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牦牛出败,下同),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牦牛养殖区流行面积较广。本病的特征,急性经过时呈败血性变化,慢性经过时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通过笔者多年的诊治发现,近年来牦牛牛出败的流行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几点新动态。  相似文献   

2.
牦牛泰勒虫病在甘南州合作市呈地方季节性散发流行,对牦牛养殖造成重大损失。该病是由泰勒虫寄生在牦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牦牛的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蜱传播,温暖季节期间多发。这次发生在甘南州合作市佐盖曼玛乡某牧民养殖的牦牛以高热、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尿血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治疗观察,确诊为牦牛泰勒虫病。经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关显著,并且提出了以消毒灭蜱、增强机体抵抗力、杀灭血液原虫为主的牦牛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牦牛群体中流行广泛,严重影响高原畜牧业产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从传染病研究角度总结了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高原地区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并引起肺炎,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是危害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秋冬二季,死亡率高,发病后及时抢救,症状较轻的可以治愈。但本病的流行较快,传播途径多,对牦牛养殖业造成的损害较大,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是防止此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又被称为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该种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经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广泛性的炎性出血。近年来,青海省循化县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需要重点做好该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原牦牛生活在地域复杂、气候恶劣的高寒缺氧的地区.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在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至80年代由于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在我县开始陆续发生,大多表现急性经过,流行范围广,死亡率32.6%.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秋冬季,在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俄日、阿科里、毛日乡的放牧牦牛群中爆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广泛出血和较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据金川县畜牧局兽医站统计,3个乡共有牦牛约750头,在半月内先后共有68头发病,发病率9.0%,死亡10头,病死率1.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由  相似文献   

8.
牦牛的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并引起肺炎,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是危害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自然情况下,巴氏杆菌病多发生于母牛及1~2周岁的犊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秋冬二季,死亡率高,发病后,及时抢救,症状较轻的可以治愈。但本病的流行较快,传播途径多,对牦牛养殖业造成的损害较大,因此,作好本病的预防和诊治是防止此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内脏器官出血等病变,具有较为广泛的流行,对养牛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综述了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口蹄疫为偶蹄兽易感的病害之一,具有高传染性、高接触性、急性热性等特点。此病致病病毒为口蹄疫病毒,牦牛有着较强的易感性。牦牛感染后的典型症状,集中在口腔、蹄部、乳房等处,伴有不同程度的水泡和溃疡。致病病毒呈多型性,流行的病毒型为O型和A型。其中,感染O型的致死率尤高。口蹄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尤强,而且耐低温,尤其在冬季存活高达195d以上。1流行病学患病牦牛为传染源,病畜体内分泌物、排泄物、水泡液、水  相似文献   

11.
2017年10月,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某牧户饲养的牦牛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牦牛炭疽疫情。此次疫情存栏易感动物207头(只、匹),发病21头,死亡19头,发病率10.14%,死亡率9.18%,致死率90.48%,发病死亡牦牛均来源于同一牧户。通过封锁、移动控制、疫情排查、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及紧急免疫等疫情处置工作,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牛摩勒氏菌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生结膜炎、角膜炎,并伴有大量流泪和角膜浑浊为特征。2013年春季,石乃亥乡的牦牛发生传染性角结膜炎。该病多发生在春季,严重影响牦牛采食,使牦牛体质下降,瘦弱,严重病例由于眼角膜损伤严重,造成失明,采不到食物体质逐渐衰弱造成死亡。如不及时控制,将造成大面积流行。所以,在开展调查的同时,采取果断的防治措施,使该病得以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国牦源牛冠状病毒(BCoV)流行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方法,汇总分析我国牦牛主产地区的BCoV检测情况。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牦牛主产省(自治区)的牦牛群中普遍存在BCoV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多在80%以上,病原学阳性率多在60%以上。需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控制混合感染、做好隔离净化等措施,控制牦牛群中的BCoV流行。我国的BCoV研究起步较晚,流行病学方面的报道较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该病毒在牦牛中致病机理、流行情况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本文为掌握我国牦牛中的BCoV流行情况及其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天祝县牦牛寄生虫病流行情况,于2020年初对天祝县养殖牦牛的重点乡(镇)开展了牦牛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查,针对放牧和舍饲两种不同养殖方式下的牦牛寄生虫感染情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经济实惠的驱治方案,并在广大农牧区进行了普及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青藏高原牦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血性败血症)在多年防治情况下的流行动态,为今后的彻底控制疫病提供科学依据,近期对青海省44个县(市)1991—2005年15年间的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报告如下。1流行特点1.1发病率低,致死率高通过1991-2005年467起疫情调查发现,青海省年平均发病率为2.0%,致死率为32.6%。1996年发病率最低仅为0.4%,2001年最高时也只有8.8%。发病牦牛大多表现急性经过,未来得及治疗便死亡,死亡率较高;1992年和2000年其致死率,分别达49.9%和48.9%。1.2流行范围广,海拔高近15年来青海省牛出败疫情呈零星散发或…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5,(7):146-147
<正>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FMDV具有多型性,在我国牦牛流行感染的病毒型有O型、AsiaⅠ型和A型。天山牦牛主产区在巴州和静县及周边县海拔2 400~4 000 m的高寒草甸草场,存栏量在10万头左右。为了控制牦牛口蹄疫,每年春、秋两季对天山牦牛施以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本文通过对天山牦牛随机抽取的  相似文献   

17.
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祁连县野牛沟乡夏秋季牧场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并呈现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确定该地区多年来牦牛流行的疾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和溶血梭菌引起的溶血梭菌病。通过4年的疫苗预防免疫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的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因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败血和内脏广泛出血的疾病。2致病因素气候突变、营养不良、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是诱发该病的主要诱因。3发病时间该病在黑水地区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黑水县该病是严重危害牦牛健康的主要病种,可引起牦牛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4流行病学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带菌隐形牦牛在受到外界或自身不良  相似文献   

19.
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祁连县野牛沟乡夏秋季牧场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并呈现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确定该地区多年来牦牛流行的疾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和溶血梭菌引起的溶血梭菌病。通过4年的疫苗预防免疫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的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牦牛魏氏梭菌,俗称“猝死症”,为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发病率不高,但是,致死率极高。导致此病的诱因,与多种病因作用相关。多数认为是由牛A型魏氏梭菌感染相关。发病症状急性死亡,实质性器官出血。大小牦牛均有发病的可能,但是,其中犊牛、高产牛等易感性最高。此病春秋季节多发,此季重视此病防控,对降低此病易感性更好些。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就此病的流行、危害、防控等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