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五份野生高粱的性状鉴定简报胡小荣,孙雨珍,陈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北京100081)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在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和崖城对5份高粱属的野生高梁进行种植鉴定,并较详细地观察和记载了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19...  相似文献   

2.
“六五”期间我国高粱品种资源的研究已从收集整理和农艺性状鉴定开始转向以特性鉴定为主的新阶段。我国拥有高粱地方品种约万余份,占世界现保存高粱种质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已进行的14692项次特性鉴定,划分了抗性等级,筛选出部分抗早、耐瘠材料。对营养品质及综合利用特性也做了初步鉴定。“六五”期间外引高粱资源7—8千份。除直接利用新引不育系发展了杂交高粱的生产外。还在外引资源中发现了一些抗高粱蚜,抗丝黑穗病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龙杂18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选育而成的高粱品种,是适合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地区机械化栽培的酿造型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特征特性、前茬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施肥及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高粱耐冷种质的鉴定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满足高粱育种对耐冷基础材料的需求,解决高粱播后遇低温造成幼芽受冻、幼苗萎焉进而影响高粱产量的问题,对238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高粱芽期、苗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从中筛选出芽期耐冷种质15份,苗期耐冷种质11份。印度材料IS-2867和中国育成种TC1383-2、E671在芽期、苗期均为耐冷一级抗性,其中TC1383-2是中国高粱育种常用的恢复系,其耐冷特性对于耐冷品种的选育具有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育成种和国外品种的耐冷性存在差异,无论芽期还是苗期,在中国地方品种中都有较高比例的耐冷资源,说明在中国地方品种中挖掘耐冷种质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湘两优糯粱1号是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采用两系法杂交育成的杂交糯高粱新品种,1996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96年浙江省诸暨市农科所从湖南引入种植.1999年全市种植面积达200hm2,增产高粱150万kg,2000年扩大到533.3hm2,占全市高粱种植面积的60%以上.浙江省其他县市也相继引进种植.2000年全省种植面积1333.3hm2.2000年7月5日湘两优糯粱1号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旱粮专业组的现场考察审查,并一致同意推荐上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简要地将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郑宏峰 《中国种业》2018,(11):77-78
高粱品种铁杂18号为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粱品种,近几年在辽宁、内蒙古等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高粱丝黑穗病和粒黑穗病、耐连茬、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高粱品种铁杂18号的选育过程、品种及亲本的特征特性,通过近几年制种经验并结合亲本特点,总结了铁杂18号高粱高产制种注意事项及配套技术措施,并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7.
晋杂16(原名晋早94-2)是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研究员张福耀等选育的早熟、高产、多抗高粱新品种。1992年利用外引不育系黑龙11A为母本,本所自选抗旱、坚秆、早熟恢复系2691为父本组配而成。199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在春播早熟区生育期132天左右,株高180cm左右,穗长24cm,穗粒重75.4g,千粒重26.5g,红粒黑壳,粉质,穗呈纺锤形,二、三级枝梗多,根系发达,茎秆粗壮。1996~1997年经所内抗性鉴定,高抗高粱丝黑穗病,并具有抗倒伏,抗…  相似文献   

