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1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开展玉米全株青贮与黄贮饲喂奶牛对比试验。两组日粮营养水平基本相同,试验组日饲喂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饲喂等量的黄贮玉米。结果表明,试验组头均产奶量较对照组平均每日多产奶3.27kg,效果十分显著,平均每日每头均增加纯收入5.24元,经济效益显著。全株青贮较黄贮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一年生特高黑麦草、青贮玉米组成日粮饲喂奶牛,观察其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相同的前提下,饲喂青贮玉米 特高黑麦草能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其头均日产奶量比单独饲喂特高黑麦草提高0.94%,比单独饲喂青贮玉米提高3.31%。建议在大理州奶牛综合配套技术中,大力推广特高黑麦草的种植和饲料的青贮,以全面提高奶牛的饲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体重、胎次、泌乳期等基本一致原则,选择4~6岁中国荷斯坦杂交改良奶牛共计2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头。A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和青干草,B组饲喂配合饲料、青贮玉米秸秆和青干草,C组饲喂酒糟、青贮玉米秸秆和青干草,D组饲喂配合饲料、青干草和放牧自由采食,研究不同营养组合对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A组、B组、C组产量量均高于对照组D组,A组、B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D组(P0.01)。试验组A组头均纯收入均高于试验组B组、C组及对照组。结果说明,TMR结合青干草饲喂泌乳奶牛,其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选用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进行为期6周的奶牛饲养试验,采用2×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以一年生黑麦草青贮料(RS)或以50∶50混合的一年生黑麦草青贮料和玉米青贮料组成的混合料(BLEND)为基础日粮,添加饲喂破碎玉米(GC)或蒸汽压片玉米(SFC)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包含49.6%的粗饲料,以全混合日粮的形式饲喂,1次/d,试验期4周,预饲期2周。处理之间没有发现交互作用。饲喂BLEND组比饲喂RS组的奶牛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采食量高。但饲喂RS组的OM、NDF和ADF的总消化率高于饲喂BLEND组。测定第4周营养物质消化率,未发现各组间营养物质采食量有差异,但SFC组的DM和OM的消化率要高于GC组。饲喂BLEND的奶牛比饲喂RS的奶牛生产更多的能量校正乳,表现为提高了生产效率。当日粮中添加SFC时,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产奶量增多,但乳中乳脂率较低。与饲喂GC相比,饲喂SFC乳蛋白生成量和生成效率较高。各组间血糖和乳尿素氮生成量相似,但饲喂GC的奶牛比饲喂SFC的奶牛血尿素氮水平要高。本试验的结果表明,与只饲喂黑麦草青贮料相比,饲喂一年生黑麦草青贮料和玉米青贮料效果更好。日粮中添加SFC与GC相比,奶牛生产性能和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猪日粮中加入25.73%~44.04%的多花黑麦草鲜草(以干物质计的实际采食量)饲喂育肥期的二元杂交肉猪,结果证明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由10%增至20%时,日增重由584g/(头·天)增至600g/(头·天);而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由30%增至50%时,日增重由512g/(头·天)降至456g/(头·天).第86天时,各试验组间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随着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的替代量增加,料肉比3.22:1降至2.12:1,各育肥组出栏时,饲料牧草干物质的转化效率为3.15~3.51kg(消耗的DM/1kg活重).试验组5比对照组减少精料消耗30.50%,每头猪节约精料49.16kg,增加收入51.30元.饲喂多花黑麦草对育肥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8.
