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2013—2014年小麦生长季,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田间喷施试验,设置CK、喷Zn、喷三唑酮、喷Zn+三唑酮4个处理,以揭示锌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施方式对小麦籽粒千粒重及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喷三唑酮、喷Zn+三唑酮及喷Zn使籽粒Zn含量由CK的25.9 mg·kg~(-1)分别提高到32.2、52.4 mg·kg~(-1)和52.7 mg·kg~(-1),增加幅度分别为24%、102%和103%;喷三唑酮和喷Zn+三唑酮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植酸含量,相比对照分别降低23.8%、15.9%,使植酸/Zn摩尔比明显降低,从而显著提高了籽粒锌生物有效性。Zn与三唑酮配合喷施下提高籽粒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还能兼顾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锌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规律、生理特性及块茎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施锌处理(Zn)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SPAD值均高于CK处理,花期(出苗后44d、54d)喷施锌肥后,叶绿素含量差异,上叶部达1%显著水平,下叶部达5%显著水平.上、中、下叶部SPAD值Zn处理比CK处理分别增加5.7%、7.6%,6.3%、9.2%,4.5%、6.7%;2)出苗后30d马铃薯根系活力差异出现变化,在此前,CK处理>Zn处理,此后CK处理<Zn处理;3)产量、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的锌含量,Zn处理分别比CK处理高17.93%、18.81%、244.58%,其中产量、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的锌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VC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选取棉花品种鲁棉研24号为研究对象,探究盐胁迫(CS,NaCl含盐量为4.43 g·kg-1)和碱胁迫(AS,Na2CO3+NaHCO3质量比1∶1,含盐量为2.03 g·kg-1)对棉花生长、生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棉花生长,与CK相比,CS处理叶、茎、根的K/Na值分别降低86.4%、9.2%和75.0%,总生物量降低57.5%,叶片REC、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分别增加74.2%、211.7%、118.9%、9.0%、134.0%和230.0%;AS处理叶、茎、根的K/Na值分别降低94.4%、91.7%和84.5%,总生物量降低58.8%,叶片REC、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分别增加31.5%、208.3%、215.3%、12.4%、276.1%和264.2%;CS处理叶中Na含量提高 563.0%,N含量提高13.9%,P含量降低35.5%,K含量降低10.0%,Ca含量降低21.4%,Mg含量降低19.2%,S含量降低14.3%,Fe含量提高26.2%,Mn含量提高37.2%,Zn含量提高32.2%,Cu含量降低11.1%,B含量提高5.7%,Mo含量提高21.1%,Ni含量降低5.1%;AS处理叶中Na含量提高1 761.0%,N含量降低2.7%,P含量降低23.3%,K含量提高5.9%,Ca含量降低40.0%,Mg含量降低27.3%,S含量降低17.5%,Fe含量提高71.8%,Mn含量提高81.8%,Zn含量提高19.7%,Cu含量提高10.3%,B含量降低20.3%,Mo含量提高133.7%,Ni含量提高66.8%。棉花通过强化抗氧化酶系统和积累脯氨酸适应盐碱胁迫。盐胁迫下叶面喷施N、P、K、Ca、Mg、S、B、Fe、Cu和Ni,碱胁迫下叶面喷施N、P、Ca、Mg、S、Fe、Zn和B可以缓解盐碱胁迫对养分吸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植物保护剂高岭土在设施甜瓜、番茄上的应用,本文研究了植物保护剂高岭土25倍液对设施番茄和甜瓜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保护剂高岭土25倍液对设施甜瓜、番茄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与清水对照处理组相比,施药后20 d甜瓜和番茄植株高增长分别减缓20.62%和47.08%。在药后30 d内,甜瓜和番茄主茎粗增长率保持在3.57%~16.89%和11.04%~15.54%,主茎叶片数增长率保持在50.88%~84.78%和-7.60%~-21.97%。植物保护剂对设施甜瓜和番茄具有增产效应,平均单果重分别达到1 576.67 g和193.94 g,较CK分别提升13.98%和9.69%;对果实品质参数(糖度、酸度)无显著影响。植物保护剂高岭土能够调节作物生长,增加产量,保持果实的品质,宜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航粉高糖’品种为试材,以果实表面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设4个不同浓度褪黑素喷施果实处理,分别为T1(50 μmol·L-1)、T2(100 μmol·L-1)、T3(150 μmol·L-1)、T4(200 μmol·L-1)。结果表明:(1)100 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比。(2)5个处理中共检测出8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2种酮类、32种醛类、14种醇类、4种酯类、13种烃类、7种酚类和4种其他类物质。