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提高笼养青蟹的暂养成活率,试验开展青蟹海区越冬笼养暂养技术研究。在塘养青蟹打洞越冬前,从池塘中捕获拟穴青蟹(商品名:三门青蟹),转移到三门湾内适宜海区的养殖渔排上,采用自主设计的水中养殖笼,以悬挂吊养的方式进行越冬笼养暂养。结果表明:暂养的青蟹宜选择肥满度好,附肢健全,单个体重在250 g以上的个体,以保证暂养的成活率。青蟹暂养时在养殖笼内不需要放置掩蔽物。养殖笼以离水面100 cm以上悬挂较适宜,养殖周期控制在60 d内,如延长养殖将会增加青蟹死亡的风险。海区笼养暂养有非常可观的优势,短期内养殖生产,风险少,投资回报率高。该技术适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是广西防城港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方式有池塘单养、池塘虾蟹混养、池塘蟹鱼混养等传统养殖方式。但由于青蟹互相残食、捕捞困难等问题的困扰,青蟹养殖成活率无法提高,效益不高。2008年至2010年,笔直针对这些问题,在红树林滩涂上利用瓦缸1缸1蟹放养青蟹,提高了青蟹的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近十多年来,其人工育苗技术已被逐渐推广。然而,如何提高锯缘青蟹的成活率和出苗率,仍是当前育苗技术探索的主要问题。本试验着手于锯缘青蟹后期幼体所需的附着基,以网片、扇贝笼、牡蛎壳、人造草皮作为大眼幼体及幼蟹阶段的附着基,观察其附着和存活情况, 以探求出几种较好的附着基类型和一套青蟹后期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在北方沿海的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绿青蟹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以南沿海,1998年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水产局渔技站海水养殖示范点进行了锯缘责任的养殖试验,10亩养殖地共放苗4000只、养殖5个月收获成任1278只,平均规格345.1克,最大规格801克,养殖成活率31.95%。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养殖池在岚山办事处虎山乡东湖盐场8号油,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10亩,水深1.sin,底质为泥沙质,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一道高60cm的围栏,防止青蟹外逃。2‘苗种来源:蟹苗购于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全人工培育的二期幼星,平均田宽1.scm,用压苗…  相似文献   

5.
锯缘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因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青蟹易于养殖,具见效快和市场容量大等优势,已成为我省和长江以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养殖苗种深受自然苗种丰歉制约,因此人工解决青蟹苗种是大面积发展青蟹养殖的根本途径。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青蟹人工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解决青蟹生产性育苗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笔者于 1999~ 2000年在温岭市龙王水产开发公司和温岭市海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青蟹人工苗中间培育的研究,两年间共投入中间培育的大眼幼体 864.2万只,培育出稚蟹 (C3~ …  相似文献   

6.
正青蟹因其背部呈青绿色而得名,其养殖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我国沿海地区。近年,随着养殖水环境变化、病原微生物增多、养殖模式固化及养殖技术瓶颈等原因,导致青蟹养成成活率和亩产量常年处于6%~12%和25~50千克/亩,已严重制约青蟹养殖产业的发展。为突破传统养殖模式并提高养成成活率和亩产量,笔者与台山市青蟹养殖协会共同探索、总结出一种青蟹养殖池塘中种植耐盐碱水稻的种养技术模式,并在台山市都斛镇进行种养模式的示范及推广,全面提升青蟹养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拟穴青蟹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蟹。2020年拟穴青蟹养殖产量达15.94万吨,位居海水蟹养殖产量首位。目前拟穴青蟹苗种主要来自于海区野生苗和一些人工繁育苗。养殖户购买苗种后,放入低盐度的池塘中进行粗放式养殖。该养殖模式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少,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低。蟹苗成活率一般在15%~20%,  相似文献   

8.
苗种是养殖的基础,高质量的青蟹苗种是青蟹养殖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青蟹养殖生产上往往由于苗种无法满足,影响了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尤其是经越冬后的秋苗开春时节价格昂贵,且数量难以满足。而目前我市通常采取一年两茬的养殖方式,秋苗存塘越冬,冬季无法搁塘清淤,长年累月导致病原菌孳生,养殖成活率每况愈下,为解决这一矛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青蟹养殖模式,在省市有关部门的资助下,1999年秋季至2000年春季,我们进行了锯缘青蟹秋苗高密度越冬试验,并获得了一些试验数据,现将试验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蝤蛑,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梭子蟹科、锯缘青蟹属。青蟹个大味美,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养殖品种。近年来,为了解决养殖苗种严重短缺问题,沿海各地先后开展了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何提高育苗成活率和产量,仍是当前生产中探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口池塘共1.14 hm2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投放锯缘青蟹大眼幼体8500只,凡纳滨对虾苗2.03×105尾,经96~129 d的养殖,收获锯缘青蟹729.1 kg,凡纳滨对虾2804.3 kg;锯缘青蟹平均312 g/只,凡纳滨对虾57.5尾/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成活率27.5%,凡纳滨对虾成活率79.4%。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可以直接投入池塘中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将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锯缘青蟹养殖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水泥育苗池中以3种不同方式进行锯缘青蟹的养殖试验。挑选49-82g/只,附肢齐全、健康的锯缘青蟹,经过75d的养殖试验,在水温27.2~30.2℃、海水比重1.019~1.021;水位控制在50cm以上,养殖密度在9只/m^2左右;结果是采取气提流水及遮光方式的3^#池,成活率在96%、平均增长率在163.3~176.8%。  相似文献   

