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脑垂体离体灌流孵育系统,研究细胞外 Ca~(2+)和 K~+对鲤鱼脑垂体基础的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sGnRH)刺激的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离体灌流孵育的鲤鱼脑垂体基础 GH分泌和 sGnRH 刺激的 GH 分泌都是细胞外 Ca~(2+)依赖的,缺细胞外 Ca~(2+)存在时,基础 GR分泌显著下降,2分钟脉冲式 sGnRH 刺激的 GH 分泌反应接近消失。Ca~(2+)通道阻滞剂异搏定以剂量依存形式显著抑制基础的和2分钟脉冲式sGnRH 刺激的 GH 分泌,表明细胞外 Ca~(2+)的作用至少部分通过细胞膜电位敏感性 Ca~(2+)通道。50mM K~+显著刺激基础GH 分泌,并显著加强高剂量sGnRH 刺激的GH 分泌,且K~+的作用是细胞外 Ca~(2+)依赖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在古老的软骨硬鳞鱼中促性腺激素(GtH)的双重内分泌调节作用,本实验设计用离体灌流的方法研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多巴胺(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分泌GtH的影响。引入10、100和1 000 nmol/L 3个浓度的LHRH-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3次脉冲式刺激实验;每次间隔1 h,持续5 min,研究不同剂量LHRH-A对鲟鱼脑垂体释放GtH的作用;用200 nmol/L 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持续2 h灌流后引入5 min的1 000nmol/L LHRH-A刺激实验,研究DA如何抑制鲟鱼脑垂体释放GtH。每5 min收集一管灌流液,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灌流液中GtH的含量。结果显示,低剂量LHRH-A随着刺激引入脑垂体释放GtH出现波浪式的增加,中、高剂量出现释放延后现象。LHRH-A在10nmol/L到1 000 nmol/L范围内对刺激脑垂体释放GtH没有剂量依存关系。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GtH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抑制LHRH-A引起的GtH分泌,即DA不能抑制施氏鲟GtH的基础分泌,而只能抑制LHRH-A诱导的GtH分泌。研究结果证明,在高等硬骨鱼类中存在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节在古老的鲟鱼中也存在。  相似文献   

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能够促进鱼类生长激素(GH)的释放,而5-羟色胺(5-HT)抑制鱼类GH的释放。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Ala6-Pro9-NEt-LHRH,LHRH-A,5μg/g饵料)和5-HT的特异性拮抗剂盐酸米安色林(Mianserin hydrochloride MIS,0.5 mg/g饵料)拌在饵料中投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种6周,可促使血清GH水平显著提高,并使食物转化率升高,生长速率加快,肥满度增加;且两者促生长的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LHRH-A或MIS好。对草鱼鱼种体质和主要生化组成的分析表明,LHRH-A和MIS的促生长作用既没有引起鱼体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也不会使脂肪、水分含量和内脏质量增加,因而其促进的是草鱼种苗均衡、正常的生长。由此说明在生产应用中,使用高活性的神经内分泌因子,通过拌饵方式投喂对于促进养殖鱼类苗种的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是有效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孙颖 《水产学报》2006,30(6):740-746
家蚕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体内表达基因重组的草鱼生长激素(r-gGH),具有与天然草鱼生长激素(GH)相似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为了节省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下游工作 (基因产物的分离和提纯),本研究将含有r-gGH的家蚕直接作为饵料源,冻干并磨碎后拌在饵料中投喂草鱼鱼种,通过养殖实验及生化测定分析对比r-gGH促进草鱼鱼种生长的剂量依存关系,筛选活性强的处理剂量和处理时间,期望为鱼类养殖生产提供一种较为经济、来源容易、方法简易而又切实可行的促进鱼种生长并且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投喂含有r-gGH的家蚕,有相当一部分被鱼体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投喂2 h和6 h 后,草鱼鱼种的血清G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基本饲料)和投喂正常家蚕组;每天投喂和隔2天投喂,均使草鱼鱼种的血清GH水平显著升高,并对草鱼鱼种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短期(3 d)和长期(42 d)投喂含有r-gGH 的家蚕,无论是低剂量(10 mg·g-1饲料)还是高剂量(20 mg·g-1饲料),均极其显著地提高草鱼鱼种的血清GH水平;长期(42 d)投喂亦对草鱼鱼种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鱼体的相对体重增长率、相对体长增长率、食物转化率和肥满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生长激素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长激素(GH)是由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单一肽链蛋白激素。GH是一大类进化相关的蛋白激素家族的成员,这个蛋白家族还包括促乳素(PRL)和胎盘促乳素(PL)[1]。在水产养殖中,给鱼类注射或投喂天然或重组GH具有显著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GH很早便得到应用。另外,GH对鱼类的免疫系统、生殖生理及海水适应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GH对鱼类的影响以及GH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GH对鱼类的主要影响1.1GH的促生长作用GH促进生长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进行作用。直接作用指GH直接作用于靶细胞上的GH受体,通过GH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来刺激…  相似文献   

6.
中华沙鳅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水域中收集质量为25.0~100.0 g的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沙鳅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注射人工催产药物鲤鱼脑垂体(PC)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可促使亲鱼产卵和排精,催...  相似文献   

