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季一般高温多湿,不太适宜蚕的生长发育,而且桑叶叶质较差,加之春、夏两季蚕病病原菌积累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蚕比较难养,易发病,单张产茧低、茧质差。只有加强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才能夺取秋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四期干8月初出版,报道中心是:在系統地总結春夏蚕大面积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秋茧大面积丰收的措施,实現秋茧超春茧,全年丰收。一、蚕报道今年春度蚕大面积丰产經验的系統总結;介紹根据春夏蚕丰产經驗的分析,提出秋茧超春茧的措施和意見;重点地报道有关防治秋蚕蚕病的经验和理論研究保证秋茧丰收的文章;春夏蚕丰产运动  相似文献   

3.
张金山 《北方蚕业》2003,24(3):31-33
我国二化柞蚕区包括辽宁省和山东省、吉林省部分蚕区,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二化柞蚕区由于年放两季柞蚕,放春蚕是为秋蚕生产种茧,放秋蚕才用于生产原料茧.所以,利用杂交种放秋蚕是使原料茧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秋季一般高温多湿或干燥,不太适合蚕儿的生长发育,且桑叶叶质较差;春、夏两季养蚕下来累积的病原菌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季养蚕易发病,较难养,单张产茧量低,茧质差。一些蚕农最怕饲养秋蚕,有时宁愿浪费桑园里的桑叶,也不愿饲养秋蚕。本人根据近几年秋蚕发病原因的分析,总结以下几条经验以供参考,可提高秋蚕产量、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秋蚕制种期进行种茧复选的益处,指出柞蚕脓病茧上串后可导致秋蚕脓病的发生,提出了具体的种茧选摇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推进现代蚕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蚕业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推动了蚕桑产业的提档升级,但高效益也伴随着高风险,不良气候、蚕病等风险因素影响着养蚕效益,尤其是秋蚕饲养阶段,由于气温较高且桑叶叶质较差,加之春、夏两季蚕病病原菌积累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蚕难饲养,易发病。为了确保秋茧优质高产,本文重点介绍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新型蚕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端豪 《蚕桑通报》2002,33(4):34-35
秋蚕期是蚕病危害的多发季节,我市蚕区秋蚕因蚕病造成蚕茧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分析秋蚕蚕病流行原因,加强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病危害,对确保秋茧丰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 秋蚕生产是我省蚕桑生产的主要季节,发种量和产茧达到全年的 40%左右,今年夏蚕茧收购行将结束,秋蚕生产即将展开。根据多年来的经验,秋蚕饲育期,也是家蚕病发生的高峰时期,甚至引起蚕病的严重爆发。特别今年春、夏蚕期部份市县蝇蛆病严重发生,且大多数蝇蛆羽化为成虫,极可能继续对秋蚕生产造成危害,导致蚕病发生漫延,造成损失。为了保证秋蚕茧增产,千方百计减少蚕病造成的损失,各地务必做好秋蚕期饲育管理和秋蚕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山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笔者调研了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湖州市郊区(原吴兴县范围)的秋蚕生产,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共饲养秋蚕种(分早、中、晚秋三期饲养)1661861张,平均张产44.8斤,总产秋茧744556担,秋蚕饲养张数占全年总饲养张数的43.48%,秋茧产量占全年总产茧量的31.85%.而1981-1983年的三年中,共饲养秋蚕种545216张,平均张产63.6斤,总产秋茧346864担,  相似文献   

11.
在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蔟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者根据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山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夏、秋茧所占全年的比重越来越大。五十年代只养春、秋两季蚕;六十年代增养一季晚秋蚕;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桑树剪伐形式的改变,又增养一季夏蚕,逐步形成了一年养四季蚕的布局。针对过去夏、秋蚕茧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不高的情况,我们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积极从养好夏、秋蚕,提高夏、秋蚕茧产量和茧质  相似文献   

