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短穗扦插一般是在春季茶芽萌发期,选用隔年生的红梗枝条为插穗,以能引水灌溉的粮田作苗圃,搭三尺左右的高棚遮荫。由于我省缺少红梗插穗和棚架椿材,春季扦插把一年生的健壮枝条都作为插穗,夏季扦插把春梢除去顶端嫩尖也都作为插穗;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和季节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2种基质类型和在4个不同季节,分别开展了我国Ⅱ级珍稀濒危树种闽楠的嫩枝扦插试验,探究不同基质类型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加快闽楠人工栽培技术发展以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泥炭(50%)+蛭石(50%)](V/V)为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首选基质。不同季节扦插对闽楠嫩枝插穗生根性状具有显著影响,春季扦插效果最佳,其次是秋季和冬季,而夏季扦插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在冬季和春季取矮紫金牛枝条的不同部位作插穗,进行留叶量及生根粉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插穗生根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矮紫金牛在春季取枝条的基部和中部作插穗,并且把叶片全部摘去,然后把插穗基部先用生根粉水剂浸0.5 h,再浆上含有生根粉的泥浆进行扦插,插穗的生根较快、生根数较多以及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牛樟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扦插基质类型、不同浓度生根粉、不同节段插穗对牛樟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黄心土+河沙(1∶1)基质组合,插穗生根率较高,且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是较为优良的扦插育苗基质。绿枝插穗经浓度为800mg/L ABT6#的生根粉处理后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高达80.6%。带顶芽节段插条成活率明显好于无顶芽节段的插条,前者成活率是后者的1.95倍。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花期不同部位月季插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扦插苗根系生长速度、生长量和扦插成活率的比较,得出选择初花期的月季插穗条有利于扦插生根,相同时期枝条上部插穗条生根效果好于中部和下部的插穗。为了提高扦插成苗率,应选择中花期的枝条作插穗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秋季盆栽大菊双季开花技术。[方法]选取在福州地区常年栽培的秋季盆栽大菊,采用扦插繁殖、分株繁殖、脚芽培育3种方式进行秋季育苗,观察其春季开花情况,并利用扦插试验得到的春季大菊进行杂交育种,统计发芽率。[结果]提早扦插时间并采取保温措施进行秋季扦插,能够有效提高春季开花率且不影响植株的有性繁殖。3种育苗方式在自然光照下花期不同,且脚芽培育的植株茎秆更为粗壮。[结论]试验总结出福州地区大菊双季开花技术,能够缩短菊花的繁殖周期,提升菊花新品种选育的效率,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玉仙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饶  朱焕明  刘慧平  吴锡金  毛昌会  叶有奇 《茶叶》2010,36(1):19-20,18
通过对时间、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插穗部位4个因素对白玉仙茶两个品系进行扦插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白玉仙茶Ⅱ扦插成活率比白玉仙茶Ⅰ高15%,且生长势明显;夏季嫩枝扦插,分别比白玉仙茶Ⅰ冬季和春季扦插成活率提高13%和23%,但对白玉仙茶Ⅱ作用不明显;扦插基质为1/2普通苗床土+1/2黄沙的成活率比全部用黄心土的约高5%;合适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扦插成活促进明显,但高浓度反而有抑制作用;插穗部位几乎不影响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以美王冠为试验材料,研究插穗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组合及不同季节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部位中,基部枝条为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5.7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200mg/m L生根粉(ABT3)浸泡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3.37%;不同扦插基质中,红壤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2.08%;秋冬交替季扦插成活率86.7%,明显高于春夏交替季扦插成活率40%。在秋冬交替季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为插穗、红壤土为基质、用ABT3浸泡60 min进行扦插可获得较好的扦插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扦插育苗是油茶无性繁殖中常见的技术,影响其成活的因素较多。春夏两季均可进行,但以夏插效果较好;扦插基质要求既能保湿又可透气;插穗一般要求带顶芽,同时带叶片;为提高插穗的成活率,扦插前用100ppm浓度的ABT或IBA处理。  相似文献   