多花黑麦草饲喂肉猪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试验在猪日粮中加入 2 5 .73%~ 4 4 .0 4 %的多花黑麦草鲜草 (以干物质计的实际采食量 )饲喂育肥期的二元杂交肉猪 ,结果证明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由 10 %增至 2 0 %时 ,日增重由 5 84 g/ (头·天 )增至 60 0 g/ (头·天 ) ;而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由 30 %增至 5 0 %时 ,日增重由 5 12 g/ (头·天 )降至 4 5 6g/ (头·天 )。第 86天时 ,各试验组间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0 .0 1)。随着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的替代量增加 ,料肉比 3.2 2∶ 1降至 2 .12∶ 1,各育肥组出栏时 ,饲料牧草干物质的转化效率为 3.15~ 3.5 1kg(消耗的 DM/ 1kg活重 )。试验组 5比对照组减少精料消耗 30 .5 0 % ,每头猪节约精料 4 9.16kg,增加收入 5 1.30元。饲喂多花黑麦草对育肥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饲料品质对泌乳奶牛进食模式的影响,对使用电脑控制自动饲喂器饲喂的22头泌乳奶牛分别进行了127次(11头奶牛)和213次(11头奶牛)跟踪调查。日粮都由牧草青贮与精料组成,泌乳奶牛根据日粮精粗比例不同分为2组,分别是高粗饲料日粮组(以HF表示)和高精料日粮组(以HC表示)。经过饲料分析后,这2种日粮虽然原料组成相同,但精料部分的干物质含量不同(HC组为O.59,HF组为O.27)。2组奶牛以自由采食方式分别饲喂以上2种日粮,直至产犊后156d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泌乳奶牛这2组新鲜饲料的日平均采食量(49.2kg/d)并不受精粗比例影响,但对不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存在显著差异(HC组为23.6kg/d,HF组为17.8kg/d)。经过对每个奶牛的进食水平进行分别监测,并根据日进食次数进行分组后,结果显示,泌乳奶牛日平均采食频率是6.6次/d,每次对鲜料采食量为7.6kg,且不受日粮精粗比例影响。泌乳奶牛对HF组日粮的每次采食时间比HC组日粮采食所需时间要长(41.4 vs.31.3/min/次),但单位时间采食量:HF组比HC组低(以鲜料计采食量:233vs.337g/min;以干物质计采食量;78vs.156g/min)。进食前与进食后相关性有时从统计上较显著,但相关系数很低(R^2介于O至O.05),且不受日粮精粗处理影响。摄食周期(定义为一次采食的采食量除以所需时间后加上与前一次采食所间隔的时间)表现为单位小时采食量呈正弦曲线波昼夜采食模式,单位小时采食量在每个周期中的最低值(1.5kg/h)出现在午夜过后,最高值(超过3.Okg/h)仅开始于午后,单位小时采食量平均值、幅运范围及正弦波曲线的周期性均不受日粮处理效应的影响。以上数据表明,泌乳牛在上述2种(HC组和HF组)日粮水平下的短期采食调控机理相同,没有任何数据表明采食高精料日粮的奶牛其昼夜采食模式与采食高粗料日粮奶牛的昼夜采食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湿度较低,有时气温可达35℃以上.由于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所以易产生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发病率增高,如果不认真对待,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加强奶牛饲料的营养 进入夏季后,气温逐渐升高,天气闷热,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采食量明显减少,产奶量也随之下降.有些饲养户为追求产奶量,盲目加大精补料的饲喂量,这样易导致奶牛急慢性瘤胃酸中毒.奶牛拒绝采食精补料,只采食少量的青贮或干草,产奶量大幅度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进入暑期后应调整日粮的组合,以玉米青贮为主,泌乳牛必须喂干草,每头每天至少饲喂3kg,优质苜蓿最好.采食量的减少,同样出现能量供应的负平衡,这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2%的脂肪酸钙可减少或减轻因热应激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40头中国荷斯坦牛被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甜高粱青贮料 配合精料,对照组饲喂玉米秸秆青贮料 配合精料,经80d饲喂,结果表明试验组头日均比对照组多产奶5.25kg,产奶量提高12.16%,头日均节省精饲料2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头日均增收4.54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Source of supplemental N was evaluated in three corn silage-based complete mixed diets (CMD) fed to lactating dairy cows.