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璐瑶  乔立娟 《蔬菜》2022,(1):64-69
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一直存在整体供大于求的现象,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515.9 kg,远高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建议的人均年蔬菜消费量140 kg的标准。通过比较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量和食品消费结构中蔬菜占比的变化,发现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食品消费结构中蔬菜占比有所差异,分析影响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食品价格、收入水平和食品消费观念。最后,根据河北省城乡居民的蔬菜消费情况,提出促进和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建议,如倡导蔬菜健康消费模式,促进城乡居民营养均衡摄入;稳定蔬菜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对蔬菜消费造成不利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蔬菜》2007,(3):39-39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农产品市场商机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能及时把握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增收的路子就会有很多。比如说,近年蔬菜市场出现了崇尚鲜嫩蔬菜、蔬菜嫩乳化食用的趋势,因此,蔬菜种植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变化,适当发展一些适于鲜食、嫩食的青玉米、嫩花生等。另外,蚕豆、莲藕、香椿甚至一些野菜、牧草,如苜蓿、苦菜等,都出现了嫩乳化消费的趋势。生产这种类型的嫩乳化蔬菜,不仅投入成本少、种植周期短,而且经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抢鲜卖嫩本是条不错的市场营销路,可是如果大家都往这个“独木桥”上挤,反而令鲜嫩蔬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3.
生菜—普通白菜—芹菜—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苏州当地蔬菜生产和市民消费习惯,采用生菜—春、伏普通白菜(青菜)—早秋芹菜—秋菜薹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精选4个各具特色的绿叶菜品种,合理布局茬口,产品能在夏淡、国庆、元旦、春节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纯收益超过2万元。生菜是欧美国家的大众蔬菜,因生食清脆爽口,烹调方法多样而倍受人们喜爱,近年在我国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普通白菜(青菜)是最受消费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吴江县有桑田(地)80245亩。为使物尽其用,土尽其利,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桑田套夹种蔬菜的经验。冬季桑树正处于休眠期,生长发育和对肥料的需求暂停,及冬季桑地遮蔽小,阳光足,均有利于间作蔬菜生长发育。一、桑田套夹种蔬菜的主要方式1.连续间作两季青菜。第一季在9月底种植,11月上、中旬收获,随即种第二季青菜,到翌年2  相似文献   

5.
青花菜营养丰富,在抗癌蔬菜中排在第5位,在出口蔬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花菜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叶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类蔬菜,在蔬菜生产和城乡居民消费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叶菜类蔬菜种类繁多,其中小青菜、小白菜等速生叶菜由于营养丰富、口感好、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上市,特别是在宁波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沿海地区,还可作为灾后补种的速生蔬菜快速供应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蔬菜供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鉴定夏秋速生叶菜类蔬菜品种的耐热性、抗逆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筛选适合余姚市夏秋季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供应的适宜蔬菜品种,特安排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现状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冯献  韩瑞娟 《北方园艺》2015,(6):197-202
在新型城镇化及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背景下,开展蔬菜消费特点、消费需求影响以及消费预测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现通过分析北京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现状,总结归纳了北京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特点,并结合ELES模型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蔬菜消费系统以及消费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食品消费中更加重视质量、安全、卫生,这已成为新世纪人们迈向小康阶段的消费特征,也是衡量小康生活的基本标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需要一套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或规程)加以指导.本文旨在研究制定无公害生产简易规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菜耐热新品种闵青1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菜又名不结球白菜、小白菜,原产于中国,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是南方地区主要种植蔬菜品种之一。青菜适应性广,生长期短,营养丰富,在蔬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和周年供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地区夏季高温、暴雨、干旱,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青菜生长困难,产量低、品质差,因此选育具有耐热、抗病的夏季青菜专用品种是  相似文献   

10.
一、上海蔬菜消费的历史、现状和问题上海市区居民消费的蔬菜,从解放初期近半数靠外省市调入洪给,到基本上由市郊生产供应;从低水平消费到能基本满足需要,这是由于充分利用上海郊区生产优势,建立和发展蔬菜生产基地,改善生产条件的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陈殿奎 《蔬菜》1998,(2):4-5
中国蔬菜的生产消费与流通100081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殿奎一、中国蔬菜的种植面积,产量、人均消费及品种构成1.中国是当今世界蔬菜种植第一大国。据农业部统计资料,1991年我国菜田耕地面积为300.8万公顷,播种面积688.1万公顷,复种指数2...  相似文献   

