,育成产蛋母鸡67只,12月中旬产蛋率达84%,高产期过后,在1983年8月初低产母鸡开始换羽休产,产蛋率下降到50%左右。为使鸡群集中换羽休产,尽快结束第一个产蛋期,争取第二个产蛋期提前到来。我于1983年8月16日对自家养的产蛋母鸡采取了15天绝食期的人工强制换羽措施。做法如下: 从母鸡群中挑出平均体重以下的、体质弱的8只母鸡不搞强制换羽,1—3天停料、断水,第四天开始给饮水,仍然停料绝  相似文献   

13.
光照控制对荣昌猪泌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虽然属于非季节性发情动物 ,但通过延长光照至 16小时 ,可以使第三胎产仔的荣昌猪泌乳量每天增加 5 5 0 g至 65 0 g左右 ,干物质在产仔后第 1天至第 10天增加 3个百分点左右 ,乳脂率在产仔后第 4天至第 10天反而下降 1.62个百分点 ,第 1天至第 3天和第 11天至第 3 0天均有所提高。乳糖的含量有明显的下降 ,乳蛋白增加明显 ,特别是乳清蛋白 ,在第 1天至第 3天的泌乳中平增加一倍多。光照对产仔后第 1天至第 10天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 11天至 3 0天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用1800只品系杂交的白来航鸡试验。8周令前光照都为16小时,且饲养管理亦相同。8周令后,分成4组,光照时间为:A组从16小时立刻改为8小时,以后保持此水平;B组也立即改为8小时,但以后每周增加40分钟光照,到20周令时,光照即达16小时,并保持下去;C组光照的为16小时,但每周减少40分钟,到20周令时,光照变为8小时;D组对照,光照为16小时不变。在不同的光照处理过程中,每组又按日粮的营养水平不同分成三小组:一  相似文献   

15.
1.补充光照.冬季自然光照每天只有10个小时左右,应在舍内安装电灯采取早晚开灯人工补充光照的办法,一般从11月份开始使每天实际光照13小时,以后每隔1周增加半小时,逐渐延长补光时间,直至每昼夜光照15~16小时止,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地面3瓦左右为宜,饲槽和饮水器尽量放在灯下方附近,在光照时间内,食槽内必须有料,饮水器内不能断水.  相似文献   

16.
喂粥料法。在冬季给奶牛喂食38℃左右的粥料。 加喂胡萝卜和甜菜法。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后,在奶牛饲料中各添加15%。 光照法。在奶牛泌乳前60天,每天让奶牛接受光照16小时,不局限于接受自然光照,产奶量可增加30%。  相似文献   

17.
1育雏期育雏期为0~4周龄,培育要求为成活率高,鸭体强健。此期做好鸭舍用具准备和消毒。出壳24小时左右先饮水后开食,第1星期每天喂6次,以后次数逐渐减少或自由采食;喂量为第1天按2.5克/只,以后每天递增2.5克/只。晚上通宵光照,头3天光  相似文献   

18.
于1961年8月,用116只20周令的自来航幼母鸡随机平分四组,丙、丁两组为试验组,处于“短日下”,一天的光照,黑暗周期为18小时。甲、乙两组为对照,一天的光照、黑暗周期为24小时。试验前所有的鸡舍内的个体鸡笼内,其中丙与甲组在一开始试验即分别以10(1/2)及14小时的光照时间;而丁与乙组在开始时,光照与黑暗时间均相等,分别给以9小时及12小时的光照时间。以后丁、乙两组分别达到10(1/2)及14小时为止。在试验开始后的23周期,继续  相似文献   

19.
Moli.  TR  钟水铭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25-27
60年代前,人们就发现光线对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并开始将光照技术用于生产。此后,研究人员对鸡的光照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致制订了以下三种光照制度: 一、延长明暗周期光照; 二、断续光照(对肉鸡和蛋鸡都适用); 三、迅速增加照明时间的光照(适用于无窗鸡舍)。光照的理论根据过去总认为鸡和其他鸟类,产蛋成绩的理想光照时间为14小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给鸡10、14和18小时不同光照时间,产蛋率并无差异(6小时短时间光照会使产蛋减少)。但若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则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这表明雏鸡初期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美国乔治大学家禽科学系试验表明,产蛋母鸡禁食24小时,以后3天蛋壳质量降低;每天光照16小时,上午禁食8小时(4.00~12.00),母鸡的蛋壳质量不见变化,但如下午禁食8小时(12.00~20.00),母鸡的蛋壳质量次日即降低。当把每日的12.00~20.00(点钟)分成两阶段(即12.00~16.00和16.00~20.00),在12~16.00期间的饲料限制可导致第二天蛋壳质量变差,但如在16~20.00期间进行限制,对蛋壳质量则无影响。蛋壳质量之所以与母鸡的饲料采食量有密切关系,是因为在16~20.00期间,母鸡约采食其日采食量的34%左右。在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