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势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缺苞箭竹生物学物侯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热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森林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用L18(2^1×3^7)正交表,将一个因素二水平、七因素三水平按设计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王朗林区箭竹造林方案条件的优化组合为成竹实生苗+带状(或块状)整地+9月(或5月)造林+实生苗全留枝叶+丛植7株以上+1 ̄2年刀抚,2 ̄4年锄抚+1500 ̄2000丛/hm^2+云杉。(2)箭竹造林方案条件组合,其5年总生物量可达1050 ̄1200g/丛,即5年总生物量可达1650kg/hm^2左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地及竹种间,按不同留竹盖度控制密度,调节4-5年后,结果是:幼竹更新复壮时间可比对照竹提早7-10年复壮。缺苞箭竹和次序箭竹分别以50-60%和60-70%留竹盖度调节措施最好。被调动竹生长大幅度提高,生物量高27.4-115.4%;发笋数提高17.6-51.9%;高径等也分别提高22.3-24.8%和13.6-24.8%。幼竹结构改善,出叶期和发笋期比对照提前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海拔和遮阴对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大小的影响,以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高低海拔3种遮阴生境自然分布的缺苞箭竹为对象,对基径和株高及形状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苞箭竹的基径、株高和形状指数分别为8.65±1.67 mm、243.2±62.8 cm和282.4±53.6cm,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且受海拔和遮阴的显著影响;高海拔的缺苞箭竹基径和高度极显著大于低海拔,遮阴有利于缺苞箭竹长高、形成细长植株,全光照的缺苞箭竹则通常粗矮。总体表现为缺苞箭竹能适应高海拔,并在高海拔林下长得较为高大,有树冠遮阴保护的缺苞箭竹较全光照更纤细。  相似文献   

6.
刘兴良  向性明 《林业科学》1994,30(5):471-477
王朗林区人工缺苞箭竹亚层数量特征及其模型刘兴良,向性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关键词四川王朗,亚高山暗针叶林,亚建群层,缺苞箭竹,大熊猫,仿真造林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是四川王朗林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下亚建群层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主食竹母竹移植更新复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移植母竹到更新幼竹林内,不但可使开花竹林提前复壮,而且起的异龄的异种混交,防止今后不同时开花带来的大熊猫缺食危机和弥补幼竹更新不均或缺苗现象,缺苞箭竹移植母竹第4年时高188.8cm,基径0.71cm超过更新16年幼林高,径60%73.1%,冷箭竹移植母竹第3年高,径分别达62.5cm和0.45cm,分别大12年生更新幼竹高,径21.5%和55.1%,移植母竹9-19年即可复壮成林。如用适生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下缺苞箭竹的养分含量和动态,枯枝落叶的年凋落量和分解速率等物质循环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缺苞箭竹各器官之间的养分含量有很大差异:笋和叶片等幼嫩的新生器官养分含量最高,地下茎和老竹秆的养分含量很低;氮,磷,钾等3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在各器官中的表现大体相似。(2)缺苞箭竹林年凋落枯枝落叶量为678kg/ha,归还到土壤的氮,磷,钾,钙和镁等5种主  相似文献   

9.
在缺苞箭竹-紫果云杉原始林下选取5个密度的缺苞箭竹,研究密度对缺苞箭竹生物量、C及养分贮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中,缺苞箭竹生物量、净生产量、平均单株生物量、植物及土壤的C、养分贮量在(80±5~260±9)株·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密度(310±15)株·m-2时有所降低,210~260株·m-2是缺苞箭竹最适密度范围.各密度缺苞箭竹养分元素贮量排序总体上均为K>N>Ca>P>Mg.在密度较低时,地下部分C及养分贮量分配比例相对较高,有利于其占据土壤空间资源,而随密度的增高,地上部分比例增高,有利于其占据地上空间资源,反映了缺苞箭竹随密度变化的克隆生长生态适应对策.在缺苞箭竹-土壤系统中,植物与土壤C库贮量比率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升高,在高密度时有所降低.土壤5种主要全量养分库贮量较丰富.土壤速效N、K养分库在各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速效P库则随密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明土壤速效P库的不足是缺苞箭竹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互叶白千层引种与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新引进的互叶白千层苗期和幼林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引种区苗期以湿润沙质壤土生长最好;盆栽施肥在本试验条例上以N:0.5-1.0;P:0.6-0.9,K:0.8-1.2g/盆为适宜施肥量;造林时,施基肥一不施基肥生长显著;林地施不同追肥2个月后,根据树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得出的施肥效果排序为:复合肥Ⅱ〉复合肥〉碳氨〉尿素。  相似文献   

