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讲 蟹种培育  对大眼幼体进行为期 5~ 8个月的饲养 ,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 2 0~ 30 d,蟹苗蜕壳 3~ 5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1万~ 2万只 ,称为早期幼 (豆、仔 )蟹培育。再饲养 30~ 4 5d,仔蟹蜕壳 6~ 7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2 0 0 0~ 4 0 0 0只 ,称为后期豆蟹培育。这两者都是蟹种培育中的一个阶段。豆蟹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次年 3~ 4月 ,大部分长至规格为每公斤 1 0 0~ 4 0 0只时才称为蟹种 ,也称扣蟹。蟹种培育从蟹苗下塘开始 ,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蟹苗放养前的蟹塘准备、蟹塘清整、水质培育、防逃设…  相似文献   

2.
对河蟹的大眼幼体进行为期5~8个月的饲养,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20~30d,蟹苗蜕壳3~5次,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1万~2万只,称为仔蟹,此期的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豆蟹以后,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翌年3月~4月份,大部分幼蟹长成规格为5~10g,每公斤100~250只时称为一龄蟹种,其甲壳似大衣钮扣大小,故又称扣蟹。  相似文献   

3.
对河蟹的大眼幼体进行为期5~8个月的饲养,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20~30d,蟹苗蜕壳3~5次,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1万~2万只,称为仔蟹,此期的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豆蟹以后,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翌年3月~4月份,大部分幼蟹长成规格为5~10g,每公斤100~250只时称为一龄蟹种,其甲壳似大衣钮扣大小,故又称扣蟹。1蟹苗质量的鉴别1.1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苗质量标准1.1.1日龄:6日龄以上。1.1.2体色:淡姜黄色,群体无杂色苗1.1.3盐度:4以下。1.1.4重量:14~16万只/kg。1.1.5规格:群体大小一致,规格整齐。1.1.6活动能力:将其放在蟹苗箱…  相似文献   

4.
王武  张惠明 《内陆水产》2000,25(3):22-23
4扣蟹饲养当一级池的蟹苗蜕壳3次 ,成为Ⅲ期仔蟹(2万只/kg 左右)时 ,即可将仔蟹扩大到二级池中暂养。如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苗 ,则可培育至Ⅳ期仔蟹(8000只/kg左右)再扩大到二级池饲养。其饲养目的是提高扣蟹的成活率 ,保持规格均匀 ,防止产生小绿蟹。4.1重视经济水生植物的种植二级池四周以及深沟可种植水蕹菜。水蕹菜4月中、下旬在陆上种子田内散播 ,浇2次粪清水 ,待苗长至10~15cm时连根拔起 ,在池边贴水面种一圈(插入泥中) ,株距10cm。四周深沟上则种植“水面庄稼” ,即无土栽培水蕹菜。具体方法是 :…  相似文献   

5.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④一龄蟹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蟹苗在培育池中蜕完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约2万只/kg)时,即可将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中进行一龄蟹种的培育.而如果是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蟹苗,则可培养至Ⅳ期仔蟹(约8000只/kg)再移入二级培育池培育.其目的是提高一龄蟹种(扣蟹)的成活率,保持蟹种的规格均匀,防止产生小绿蟹.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二级控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成仔蟹。试验经过30-35d的一级强化培育,培养出Ⅱ-Ⅴ期的幼蟹214.26万只,平均成活率为24.77%,最高为31.8%。然后经50d的二级培育,育出规格300-700只/kg的仔蟹130.74万只,回捕率为61.02%。  相似文献   

7.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四)一龄蟹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蟹苗在培育池中蜕完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约2万只/kg)时,即可将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中进行一龄蟹种的培育。而如果是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蟹苗,则可培养至Ⅳ期仔蟹(约8000只/kg)再移入二级培育池培育。其目的是提高一龄蟹种(扣蟹)的成活率,保持蟹种的规格均匀,防止产生小绿蟹。1一龄蟹种的培育原则1.1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蟹种生长要求的池塘环境培育一龄蟹种要求水清、水草多、无敌害的环境。池水溶氧量高,蟹种生长就快,并喜欢在浅水处蜕壳。而池塘坡度大,水草多,就为蟹种过隐居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蟹种挖穴少,生长快。1.2种养结合,建立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熊美海 《水产养殖》2011,32(2):52-52
在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避免性早熟蟹。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其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已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性腺发育成熟,早熟蟹个体规格约为每千克20~30只,其大小与大规格蟹种差不多,难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如果将这种早熟蟹作为蟹种第2年继续养殖时,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易因蜕壳不遂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9.
1993年我响应市委、市政府“兴水富市”和办事处“抓住‘水’字做文章,大力发展名特优”的号召,利用处、村两级组织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的经验,联系本地实际,我选择了养殖河蟹的路子,当年6月中旬去上海崇明岛第一次购大眼幼体75克,规格:每公斤20万只;单价:每公斤6000元,当时运回已死得所剩无几了。7月上旬第二次购豆蟹苗4.25公斤,规格:每公斤5000~6000只,单价,每公斤1300元。8月初第三次购豆蟹苗5.6公斤,规格:每公斤4000~5000只;单价:每公斤1100元。三次共进各种不同规格的蟹苗9.925公斤,约63000只。购苗开支13205元;饲料开支400元,设备开支500元,费用1000元。购回以后先后投放在一口面积为0.8亩的池塘里进行养殖。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到1994年3月干池捕起规格为5—10克的扣蟹16000只。约110公  相似文献   

10.
<正>河蟹池塘"3+5"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为将河蟹(商品蟹)池塘养殖期划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为3-5月份,共3个月,为蟹种(扣蟹)小池塘强化培育阶段,投放密度控制在5000只/亩左右,河蟹蜕壳两次,培育成活率50%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达20~30克/只。第二阶段为6-10月份,共5个月,为成蟹大池塘养殖阶段,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200只/亩,河蟹蜕壳3次,成活率75%以上,平均规格150克/只以上,亩产量9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