8.
高粱种子对萌发温度的响应分析与耐低温萌发能力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期的低温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高粱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是保证高粱出苗整齐、建立良好群体的基础,因此研究高粱品种对不同萌发温度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试验用来源于不同地区的30份高粱品种,在25℃、20℃、16℃和12℃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萌发试验,测定不同温度下高粱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重、根重等萌发指标,分析不同高粱品种的萌发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耐低温特性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随着萌发温度的降低,高粱芽和根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但根与芽的重量和长度比均增加,说明萌发过程中芽比根对低温更加敏感。30个高粱品种的6个萌发指标相对值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相对芽长、相对根长和相对发芽率分别在3个主成分中载荷较大,可作为高粱萌发期耐低温的主要鉴定指标。30个高粱品种按萌发期耐低温能力可分为四大类,辽粘3号极不耐低温,济粱1号等18个品种对低温敏感,冀酿1号等5个品种对低温不敏感,赤杂101等6个品种对萌发期低温具有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20个高粱品种指纹图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高粱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高粱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是必要的。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36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中晚熟区主推的20个品种的SSR指纹图谱。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2个。20个高粱品种36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490~0.8813和0.3144~0.8696,平均值分别为0.6976和0.6571。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多态性丰富的2对引物作为高粱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20个高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12月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1.
摘要: 高粱品种辽杂43号为201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粱品种,近几年在辽河沿岸、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通辽科左后旗等区域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该品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抗丝黑穗、耐连茬、适应性广,米质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高粱品种辽杂43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杂 126 属于酿造型高粱杂交品种,由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育成,于 2022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酿造品质好、丰产性和稳产性强、抗旱、抗倒伏、适应性广,适宜在赤峰市、通辽市等中早熟高粱种植区春季种植。对通杂 126 的特征特性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的配套栽培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农民选种及种植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晋杂1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1992年以外引不育系黑龙11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七抗七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早熟高粱杂交种。199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晋杂15株高170cm,幼苗叶片绿色,穗长25cm,穗粒重65.3g,千粒重22.5g,红壳红粒,粉质,穗呈纺锤形。在春播早熟区生育期127天左右,属早熟品种。1996~1997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综合抗性鉴定,高抗高粱2号丝黑穗病,抗旱,耐瘠水平达2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田间自然鉴定,抗青霉颖枯病…  相似文献   

14.
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及其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亚红 《种子科技》2011,29(11):28-29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2008年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  相似文献   

15.
<正>红缨子是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利用仁怀市地方小红缨子高粱品种优良单株作母本与地方特矮秆品种优良单株作父本,杂交后育成的糯性中秆中熟常规高粱品种,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粱2008002号),2010年通过有机高粱认证,是目前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1品种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1d左右,叶色浓绿,颖壳红色,穗散型,子粒红褐色,千粒重20g左右。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粱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4年间进行了以中国高粱为主的幼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供试材料包括中国高粱品种928份,另有一些国外和野生高粱材料,共计949份样品。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幼芽期酯酶同工酶是遗传稳定的特性。中国高粱的酶谱带一般为9-14条,最多19条,最少4条。可划为 E_1至 E_9九个谱带区,其中 E_4是主酶带区,E_6、E_7是次主酶带区。这些酶谱带可分为七大类、17个类型,其中以Ⅱ-2、Ⅱ-3、Ⅱ-4三个类型最为普遍,占928份中的81.9%,是中国高粱的主体类型。但品种间的谱带变异也很丰富,非洲、印度高粱所表现的谱带类型,中国高粱基本上都有。与供试的野生高粱相比,二者之间相似处多于不同处,特别是与帚枝高粱更为接近。看来 E_4区是蜀黍属共同的主酶带区。至于中国高粱与外国高粱以及野生高粱的亲缘关系,尚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粱酿用品种辽糯11号为2018年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通过的高粱酿用品种,近两年在贵州、四川、湖南、吉林、山西等白酒主产区逐步推广,特别在辽宁西部建昌、朝阳,辽宁北部昌图、法库、康平等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有一定幅度增加。该品种表现出耐密、抗倒、不早衰,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连茬、米质好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粱酿用品种辽糯11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在辽宁北部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米粱1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性状、产量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冀青糯粮是河北农业大学与河北汉青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酿造型高粱新品种。该品种糯性好、稳产性好、出酒率高,属于酿造型高粱。2020 年完成河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 高粱(2020)130089),适宜在河北省内推广种植。全面介绍了冀青糯粮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为促进高粱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在萌发期以80、120、150和175 g L–1PEG-6000水溶液处理31个高粱品种,旨在根据高粱品种萌发期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的响应,筛选出具有抗旱能力的高粱品种并探讨高粱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对各高粱品种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与评定。PCA结果表明,相对芽长、相对根长和相对萌发抗旱指数载荷量最大,将其作为萌发期高粱抗旱性筛选的主要评价指标,并对31个高粱品种抗旱性排序。通过SOM聚类分析将31个高粱品种按抗旱性强弱分为5类,吉杂305等4个品种为高度抗旱品种,HL5等4个品种为抗旱品种,辽杂10号等8个品种为中等抗旱品种,锦杂103等7个品种为干旱敏感品种,锦杂93等8个品种为高度干旱敏感品种。研究认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和相对萌发抗旱指数等可以作为高粱品种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SOM聚类分析可作为品种抗旱性分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