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将加有红色颜料的乳胶注入狗的脊髓动脉,肉眼观察脊髓外部动脉的分布。结果表明:脊髓外部动脉包括伸延于脊髓腹正中裂内的脊髓腹侧动脉和沿脊髓背外侧沟分布的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自上述脊髓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脊髓表面,即脊髓周缘支。周缘支互相吻合,形成脊髓表面的动脉网。动脉网的分支穿入脊髓内部,代应深部结构。脊髓背外侧动脉也直接发出穿支,深入脊髓。脊髓腹侧动脉向腹正中裂中发出沟动脉,沟动脉分支再穿入脊髓内部。  相似文献   

2.
小型猪脊髓动脉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乳胶灌注法灌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共10头,制作出小型猪脊髓动脉铸型8个。肉眼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小型猪脊髓的固有动脉包括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和一条脊髓腹侧动脉。脊髓背外侧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分别由根动脉的背支和腹支构成。根动脉分别自枕动脉、椎动脉、颈深动脉、肋颈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荐外侧动脉和尾动脉发出。脊髓背外侧动脉前接小脑后动脉,沿脊髓背外侧沟向后延伸达脊髓圆锥。脊髓腹侧动脉,前接脑基底动脉,在脊髓腹正中裂内延伸达脊髓终丝处。根动脉有4种分支类型。根动脉腹支与脊髓腹侧动脉的连接形式有8种。从脊髓背侧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分别发出周缘支,相邻周缘支互相吻合成网,自该动脉上再发出穿(质)支入脊髓实质内。脊髓腹侧动脉的胸前段为双干。  相似文献   

3.
将明胶墨汁溶液注入到15例狗脊髓动脉系统内,观察其灰质内动脉构筑,结果如下:供应脊髓灰质内的动脉分别自脊髓背外侧动脉、沟动脉和周缘支发出。背角内侧动脉和背角外侧动脉分布于背角的头和颈部。中间外侧动脉发出分支到灰质侧角。供应灰质腹角的动脉有腹角外侧、腹侧和内侧动脉。中间内侧动脉分布于灰质中间带的内侧2/3。背连合动脉供应背侧灰质连合。在中央管两侧各有一条中央管旁动脉,纵向将各沟连合动脉串连一起。分布于灰质内的相邻各动脉间均存在吻合,构成灰质内动脉网。  相似文献   

4.
将明胶墨汁溶液注入到15例狗脊髓动脉系统内,观察其灰质内动脉构筑,结果如下:供应脊髓灰质内的动脉分别自脊髓背外侧动脉、沟动脉和周缘支发出。背角内侧动脉和背角外侧动脉分布于背角的头和颈部。中间外侧动脉发出分支到灰质侧角。供应灰质腹角的动脉有腹角外侧、腹侧和内侧动脉。中间内侧动脉分布于灰质中间带的内侧2/3。背连合动脉供应背侧灰质连合。在中央管两侧各有一条中央管旁动脉,纵向将各沟连合动脉串连一起。分布  相似文献   

5.
用乳胶灌注北京鸭脊髓动脉10例,肉眼及解剖镜下观察,得到结果如下:供应北京鸭脊髓的动脉有:脊髓腹侧动脉1条、脊髓背外侧动脉2条和脊髓背正中动脉1条。脊髓腹侧动脉最粒大,伸延于脊髓全长,前接脑基底动脉,伸延途中得到根动脉腹支的加强,在颈段,脊髓腹侧动脉为双干。脊髓外侧动脉较细小,前面接小脑后动脉,途中由背侧根动脉加强,该动脉伸延于脊髓全长。脊髓背正中动脉位于脊髓的背正中沟内,只伸延于C12-L1节段范围内。根动脉由枕动脉、椎动脉升支、椎动脉降支、肋间动脉、腰动脉、荐动脉和尾动脉发出。根动脉沿脊神经根入椎管,分为腹侧支和背侧支。根动脉腹侧支与脊髓 腹侧动脉相联结的形式在不同节段不同。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间由交通支相连。供应脊髓内部的血液由发自于脊髓腹侧动脉的沟动脉、周缘动脉和发自于脊髓背侧动脉的周缘动脉的穿质支供给。  相似文献   

6.
用乳胶灌注北京鸭脊髓动脉10例,肉眼及解剖镜下观察。得到结果如下:供应北京鸭脊髓的动脉有:脊髓腹侧动脉1条、脊髓背外侧动脉2条和脊髓背正中动脉1条。脊髓腹侧动脉最粗大,伸延于脊髓全长,前端接脑基底动脉,伸延途中得到根动脉腹侧支的加强。在颈段,脊髓腹侧动脉为双干。脊髓背外侧动脉较细小,前面接小脑后动脉,途中由背侧根动脉加强,该动脉伸延于脊髓全长。脊髓背正中动脉位于脊髓的背正中沟内,只伸延于 C_(12)~L_1节段范围内。根动脉由枕动脉、椎动脉升支、椎动脉降支、肋间动脉、腰动脉、荐动脉和尾动脉发出。根动脉沿脊神经根入椎管,分为腹侧支和背侧支。根动脉腹侧支与脊髓腹侧动脉相联结的形式在不同节段不同。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间由交通支相连。供应脊髓内部的血液由发自于脊髓腹侧动脉的沟动脉、周缘动脉和发自于脊髓背侧动脉的周缘动脉的穿质支供给。  相似文献   

