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结合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2.
自然概况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95200hm~2,其中陆地面积53350hm~2。包括举世闻名的鸟岛(蛋岛)、海西皮岛、沙岛、海心山、三块石、泉湾和湖面等。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7月成立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生物物种的保护最近国务院己批复同意建立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具有极高生物学价值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大鲵(俗名娃娃鱼)。目前;该区己有一所大鲵研究所,基本上解决了大鲵的人工繁殖难题。据了解,该保护区是全国首家保护大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成立首家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功建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比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全国135个主要城市为参照,探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在城市近郊、远郊的数量分布规律及相对高速公路和国道的距离。结果显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地理集中指数分别为20.93和22.85,在各省份的集中程度均较高;二者基尼系数分别为0.95和0.94,在八大经济区域内的分布也相对集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与城市更接近,48%的风景名胜区分布在城市近郊和远郊,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6.54%,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风景名胜区与高速公路和国道的相对距离更近,70%以上在高速公路90 km和国道40 km内分布,具有更大的生态旅游潜力,尤其作为自驾游目的地最为合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有所差异,在生态旅游开发时应发挥各自优势,注重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11月,2002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暖温带森林植被及国家珍禽褐马鸡、勺鸡、金雕、金钱豹等珍稀野生  相似文献   

6.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赵延茂,吕卷章,朱书玉,赵连生,魏原光,史传国,刘奎增(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使之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 1~20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了“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专业证书班”的第二次培训并举行了结业典礼。这是野生动物资源学院进行的“走出校园,推广科教”的有益尝试。此次专业证书班是资源学院与陕西省林业厅动管站、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办事处的合作项目,旨在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传授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专业知识,培训人才。 该专业证书班于去年开课,持续一年半。学员来自于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林业部《关于审定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国务院批准长白山等二十个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有的是濒危  相似文献   

9.
雷进宇 《野生动物》2005,26(2):28-29
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一块重要的湿地。1982年湖南省建立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邻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中国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为中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现记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积极申报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保护区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晓冬  孙猛  郝萌  邹红菲 《野生动物》2012,33(3):166-169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具有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自然保护区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目前有超过5 000人居住,其经济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让人深思。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并分析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的经济现状,阐明了核心区居民经济现状的客观原因,指出存在的几个问题;(1)收入低,经济来源单一;(2)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3)核心区居民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对保护目标不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生态移民和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我部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二百九十二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和鉴定,并经有关专业会议反复研究,选择二十处拟定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附后),请予审定。  相似文献   

13.
加强自然保护区执法能力,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自然保护区执法能力受到法律体系是否完善、是否具备可实施性,以及执法资质和执法力量等多种因素制约。本研究以4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调研,首次较为全面地摸清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执法模式、执法依据、执法资格、罚没款返还、执法面临问题等有关执法能力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全国自然保护区执法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张建军 《野生动物》2000,21(2):11-11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批准建立的,1988年5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暖温带森林植被以及金钱豹(Pan thera pardus)、原麝(Noschus moschiferus)、大鲵(Andrias ddvidianus)、猕猴(Macaca mulatt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A然保护区黑颈鹤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4月-2009年10月,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鹤每年4月迁徙至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繁殖,常活动于沼泽、湖泊、湿地一带,每年迁徙至保护区的黑颈鹤约30~40只,至10月中旬离去.通常一雄一雌制,迁徙时集中后成群离去.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留期约为180d左右.  相似文献   

16.
熊场故事     
8月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勐腊县尚勇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野生动物“食堂”——300亩食物源工程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009年10月,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鹤每年4月迁徙至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繁殖,常活动于沼泽、湖泊、湿地一带,每年迁徙至保护区的黑颈鹤约30-40只.至10月中旬离去。通常一雄一雌制,迁徙时集中后成群离去。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留期约为18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15日至20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了一次旨在打击偷捕盗猎违法活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严打整治行动。 被誉为“湘之明珠”、“生物基因库”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华南虎、金钱豹、穿山甲、娃娃鱼、虎纹蛙等100多种陆生、水生珍稀野生动物。随春壶瓶山旅游业的发展,知名度的扩大,一些非法偷猎者,以旅游、度假为幌子;偷偷潜入壶瓶山偷猎或贩运野生动物谋利;严重妨碍了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秩序,于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织了以壶瓶山派出所、林业公安派出所、工商所、保护区巡逻队、综治办…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最近向各省、自治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如下: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河北省);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西省);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辽宁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辽宁省);丰林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呼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古牛绛自然保护区(安徽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鄱阳湖候鸟自  相似文献   

20.
钱燕文教授来历山考察中国动物协会理事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钱燕文教授,五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钱教授在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着重对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