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诸城农机手正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在各类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中,以经营农机大户、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大放异彩,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机手”的悄然出现,将给农机产业带来最大化收益.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们认为,要在推进改革创新,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构建新型服务体系、完善新型经营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上下功夫。一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无论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还是农民合作社,都是以农业机械作为主要的生产手段,都是以机械化作业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没有农机,这些新型农业主体就难以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可以说,农机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支撑。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需要培育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核心是加快提高组织化程度。要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支持农机专业户发展成为农机大户,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和农户,采取带机具、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推动农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机补等惠农政策的持续拉动,我国农机化已成为农业生产主力。201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44亿k 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各类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合作社超过5.65万个,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但经过10多年高速发展,农机化积淀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其中老旧农机成为关注"热点"。大量老旧、  相似文献   

4.
发展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摆在农机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青岛市农机局加大投人、强化培训、搞好维修、建设库房,四措并举推进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建设,产生了“四轮驱动”效应,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为代表的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10多个,各类农机化服务组织1700多个,农机专业户达到6.59万个。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坚持"政策引导、产业带动、典型示范、分类指导、规范提升、联合发展"的原则,按照"高起点培育、高标准建设、市场化经营、规范化发展"的思路,把农机合作社作为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机监理工作平台建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开端。目前全区已建成标准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75个,成员756人,资产总额达到1.88亿元,各类农机具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万安县农机局通过水稻种植机械化插秧现场观摩会、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现场观摩会、油菜机械收割现场观摩会、"平安农机"宣传月活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组建农机维修小分队、开展田间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重要科技支撑。"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将进一步壮大,为了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在总结"十二·五"农机化发展经验基础上,对"十三·五"农机化发展思路进行了调查研究。1"十二·五"农机化发展成就(1)农机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2014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32.334万元,推广各类农机具4.03万台套,农机总动力从2010年的63.74万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机合作社既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又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机合作社发展机制,加快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对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近日,吉林省出台《2019年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土地流转加速等,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日益增多。经营规模的扩大,让他们对大型农机具,高性能、复合型机械的需求日益旺盛。但有限的支付能力却制约着他们对农机的更新换代。作为国外农机购置首选方式,融资租赁能否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这种模式市场前景如何?还受到哪些制约?记者实地采访了农户,并与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只够买一台农机的钱,"买"来了一支农机服务队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应该支持开展农业设施设备的抵押贷款和生产订单融资,推广大型农机设备融资租赁,深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点提到对农机装备的融资租赁。杨玉成委员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但同时我国农业依然面临新型经营主体滞后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人才支撑。结合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我们深入陕西省南郑县农村,就农机新型经营主体人才培训需求展开专题调研。1.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人才培育的紧迫性目前,我国农机化从业人员约5 500万人,农机经营服务收入达5 600亿元,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61%,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机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土地托管?通俗地讲就是"你外出挣钱,我代你种田"。近年来在临汾市普遍出现的土地托管经营形式,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农机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种粮大户等托管方,按照农民的要求,对其责任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一种新型经营形式。通过土地托管,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  相似文献   

14.
<正>1 2016年农机化工作成效2016年,鄂州市农机化工作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和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规范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加快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机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推动鄂州市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农机化各项工作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一、甘州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 近年来,甘州区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培育,截至2015年底,全区纳入管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62个,有成员655人,资产总额15625万元,各类农机具2085台(套),区级以上标准化合作社22个,占纳入管理的35%;作业面积172.64万亩,占全区农机总作业面积的62%;经济总收入11094.72万元,纯收入4798.32万元,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来,山东省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积极"转方式、调结构、突重点、降成本、补短板",以实施各类农机化项目为载体,突出试验示范和培训先行,深化推广机制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与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狠抓粮食生产高端全程机械化,主攻经济作物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引发的"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现实问题,基于农机应用型人才的观念转变、素质提升、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的多重需求,对高职院校农机应用型人才培育方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将高职院校农机专业教学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融合,确定了青年学生、农机企业员工、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生产者四类培养对象,面向青年学生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面向农机企业员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开放式培育,面向新型农业生产者开展专项培训,形成了"三位一体、两端响应、四维联动"的农机应用型人才培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分析,要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甘州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近年来,甘州区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培育,截至2015年底,全区纳入管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62个,有成员655人,资产总额15625万元,各类农机具2085台(套),区级以上标准化合作社22个,占纳入管理的35%;作业面积172.64万亩,占全区农机总作业面积的62%;经济总收入11094.72万元,纯收入4798.32万元,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在国家和吉林省委、省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吉林省农机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推进乡村振兴,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农机合作社发展运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