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东北蛟河林场32h m 2 阔叶红松林每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阔叶红松林主要树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更新模式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中不同树种的最大径级及其在不同径级中的株数分布不同,阔叶树种的最大径级大都低于针叶树种.根据不同树种按径级的株数分布特征,可将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分为四类.根据不同树种各径级的累计株数百分率曲线所拟合的方程,亦可将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划分为四种类型.以林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为基础,文章阐述了树木径级结构的平衡性,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更新模式及其与自然干扰状况和不同时空尺度的关系,探讨了样地大小对阔叶红松林种群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臭冷杉-红松林和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臭冷杉-红松林8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6种,隶属34科56属,阔叶混交林6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77种,隶属33科62属。从不同群落类型同一植被层看,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小于阔叶混交林,两种群落类型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草本层差异明显,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仅臭冷杉-红松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略高。从同一群落类型不同植被层看,两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其中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略高于乔木层,而阔叶混交林中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重要值、生态位、种间联结等关系,研究了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组成特征和种间相互作用。【方法】利用Levins指数(BL)、Shannon指数(BS)、Pianka重叠指数(Oik)、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及Pearson相关检验的方法。【结果】结果表明:红松、青楷槭和花楷槭是阔叶红松林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红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11个优势树种55组种对中,生态位重叠大于0.50的共26对,占总数的47.27%,说明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优势树种间的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方差比率(VR)大于1,说明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优势树种间整体上呈现正联结,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χ2检验、联结系数(AC)及Pearson相关检验均显示,种间联结的显著性较低,种间独立性较强。【结论】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对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群落乔木层优势树种间负相互作用占优势,但这种负相互作用的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长白山区野生刺五加种群资源现状、群落特征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分析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主要灌木物种的重要值及种群个体数量估算,结果表明:野生刺五加种群主要分布在阔叶红松林、蒙古栎林、杂木林和云冷杉林群落内,阔叶红松林内种群区域分布频度最大,部分区域已形成优势群落。云冷杉林内乔、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R)均为最高,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指数(S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W)最高,而丰富度指数D2和Hurlbert种间机遇指数(H)最低。杂木林内丰富度指数(D1、D2)最高,蒙古栎林内Hurlbert种间机遇指数(H)最高,说明云冷杉林内刺五加群落相对较为稳定,而其他林内由于人为采挖严重,群落相对不稳定。刺五加在阔叶红松林的灌木层占有较高重要性,重要值最大,其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杂木林云冷杉林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5.
树种多样性与森林经营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区典型样地林木树种多样性指数调查和计算得出,适度择伐的林分树种多样性指数高,次生阔叶林、未受干扰的成熟阔叶红松母树林、阔叶红松林强度择伐迹地、人工落叶松林,树种多样性指数顺次降低;以择伐为主的黑龙江省穆梭林区,20多年来,森林越采越多,森林动物蕴藏量是其林区面积所占比例的3倍多。大兴安岭区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后得出,原在樟子松林内严重受压的山杨,在火灾后森林恢复中有重要作用,森林经营中应适当保留针叶纯林内混生的少量阔叶树。树种多样性指数高,有利于森林受到重大外力破坏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在费吉尼亚喜鹤山,通过抽取幼龄人工松林内的工6个一般硬阔叶树种,建立了茎干横断面积对叶面积的预测方程。每一树种的叶面积(总的表面积)与茎干的横断面积都存在着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的变化范围是从0.87到0.98。斜率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336—0.833 m~2/cm~2,而且对于所有树种,其差异较大,但是红栎和星毛栎两个树种之间差异不大。种间的比较说明实生起源的植株与萌生起源的植株之间的斜率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阔叶红松林生物量是以林木的干重为指标。研究它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方面,可以揭示以重量为指标的能量形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固定、分配、转化规律及具体的能量循环过程。这是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基础材料,能为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利用森林资源,为创造结构合理的丰产稳产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所研究的阔叶红松林生物生产量 (Biornass)是指现有林地的现存量。这个现存量对阔叶红松林这个顶极森林植物群落来讲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实际上现  相似文献   