7.
运用血管铸型法制作出小型猪脊髓动脉明胶墨汁铸型15例,冬青油有后作连续横切,纵切和额切切片,解剖镜观察结果:供应脊髓灰质内动脉除脊髓背外侧动脉和腹侧动脉分支外,还有周缘支的穿质皮,包括背连合动脉,背色内侧动脉,背角外侧动脉,中间外侧动脉,腹角外侧动脉、腹膜腹侧动脉,有内侧动脉和中间内侧动脉等。  相似文献   

8.
双峰驼肾为表面光滑单乳头肾.肾动脉在肾门处分为背干和腹干.背干分出前内侧肾段动脉、前外侧肾段动脉、后内侧肾段动脉和后外侧肾段动脉;腹干分出前腹侧肾段动脉、中腹侧肾段动脉和后腹侧肾段动脉.其分布区为同名肾段.文中还对肾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双峰驼肾段动脉与肾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驼肾为表面光滑单乳头肾,肾动脉在肾门处分为背干和腹干。背干分出前内侧肾段动脉,前外侧肾段动脉,后内侧肾段动脉和后外侧肾段动脉,腹干分出前腹侧肾段动脉,吸则肾段动脉和后腹侧肾段动脉,其分布区为同名肾段。中还对肾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齐口裂腹鱼端脑形态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苏木精 -伊红、美兰染色技术对 5尾齐口裂腹鱼端脑的外部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发现 ,齐口裂腹鱼的端脑发达 ,由嗅球、嗅茎和左右端脑半球构成。嗅球位于嗅窝内 ,嗅囊的后方 ,以嗅茎与后面的左右端脑半球联系。嗅球的组织结构成层状结构 ,从外向内依次为上皮、神经纤维层和小细胞层。端脑半球外部被有原脑皮 ,两者之间的腔隙为脑室 ,其内的纹状体被横行和纵行的沟分成若干小叶。神经核分布于纹状体的周缘 ,主要有连前核、背嗅核、侧嗅核、视前核、梨状核、侧连核和脚内核等。本文对纹状体内各核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形态学方法研究6例小型猪脑硬膜外异网的形态构造,并追踪了进入和传出硬膜外异网的血管。小型猪硬膜外异网发达,分前异网和后异网。前异网位于海绵窦内,包括颅内部和颅外部,由颈内动脉和脑膜中动脉、眼外动脉、上颌动脉的异网支共同形成,在异网的前内侧部这些吻合支又聚集形成颈内动脉颅内段自海绵窦传出,并参与组成大脑动脉环。后异网由髁动脉、枕动脉和椎动脉共同形成,通过基底动脉与大脑动脉环连接,但与同侧前异网未见直接联系。异网的血管支都是具有内、外两弹性层的肌型中小动脉。异网血管支的外层是海绵窦的内膜层。  相似文献   

12.
In some dogs there are preganglionic fibers leaving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through the ventral roots of the lower cervical nerves. When these fibers are stimulated electrically in the anesthetized dog with skeletal muscle paralysis (induced by decamethonium), the effects are vasoconstriction in the front footpad, cardiac acceleration and augmentation, and a rise i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3.
IFN-γ在大鼠胸段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 -神经 -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对大鼠胸段脊髓内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胸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 、 、 层 ,胸髓中间带外侧核 ,腹角 层内可见到较高密度的阳性胞体和树突。中间带和腹角内的阳性胞体的树突还伸向外侧索和腹索 ,有时可达脊髓边缘  相似文献   

14.
对12例马属大家畜大结肠动脉进行观察研究后得到结果:马属大家畜大结肠动脉的结肠上动脉和结肠下动脉之间有交通支相联系;分布到大结肠壁上的动脉分支不是传统概念所描述的直接从结肠动脉干上分出,而是以结肠动脉干上分出的分枝互相吻合成弓状,这些弓可以包括1—3级,从最末一级弓上发出分支分布到肠壁上。结果说明;上、下结肠动脉间有交通支相联系;大结肠动脉也有动脉弓存在。  相似文献   

15.
狗股骨近侧端动脉血液供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脉灌注法,观察股骨近侧端动脉血液供应有关的动脉血管来源,分支及走向,观察结果表明,供应股骨近侧端的血管主要有5条,股深动脉,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臀前动脉和臀后动脉,在以上动脉中旋股内动脉是最主要的供血动脉,股后动脉后部发出的升支与臀后动脉,股深动脉和旋股内动脉的肌支在股后肌群中存在大量吻合支,故可认为,股后动脉也与股骨近侧端血液供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动脉灌注法,观察了绯胸鹦鹉胃的动脉供应。结果表明,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供应。肌胃背侧动脉和肌胃腹侧动脉均由胃左动脉分出,肌胃背侧动脉发出分支与腺胃背侧动脉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用HRP法对七只山羊的腓神经的来源及节段性分布规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如下: 1.腓神经感觉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L_6和S_1脊神经节内,其次位于S_2脊神经节内。其胞体多呈椭圆形和圆形,可分大、中、小三型,而以中型为主。 2.腓神经运动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L_6和S_1脊髓腹角,其次位于L_S脊髓腹角。胞体多呈星状或三角形。多数为较大的多极神经元,少数为小型多极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