各处理挥发性物质总数量和总含量依次为:CK(55种,1 279.18 μg·kg-1)、T1(69种,1 960.95 μg·kg-1)、T2(66种,2 258.70 μg·kg-1)、T3(62种,1 818.84 μg·kg-1)、T4(59种,1 695.04 μg·kg-1),均为醛类含量最高,酚类含量最低,其中100 μmol·L-1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酮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共包含10种番茄特征香气成分,100 μmol·L-1处理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 307.34 μg·kg-1。(3)与对照相比,喷施褪黑素提高了番茄果实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促进果实对N、K、Mg、Cu、Fe、Zn等矿质元素的吸收。(4)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综合得分表现为T2>T1>T3>T4>CK。综上,外源喷施褪黑素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和风味品质,且100 μmol·L-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施用纳米氧化锌对小麦籽粒锌含量和锌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锌、土施硫酸锌、喷施硫酸锌、土喷结合硫酸锌以及土施纳米氧化锌、喷施纳米氧化锌和土喷结合纳米氧化锌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和累积量以及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锌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而施用纳米氧化锌则显著增加籽粒锌含量,单独土施使锌含量从对照的18.9 mg·kg~(-1)增加至24.6 mg·kg~(-1),增幅达30%;单独喷施籽粒锌含量增加至28.4 mg·kg~(-1),增幅达50%;土喷结合处理籽粒锌含量增加至30.2 mg·kg~(-1),增幅达60%。单独喷施纳米氧化锌处理较硫酸锌处理提高籽粒锌强化指数近3倍,达到9.7 mg·kg~(-1);籽粒铁含量较喷施硫酸锌提高近2.5倍,达到58.9mg·kg~(-1)。同时,单独喷施纳米氧化锌显著增加了叶片锌累积量,使得地上部锌利用率达到35%,较硫酸锌处理增加近4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喷施纳米氧化锌较硫酸锌对提高小麦籽粒锌铁含量有更好的效果,可能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降低了叶片上锌的脱落。  相似文献   

7.
不同增施微肥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Zn、Fe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土施和喷施两种增施微肥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Zn、Fe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定薯1号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设13个处理,依次为: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分别作基肥施入(D1、D2、D3),在现蕾期、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喷施0.2%水溶液(A1、A2、A3、B1、B2、B3、C1、C2、C3),不喷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增施微肥能使株高降低0.9~3.9 cm,茎粗增粗0.02~0.13 cm,单株结薯数增加0.13~0.86个,也能使单株产量增加0.002~0.18 kg,平均单薯重增加7.48~12.04 g,使生育期延长1~8 d,在现蕾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喷施硫酸锌和现蕾期喷施硫酸锰能使产量增加18.4%~25.7%;现蕾期喷施硫酸锌可提高块茎Zn含量(提高2.2 mg·kg~(-1)),而在现蕾期喷施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开花期喷施硫酸亚铁,硫酸锰作基肥施入可提高块茎Fe含量(提高2.0~9.0 mg·kg~(-1))。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0年—2011年秋冬季温室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秸秆生物反应堆对秋冬茬温室番茄的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秋冬茬温室番茄的适宜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明显增加了番茄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的耗水强度,其增幅分别为27.01%~50.50%和15.87%~76.32%。秸秆生物反应堆条件下的番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番茄,其增幅为18.38%~35.97%。水分利用效率亦表现出秸秆生物反应堆高于对照区的规律,其增幅为8.31%~29.08%。当土壤水分苗期在60%θf~70%θf、开花坐果期在70%θf~80%θf、结果期在70%θf~80%θf时,对提高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内生菌醇提取物WS对水稻稻瘟病的诱导抗性,在水稻3叶1心期喷施3种浓度WS,通过诱导抗病效果筛选WS最佳使用浓度,同时研究最佳浓度对水稻相关抗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50 ng/mL WS喷雾处理时诱导抗病效果最佳,病情指数降低12.89,诱导效果达到55.5%.能够显著提高PAL、PPO、几丁质酶活性,PAL活性高于CK处理30.28%,PPO、几丁质酶活性分别是CK处理的1.18、1.70倍.