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已克隆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对9 个不同抗、感疫病的辣椒种质材料基因组DNA 进行抗病基因同源性序列的特异PCR 扩增, 经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发现14 个抗病基因同源性序列(RGAs) 与辣椒抗疫病作用相关, 其中B 引物扩增的8 个RGAs 与烟草抗花叶病基因N 、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菌基因RPS2 和亚麻抗锈病基因L6 的同源性较高, 属于广谱(细菌、病毒、真菌)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C 引物扩增的6 个RGAs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2 和Cf9 有较高的同源性, 与抗疫病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 高感疫病的辣椒基因组中也存在抗疫病相关RGAs , 这与已报道的辣椒抗疫病微效QTLs 位点则来于感病亲本基因组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世界性的番茄病害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番茄的产量,有的年份甚至绝收。国外在40年代通过远缘杂交,开展了番茄抗TMV的育种工作,并且培育出了一批品质优良的抗TMV番茄杂种一代。我国自1983年以来将番茄抗病育种定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育出10多个抗TMV番茄新品种,现正在培育抗TMV、CMV等多抗性的新品种。据鉴定,其抗病基因为显性,涉及基因三对,即Tm—1、Tm—2、Tm—2~2,经研究认为Tm—2基因抗性比其他二对显著,但它与一个生长缓慢、黄化的隐性基因nv相连锁,并且这种连锁很难打破。受此基因影响植株生长弱、产量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本试验利用携带Tm—2~(nv)基因的番茄优良品种(系)作抗源与其他不带此基因的优良品种(系)作正反交测验,观察杂种一代总产量和早熟性,为选育优良的抗TMV番茄杂种一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4个番茄栽培品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中获得了Tm-22等位基因的同源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沙龙'、'渝抗2号'和'97-4'分别与'GCR-267'(Tm-22)、'GCR-236'(tm-2)、以及'GCR-26'(tm-2)有100%的同源性, 而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 var.cerasiforme)品种'樱红1号'与'GCR-26'(tm-2)仅有98%的同源性;在C-端的LRR结构域中,抗病基因 Tm-22和Tm-2 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感病基因tm-2存在624和704两个位点的氨基酸差异,即624位点的脯氨酸(P)对应亮氨酸(L)、704位点的甲硫氨酸(M)对应异亮氨酸(I); 在601-790个氨基酸的LRR结构域中,抗病基因Tm-22、Tm-2及其秘鲁种(Lycopersicon peruvianum var. dentatum)lptm-2三者均与感病基因tm-2的编码蛋白存在23个氨基酸的差异;(4)樱桃番茄品种'樱红1号'与含有tm-2基因的栽培种之间具有同源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从抗叶霉病的番茄(含Cf-4基因) 中筛选出1个参与植物过敏反应的基因RGL (Resistance Gene L ike) 。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 从番茄cDNA文库中筛选出两个与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发生互作的蛋白, 分别命名为RGLIP-1和RGLIP-2 (RGL Interacting Protein) 。RGLIP-1全长291个氨基酸, 与类囊体内腔蛋白同源性较高, RGLIP-2全长248个氨基酸, 与拟南芥转导素高度同源。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 技术进行了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 这两个互作蛋白参与了与植物抗病相关的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  相似文献   

5.
以抗病杂合体(Ty-2/ty-2)、抗病纯合体(Ty-2/Ty-2)和感病纯合体(ty-2/ty-2)番茄为试材,以提取植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根据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设计特异引物,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筛选获得了2个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且稳定可靠的SCAR标记,分别命名为T0302-1和T0302-2。结果表明:T0302-1和T0302-2两个标记均为共显性分子标记,可用于番茄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中。该研究旨在筛选获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获得能够同时作为番茄和茄子嫁接的砧木,选用自主培育的多抗番茄砧木组合26个,国内优良番茄嫁接砧木品种4个和国外引进番茄嫁接砧木3个,分别进行抗病基因包括抗根结线虫的Mi1和Mi-2、抗颈腐根腐的Frl、抗枯萎病的I-2/5和抗黄萎病的Ve1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同时还测定了砧木品种根、茎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根系质量和下胚轴长度等。结果表明:番茄砧木嫁接试验中,番茄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95.0%以上,茄子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85.0%以上。筛选出的HC483、HC484、HC490、HC493、HC494、HC495、500-2、B2和Y1共9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为突出,而且以这些番茄砧木培育得到的种苗长势旺盛、根系发达且抗多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金凤媚  薛俊  宋建  王姝  张越 《北方园艺》2017,(11):115-118
以含有斑萎病毒和黄化曲叶病毒抗病基因和感病基因的番茄为试材,采用多重PCR方法,建立番茄抗斑萎病毒Sw?5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Ty?3a基因同时扩增的体系,以期为番茄分子标记抗病育种提供更省时、省力、经济的方法。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一致,与Sw?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在抗病基因型中可扩增出574bp的条带,感病基因型中扩增出464bp的条带;与Ty?3a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在抗病基因型中可扩增出630bp的条带,感病基因型中扩增出320bp的条带,多重PCR体系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2个抗病基因进行筛选鉴定及苗期早期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8.