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be isonitrogenous and contained 60% corn silage and 40% concentrate on a dry matter basis. Diets were: CMD-A, ammoniated corn silage (ammonia provided 16% of total N) plus concentrate; CMD-U, untreated corn silage and concentrate (16% of total N from urea) and CMD-S, untreated corn silage plus concentrate with soybean meal. Ammoniation at 1.0% of dry weight increased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silage from 8.5 to 12.7%. Daily means for cows fed CMD-A, CMD-U and CMD-S were: 24.2, 24.3 and 24.5 kg of fat-corrected milk; 3.17, 3.10 and 3.15% milk protein; 3.41, 3.67 and 3.63% milk fat and 3.02, 2.99 and 3.02 kg intake of total dry matter/100 kg body weight.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except for reduced milk fat percentage for cows fed the ammoniated corn silage diet. Both anhydrous ammonia and urea at 16% of total dietary N were found to be practical and economical substitutes for part of the supplemental soy protein. When compared to CMD with all soybean protein, greater savings in feed costs resulted from inclusion of ammoniated corn silage than with inclusion of urea.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饲喂量及精粗饲料配比对妊娠期母牛体况、血液指标及后代犊牛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相近、2岁、1胎的妊娠期7个月左右的西门塔尔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期3个月。Ⅰ组每头每天饲喂全株玉米青贮14 kg、燕麦秸1 kg、精料补充料3 kg,Ⅱ组每头每天饲喂全株玉米青贮19 kg、燕麦秸1 kg、精料补充料1 kg,Ⅲ组每头每天饲喂全株玉米青贮19 kg、燕麦秸2 kg,Ⅳ组每头每天饲喂全株玉米青贮22 kg、燕麦秸1 kg。产犊后各组母牛统一更换为泌乳料,母牛带犊哺乳,6月龄断奶。结果表明:Ⅳ组的干物质摄入量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氮摄入量低于其他组(P<0.01),Ⅰ组最高(P<0.01);Ⅲ组的纤维摄入量高于其他组(P<0.01);各组体况评分无差异;妊娠期7月末,Ⅳ组血液锰含量低于其他组(P<0.05);妊娠期9月末,Ⅲ组和Ⅳ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低于其他组(P<0.01);Ⅳ组母牛所产犊牛的胸围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且有3头因生长缺陷被淘汰;6月龄时,各组犊牛体况指标无差异。综上,推荐肉牛能繁母牛妊娠后期每日提供全株玉米青贮19 kg、燕麦秸1~2 kg、精料补充料0~1 kg。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处理的玉米青贮饲喂肉牛效果对比,选择体重340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30头,随机分为3组,保证精饲料不变,粗饲料分别饲喂3种不同方法处理的玉米青贮,其中试验Ⅰ组为全株玉米青贮、试验Ⅱ组添加剂全株玉米青贮、试验Ⅲ组玉米秸秆黄贮,试验期70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P<0.01),分别比Ⅰ组、Ⅲ组高出17.57%、65.71%;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试验Ⅱ组养殖效益最高为14.14元?天-1?头-1,比试验Ⅰ组高5.05元,比试验Ⅲ组高15.74元。综上,添加剂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肉牛效果和养殖效益最佳,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黄贮次之。  相似文献   

15.
