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耕牛痢疾是由湿热毒邪郁结肠道所致的以下痢腹痛、频频努责、泄而不畅、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病证。该病属山区农村耕牛的常见多发病。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十余年,实践证明,采取中西兽医结合诊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耕牛痢疾多因夏秋暑热天饲喂失调,喝了污水或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其它有毒植物,以致湿热变毒内蕴侵害肠道,湿热郁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成痢疾。2临床症状患牛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减少,体温升高,鼻镜干燥无汗,口热涎少而粘,眼结膜赤红,头低拱背,四肢无力,不愿行走,大便稀而量少,…  相似文献   

2.
耕牛血痢是一种常发病,多发于夏、秋炎热之季,或炎热天渴饮污水,或采食霉变饲料,以致湿热变毒内蕴侵害肠道,湿热郁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成血痢,其发病急,病程短,对畜体侵害非常大。如果我们采用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既花钱,又费时,疗效差,死亡率高,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同步疗法既缩短了疗程,也全面而有效地控制了病情恶化。我们自2002年后,共收治58例,痊愈58例。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认为痢疾主要是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肠道性综合疾病,中医则认为痢疾是一种湿热、毒邪积于肠道引起的下痢赤白。该病在牛群中时有发生,今年春夏时分临洮散养黄牛中又有多头发生痢疾,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痢疾一症是湿热、毒邪积于肠胃,致使下痢赤白,《内经》谓之肠僻。根据其腹痛不安,频频努责,泻下不爽的特点,又称泻下,多发生于春秋两季。病因为暑热炎天、劳役过重、感受暑湿热毒,时疫毒邪或饲喂腐败变质草料,饮水不洁,污浊之气内侵肠道,湿热蕴结,遂成此病。2008年入冬以来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一农户就有多头牛先后发生痢疾,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认为痢疾主要是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肠道性综合疾病;中医则认为痢疾是一种湿热、毒邪积于肠道引起的下痢赤白。该病在牛群中时有发生,2011年春夏时分临洮散养黄牛中又有多头发生痢疾,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耕牛血痢是一种常发病 ,多发于夏、秋炎热之季 ,或炎天渴饮污水 ,采食霉变饲料 ,以致湿热疫毒内蕴侵害肠道 ,湿热郁蒸 ,气血阻滞化为脓血 ,而成血痢。其发病急 ,病程短 ,对畜体侵害非常大。以西兽医的消炎补液为主要治疗措施 ,疗效不佳 ,死亡率高。自 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地  相似文献   

7.
耕牛湿热泄泻多由外感暑湿或感染疫疠之气或饲喂霉饲料,饮秽浊水,以致湿热或疫毒蕴结,下注于肠,损伤气血而发,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从1999—2005年用自拟二白三黄散治愈耕牛湿热泄泻41例,治愈率95.85%,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耕牛痢疾,按中医理论是由湿热毒邪郁结肠道所致,按西医理论是感染痢疾杆菌所致的以下痢腹痛、频频努责、泄而不畅、痢下赤白浓血为特征的疾  相似文献   

9.
痢疾是因湿热毒邪郁结肠道致使以下痢、腹痛、泻而不畅、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赤芍散治疗耕牛痢疾125例,均予治愈.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就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一般患畜多因食入霉烂食物或外感湿热疫毒郁结肠道所致腹痛下痢、努责,泻而不净,粪便伴有白黄水样稀便或充满黏液脓血样为特征。本病以猪、牛患病为多发,并在夏秋季节较常见。1出诊原因日前,接到本乡某村李某电话,主诉其家养的两头肥猪出现异样,从早晨到中午均不爱吃食,发蔫,拉稀,时有像痢疾样排便,速去诊治。  相似文献   