(一) 一个优良的番茄品种,首先要高产,而高产的基础是抗病,尤其是抗病毒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抗TMV基因来自野生番茄秘鲁,醋栗和多毛。这些野生番茄与栽培番茄多次回交,育成各种抗TMV番茄品种。秘鲁番茄对TMV具有生理抗性,醋栗番茄可延缓病毒病感染,多毛番茄因茎叶有浓密的茸毛,可避免病毒传播者蚜虫的接触。因此,都可作为杭TMV的育种材料,或作为引入抗病基因材料进行转育。  相似文献   

9.
辣椒抗烟草花叶病毒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蕾  梁燕 《中国蔬菜》2016,1(6):14-19
烟草花叶病毒(TMV)可侵染番茄、辣椒等多种作物,研究表明辣椒TMV抗性主要由L基因控制,通过L基因与病毒CP互作触发植物防御反应,引起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辣椒抗TMV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辣椒TMV抗性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石岩  默宁  祁世明  梁燕 《中国蔬菜》2020,1(6):39-43
对154份番茄材料(包括普通番茄76份,樱桃番茄78份)进行两年两次田间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情指数调查,筛选出14份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番茄材料,利用sw-5-2共显性SCAR标记对田间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发现3份抗病材料携带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Sw-5基因。为缩短番茄斑萎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周期,以含有sw-5的抗病材料H8和感病材料M82为研究对象,设置4、6、8、10片真叶4个接种时期,分别在接种后14、21、28 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和抗性分级,结果表明,6片真叶期接种,接种后28 d进行病情调查即可有效鉴别植株番茄斑萎病毒病抗性,与8、10片真叶期接种效果相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病品系‘CLN2037’和感病品系‘236’、‘238’为试材,通过田间抗感杂交、回交,于真叶期接种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2,鉴定子代的抗病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品系‘CLN2037’对番茄晚疫病的抗病性为单基因部分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2.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已成为近年来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鉴定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TSWV的有效途径。选取自主培育和引进的番茄品种(系),经过连续3a的大棚蓟马传毒和光照培养箱人工接种试验,鉴定番茄品种(系)对TSWV的抗性。结果表明,番茄自交系YNAU335对TSWV表现为免疫,其他品种全部表现为感病,而且在YNAU335人工接种和大田蓟马传毒叶片中并未克隆出TSWV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小片段RNA3′端序列,而在其他感病品种(系)中均克隆出这2段序列。研究结果初步确定番茄自交系YNAU335为TSWV抗病品系,可作为TSWV抗病育种的番茄资源。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tics of resistance to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were studied in TYLCV-resistant lines developed by crossing wild species of 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 L. hirsutum and L. peruvianum resistant to TYLCV with susceptible L. esculentum cv. Special Back. Crosses between TYLCV-resistant lines derived from the same wild species produced progenies similar to their parents in their level of resistance. However, progenies from interspecific crosses showed greater resistance than either parent suggesting that the genes for TYLCV resistance contributed by different wild species are probably not the same (non-allelic). The gene action for TYLCV resistance also varied with the source of resistance. Analysis of F1, F2 and BC populations for lines derived from L. pimpinellifolium showed that resistance to TYLCV in these lines is a quantitative trait with some dominance.  相似文献   

14.
