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试验选取60只简阳大耳羊2月龄断奶公羔集中阉割后,分为放牧、放牧+补饲、舍饲3组进行饲养,分别在6月龄和周岁时进行屠宰产肉性能测定.结果显示在舍饲条件下,简阳大耳羊6月龄、周岁阉羊平均屠宰率为48.53%,50.03%,比放牧条件下高3.33个百分点和2.67个百分点,平均净肉率分别为37.06%,39.46%,比放牧条件下高2.16个百分点和1.67个百分点,表明简阳大耳羊是一个优良的肉用山羊品种,对简阳大耳羊进行舍饲,增加营养供给可提高产肉量.同时,对舍饲条件下简阳大耳羊6月龄羔羊肉进行了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简阳大耳羊羔羊肉肉质优良,胆固醇质量分数低,且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1.08%,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22%,胆固醇质量分数为476.2 μg/g;羊肉中必需的氨基酸质量分数比较丰富,占干物质的43.66%;羊肉脂肪酸中油酸质量分数为38.53%、亚油酸质量分数为4.42%、棕榈酸质量分数为18.71%.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新型抗氧化和改善肉品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了白藜芦醇对肉仔鸡血清、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3组用于处理,1组用作对照。3个处理组是基础配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白藜芦醇;对照组是基础配合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时间为7周。检测指标包括血清、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0%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SOD活性和T-AOC水平并且显著降低了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MDA水平(P<0.05);0.10%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血清中T-AOC水平并且显著降低了血清中MDA水平(P<0.05)。此外,日粮中添加0.10%和0.20%白藜芦醇有不同程度地延缓肌肉pH值的下降、改善肌肉颜色、降低剪切力以及提高肌肉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肉种鸡各期生育特点和生产要求,经五年研究,研制出肉种鸡笼养系列笼具(双向调节式育雏笼、双丝并焊阶梯式育成笼、前插式产蛋笼、单体公鸡笼等五个品种),经大群饲养试验,育雏成活率为99.4%,23周末体重整齐度为89.3%,破蛋率为1.2~1.7%,种蛋合格率为96.3%,平均单产172.5枚,节省饲料7.8%。  相似文献   

4.
张洪钦 《农技服务》1999,(10):25-26
<正> 肉鸳鸯原野生于南美州,鸟纲,麝香鸭门,又称番鸭。是一种集食用、药用、滋补、观赏于一身的吉祥物。肉鸳鸯野味特色营养丰富,香而不滑,可清蒸、红烧,也可烹调。其肉、肝、蛋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28.4%、18.4%,脂肪含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肉鸳鸯属鸟纲、鸭科,系从番鸭中优选繁育出的一个新品系,体形优美而艳丽,3月龄可达3-6-5kg。肉料比为1∶2-8—3-4。成年鸳鸯半净膛屠宰率雄为80%,雌为84%;饲养6个月产蛋,年可产蛋200~220枚,平均蛋重72克,最大100克。其肉鲜红细嫩、汤鲜味美,具有滋阴壮阳,保肝益智功效。肉鸳鸯耐粗饲,合群性好,适宜于规模饲养。肉鸳鸯以其吉祥的名字,高档的肉品,较小的投资,明显的效益成为颇受人们喜爱的养殖项目。1997年全国养殖业科技扶贫项目推广会上,专家们推广了养殖肉鸳鸯这一项目。其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羊驼肉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采集9头羊驼肉,用常规方法测定常量营养素,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矿物元素,氨基酸分析法测定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维生素.结果显示,羊驼肉蛋白质含量高,占原样基础的25.6%;矿物质含量为1.9%、尤以钾、磷和钠含量最多,钙、镁、锌含量也较高;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VC含量最高,脂溶性VE含量也较高;羊驼肉中舍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占肌肉(干样)总量的31.64%,4种鲜味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占肌肉(干样)总量的31.61%,谷氨酸含量高达13.12%,赖氨酸含量较高(7.47%),缺乏色氨酸,是一种优质的肉类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昌台牦牛的产肉性能,了解昌台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对8头(5公3母)成年昌台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成年昌台公、母牦牛宰前重分别为364.32、266.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分别为186.60、125.67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骨重分别为39.74、25.00 kg,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分别为147.84、100.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分别为51.15%、49.34%,差异显著(P<0.05);净肉率分别为40.54%、37.66%,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9.29%、80.24%,差异不显著(P>0.05);骨肉比分别为1∶3.73、1:4.03,差异极显著(P<0.01).