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河西地区灌漠土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分析及温室盆栽,研究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张掖、武威、金昌及民勤等四地灌漠土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张掖九公里土壤主要缺N,其次缺Cu,从最佳处理(OPT)中减N、Cu处理,盆栽试验植株干物重分别下降了45.81%、17.44%;武威五爱村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N、P、S、Cu,减N、P、S、Cu处理与最佳处理相比相对产量分别下降31.13%、28.87%、20.82%、16.69%;民勤羊路灌漠土缺N、P、Cu、Fe、Zn,不施N、P、Cu、Fe、Zn的相对产量分别为47.38%、68.77%、70.91%、78.40%和80.21%;金昌小井子农场土壤主要缺P、N、Mn、Zn,从最佳处理中减P、N、Mn、Zn处理,植株干物重分别下降了31.79%、14.53%、22.31%、21.77%。可见河西地区灌漠土氮、磷普遍缺乏;张掖和武威等地的微量元素铜,金昌和民勤等地的微量元素锌分别表现缺乏,铁、锰、硫个别表现不足。通过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盆栽试验植株干物重关系的对照分析,发现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在土壤养分含量低于对应的养分亏缺临界值的元素上,表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即测得土壤养分缺乏时,盆栽试验中不施该元素的植株干物重均显著低于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1.
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其寿命和产卵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25±1℃、RH70%~75%、光照L∶D=14h∶10h、光照强度3500lx条件下,观察了以烟粉虱为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羽化雌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并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发现,根据蜕皮现象及形态特征,雌蜂羽化前的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预蛹期和蛹期。一龄和二龄的发育历期均为1d左右,卵和三龄的发育历期约需2d,预蛹期0.8d,蛹期5d。在每天更换寄主的情况下,雌蜂平均寿命21.9d,最长29d,最短8d;产卵量为79.1粒,最多124粒,最少51粒。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烤烟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N icotiana T abacum L.)养分吸收和分配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使烟株体内N素含量升高,P、K、C a、M g、F e、M n含量降低,而对Cu、Zn、B含量影响不大。在干旱胁迫下烤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都显著下降,营养元素在根和茎中的分配量增加,在叶中的分配量减少,烟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干旱程度越重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显著,而且以旺长期干旱对烟叶产量的影响较大,成熟期干旱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The growth and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pring- and fall-planted Conyza canadensis and C. bonariensis were studied in Fresno, CA, USA. A glyphosate-resistant (GR) and a glyphosate-susceptible (GS) population of each species were used. Time taken by each plant to reach the rosette, bolting, appearance of first bud, appearance of first open flower, and initial seed set were converted to growing degree days (GDDs). The fall- and spring-planted C. canadensis required similar GDDs to complete their life cycles but the GR type required fewer GDDs than the GS type. In C. bonariensis, the GDDs required to complete its life cycle differed between the fall- and spring-plantings but not between the GR and GS types. The total aboveground biomass of both fall- and spring-planted Conyzas at initial seed set was similar but the spring-planted GS C. canadensis produced more biomass than the GR type, whereas the fall-planted GS C. bonariensis produced more biomass than the GR type. Plant development based on GDD models can have global implications and help in planning for timely applications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14.