采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侵染克隆接种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从TYLCV在番茄叶片内复制繁殖的角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单个和多个抗性基因叠加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进行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抗TYLCV的番茄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1)春季温室栽培环境下,含Ty-1/ Ty-3的番茄材料能抑制病毒复制,接种后28 d其体内病毒含量仅是感病材料病毒含量的千分之一;秋季温室栽培环境下,这种抑制作用降低,病毒含量与感病材料相当。精确控温种植的含Ty-1/Ty-3的近等基因系番茄材料中病毒的含量变化趋势与此相同。(2)含Ty-2的番茄材料在春秋两季栽培环境下,均表现出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接种后28 d其体内病毒含量仅为感病材料病毒含量的万分之一。(3)同时含有2个基因(Ty-1和Ty-2)和多个基因(Ty-1、Ty-2和Ty-3)的番茄材料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不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5.
 将来自黑曲霉的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 ) 基因与病原诱导启动子Prp1-1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PGO, 该载体具有抗除草剂PPT选择标记。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番茄自交系, 获得了阳性转基因植株58株, 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GO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通过淀粉- KI显色反应和定量检测, 表明GO基因已经表达。转基因植株花器及开花正常, 种子一旦萌发, 其生长、发育各时期均正常。但结实率有所减少, 种子萌发率有所降低。用番茄叶霉病( Fulvia fulva) 病原菌1.2.3.4生理小种侵染T1 代转基因植株, 结果显示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抗病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多数发病时间推迟, 病情明显减轻。经测定与抗病性相关的几个指标, 结果转基因番茄叶片中SOD、POD、CAT的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番茄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抗旱性是由许多微效基因座和数百个影响干旱形态和生理反应的基因控制的,阐明番茄抗旱的分子机制、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加速培育具有抗旱性的番茄新品种。本文概述了番茄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番茄在干旱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变化和抗旱育种,重点阐述了番茄抗旱性基因工程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植物抗旱性基因工程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抗根肿病的抗源筛选和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根肿菌M01、M02、M03为病原菌菌源,对24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旨在获得优良的抗源材料并明确材料中含有的抗病基因。结果表明:24份大白菜材料中共有10份抗病材料,5份材料对3种根肿菌都表现抗病:其中CR004和CR007含有根肿病抗病基因CRk,CR013含有抗病基因CRa、CRbkato、CRk和Crr3,CR015和CR016含有抗病基因CRa、CRbkato和Crr3;3份材料对根肿菌M01和M02表现抗病:CR012含有抗病基因CRa和CRbkato,CR014和CR018含有抗病基因CRa、CRbkato和CRk;抗根肿菌M01的材料CR021含有抗病基因Crr2和CRk;抗根肿菌M02的材料CR023含有抗病基因CRc和CRk。  相似文献   

18.
番茄斑萎病毒TSWV 的鉴定及抗病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顺义地区番茄栽培温室中随机抽取了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植株叶片和果实,利用TSWV试剂盒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表明其感染了TSWV。利用来自秘鲁番茄的抗TSWV基因Sw-5的共显性SCAR标记,对442份番茄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出24份含有Sw-5的材料,其中4份为野生番茄,1份为杂交种,16份为高代育种自交系,3份为野生潘那利番茄渐渗系。4份野生番茄综合农艺性状较差,如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和风味差等,不能直接应用于育种;其余20份含Sw-5的材料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作为番茄抗TSWV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试的“红帅”、“宝丽”、“粉达”、“浦粉102”、“浦粉101”、“903类型”等6个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在抗性、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抗黄化曲叶病毒病,但参试品种抗病性的高低与种植基地所采用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世界各地收集的182份野生种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L.),采用喷雾接种法接种我国晚疫病主流生理小种T_(0,1)和T_(1,2),旨在筛选出抗晚疫病的遗传资源。结果表明,182份种质资源中有25份种质对T_(0,1)小种表现稳定抗性,占总数的13.74%,其中免疫(I)1份,高抗(HR)5份,中抗(MR)19份;对T_(1,2)小种表现抗性的种质资源为22份,占12.09%,其中高抗种质3份,中抗19份。通过分析抗性种质的地理位置,发现抗性种质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来源于秘鲁首都利马。利用18个SNP分子标记对抗性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抗性种质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13份种质,地理分布相对集中,抗性水平差异较小;第Ⅱ类群包含9份种质,地理分布相对分散,抗性水平差异较大。试验获得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尤其是高抗种质PI390730、LA1604、L03707,可作为优异抗源应用于番茄抗晚疫病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