11.
耕牛血痢是一种常发病,多发于夏、秋炎热之季,或炎热天渴饮污水,或采食霉变饲料,以致湿热变毒内蕴侵害肠道,湿热郁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成血痢,其发病急、病程短,对畜体侵害非常大,是夏秋季节较为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笔者在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过程中,以自拟大蒜百草霜散治疗耕牛血痢,共收治58例,痊愈58例,治愈率达到100%。疗效满意,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肠毒综合症是一种肠道综合性疾病,又称为消化吸收障碍综合症、肠道综合症、顽固性肠炎。肠毒综合症常流行于30~40日龄的肉鸡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末秋初湿热时多发。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脱水等。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饲养设备的先进,肉鸡的肠毒综合症仍普遍流行,给肉鸡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笔者在7月初遇到的一例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疗情况进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5年以来 ,在临床上采用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牛湿热性肠炎 4 5例 ,均治愈 ,见效快 ,疗程短 ,现予报道 ,以飨同行。1 病因病机本病多见于夏、秋两季。因饲喂霉败变质饲料或饮用污水 ,或湿热之毒内侵肠道 ,湿热郁蒸 ,气血阻滞 ,而成湿热性肠炎。2 症状病畜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反刍减少 ,体温升高 ,眼结膜潮红 ,鼻镜干燥 ,涎液粘稠 ,腹痛努责 ,粪便稀溏混有粘液 ,有的呈红白色胶胨样 ,气味恶臭、小便短赤 ,口色红 ,有黄苔 ,脉洪数。3 治疗3.1 西药10 %葡萄糖盐水 10 0 0 ml,5%碳酸氢钠 2 50ml,10 %安哪咖 2 0 ml,5%氯霉素 30 ml…  相似文献   

14.
科苑采撷     
乳猪下痢中药防治效果好 乳猪下痢在中兽医上属疫毒症候,病因是由于染有疫毒的不洁之物从口人腹蕴伏肠胃,或由气候变化,寒邪侵袭,湿热内盛,脾胃受困所致。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用黄连解毒散合银花、连翘后加减,  相似文献   

15.
痢疾细分"红痢"、"白痢"、"赤白痢",现代西医谓之胃肠炎。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便带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偶有传染。病因:耕牛暑热夏天,劳役饥渴之际,抢饮污水,或偷吃沟边、池旁被污水污染的青草或误食田边地角被农药污染的青草、绿菜,或长期采食被灰沙、石场、矿山污染的牧草或长期投喂带霉菌的陈草、陈糠及霉变饲料以致湿热毒邪侵袭脾胃、肠道而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16.
湿毒西兽医称为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下面仅以猪的湿毒为例,对其辩证论治加以说明。1发病原因多因猪久卧湿地,粪尿浸淫,湿毒为惠而发或因感受风邪郁结肌肤而成。2临床表现病初患猪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或小水疤。因患猪奇痒,擦桩磨墙,皮破流水,味胆而粘,数日后结痴或逐渐糜烂,变成鳞屑。严重病例因感染常伴有全身症状。食欲减少,消化不良,体温升高,精神萎顿,渐进消瘦,影响猪只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不死者可形戍僵猪。3辩证论治根据湿热邪气的主次可分热重型。湿重型、湿热并重型…  相似文献   

17.
<正>痢疾是指湿热郁结胃肠,致使下痢赤白脓血、腹疼、频频努责、里急后重、泻而不畅为特征是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夏秋两季。1病因1.1暑湿时疫之邪侵入机体,蕴蒸侵害胃肠,致使胃肠功能失调,肠络受损,气血淤带形成痢疾。1.2饮喂失节,多因暑热炎天劳役过重,喝了污水,或采食了发霉变质饲料,以致湿热变毒内蕴侵害肠道,胃肠功能失调,肠络受阻,气血淤滞,化为脓血而成痢疾。  相似文献   

18.
黄疸在中兽医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起病的原因多由湿热、疫毒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受病的脏腑主要有脾、胃、肝、胆。  相似文献   

19.
牛羊痢疾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以排粪次数增多,频频努责,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特征.多因暑热炎天,饮用污水或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等.在病机方面有湿热邪毒内蕴侵袭肠道,湿热郁蒸,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成疾.笔者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借鉴人医治痢方药,并且结合多年临床体会认为,凡大肠络阻、血瘀和水结是痢疾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临床治疗痢疾时,必须注重在活血去瘀基础上遣方用药,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尿闭是因为泌尿系统受湿热、毒邪的刺激,使膀胱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反射性痉挛,导致无法排出尿液。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公牛尿闭症17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