昌台牦牛生长发育性能较好,产肉性能潜力大,应当进一步挖掘选育,加快其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控景天科多肉植物黑腐病,选用13种常见的景天科多肉植物和6种常见药剂为材料,进行多肉植物抗黑腐病品种筛选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吉娃娃'和'冰心公主'为免疫品种;'原始蓝色惊喜'和'春雨'为高抗品种;'桃美人'和'白美人'为高感品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多肉植物黑腐病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和盆栽多肉植物黑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噻呋酰胺颗粒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和盆栽多肉植物黑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差.由此可见:景天科不同品种多肉植物抗病性不同,药剂防治可以有效的控制多肉植物黑腐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驴生长性能、屠宰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期华北驴,饲喂添加不同比例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比较在平均日增重、屠宰率、滴水损失、蒸煮损失等方面与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草药添加量为1.0%,1.5%,2.0%时,饲喂120 d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研究酸化剂和益生素联用对肉仔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健康的1日龄“科宝500”肉仔鸡1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4个重复.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1%、0.3%、0.5%酸化荆和益生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的日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酸化剂和益生素联用,当添加量为0.3%时可显著降低胸肌滴水损失(P<0.05),添加量为0.5%时可显著提高腿肌率(P<0.05)及显著降低胸肌滴水损失和胸肌率(P<0.05).酸化剂和益生素联用对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皮脂厚、肌肉pH值和色度、熟肉率及剪切力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食用豚鼠肉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食用豚鼠肉各营养成份的含量。结果表明:豚鼠肉胴体率为66.5%,净肉率为48.3%。每100g豚鼠肉含有水份75.1%,粗蛋白18.3%,粗脂肪1.8%,灰分0.9%。每100g豚鼠肉18种氨基酸的含量在0.14~3.73g之间,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鲜味氨基酸含量及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分别为18.27g、6.94g、37.99%、5.29g和28.95%。每1kg豚鼠肉中钙、铁、锌和硒的含量分别为1 208mg、10mg、16mg和0.15mg。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系优质肉鸡屠宰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个大恒优质肉鸡品系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肉鸡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大恒优质肉鸡A、B、C、A×B和C×B等5个品系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至10周龄进行屠宰,测定屠宰体重与肉用性能。[结果]除腹脂重以外,各品系及杂交组合公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鸡。杂交组合A×B和C×B的屠宰率在85%以上,全净膛率在65%以上,产肉性能良好,A×B杂交组合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高于C×B组合。[结论]不同品种的优质肉鸡生长和屠宰性能存在差异。杂交组合A×B生长速度快,适于在对优质肉鸡生长速度要求高的市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健康、体重在6 0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阉公猪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饲喂在同一栋猪舍。对照组为常规日粮,试验组添加复合肉质改进剂(0 .2 % ) ,研究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肉质改进剂后,能提高猪的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同时,对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有较大改善作用,显著增加或提高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P <0 .0 5 ) ,降低背膘厚度(P <0 .0 5 ) ,降低背长肌的L 值(P <0 .0 1)和滴水损失(P <0 .0 5 ) ,改善肉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略阳鸡及其杂种的肉用性能和胴体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种营养水平下,较系统地测定了略阳鸡及其杂种的肉用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1)白羽和黑羽略阳鸡10周龄体重分别为923.0g和783.3g,料肉比分别为2.83和3.07;(2)它们的杂种一代10周龄平均体重分别提高了82.61%和97.47%,料肉比分别降低了14.84%和18.73%;(3)略阳鸡的胸肉率和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其杂种及AA鸡(P<0.05)。几种试验鸡的全净膛率和腿肉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4)略阳鸡肉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杂种及AA鸡,而脂肪含量却较低(P<0.05)。  相似文献   

15.
