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苜蓿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其日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和13:00,分别为33.55和27.88μmol CO2·m-2·s-1,第1峰值大于第2峰值;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1:00和14:00,比光合速率滞后1小时;相关分析表明,苜蓿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33**、0.8223**),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25**);在光照强度、CO2浓度、气温和空气湿度4个环境因子中,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田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本氏针茅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并有不同程度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午,随着土壤水分的升高而增加;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呈"双峰"型,表现为较高土壤水分处理针茅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受水分和光热胁迫的影响,日变化曲线呈凹型;胞间CO2浓度受空气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双重影响,呈现早晚高,正午低的日变化进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的时段,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却降低.  相似文献   

3.
日光辐射对老芒麦再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顶  李子忠  樊奋成 《草地学报》2003,11(4):338-342
采用CI 3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在晴天和阴天对老芒麦再生草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及蒸腾速率等相关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不同日光辐射下,再生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晴天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晴天或阴天,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一致,其主导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排序为: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其中可控因子是蒸腾速率,而蒸腾速率则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因此保持老芒麦再生草旺盛的蒸腾速率是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用便携光合系统测定仪对美国无芒雀麦和肇东苜蓿叶片动态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苜蓿单播与混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幅度不大,无芒雀麦净光合速率呈双峰型;6月2种牧草的光合速率日动态曲线均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而7月为单峰型,没有午休现象。2种牧草单播与混播蒸腾速率变化趋势相似,苜蓿盛花期、无芒雀麦抽穗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单混播均最高,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略高于单播叶片,但在光合午休期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动态都为单峰型曲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与不同土层含水量日变化、环境温度和大气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对生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从8:00到18:00以2h间隔进行光合作用测定,其结果表明(1)樟树具有显著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2)高VPD对蒸腾速率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导致气孔关闭,降低蒸腾速率;另一方面曾加水汽饱和差梯度而增强蒸腾速率。(3)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接近,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趋势不明显。(4)中午前后由于饱和水汽压差(VPD)加大、温度上升导致气孔导度关闭和光化学系统的活性降低是造成樟树"午休"现象原因。  相似文献   

7.
不同叶型丹参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大叶型丹参和小叶型丹参(栽培变种)光合特性,为其合理栽培提供依据,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2种叶型丹参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及光合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叶型丹参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低于小叶型丹参;2种叶型丹参表观量子利用率均在0.06以上,对弱光利用率高;净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型,光合峰值出现在11:30和14:30,13:00前后出现“午休”现象,大叶型丹参“午休”更为剧烈;大叶型丹参的“午休”属非气孔限制型,小叶型丹参的“午休”属气孔限制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大叶型丹参午间蒸腾作用剧烈造成局部水分亏缺是其光合“午休”的重要因素,栽培中应考虑与适当高秆作物间作或套作,降低其蒸腾速率,缓解光合“午休”,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从苜蓿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相似文献   

9.
草地早熟禾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动态都为单峰型曲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与不同土层含水量日变化、环境温度和大气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黄连花(Lysimachia davurica)的光合特性,揭示干旱胁迫对黄连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以黄连花幼苗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自然条件下的光合日变化以及自然干旱5、10和15 d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黄连花净光合速率(P_n)在一天中呈"单峰"型变化, 14:00时达到最大值[9.18μmol·(m~2·s)~(-1))],无"午休"现象。与自然条件相比,干旱胁迫下,黄连花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升高,表观量子效率(AQE)降低,光补偿点(LCP)增加,光饱和点(LSP)先增加后减小,且净光合速率在胁迫15 d时降为负值,说明黄连花的抗旱能力一般,可以承受10 d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1.
李路胜  冯定远 《饲料工业》2004,25(11):45-47
植酸酶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是磷酸酶的一种类型,能将肌醇六磷酸(植酸)分解成为肌醇和磷酸。植酸酶可以专一性地水解植酸中的磷酯键,将植酸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逐个切下,形成中间产物IP5,IP4,IP3,IP,最终产物为肌醇和无机磷酸。不同来源植酸酶作用机理有所不同。来源于植物的6-植酸酶,它首先在植酸的第6碳位点开始催化而释放出无机磷。而微生物产生的3-植酸酶作用于植酸时,首先从植酸的第3碳位点开始水解酯键而释放出无机磷,然后再依次释放出其它碳位点的磷,最终酯解整个植酸分子,此酶需要Mg^2 离子参与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AA鸡、京白鸡、新浦东鸡和土杂鸡(各30只,公母各半)的8项血液指标和6项肌间脂肪酸指标的测定分析知道:不同品种在血液和肌间脂肪酸性状上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品种内个体间在血液和脂肪酸上的变异程度也不同。从鸡品种内个体间差异最小,其次是新浦东鸡和京白鸡,变异程度最大的是土杂鸡。血液性状与肌间脂肪酸性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且其相关程度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3.
应以色列P .B .U家禽育种公司的邀请 ,2 0 0 1年 1月份我们对该公司进行了考查。以色列的养鸡业有很多特点值得探讨与借鉴。从总体上看以色列的养鸡业科技投入多 ,社会化程度高 ,实用性强 ,生产效率高 ,因而效益显著。具体地说 ,从育种、饲养、防疫、设备使用等环节都体现了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品性     
在我看来,所谓品性,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品,一般可以理解为类型和属性;一是性,即某一事物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具体或抽象的表现。
  就城市而言,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上,如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军事型等,或几种类型的综合型。不同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功能,是决定城市之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城市方能产生和发展其独特的性。  相似文献   