7.
我场自一九六一年开始家鱼人工繁殖,一九六二年花、“白鲢获得静水产卵成功后,一九六四年草鱼又获得成功。根据几年实践经验,草鱼催产以鲤鱼的脑垂体(PG)为佳。剂量雌鱼为体重每公斤2-3粒,花、白鲢催产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雌鱼体重每公斤1200~1600单位,雄鱼剂量为雌鱼剂量的一半。雄草鱼仅为雌草鱼总剂量的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多巴胺拮抗物pimozide(PIM)和LHRH-A协同作用能有效地诱导大鳞副泥鳅排卵,排卵率显著高于单独的LHRH-A和鱼脑垂体。采用一次同时注射的方式,较好的剂量是PIM0.5微克/克体重 LHRH-A0.05微克/克体重。PIM和LHRH-A同时注射的效果比PIM提前三小时注射的好。PIM 低剂量LHRH-A(0.01微克/克体重)间隔24小时进行两次注射的排卵率要比只注射一次的高。  相似文献   

9.
2010—2013年,对神农架林区玉泉河、长坊河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的生物学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多次尝试。对166尾野生齐口裂腹鱼样本的生物学研究表明:神农架齐口裂腹鱼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缓慢;雌雄性比为1.79∶1;卵径在2.05~3.13 mm之间,平均值为(2.68±0.448)mm;Ⅳ期卵巢成熟系数4.90%~19.44%,平均(11.12±5.07)%;绝对繁殖力在1 316~11 070粒之间,平均(4 259±2886)粒,相对繁殖力为(12.83±5.67)粒/g。流水池塘培育齐口裂腹鱼,运用雌鱼尾柄粗糙程度判断雌鱼成熟度,选择成熟度好的雌雄亲鱼,用LHRH-A2和鲤脑垂体人工催产,有效催产剂量为LHRH-A2(30~40)μg/kg+鲤鱼脑垂体(2.5~3.0)mg/kg;单用LHRH-A2为60μg/kg。适时人工授精,受精卵在孵化箱内孵化。2010~2013年,共计催产18批次,结果为:催产率89.12%,受精率90.11%,孵化率88.32%。  相似文献   

10.
张庆 《水产学报》1993,17(3):230-234
本文反映了基因重组金枪鱼生长激素(r-tGH)对草鱼鱼种生长的影响。r-tGH通过注射、灌喂和投喂三种方式都可以提高草鱼鱼种的相对体重和相对体长生长率、食物转化率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同时,用药组的肥满度增加量比对照组的高,说明r-tGH促进草鱼鱼种体重增长的效果比促进体长增长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转牛(羊)生长激素基因工程鲤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出转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实验鲤鱼一万余尾,筛选出生长速度快,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鲤鱼143尾,遗传实验证实外源基因可遗传给后代,经池塘生长实验证明于代仍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直接注入鲤鱼受精卵及确定了外源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的最佳时期等构建转基因鱼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胡子鲶血浆中外源生长激素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东 《水产学报》1999,23(3):234-240
采用草鱼生长激素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了重组鲤生长激素(rcGH)在胡子鲶血浆中的代谢动力学,肌肉注射rcGH(0.2和1μg/g)后,胡子鲶血浆rcGH水平迅速升高,于2和3h时达峰值,随后下降,在注射后第2和4天,血浆中检测不到rcGH,腹腔注射rcGH(0.2和1μg/g)后,胡子鲶血浆rcGH水平也有同上类似的变动规律,胡子鲶腹腔注射0.5,1和2μg/g的rcGH7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从开始研究激素对虹鳟鱼性分化的影响到现在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手段,以及各国学者运用激素和人工雌核发育技术在虹鳟养殖和育种中所取得的成果,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丁磊  吴康 《水产学杂志》2001,14(2):47-48
研究了清水下塘的鲢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15天的饲养期内,清水下塘的鲢苗相对生长率低于正常的鲢苗相对生长率。  相似文献   

15.
大鳍鳠脑垂体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鳍脑垂体匀浆和血清样品的稀释曲线与鲤生长激素(cGH)标准曲线的平行性,采用鲤生长激素的标准品和抗血清(RAG)测定了周年中几个不同时期大鳍脑垂体和血清样品的生长激素(GH)含量,发现脑垂体和血清中的GH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脑垂体的GH含量分别在3月份和8月份出现两个峰。4~7月的繁殖期和11~1月的越冬期间,脑垂体的GH含量很低,而且波动不大。受水温和光周期的影响,大鳍血清GH水平表现为从冬季(11~1月)到春季(2~4月)逐渐上升,夏季急剧升高,到夏末(7月底)达到最高,一直持续到秋季。大鳍血清GH含量的变化与生殖周期密切相关,最低的GH含量出现在性腺静止期,其次为性腺发育期,再次为性腺成熟期,在产卵期急剧升高,最高为性腺退化期。  相似文献   

16.
低pH水平对鲤鱼生长及血糖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低pH水平对鲤鱼生长及血糖浓度影响。暴露于pH4.5~5.0的鲤鱼血糖有明显升高,体重明显下降,抑制生长。低pH水平加铝试验中,暴露于pH≤5.5时,鲤鱼血糖浓度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7.
西江鲮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鲮鱼鳞片可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鳞片新年轮逐月出现率的变化,表明年轮形成主要在3~10月份。计算出鳞片与体长,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3龄以前属于幼鱼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较大;3 龄以后则进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适合于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曲线拐点位于 15.55龄,应属衰老拐点。其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点。渔获物组成以性未成熟个体为主。限制捕捞3~+龄以下的个体,有利于渔获量稳定和扩大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18.
水温对草鱼鱼种摄食_生长和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良印 《水产学报》1998,22(4):371-374
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关于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enidela)摄食、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刘文郁等1963;汪锡钧和吴定安1994;陈少莲等1993;Cole等1978;Kilambi和Robison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