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2,6─二溴靛酚钠盐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初探 高瑞霞,周晖,林海,王淑琴,唐萍(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它除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外,还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故Vc含量常作为衡量新...  相似文献   

2.
几种抗氧化剂的溶解特性及其在大豆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抗氧化剂的溶解特性及其在油中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几种抗氧化剂在水、油、乙醇、乙酸乙酯中的溶解试验及其在油中的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抗氧化剂在水中的溶解性依次为:抗坏血酸,儿茶素,特异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维生素E,在油中的溶性依次为:维生素E,特丁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坏血酸,儿茶素,在油中的抗氧化作用依次为:特丁基对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E,儿茶素,2,  相似文献   

3.
对4个和田红枣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和半乳糖内酯脱氢酶、抗坏血酸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以及果实鲜干质量和糖积累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在发育过程中呈"S"形的模式,其中120、140 d是维生素C积累最快和最重要的2个时期。半乳糖内酯脱氢酶活性与维生素C积累速率及糖的变化趋势相似,二者在60~120 d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维生素C分解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只在发育前期短时间内表现活性,从而使维生素C极少被氧化分解,这是枣果实能积累高水平维生素C的重要原因;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则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结果显示,3个制干枣品种中维生素C含量主要受半乳糖内酯脱氢酶活性调节,同时维生素C代谢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也对维生素C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对维生素C积累的作用主要在生长晚期,制干品种生育期比鲜食品种延长55~65 d,果实成熟采收期比其他区域延迟30~45 d,此时制干枣品种果实维生素C积累明显高于鲜食枣品种。  相似文献   

4.
肉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非色素性的化学物质,使其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剂或护色剂、呈色剂。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还常常加入能促进发色的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助剂。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钾、亚硝酸钾、硝酸钠、亚硝酸钠;常用的发色助剂有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等。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中苯甲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在食品中最为常见的防腐用添加剂苯甲酸及其钠盐,重点阐述了利用光谱学、电位滴定、色谱学等方法对苯甲酸及其钠盐实现分析检测的原理、前处理手段及定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面向现场的快速分析食品中苯甲酸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氧抗坏血酸,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鱼虾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鱼虾摄  相似文献   

7.
余琳  孙文敬  刘长峰  崔凤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02-14506
非水相催化技术已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非水相酶催化反应介质的种类,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异)抗坏血酸酯、短链酸酯、糖酯、维生素A酯和维生素E酯等食品添加剂合成中的应用,最后对非水相酶催化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非水相催化技术已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非水相酶催化反应介质的种类,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异)抗坏血酸酯、短链酸酯、糖酯、维生素A酯和维生素E酯等食品添加剂合成中的应用。最后对非水相酶催化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肉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非色素性的化学物质,使其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剂或护色剂、呈色剂。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还常常加入能促进发色的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助剂。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钾、亚硝酸钾、硝酸钠、亚硝酸钠;常用的发色助剂有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等。  相似文献   

10.
类别通用名称适用范围氨基酸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盐酸硫胺(维生素B1)、硝酸硫胺(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维生素B(12氰钴胺)、L-抗坏血酸(维生素C)、L-抗坏血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维生素D3、α-生育酚(维生素E)、α-生育酚乙酸酯、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亚硫酸烟酰胺甲萘醌*、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DL-泛酸钙、叶酸、D-生物素、氯化胆碱、肌醇、L-肉碱盐酸盐养殖动物矿物元素及其络合物氯化钠、硫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  相似文献   

11.
以艾叶(Artemisia argyi)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叶绿素,经皂化、酸化、锌代等过程,制得叶绿素锌钠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水溶性较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对氧化剂、还原剂不敏感,在p H为5~11的环境中均较稳定,但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差。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和一些金属离子对叶绿素锌钠盐的影响小,但Fe~(3+)、Cu~(2+)、Al~(3+)、柠檬酸和维生素C对叶绿素锌钠盐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自然界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维生素C在鱼虾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鱼虾摄入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类营养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维生素C会产生坏血病.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几种长白山区常食山野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选用的是:马蹄叶、刺嫩芽、水芹菜、山芹菜.结果表明在4种山野菜刺嫩芽和水芹菜中含抗坏血酸较多,山芹菜和马蹄叶中的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芳彬 《饲料博览》1999,11(3):15-17
维生素C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郭芳彬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己糖的衍生物,有L型和D型两种异构体。自然界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是L-抗坏血酸。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VC能参与鸡体内多种代谢,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鸡的营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鸡自身虽能合成VC,...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抗坏血酸、维生素D3、木聚糖酶等物质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50kg±4.49kg的斯格纯种猪60头,分为6个组:①常磷组;②低磷组(NC);③NC+植酸酶组;④NC+植酸酶+抗坏血酸组;⑤NC+植酸酶+抗坏血酸+维生素D3组;⑥不加磷酸氢钙+植酸酶+抗坏血酸+维生素D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3后显著提高了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但对料重比无影响(P0.05),使各养分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血液指标中只有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余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育肥猪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3等物质能代替部分无机磷,可显著改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
松针叶绿素锌钠的制备及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松针为原料,利用溶剂从中提取得到叶绿素,经过皂化、酸化、锌代及加碱成盐等过程,制备得到叶绿素锌钠盐,并测定了其对光、热及几种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叶绿素锌钠在低于90℃的条件下,是很稳定的,但叶绿素锌钠盐的耐光性稍差。叶绿素锌钠盐具有很好的耐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能力,且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对叶绿素锌钠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 C 也称为抗坏血酸,是水果中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缺乏维生素 C 可导致毛细血管发脆、齿龈容易出血,牙齿松动和骨节病等症状。一般来说。维生素 C 不稳定,易受破坏,在贮藏加工过程中最容易损失。因此,在果品贮藏和加工中应设法减少损失,尽量保持维生素 C 的正常含量。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生物强化功能食品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缺乏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元素被称之为"隐性饥饿",发展富含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成分的生物强化功能食品是替代化学强化的安全、有效而经济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微量营养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探讨了开展生物强化功能性作物品种培育及其相关功能性食品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并着重阐述了中国抢占生物强化功能食品先机已具备的优势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对猪饲料中添加ArsanilicAcid(对氨基苯胂酸)的最新规定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及其钠盐有显著的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及抗菌作用,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最近美国FDA出版的《饲料添加剂要览》(FeedAdditive...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 C --多功能的营养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呈酸性反应,也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动物体内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与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繁殖息息相关,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独特的抗应激功能、多方位的营养保健效果,目前对维生素C的应用、研究和报道十分活跃。1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维生素C做为细胞内酶的辅助因子,参与动物体内多种代谢,能促进体内多种激素的合成。维生素C参与胶原组织的形成,维护结缔组织、骨组织及毛细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促进创伤及骨折愈合。缺乏会发生坏血病,表现为毛细血管及皮下出血。维生素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