14.
<正> 病害蔓延、温湿激变、农药中毒和叶质老化是影响秋茧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秋茧质量,这已成为蚕桑技术推广部门的重要工作。近两年来,我县在提高秋茧质量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调整养蚕布局,选用优良品种1986年,我县调整了夏秋蚕饲养布局,实行了“三秋改两秋”,提出了养足中秋蚕,适养晚秋蚕的思路,并提前中秋蚕出库时间,秋茧张单产由原来的15公斤,增加到25公斤左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种养蚕布局虽然对提高张产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已不能适应提高秋茧质量的要求。为此,我县从1991年起对养蚕布局和品种结构再次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我县的秋蚕饲育在养蚕生产中一直占极重要的地位。去年,我县共养秋蚕1480张,产茧50000多斤,分别占全年总饲养量和总产茧的62%和55%。很多社队由于饲育得法,取得了秋蚕茧的丰收,促进了全年的产量。例如天王公社天王大队去年135亩桑园分6期养秋蚕271张,产茧11,684.5斤,平衡张产茧43.1斤,平均亩桑产秋茧86.6斤,使该队,全年平均亩桑产茧达到183.5斤;县功公社桃园大队去年43亩桑园分3期养秋  相似文献   

16.
秋蚕生产因受气候多变、桑叶质量差、蚕病危害和农药中毒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极不稳定,蚕农对养好秋蚕信心不足,加之近几年水稻害虫多发,治虫频繁,蚕作安全难以保障,影响宜兴市秋茧产质量,秋蚕生产规模逐年萎缩。  相似文献   

17.
<正> 饲养正秋蚕以后,由于桑树枝条继续抽长,再加气温先高后低逐渐下降,适合家蚕蚕体生理要求。因此,每年晚秋茧质量比夏、秋茧还高。但是,晚秋蚕壮蚕期和上蔟阶段容易遭受低温多湿的不良气候影响,若蚕前、蚕中消毒防病不严饲养管理不善,往往容易诱发蚕病,引起晚秋茧歉收。针对各地历年饲养晚秋蚕情况,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几点科技措施,现综合于下:  相似文献   

18.
秋蚕生产,占全省产茧量的40—50%,养好秋蚕,对完成全年产茧任务具有决定性保证。但由于秋季气候环境恶变,桑叶叶质,营养不如春季良好,特别是前期高温干燥,后期低温绵雨多湿,有碍蚕的生理和生长发育,将导致爆发蚕病,影响秋蚕生产。望蚕区各地紧密配合当地气象台(站)精细安排好秋蚕生产,战胜不良气候环境,搞好桑树夏秋肥培管理,提高秋叶产、质量,采取科学养蚕措施,千方百计养好秋蚕,夺取秋茧优质高产。现将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对《四川盆地秋季低温绵雨的气候分析》资料转载于后,供蚕区各地在秋蚕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般年份两秋蚕发种量是春蚕的1·6倍,蚕茧产量是春蚕1·4倍,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秋蚕茧质下降的原因1·1养蚕布局是影响秋蚕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县农村秋蚕主要以晚秋为主,中秋为辅,中秋出库时间是8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的0·3倍。晚秋蚕出库时间在9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1·2倍。这种布局存在着蚕期间隔时间短、大小蚕套养、无法彻底消毒、小蚕共育无适熟叶,桑园治虫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导致秋蚕产量不高茧质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1·2饲养管理粗放引发蚕病而影响茧质。秋蚕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一张早秋蚕产繭120斤14兩 于潛县农业水利局干部去年搞的“秋蚕試驗”,一張华八交沄翰秋蚕收获蚕茧120斤14兩。这張秋蚕的特点有二个方面: 一、茧子質量好,平均一斤茧子是188顆,最大的茧子,161颗就有一斤。茧层率为19.2%。这些茧子差不多顆顆是好茧,上茧112斤6兩占总产量的93%;双宮茧4斤8兩占3.7%;柴印、黃斑、穿头茧3斤8兩占2.9%;爛茧、薄皮、印头茧8兩仅占0.4%。二、蟻蚕結茧率高,收蟻量为10公分,7月24日牧1.9公分,25日牧8.1公分,另称1公分蟻蚕烘死后数过为2,348头,計蟻蚕为23,480头,实际結茧的蚕达22,724头结茧率达96.78%。基本无蚕病,无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