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芳 《河南农业》2014,(19):34-34
<正>新郑市大棚西瓜常年种植面积在200hm2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3 500~4 000kg,大棚西瓜上市后,价格最高4.0元/kg,最低1.6元/kg,每667m2经济效益在万元以上,效益比较可观。大棚西瓜5月份上市,月份清田后又可因地制宜种植市场适销蔬菜,实现堵淡增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笔者根据新郑市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提出大棚西瓜后茬口8种蔬菜高效种植技术。一、秋花椰菜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垦区红色边疆农场大力发展葡萄和蔬菜种植,“多建大棚多增收”,加大城镇“菜篮子”建设。“今年,我的这三个大棚,一个选择了套种蔬菜,两个选择了套种西瓜。蔬菜早就上市了,这紧接着套种的白菜都长这么大了,秋天这就是钱啊,而我套种的西瓜又分两个季节上市,实现了西瓜的增值,就这一个大棚,毛收入就5000元。”种植户李龙算起这大棚的经济账来头头是道,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南乐县经济发展和瓜果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大棚种植越来越受广大菜农认可,大棚栽培技术显得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和学习新知识,总结出大棚西瓜豆角套种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一、定植时间西瓜定植时间是农历的惊蛰前后,每667 m~2密度为600~700株。定植后随即浇透定植水。待水渗透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大棚蔬菜种植单一,提高广大菜农经济效益,为菜农冬暖式大棚蔬菜套种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介绍乐都县洪水乡阿西村侯宝林冬暖式大棚"豇豆、生菜、蒜苗"套种技术,每667平方米大棚一季收入1万元能上能下,大棚东西长60米,宽9米.  相似文献   

5.
利用设施大棚实施高矮作物立体套种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大棚生产空间,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及经济效益。毕节市七星关区具有较好的蔬菜生产大棚条件,为探索适宜毕节市七星关区的蔬菜大棚高效生产模式,在七星关区利用蔬菜生产大棚进行3个品种番茄套种同一品种西瓜试验,考察番茄和西瓜的产量及产值表现。结果表明:绿球迎迎平均单果重为18.88 g,紫球妮妮平均单果重为20.02 g,红球贝贝平均单果重为19.54 g,各品种间差异较小;西瓜品种新小玉平均单果重为1.41 kg,各处理间无较大差异。绿球迎迎每棚的产量为146.08 kg,产值为1 022.53元,紫球妮妮每棚产量为155.56 kg,产值为1 088.89元,红球贝贝每棚产量为151.83 kg,产值为1 062.78元;每个大棚的西瓜平均产量为626.04 kg,产值为3 130.20元。每个大棚番茄套种西瓜的产值合计为6 304.40元,经济效益较好。3个品种番茄套种西瓜的产量及产值差异较小,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在实施番茄套种西瓜模式中可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我乡种植保护地蔬菜已从单种方式转向套种,每667米^2可增收1500~2500元。现将保护地辣椒、萝卜、丝瓜的套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辣椒套种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近年来,库尔勒市温室大棚蔬菜发展良好,通过种植优良品种的茄果类蔬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7年,在英下乡阿克东村试种了辣椒套种西瓜栽培技术,一般产量可达3000kg/667m^2,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初夏时节,弶港农场繁花似锦、生机盎然。走进农场万亩大棚西瓜核心生产区,处处是职工们采摘西瓜甜瓜、包装、上车忙个不停的场景。“今年我种植大棚西、甜瓜300多亩,头批瓜上市价格平均每斤4元,每亩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农场高效农业发展带头人、省农垦集团第四届劳动模范徐文海向一脸喜悦地说。  相似文献   

9.
<正>农场积极调整种植布局,实行麦稻连片规模化种植;稳步发展大棚西瓜,年种植一万亩左右;引导职工在路边、渠边及零星隙地栽植油菜等经济作物。每年4月,农场拾边油菜一片黄、大棚西瓜一片白、田间麦子一片绿的"三色生态农业"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游览。农场还充分挖掘1.2万亩林地资源效益。加快到期林木的砍伐更新,将完成更新的林地统一收归国有,采取按比例分成的管护模式。加强林带内温光空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新栽植林带内开展作物套种,在成熟林带内科学布局林下草鸡养殖小区,  相似文献   

10.
莒县常年种植早春大棚西瓜3333.3hm2,西瓜结束后一般种植玉米或一茬蔬菜,设施利用低。在西瓜大棚内间作套种西瓜、生姜,充分利用大棚内的温、光、水、气,变1a2熟为1a3熟,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西瓜栽培在青浦地区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西瓜产量长期徘徊在1500kg/667m2左右。所以,西瓜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利用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全镇种植西瓜133hm2,平均单产在5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近几年,山东省莒县调整大棚种植业结构,变一年一季深冬大棚蔬菜种植为一年两季深冬大棚蔬菜种植。采取深冬大棚番茄套种菜豆反季节一年两种两收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每667m^2产番茄14000kg,收入25000元,菜豆产量为2500kg,收入7000元,一年共收入32000元。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近几年来,颍上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进行间作套种,提高种植效益;马铃薯、西瓜、玉米套种就是近年来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收马铃薯1 200千克,西瓜3000~4 000千克,玉米400~450千克,667平方米产值达3000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棚西瓜套种甘蔗种植模式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是由安徽省凤台县蔬菜产销办公室和种植大户万玉南共同努力,经过多年试验探索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不仅打破了沿淮地区不能种植甘蔗的历史,而且为早春大棚西瓜找出了很好的接茬作物,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该模式栽培技术简单、用工少、种植效益高(一般纯收入0.8万~1万元/667 m~2),在沿淮地区发展势头良好。本文重点介绍该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大棚西瓜具有种植时间长、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通过开展大棚西瓜栽培密度试验,笔者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西瓜不同批次产量、品种、效益的影响。在不同种植季节,如大棚西瓜全年收获,以每667m2种植1520~1800株种植最佳;以春季采收为主,则以每667m2种植2128~2400株获得的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正> 西瓜栽培在青浦地区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西瓜产量长期徘徊在单产(667m~2)1500kg左右。所以,西瓜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利用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种植西瓜133.3hm~2,每667m~2产量在 5 000kg左右,最高单产达 6 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套种方式 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667米2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667米2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膜上.  相似文献   

18.
<正>蔬菜的间作套种和接茬方式有很多。在人多地少地区,特别是保护地栽培中,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合理地间作套种或接茬,可以明显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以启发广大菜农朋友根据市场预测行情合理选择品种,科学安排茬口。一、春大棚西瓜-秋延后大棚辣椒(或番茄)接茬模式1.春大棚西瓜栽培。1月份利用温室或大棚再加小  相似文献   

19.
大棚西瓜秋季栽培一般于国庆前后上市,相对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667m2产量在2000kg左右,产值30000删元.相对于大棚春西瓜,大棚秋西瓜栽培,技术难度大,种植效益低,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提高本地秋季大棚西瓜的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大棚西瓜秋季栽培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棚西瓜“1+1+1”栽培技术是在大棚条件下,早春一次种植、秋季一次剪蔓再生、翌年利用同一大棚进行嫁接种植的方法,通过温、湿、肥、水等技术调控措施,可以使西瓜提前上市,延长采收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早结、丰产、高效的栽培目标。试验表明,2008、2009年应用“1+1+1”栽培技术,平均产量达到8000kg/667m^2以上、产值100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