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邯郸农业研究所从尺八黄大麦自然杂交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为四棱皮大麦。1985年4月上旬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冀大麦1号”。近年来,该品种在黄河流域冬大麦区发展很快。1984—1985年度为五万亩,预计1985—1986年度可达四十万亩以上。主要特点:1.属弱冬性,成熟较早,适宜一年二熟制及棉麦套种地区种植。2.高产  相似文献   

2.
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3年春用沪麦8号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育,于1989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6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据省种子公司统计,该品种1996年收获面积10万亩以上。1主要特征特性(1)属春性,成熟早,比浙农大3号迟熟1.3天.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搭配种植。(2)丰产性好。1993年、1994年两年中省大麦区试,亩产分别为266.25、209.4kg,比对照渐农大3号分别增产12.27%、4.7%。1995年省大麦生产试验,亩产258.gkg,…  相似文献   

3.
浙皮1号是我组近年来新育成的二棱大麦优良品种。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更经济有效地发挥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增产作用,我们进行了浙皮1号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施肥水平试验,以探索其一般的栽培技术。一、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于1982—1983、1983—1984年度在浙江省农科院试验场进行(其中施肥量试验只在1983—1984年度进行一次),两年的前作分别为玉米和甘薯,土壤肥力分别为中等和中上,土壤属粉砂壤土。各试验均采用单  相似文献   

4.
浙皮1号和浙皮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育种组育成的优良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它们在不同播种期下的灌浆特性,为生产服务,特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杭州浙江省农科院试验场进行。试验田的前作均为甘薯,土壤肥力中等。1983~1984年,供试材料为浙皮1号,分10月28日,11月7日、11月17日和11月27日四期播种。1986~1987年,供试材料为浙皮2号,分11月1日、11月11日、11月21日和12月1日四期播  相似文献   

5.
原编80—331—3,是如东县农科所用(早熟三号×3500)×浙114选育成。80—83年如东县多点试验,试种均比立新1号增产9—36.5%。83—85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共17个点次平均亩产632.9斤,比浙114增产7.27%,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定名——如东二号元麦。本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平均比立新一号增产15.9%,84年种植2700余亩,一般比立新一号每亩增产80—100斤。  相似文献   

6.
一、来源和主要特点: 闽诱3号大麦新品系是1985年稻麦所用化学药剂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四年五代选育而成,1991年试种500多亩。闽诱3号在福州地区,一般11月中下旬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约130天左右,比莆大麦4号早熟2-3天;在莆田种植生育期更短,3月下旬即可收获,生育期仅125天左右,比莆大麦4号早成熟1-2天。穗层整齐,穗长6.0-7.4厘米,每穗结实20.0-29.4粒,千粒重43.8-45.3克。株型紧凑,叶片比莆大麦4号稍窄,上部叶片功能期较长。基部节间较短而粗,茎杆弹性  相似文献   

7.
甬麦1号是宁波市农科所用浙皮1号和74鉴42杂文选育而成的。于1989年1月通过宁波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该品种表现稳产高产、耐湿性强、耐黄花叶病、青杆黄熟的特点,适宜于平原稻区种植。1990年我所主持“甬麦1号万亩示范达高产”的丰收计划、面积  相似文献   

8.
杂交早稻“威优35”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坤炉用成优20不育系与26窄早恢复系配制而成。我县桥墩、灵溪区1984年从福鼎县引进少量种子试种,面积约30亩,其中沪山乡百丈村3.3亩,平均亩产为542公斤,农户金钦标种植1.179亩,平均亩产达577.3公斤,比当地常规品种亩增164公斤,增产40.2%;1985年全县威优35试种面积为1010亩,据25.37亩调查,平均亩产491公斤,比竹菲10号、竹科2号、矮青3号等其他中迟熟品种平均亩产408.5公斤,亩增82.5公斤,增产20.2%;仓桥乡农科员吴传坤种植1.3亩,平均亩产达564公斤,比当地同熟品种增产约3成;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9.
我区常年种植花生200多万亩,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据1985年统计,全区种植面积257.23万亩,占全国的5.6%,居全国第6位,但单产比全国平均低50.5公斤,排第22位。解放后34年,全区平均亩产尚未突破100公斤,迅速提高我区花生产量水平,对改变我区花生生产落后面貌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83年春—1984年春在我校农场开始摸索亩产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宜春地区于1984年开始引进试种低酚棉。1984和85两年是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的豫无19品种的原种一代种子,在我区丰城县梅岗原种场试种,面积2亩,结果平均亩产皮棉71公斤,比在同样条件下的本地推广的赣棉78—7品种增产7.5%。1985年又在该县荣塘棉种场试种4亩,也获得与本地推广的沪棉204品种同样水平的产量。1986年我区高安县石脑乡相山村十户农户示范种植了10亩低酚棉,由湖南省棉科所提供的湘无11品种的原种一代种子。尽管从7月下旬开始,受到了连续57天的干旱威胁,仍然获得了平均亩产93.5公斤的较好收成,此在同样条件下栽培的波棉2号品种增产3.8%,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如棉农胡学武种1.19亩湘无11品种,平均亩产达到101.7公斤;棉农胡长树0.85亩低酚棉,折合亩产皮  相似文献   