12.
2005年~2007年分别进行金鲳鱼与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青蟹混养试验,金鲳鱼的养殖成活率保持在60%~70%,饵料系数为1.5左右,综合效益可观,每年可以养殖两造。试验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青蟹是我省主要传统特色养殖品种,但由于自然养殖环境劣化等问题,2004年后开始出现严重养殖病害,产业规模及效果快速下滑。近年来,粤东与闽南地区都在研究尝试了一种"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装置养殖青蟹模式",俗称"蟹公寓",主要试验对象为拟穴青蟹。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组合结构,养殖组合结构通过循环水管,利用水泵动力与蓄水池或海区的水交换。  相似文献   

14.
正半咸水土塘养殖是广西北海市沿海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养殖方式,养殖面积近10万亩,南美白对虾、拟穴青蟹为最主要的两种养殖品种,养殖模式以单养为主,虾、蟹混养模式零星可见。该传统养殖模式易为村民掌握,投资少,但收益不乐观,养殖户信心也越来越差。为改变北海市海水养殖模式,提升当地水产养殖效益,广西区海洋研究所承担实施了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拟穴青蟹养殖系统优化及营养物质收支研究"课题,试验总面积80亩,2018年进行了拟穴青蟹、斑节对虾、缢蛏的不同放苗密度和不同搭配比例的试验,相比于传统单养,获得了较高的混养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该项目技术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养殖锯缘青蟹病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台州是全国主要青蟹养殖区之一,2006年台州市青蟹养殖面积8941.8公顷,产量1486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随着青蟹养殖面积的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来,台州市三门、温岭等地连续发生养殖青蟹大规模死亡事件,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为掌握青蟹病害流行情况,更好地解决锯缘青蟹养殖病害问题,我们承担了台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锯缘青蟹重要病害的防治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光照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变态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在锯缘青蟹的人工育苗中,青蟹第Ⅰ期幼体(ZⅠ)变态为第Ⅱ期幼体(ZⅡ)的成活率与光照度的关系。 一、试验地点和设施 试验地点在广西海洋研究所海水养殖研究室内。设有室内池、室外盖顶棚池和室外露天池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池若干个,以供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试验用,供、排水及充气等各种设备、仪器均齐全。 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的来源和蓄养工作 试验用的亲蟹为收购天然成熟的抱卵青蟹。抱卵青蟹一般需要蓄养一段时间才能孵出幼体。蓄养是在水泥池内充气蓄养,密度为每立方水体1~2个,每天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水泥育苗池中以3种不同方式进行锯缘青蟹的养殖试验。挑选49~82g/只,附肢齐全、健康的锯缘青蟹,经过75d的养殖试验,在水温27.2~30.2℃、海水比重1.019~1.021;水位控制在50cm以上,养殖密度在9只/m2左右;结果是采取气提流水及遮光方式的3#池,成活率在96%、平均增长率在163.3~176.8%。  相似文献   

18.
锯缘青蟹(简称青蟹)营养价值高,肉嫩味美,系名贵海产品。青蟹养殖是一项开发性的创汇渔业。在温州市科委的支持下,瓯海县水产局建立了“锯缘青蟹高产养殖”课题组,并以“塘、笼、坛”三种不同形式,在灵昆岛滩涂进行试养。10月24日,温州市科委组织现场验收,其结果为: 1、塘养面积0.424亩,放养659只青蟹,重13.53公斤。试养93天,排水捕捉到156只,回捕率23.67%;重量24.8公斤,增重11.28公  相似文献   

19.
张艺 《科学养鱼》2023,(1):75-77
<正>拟穴青蟹又称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沿海地区。2020年,福建省青蟹养殖面积约为6万亩,主要养殖模式以池塘养殖为主。近年来一蟹一盒的“蟹公寓”养殖模式有所发展,解决了池塘养殖条件下青蟹互相残杀、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和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但目前仅限于育肥、育膏、软壳蟹养殖等阶段。国内外学者关于盐度变化对青蟹存活的影响、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研究,而盐度对青蟹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20.
锯缘青蟹,俗称蟳、蝤蛑,肉质甘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三门,"中国青蟹之乡",至2010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商品蟹1.12万吨,产业产值4.9亿元,品牌效益显著.近年来,政府和养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技术创新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拓展发展空间.青蟹笼养试验受到了广泛关注,采用该养殖技术一可常年育肥产出,二可提高单位水体利用率,三可拓宽养殖空间,四是养殖成活率大幅提高,平均60%以上.养殖企业不断试养总结,完善养殖技术,如三门丰源水产专业合作社在蛇蟠岛浅海区青蟹单个体笼养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