8.
阔叶红松林是东北东部最主要的林分类型,如何获取相应的林分结构信息是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内容。2011年,在吉林省蛟河试验局林场建立了1个面积为30hm2的阔叶红松林永久样地,并对样地内的每株树木测量了坐标、胸径和树高等。本文运用结构多样性指数(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研究了该林分的空间结构。该样地的平均混交度值为0.590,平均角尺度为0.569,各个树种大小比数值介于0.36到0.94之间。这表明:张广才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空间配置稍高于中度混交水平,树种在垂直方向上分化明显,林分总体上呈聚集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而阔叶红松林,又是我省当前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对阔叶红松林的采伐与更新大家十分关注.林业研究部门,从不同角度,对阔叶红松林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意见,虽说是看法不一,争论很大,但对促进阔叶红松林采伐与更新的开展,仍然是有益的. 我所于一九五七年以来就开展了阔叶红松林的主伐与更新的研究.经历了十几年的观测与资料累积.为此,本文在已往调查的基础上,学习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着重从阔叶红松林的天然更新效果、林分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典型地带性顶极群落,红松则是阔叶红松林中的优势树种和建群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阔叶红松林严重退化,建群种红松消失,并逐渐被次生林生态系统(包含次生林及镶嵌其中的人工林)所取代。由于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服务功能等远低于原始林(阔叶红松林),因此,促进次生林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恢复其固有结构和生态功能已成为东北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促进红松在次生林生态系统内的更新是实现阔叶红松林恢复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阔叶次生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是将次生林定向恢复为阔叶红松林的可行途径;而在此过程中,光是影响冠下红松更新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境要素。该文综述了以往红松对光环境响应的研究结果,旨在为通过调整次生林林分结构促进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在阔叶红松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技术,包括数据调查、林分状态特征分析、经营设计以及经营效果评价等,并以东北阔叶红松林经营实践为例,具体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的应用。应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分析表明,经营阔叶红松林林分为次生林状态,经营类型为抚育间伐型,经营迫切性评价等级为比较迫切,经营方向为提高林分的健康水平和顶极树种的优势程度。本次经营调整顶极树种竞争势及树种混交76株,采伐不健康林木122株。经营后效果评价表明:经营强度属于轻度干扰,顶极树种和主要伴生树种红松、杉松、黄波罗、椴树、核桃楸等的优势度较经营前明显上升,林分中健康林木比例明显上升。本次经营达到了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28块样地每木调查资料,依据年龄与直径存在的相互关系,以经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对阔叶红松林内各主要树种的树种多样性及消长动态进行评述。阔叶红松林是我国较为珍贵的森林资源,林内不仅生长判 极为珍贵的红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树种,而且也是我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要好环境,在我国林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林业科技》2007,(1):100-102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从1989年成立以来共审(认)定省级林木良种23个树种、79个品种,其中审定67个、认定12个。按类别分:针叶1个树种、2个品种;阔叶4个树种、17个品种;经济林17个树种、58个品种;灌木和观赏植物1个树种、2个品种。通过审(认)定的林木良  相似文献   

14.
《陕西林业科技》2007,(2):132-134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从1989年成立以来共审(认)定省级林木良种23个树种、79个品种,其中审定67个、认定12个。按类别分:针叶1个树种、2个品种;阔叶4个树种、17个品种;经济林17个树种、58个品种;灌木和观赏植物1个树种、2个品种。通过审(认)定的林木良  相似文献   

15.
《陕西林业科技》2006,(4):108-110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从1989年成立以来共审(认)定省级林木良种23个树种、79个品种,其中审定67个、认定12个。按类别分:针叶1个树种、2个品种;阔叶4个树种、17个品种;经济林17个树种、58个品种;灌木和观赏植物1个树种、2个品种。通过审(认)定的林木良  相似文献   

16.
桢楠、红椿、香樟是四川盆周山地珍贵的乡土阔叶用材树种。对这3个树种林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分析表明,94年生的桢楠林木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52 g.cm-3,10年生的红椿林木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43g.cm-3,26年生的香樟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为0.41 g.cm-3。桢楠、红椿、香樟林木木材的综合强度分别为151.8 Mpa(中等)、113.8 Mpa(低)和87.3 Mpa(低)。桢楠、红椿、香樟林木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强重比总和分别为2 919(高级)、2 647(高级)和2 129(中级)。综合评价3个树种林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94年生的桢楠林木木材材质最优,其次为10年生的红椿林木,再其次为26年生的香樟林木。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进一步揭示天然阔叶红松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选择种群结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立面积为1 hm2的固定样地,对样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和坐标定位.运用均匀度理论对不同径阶大小的林木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并运用均匀度、点格局、角尺度3种格局研究方法对样地中的主要树种及林分整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小径阶林木的分布状态为集群分布,随着径阶的增大,林木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2)阔叶红松林的格局分布为集群分布,这主要受到了演替阶段和林分年龄的影响.3)3种方法在格局不太明显的种群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3种方法在格局检验上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阔叶红松林林分结构的标记二阶特征,探讨不同标记二阶特征函数提供的结构信息和结构形成的生态过程,为阔叶红松林保护、恢复和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蛟河4种不同类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变量双相关函数、标记双相关函数、标记变异函数、标记大小分化度和标记混交度等二阶特征函数,分析树种和林木大小...  相似文献   

19.
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系的主要森林类型,是地带性的顶极森林植物群落,分布广泛,生产力高,是我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同时,又地处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的上游,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意义。因此,阔叶红松林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阔叶红松林生物量(现存量)的研究是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它以林木的干重为指标,揭示了能量形式在系统中的固定、分配、转化规律及能量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20.
红松(Pinuskoraiensis)是伊春林区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的建群树种,它树干高大通直,木材软硬适中,加工容易,是家具、造船、建筑等优质用材;同时它也是很好的观赏树种,大面积阔叶红松林,景观壮美,复杂多变,一年四季可供旅游者观赏。另外是优良木本粮油树种,松籽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它香味可口,营养丰富,松仁含有不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