选用本地肉犬作为试验材料,在总能16.08~16.46MJ/kg,粗蛋白质16.15%~18.12%的饲粮营养水平下,采用湿拌料生喂、适度规模封闭式圈养方式,以探讨其圈养技术及效果。结果观察到本地母犬的平均妊娠期为60.43d,初胎总产仔数5.08只,活产仔数4.71只,初生窝重1.65kg,45日龄断奶窝重15.39kg;45日龄断奶后的幼犬,经过3个月的饲养,体重可达到12.89kg,饲养期平均日增重92.78g,料肉比3.59∶1,日采食量332.82g,胴体屠宰率为62.03%,净肉率73.79%。此外,本地肉犬的最适宜上市体重为10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屠宰试验测得吉林白鹅肉用品系70日龄的体重为5 014.5 g,半净膛率为90.0%,全净膛率为80.2%。根据特异性条带的效应分析模型,通过计算特异性条带对性状的效应值,发现全净膛重性状的优势条带为引物AK89的A、B带,引物AK91的B、G、I带,引物AK92的A、E、H带,引物AK93的A、I带。经T检验,在3条引物中寻找到6条标记带即AK89-A、AK89-I、AK91-B、AK91-H、AK93-A、AK93-D与全净膛重性状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丝羽乌骨鸡新品系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肉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丝羽乌骨鸡肉用新品系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的体重累积生长曲线和日增重曲线的比较表明 :第二世代的生长曲线比第一世代的波动小 ,生长高峰提前了两周。用Logistic模型对两品系第二世代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肉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其生长拐点为 1 0 8周龄 ;1 4周龄体重为 1 0kg ,半净膛率均达到 85 %以上 ,全净膛率均在 79%以上 ,胸肌率为 1 4 % ,腿肌率为 1 8%左右。对第二世代两品系的屠宰性能进行了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及表型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深入挖掘平凉红牛的肉用特征和遗传特性,为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4头平凉红牛阉牛,经强度育肥180 d后屠宰,年龄在24—36月龄,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指数进行测定,并选取其中3头的外脊和大黄瓜条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经育肥后的成年平凉红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相较于2019年测定的22—28月龄的平凉红牛分别增长6.96%、4.61%、4.43%、4.28%、7.90%,体斜长减少3.52%;胴体重为(417.01±56.94)kg、净肉重为(372.48±54.60)kg、屠宰率为61.56%±1.86%、净肉率为54.92%±2.60%,相较于2010年测定的24月龄平凉红牛数据分别增长12.61%、19.16%、-1.91%、3.82%,肉骨比为8.65±2.00,相较于2012年测定的22—27月龄数据增长27.96%;此外高档肉块重(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为(51.59±7.92)kg,优质肉块重(臀肉、霖肉、米龙、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辣椒条、肩肉)为(62.62±5.56)k...  相似文献   

19.
甘南河曲马肉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河曲马具有管骨细,骨量轻,中躯较长和恋膘性等内用马的外形结构与遗传种质,肉用性能极佳,在终年群牧条件下,胴体净肉率79.42%,后躯1/3高等级肉比例40.62%,眼肌面积75.7cm~2。建议充分利用河曲马优良的产肉性能,将一部分河曲马向肉用马选育。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仙人掌提取物对肉用型广西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广西麻鸡1 6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仙人掌提取物。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活重、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优势(P0.05);能改善失水率、肌间脂肪、肌肉蛋白、肌苷酸等肉品质指标,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仙人掌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广西麻鸡的屠宰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西麻鸡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