15.
苜蓿干草的碳水化合物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碳水化合物是奶牛日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日粮中通常占60~70%。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为奶牛和瘤胃微生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通常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前者通常更容易被奶牛消化。1苜蓿干草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包括糖、淀粉、有机酸以及其它储存碳水化合物例如果糖,是高产奶牛能量的主要来源。NRC(2001)指出苜蓿干草的NSC含量为12.5%(干物质基础),与禾本科干草(13.6%)接近,但高于苜蓿青贮(7.5%),低于全…  相似文献   

16.
猪獾消化器官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重为 2 0 0 0g野生成年猪獾的消化器官进行了解剖观察 :猪獾的舌上分布有丝状、轮廓菌状、叶状乳头 ;齿式为 2 (3131 3132 ) ;单胃 ,弯月亮形 ,重 15 1g ,长 12 5cm ;小肠长度为 5 6 7 5cm ,为体长 (4 2cm)的13 5倍 ;大肠长度为 2 0 3 5cm ,为体长的 4 8倍 ;小肠与大肠总长度为 771 0cm ,为体长的 18 3倍 ;肝分 6叶 ,重6 1 8g ,为体重的 0 0 3倍 ;胰长 15 5cm ,重 7 2g ,为体重的 0 0 0 0 4倍。  相似文献   

17.
家兔的繁殖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兔是目前人工饲养数量较多的经济动物,家兔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饲料成本低、饲料与肉的转化率高,肉质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蛋氨酸和赖氨酸。此外兔的毛、皮也具有广泛的用途。科学饲养家兔过程中,解决好繁殖问题至关重要,要处理好家兔的繁殖问题必须掌握家兔的繁殖生理特性,作者这里介绍一下家兔的繁殖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木鳖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Spreng)为葫芦科苦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果树,近年来,因其果实富含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性成分而备受关注。本文对木鳖果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花后60d左右是果实色素积累的关键期。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成熟果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木鳖果中检测到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为7504.28 ?615.43 礸/g DW,以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且主要集中在果皮和假种皮。据统计,果皮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236.51 ?254.83 礸/g DW、1004.32 ?235.93 礸/g DW;而假种皮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43.98 ?96.87 礸/g DW、 728.94 ?206.99 礸/g DW。因而,该果实可成为我国消费者摄取类胡萝卜素的有效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鸡精原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孵化18~20d的鸡胚睾丸,分离精原干细胞(SSCs),培养传代3次后,用特异性化学物质定向诱导分化,以研究鸡培养传代后SSCs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①用特异的化学物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维生素C诱导鸡S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用Von Kossa's法、改良的钙钴法及免疫组化法进行成骨细胞鉴定;②用维甲酸(RA)、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S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甲苯胺蓝特异染色和组织化学鉴定。③用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S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特异性的油红O染色和脂肪细胞标志基因PPAR7检测。结果显示,SSCs被诱导15~21d后分化为成骨细胞,诱导形成率为80%;Von Kossa's染色细胞间布满黑色颗粒,具有矿化基质沉积;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呈深棕色或深黑色,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呈阳性。SSCs被诱导3~7d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为85%。SSCs被诱导7~21d后,分化成脂肪细胞,分化率为85%。诱导的脂肪细胞经特异性的油红O染色为阳性,并高表达脂肪细胞标志基因PPARγ。结论: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SSCs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3种成体细胞,证明其培养传代后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