10.
沈程文  刘富知等 《茶叶通讯》2001,(1):44-48,F003
本文从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与插穗性质的关系,提高插穗发根和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扦括发根解剖学研究,茶树扦插全息生物学,生理生化研究等5个方面对茶树短穗扦插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今后茶树短穗扦插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雪花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插穗的不同部位及叶片处理方法,布置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插穗选取一至二年生的雪花木基部茎段(不带叶)及中部茎段带叶的处理效果较好,其成活率及生根数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柬埔寨双瓣茉莉扦插繁殖的影响,以3~4 a生柬埔寨双瓣茉莉植株的当年生枝条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全封闭紧贴覆膜扦插、IBA和NAA的应用、插穗留芽数及留叶片数等对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封闭紧贴覆膜方式扦插,能维持湿润的扦插环境,有效减少插穗蒸腾失水,较好保持插穗叶片的叶形及叶色,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3.
以岗松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就插穗部位的选择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插穗选1-2年生枝条的基部或中部茎段;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选用500 mg/L的NAA或IBA浸泡30 min,能极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与插穗性质的关系、提高插穗发根和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扦插发根解剖学研究、茶树扦插全息生物学、生理生化研究等 5个方面对茶树短穗扦插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并指出了今后茶树短穗扦插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莲雾组培苗幼态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莲雾组培和快速繁殖取得成功基础上,利用组培苗的幼态的顶梢和萌芽条作插穗扦插育苗培育苗木,作为组培快繁的配套技术,降低了成本。本文对幼态扦插育苗技术中的采穗圃的建立、插穗条采集和处理、扦插方法、扦插环境调控、扦插苗护理等主要环节关键技术作较系统地介绍。  相似文献   

16.
卡瓦胡椒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热带药用植物,繁殖试验结果,以茎段作插穗进行扦插,用干净的粗河沙作扦插基质、以500×10^-6的IBA作生根剂诱导的根系多、根系长,移栽成活率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以鹧鸪茶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对鹧鸪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NAA处理8.0 h以上对鹧鸪茶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采用保留3个腋芽和5片叶片的剪切方式对鹧鸪茶插穗的移栽存活较好。  相似文献   

18.
澳洲坚果扦插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亚所苗圃对6个澳洲坚果品种和在西双版纳苗圃对9个澳洲坚果品种插穗,分别以WGD-1和IBA、ABT—1号、IAA等生长调节剂处理,进行扦插繁殖比较试验。结果表明:WGD—1、IBA、ABT-1号和IAA的合理使用均有显著促进澳洲坚果插穗生根的作用。WGD-18000mg/L处理的插穗成苗率显著高于8000mg/L IBA及ABT-1号、IAA处理:IBA 8000mg/L处理成苗率显著高于IAA;但IBA与ABT—1号之间,ABT—1号与IAA之间,差异不显著。经2个苗圃3a以上应用WGD—1配方生产扦插苗,成苗率达82.34%;品种344在版纳苗圃成苗率显著高于660、741,而344、246、O.C、788、800、H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788、294扦插苗根系少,扦插难度较大:在常规条件下,我国植区的澳洲坚果扦插繁育期最宜在冬季,以长20~25cm皮色灰白木栓化枝作插穗为佳,带叶扦插,插后40~45 d所有插穗均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高峰期在插后115~150 d之间,但品种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摘与留穗两用茶园的留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茶树短穗扦插繁殖的插穗,一向来自现有无性系良种生产茶园在重修剪、台刈后经过留养新枝条及幼龄茶园定剪后的枝条或专用良种园作为扦插繁殖的穗源。这些方式虽然可提供大量的插穗,但在当前“高效”茶园生产过程中,会影响茶园早投产、早开采而导致茶园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笔者到本县重点茶区进行详细调查和试验,总结出一种在生产茶园中边采边留穗的技术措施,这种技术不仅不会给生产茶园因留养插穗造成茶叶单产明显减产、减收,而且可提供大量的优质插穗来进行无性繁殖,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技术易掌握,适用性强.由于是有目的…  相似文献   

20.
布置了三叶赤楠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宜选1-2年生枝条的中部茎段;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宜选用500 mg/L的IBA或NAA浸泡30 min,能极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