12.
1986年7月至1987年3月,我在日本研修蔬菜技术期间,对日本蔬菜的发展进行了考察。现将消费动态概括介绍如下: 一、消费动向日本市场有新鲜蔬菜60多个种类和品种。在日本总理府统计局的“家庭收支的调查年报”中,全日本的每个家庭每年用于新鲜蔬菜的消费开支,在食物开支中仅次于肉类、鱼贝类、稻米类,约为8%,占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铁民 《西北园艺》2008,(5):53-54
蔬菜作为最传统的消费商品之一,人们对它的消费方式一直在温和而缓慢地变化,并没有被更多的经营者所关注。但是,由于我们生活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广大民众受惠于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较快上升,蔬菜也逐渐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小农产品一小商品一大商品”的身份演变,而且由于市场化的发展、完善,蔬菜消费方式近年来变化明显。消费影响生产,消费影响销售,因此研究蔬菜消费、关注蔬菜消费方式上的一些新变化,应是每一个蔬菜生产者及经营者应有的习惯。笔者试着对目前蔬菜消费的变化做几点总结,希望对蔬菜生产者、营销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3款青菜移栽机开展选型试验。结果表明,3款机具在株行距配置、移栽效果、移栽效率等各方面与青菜类蔬菜机械化生产较为适应,其中A5-1200移栽机单次种植效率较高且种植密度较大,与上海本地小青菜的种植要求最为匹配。该项技术装备为青菜高质高效生产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为确保上海绿叶蔬菜稳定供应、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青菜又名小白菜,不结球白菜、小青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是以绿叶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阔,栽培面积大,在蔬菜周年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城市青菜上市量占蔬菜上市总量的30%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北方地区小白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也成为冬春设施栽培的重要蔬...  相似文献   

16.
吴江香青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青菜,是江苏省吴江县的名优蔬菜之一。具有香气浓,色泽美,营养好的特点,风味独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震泽、八都等乡(镇),八十年代以来,中部的盛泽和北部的松陵等乡镇也逐年扩种,现已普及全县,是吴江三大传统名优蔬菜(大头菜、小黄瓜、香青菜)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黑叶香青菜是苏州地方珍稀品种,主要分布在吴中区沿太湖地区,由于其品种纯度较差,抗性较弱,故仅有农户零星种植.但黑叶香青菜风味独特,抽薹较晚,能填补大青菜春缺,为了使其走进市场,走出苏州,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多年提纯复壮工作,不仅选育出了高纯度黑叶香青菜新品系,而且选育出了风味相似、纯度高、抗性好的黑叶香青菜一代杂种--黑杂一号.  相似文献   

18.
周华萍  徐著  李水凤 《上海蔬菜》2019,(4):64-65,77
蔬菜秸秆、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处理可制成有机肥.为验证有机废弃物堆肥在蔬菜生产中的肥效,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废弃物堆肥对青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废弃物堆肥对提高青菜单株重量和产量有积极作用,蔬菜秸秆和厨余垃圾混合有机肥与基质按3:8比例制成的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青菜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菜豆俗称青菜豆,是菜豆中圆荚类型的品种,有蔓生和矮生两种类型,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出口蔬菜的发展,青菜豆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现将青菜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合加工出口的...  相似文献   

20.
《长江蔬菜》2014,(7):21-21
正据悉,为防止本土蔬菜品种日渐减少,上海市嘉定区农技中心已经对征集到的26种地方特色蔬菜进行保护。这26种蔬菜包括黄渡玉豇、南翔香丝瓜、木瓜蒌、小石南瓜、生瓜、甜瓜、盘香豇、鳗鲤豇、猪血扁豆、牛踏扁毛豆、太仓毛豆、本地绿皮莴笋、苏州青青菜、黄渡青菜、四月慢青菜、弥陀芥菜、金丝芥菜、嘉秀罗汉菜、日本罗汉菜、本地野生罗汉菜、新疆野生罗汉菜、西藏野生罗汉菜、嘉定白蒜等,其中,罗汉菜作为与"南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