11.
汕优秀2号     
汕优秀2号(原名汕优华2号),是江西省宜春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用珍汕97不育系与秀恢2号(华矮17/IR24)测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 一、产量表现 1984和1985年参加省级杂交早稻联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11.455公斤和462.98公斤,比广陆矮4号增产13.76%和9.96%。1985和1986年参加全国南方杂交早、中稻区试,14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64.52公斤和493.8公斤,比威代35减产6.72%和3.16%。 1985年大田示范12.79亩,平均亩产488.065公斤,其中4.73亩,亩产546.15公斤。1986年大田示范35.22亩,平均亩产461.85公斤,其中5.2亩亩产523.5公斤。同年推广3500亩…  相似文献   

12.
汕优63,1983年在我县试种,1984年扩大,示范种植8400余亩,亩产624公斤,比汕优3号增产5.8%,1985年实种21.84万亩,占杂交中稻种植面积的64.4%,亩产609.2公斤,比汕优3号增产7.861%,1986年全县38万亩杂交中稻,全部种植汕优63。 一、主要特性 (一)生育期适中。汕优63在我县作麦茬单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0—145天,播种至齐穗95天,齐穗至成熟48天左右。全生育期总积温3500℃,各生育期和汕优3号大致相同。 (二)秧田出时速度快、分蘖力强。汕优63主茎全出叶平均为16.6叶,采用露地湿润育秧, 25天秧龄期考察,汕优63叶龄为6.46叶,单株带蘖4.73个,秧苗百…  相似文献   

13.
我县大麦生产起于1983年冬,从开发至大面积推广已有8年的种植历史,近几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亩之间,但单产却一直在150公斤左右徘徊。83年以来我县先后引进了早熟三号、矮早兰、浙农大3号、76—25、秀79—2等品种,它们的适应性、丰产性、转化途径等方面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海安大麦(原名37——645),是我所杂交选育,经过5年多点示范(全省区试),表现比对照早熟3号具有优质、高产、耐迟播早熟、耐病、抗倒,深受群众欢迎的大麦新品种。近年来,不仅在本县推广种植,而且已在如皋、南通、如东、海门、仪征、太县、东台、吴县、太兴和浙江、安徽等地试种扩种。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秋播面积达30多万亩。1985年3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15.
当优C堡(BT型当选晚 2号A × C堡)是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粳型杂交水稻组合。 1984年开始在桐城县试种,由于该组合1985年被评为部颁优质粳米,此后即作为优质粳稻开发,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一、主要特性表现和评价 1.产量。当优C堡与常规晚粳如鄂宜105、当选晚2号等相比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根据三年六个试验点试验对比并经方差分析,当优C堡平均亩产406.5公斤,比常规粳稻鄂宜105亩产351.2公斤和当选晚2号亩产263公斤,均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经多年大面积示范,增产效果也进一步得到验证。1985年种植4700亩,平均单产382.3公斤1198…  相似文献   

16.
油菜新品种中油821系我所通过复合杂交定向选择育成。1987年以来,先后在湖北等多个主产省和自治州通过审(认)定,并已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每年以200—300万亩的速度扩大应用,据1988年秋播统计,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自1985年试种推广以来,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85年12月常州会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累计推广杂交稻5.2亿亩,约增产粮食600亿斤。1985年全国种植杂交稻1.26235亿亩,比1984年减少460万亩,单产863斤,比1984年亩平854斤,每亩增产9斤,总产1091亿斤,比1984减少26亿斤。 由于1985年全国粮食减产,而杂交水稻基本稳产,各省对杂交水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安徽、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先后召开了杂交水稻专业会议,并拔款加速杂交稻的发展,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加粮食总产的战略措施,因此“七五”期间我国杂交水稻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预计1990年我国杂交水稻种…  相似文献   

18.
浙萧棉1号是浙江省萧山棉麻所于1971年从9431—4即(浙棉3号×岱15—746)F_(10)的优良群体中选出的优株,编号“71—1833”。经5年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在我省适应性较广,丰产性较为稳定。1984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浙萧棉1号,决定在本省无枯、黄萎病和轻  相似文献   

19.
渐皮3号(原名86-16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春用79-1050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择,于1986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4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干粒重高而稳、易脱芒脱粒。品质优良。主要特点:(1)届春性,成熟早,产量高。在我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62天,与沪麦4号相仿,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定口搭配种植,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23—273公斤,最高可达40O公斤以上。(2)穗型中等,千粒重高而稳。穗长5.2—5.5厘米,每穗可结实20-23粒,…  相似文献   

20.
1983~1985年我们作了几项有关棉子休眠问题的试验。一、棉种及品种与棉子休眠期陆地棉有明显的休眠期,据1984年测定,在乌鲁木齐正常成熟的陆地棉新陆早1号品种大约有1~2个月的休眠期。供试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