刘尧高  方祀法  王兰英 《江西植保》2003,26(4):174-175,173
木豆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导致严重减产,为了种好木豆,我们对木豆的病虫发生为害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对木豆病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害虫47种[1],病害5种[2],并对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系统观察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根源ABA对春玉米干旱后复水补偿生长的调控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春玉米酒单2号为材料,设CK(正常供水,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MS(中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50%~55%)、SS(重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35%~40%)、MS-CK(中度干旱再复水)、SS-CK(重度干旱再复水)等5个处理,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春玉米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根源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具有较高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85.48%、72.67%、22.58%,并导致其叶片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降低51.56%、12.16%,同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及RuBP羧化酶的羧化效率(CE)降低,使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降低46.56%;复水后,较高的根源ABA含量影响其细胞膜修复和光合功能恢复的速度,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重度干旱胁迫增加90.36%,较正常供水增加1.73%,表现出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具有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提高幅度较小,增幅分别为64.72%、41.72%、11.62%,并使Gs和Pn分别降低15.01%和6.42%,同时JmaxVCmax、TPU及CE稍有降低,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仅降低13.64%;复水后,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最终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的中度干旱胁迫增加30.71%,较正常供水增加12.88%,表现出超补偿效应。综上,干旱胁迫产生的根源ABA主要对旱后复水春玉米光能吸收、光合碳同化及抗氧化保护功能起积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淡水混合喷灌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土壤水盐分布状况来选择适宜矿化度的咸淡水灌溉方式。在河北低平原地区开展大田灌溉试验,研究了淡水畦灌、淡水喷灌、2 g·L-1和3 g·L-1咸水与淡水混合喷灌对小麦、玉米生长及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喷灌相比,连续两年灌溉后,小麦收获时2 g·L-1和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根层(0~4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7.8%和42.7%,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2.9%和74.3%,玉米收获时根层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40.3%和86.9%,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9.0%和88.9%,且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盐分累积已超出小麦和玉米生长的盐分阈值。2 g·L-1矿化度处理的冬小麦产量较淡水喷灌处理降低了9.8%~11.4%(差异不显著),但3 g·L-1矿化度处理比淡水喷灌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了25.0%~25.9%(P<0.05);2 g·L-1矿化度处理的夏玉米单株穗粒质量和产量较淡水喷灌处理分别降低了5.1%~10.4%和6.6%~10.5%(差异不显著),3 g·L-1矿化度比淡水喷灌处理的百粒重、单株穗粒质量和产量分别降低了18.6%~22.4%、18.2%~25.9%和14.7%~15.3%(P<0.05),3 g·L-1矿化度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因此,咸淡混合水矿化度不大于2 g·L-1的喷灌模式用于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田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含三氮唑环和噻吩环希夫碱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欣  覃章兰  肖蒙 《农药学学报》2005,7(4):353-356
为了设计合成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α-噻吩甲醛反应,通过微波法和传统方法设计合成了10个含1,2,4-三唑和噻吩环的希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对6种病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发现,在50 mg/L下,化合物 IIe、IIf 对6种病菌的抑制率大于62%。所有目标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菌Dochiorella gregaria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atonia solani的抑制率均大于85%。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号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硫量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硫处理,以硫6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并达到显著水平.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的增产幅度达19.32%和9.24%,此处理下的光合速率和SPAD值高于硫30 kg/hm2和硫0 kg/hm2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2品种在灌水处理间产量有差别,兰考矮早八以不灌水产量最高,豫麦49-198以仅拔节期灌水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及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为: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套作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大于相应单作;单作和间套作小麦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沉淀值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60*,0.948*,0.968*,0.957*)。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单作玉米叶绿素含量高于相应间套作玉米;单作和间套作玉米孕穗期叶绿素含量与其蛋白质含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61*和0.870*)。  相似文献   

20.
毒死蜱-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毒死蜱为芯材,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毒死蜱缓释微球,考察了芯壁材质量比及聚乳酸浓度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乳酸浓度增加时,载药量和包封率、粒径均随之增加;当芯壁材质量比减小(由1∶2减小至1∶5)时,微球粒 径、载药量也逐渐减小;包封率在芯壁材质量比为1∶3和1∶4时分别为89.88%±1.67%和90.55%±1.86%;当芯壁材质量比小于1∶2时,微球呈光滑完整的球形。差示扫描量热检测分析证明,毒死蜱和聚乳酸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表明合适的芯壁材比例和聚乳酸浓度有利于提高制备微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