初始体重为 2 0 0kg的黑白花奶牛育成牛分别采食东北羊草 +青贮 +混合精料(A组 ) ,未处理稻草颗粒 +青贮 +混合精料 (B组 ) ,处理稻草颗粒 +青贮 +混合料 (C组 ) ,处理稻草颗粒 +混合料和处理稻草颗粒 +甲醛处理混合精料 (E组 ) 5组日粮 ,每组1 0头牛 ,试验期 6 1d ,混合精料和甲醛处理混合精料定量供给 ,每天每头 1 .74kgDM ,玉米青贮也定量供给 ,每天每头 0 .98kgDM ,其余粗饲料自由采食 ,东北羊草 ,未处理稻草颗粒 ,以及C组 ,D组和E组的处理稻草颗粒的采食量分别为 2 .81 ,3 .84,4.1 4,5.1 5和4.98kgDM/(头·d) ,A ,B ,C ,D和E组育成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797,82 9,90 5,898和91 5g/(头·d) ,其中C ,D和E组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显著高于A和B组 ;饲料 (kgDM) /增重 (kg)比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用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颗粒可完全代替育成牛日粮中的东北羊草和青贮 ,且完全可以保证育成牛的生长发育。但精饲料中的豆饼和玉米经甲醛处理对生长牛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魏明  崔志浩  陈志强  郑月  颜培实 《草业学报》2017,26(11):113-122
旨在应用直接法和回归法测定肉牛玉米青贮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并探讨精料回归法用于估测肉牛单一粗饲料原料能值的可行性。试验选取12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59±14.08)kg]的生长期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牛。分两期试验进行,试验一按试验牛自由采食量的95%、80%和60%3个水平饲喂全玉米青贮日粮;试验二在固定玉米青贮投喂量的基础上,各组分别按青贮饲喂量的15%、25%和50%(干物质基础)添加精料补充料。试验每期14d,其中前10d为预饲期,后4d为正试期。正试期消化代谢和呼吸代谢试验同期进行,测定玉米青贮对肉牛能量代谢规律。结果表明:1)肉牛对全玉米青贮日粮的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及代谢率随饲喂水平的提高总体逐渐降低;肉牛能量采食量(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随饲喂水平的提高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2)玉米青贮对肉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随着饲喂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各有效能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0.58~11.48 MJ/kg,8.33~9.44 MJ/kg和5.20~6.21 MJ/kg。3)添加精料补充料显著提高了肉牛对日粮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P0.05),而洗涤纤维消化率精料添加比例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着精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肉牛对日粮的能量采食量(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和能量消化率及代谢率逐渐上升,消化能代谢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根据试验日粮有效能值与精料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后,外推估测得玉米青贮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分别为10.53 MJ/kg、8.29 MJ/kg和5.35MJ/kg,与95%饲喂水平组直接测定结果(10.58 MJ/kg、8.33 MJ/kg和5.20 MJ/kg)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回归法测定玉米青贮对肉牛的有效能值与直接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精料回归法可以用于估测肉牛单一粗饲料的有效能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青贮宝”青发酵剂贮的玉米饲喂奶牛,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中国黑白花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青贮宝青贮玉米,对照组饲喂普通青贮玉米。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牛的日产奶量可提高1.14~1.21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熟洋蓟花苞外层片饲喂肉用型西门塔尔种牛,测量体重增重效果,分析熟洋蓟与玉米青贮作为粗料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牛只饲养的经济效益情况。[方法]选取40头8~10月龄的肉用型西门塔尔育成母牛及20头哺乳母牛(犊牛在1月龄内)分别随机分成两组,Ⅰ组、Ⅱ组为育成母牛分别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Ⅲ、Ⅳ组为哺乳母牛分别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粗料按采食量添加,精料和青干草投放量育成牛两组相同、哺乳牛两组相同,犊牛精料均为自由采食,60d后称重。[结果]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的Ⅰ组、Ⅱ组育成母牛60d后平均体重及日增重分别为307.72±13.94kg、1154±206g和278.28±17.60kg、711.53±187.43g;Ⅲ组、Ⅳ组哺乳母牛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后其犊牛60d后平均体重及日增重分别为119.74±8.87kg、1115.83±247.13g和106.48±11.63kg、960.33±276.65g;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分析通过四个组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后牛只增重效果,可以看出,Ⅰ组和Ⅲ组(犊牛)饲喂熟洋蓟增重效果分别优于饲喂玉米青贮的Ⅱ组和Ⅳ组(犊牛);随着牛只对熟洋蓟采食量的增加,青干草采食量也有所增加,但精料量同时逐渐减少,到第35d时可完全不喂精料,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