11.
杨树人工低价林皆伐后主要更新技术有两种。一是清除伐根全面整地造林;二是保留伐根局部整地(开沟、穴状)造林,前者公顷成本为1715.25~2034.00元,后者为197.10元,后者比前者降低成本1518.00~1836.90元/hm ̄2。保留伐根开沟(穴状)整地适宜更新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而不宜更新杨树。开沟整地营造的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林分比全面整地的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都有所提高。保留伐根开沟整地方式营造的11年生落叶松林分,平均树高6.46m,平均胸径6.01cm,分别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25%和46.5%;保留伐根开沟整地营造的18年生樟子松林分子公顷蓄积量为83.68m ̄3,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39.6%。由于开沟整地方式造林不清除伐根,伐根腐烂后可比全面整地林分每公顷土壤增加有机质23112.5kg,增加孔隙量约20m ̄3,增加无机盐类652.5kg,开沟整地的林分,比全面整地林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含水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2.
在福清市龙高半岛667hm2的围垦6一18年的重盐碱地上采用造林前(3一5个月)整地,选择抗盐碱害的粗枝木麻黄容器苗造林,并采用浅植高培土造林和保护幼林地杂草植被的抚育等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50%一68.7%,造林成活率由8%提高到85%一88.5%。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是中国大熊猫的3个分布省份之一,阿夏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分布有缺苞箭竹和华西箭竹。缺苞箭竹在其分布地区内为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种,在旺藏保护站管辖区域分布最广,在海拔2 600~3 000 m分布最为集中。华西箭竹在洛大保护站和旺藏保护站管辖区域分布较多,在海拔2 400~2 800 m分布最为集中。旺藏保护站辖区海拔跨度较大,是最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区域,四季均适宜大熊猫生存;而达拉保护站和阿夏保护站辖区更适宜大熊猫夏季生存;洛大保护站辖区适宜大熊猫冬季生存。阿夏保护区曾经历长期皆伐,森林破坏严重,缺苞箭竹也曾大面积开花,严重影响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环境,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林下缺苞箭竹和华西箭竹的生长和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4.
缺苞箭竹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状况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苞箭竹在高海拔地区出笋期为6月下旬,其生长速度前10天较缓慢,每天生长2.0~2.7cm;10天以后生长迅速,每天平均生长6.2cm;25天以后生长又趋缓慢。其生长速度受地温、气温的影响,与雨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配合通风干湿球温湿度计,照度计等气象仪器,测定和研究了王朗缺苞箭竹叶片内细胞CO_2浓度、气孔传导、气孔阻力、光合作用率的日变化节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了影响光合特性日变化的主要因子,建立经验公式,为合理采取人工措施改善光合性能,提高箭竹光合作用率提供依据。文中还系统地研究了叶肉CO_2浓度、气孔传导、气孔阻力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率的综合影响,以评价缺苞箭竹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应用直线方程YF·d=175.6165x-42.1759和YF·s=238.5539x—43.0295,分别获得大熊猫主食的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和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地上部份鲜生物量。缺苞和糙花箭竹地上部份鲜生物量分别为45.9351 t/ha和37.068t/ha。大熊猫以食用其生活环境内各种竹灌的鲜嫩枝杆和叶梢为生,因之掌握大熊猫分布区竹类地上部份鲜生物量,对保护和抢救熊  相似文献   

17.
高山区塑料棚育竹苗的试验研究向性明,刘兴良(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983年以来,四川大熊猫主要分布地区的岷山、邛崃山的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紫箭竹(F.nitida)、冷箭竹(Bashaniafangiana)等有三百多万亩...  相似文献   

18.
辽西低山丘陵荒坡营造水保林工程整地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成活率与质量,进行了工程整地措施试验。认为,造林前一年采取工程整地措施.能拦截坡面径充、拦蓄泥土、积存枯草(枝)落叶。较荒坡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层厚0~15cm为4.2%~7.5%,15~30cm为4.6%~8.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3%~1.37%;全氮增加 0.016%~0.031%,全磷提高0.006%~0.014%;阳离子代换量高5.30~ 8.24mg/100g土。土壤机械组成较荒坡粗沙比例降低,粘粒比例增高,物理性沙粒比例减少,物理性粘粒比例升高。给树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提高10%~25%,树木径粗增加0.10~0.28cm,树高增加15.3%~92.1%,树木长势显著好于荒坡造林。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建筑材林栽培模式研究阶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及每年5月幼林抚育1次与每年2次的其生长差异均不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对浙江与皖东丘陵现有火炬林分生长分析,初步认为火炬松建筑材林合理栽培模式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1m见方块状整地,挖40cm×40cm×30cm植树穴,施基肥过磷酸钙0.5kg/株,造林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1次。上述栽培模式经经济分析表明:造林成本不到旧栽培模式(全垦大穴、大量施肥、每年抚育2次以上,造林密度1050株/hm2)的1/2,而收入增加2/3,旧的栽培模式造林无盈利可言,而新的栽培模式主伐时可盈利12750~23250元/hm2。  相似文献   

20.
遮荫和光照对缺苞简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观察,缺苞箭竹通常在迹地和疏林地比郁闭度大的林地衰老快,开花多,说明缺苞箭竹发育与林地遮荫度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在全光照(SUN),林地部分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50%)和深度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2%)的条件下,分植零星开花竹丛,观察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深度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不开放,花芽不继续发育,未花枝也不继续发育成花枝,竹丛中也不再出现新的开花植株,而未花竹和发笋量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