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石刁柏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绒毡层具分泌型及介于分泌型与变形型之间的第3种类型;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胞质分裂连续型,四分体左右对称。成熟花粉粒2细胞,单萌发沟;③电镜下,花粉粒壁具内壁、外壁二层结构。外壁由外壁外层、外壁内层组成,其中外壁外层又分为覆盖层、基粒棒、基足层3部分。④倒生胚珠。蓼型胚囊,助细胞珠孔端具扫帚状分枝丝状器。  相似文献   

2.
棉花花粉粒三酸去壁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过程中,正确快速地判断花粉粒发育时期很困难.因为棉属花粉从四分体释放出来以后,逐渐形成一层不透明的有刺的外壁(称为厚壁细胞). 如用染色薄壁细胞(如水稻、小麦花粉粒)那样的涂抹法去染色棉花花粉粒,则全然观察不到其中的内含物.  相似文献   

3.
在孢粉学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有关花粉粒的模式结构。主要是对花粉粒外壁的层次、形态和结构的阐述,但总的方法都是采用超薄切片或冷冻断裂,这样很难直接观察到花粉粒壁的超微立体层次结构。我们经过反复地研究和实验,探索出一种简单而迅速地花粉粒壁的削离新技术(方法从略),从而能满意地观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檫木花粉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檫木花两性,具4药室,腺体马蹄形,药囊瓣裂.单核小孢子核大,位于中央,随着小孢子液泡化,分化出2个大小不等的核,最后形成具有营养核和生殖核的成熟二细胞型花粉粒.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成熟花粉粒为圆球形,外壁布满刺状突起,花粉粒不具萌发孔.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表皮细胞1层,发育过程中始终存在;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时形成带状纤维层加厚;中层细胞、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粒发育成熟时退化消失.花粉粒形成过程中出现空腔花粉、花粉粒降解的现象,导致花粉异常,直接影响檫木的花粉质量和活力,从而影响结实.  相似文献   

5.
玉米花粉剥离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层层剥离玉米花粉的新技术,以扫描电镜(S—450)观察。玉米花粉为近球形,直径约为80—85微米,表面为细颗粒状,萌发孔为单孔(远极孔),具孔缘,孔盖,孔环,粉壁外壁层可分为复盖层、柱状层、基足层和外壁第二内层。粉壁内壁层仅为一层。外壁第二内层外侧面为更细的颗粒状,萌发孔具有较薄的孔缘和孔环(围绕萌发孔中央凸起的一道环状间隙),外壁第二内层内侧面光滑,萌发孔具有很薄的内孔缘。内壁的外侧面是光滑的细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十字花科植物花旗竿的花药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旗竿每朵花6枚雄蕊,每个花药4个花粉囊;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近球形,属3-细胞型花粉粒并有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1层~数层)和绒毡层(1层);绒毡层发育属分泌型。  相似文献   

7.
张怀山  乔国华  张茜  王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43-18846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或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的问题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杉木地理种源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杉木地理种源对杉木花粉的影响,将引种在一起的11个产区的杉木花粉进行系统的观察。观察表明:杉木花粉粒为球形与近球形,大小(32.9—40)×(29.9—35.5)u。杉木花粉有内外壁,外壁表面具粗或细的两种类型瘤状纹饰,以及分布不均匀的星状微颗粒,其中外壁纹饰为粗瘤状,星状微颗粒小而少,外壁纹饰为细瘤状,星状微颗粒大而多。根据杉木花粉粒的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等特征,将其分为二类型。  相似文献   

10.
对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壁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SEM观察到孢子外壁有不规则的侵蚀状小孔,且表而附着有多种形态的微生物.TEM观察到整个孢子壁由4层组成.最外层孢壁(Ⅰ层)厚1.5~1.8μm;次外层孢壁(Ⅱ层)为条纹状的刚性层,厚0.6~0.8μm;第Ⅲ层孢壁约占整个孢子壁的80%,该层孢壁存在隐约的亚层结构,部分第Ⅲ层孢壁出现侵蚀层,侵蚀层中分布着大量由微小颗粒状生物体聚集成的细胞团;最内层孢壁(Ⅳ层)非常薄,仅0.15~0.20 μm,其内侧间隔分布有因内壁加厚形成的乳凸状结构.观察到的与珠状巨孢囊霉孢子壁紧密联系的微生物可能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丁香属代表植物11种和2个变种的花粉形态,并对花粉的表面纹饰等性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主分量分析,同时将计算结果作了二维与三维排序,结果表明:(1)丁香属植物花粉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种间区别甚微,而在电镜下的区别则明显,可做为分种的依据,尤其对形态上难以区分的种类更为适用;(2)根据花粉外壁表面纹饰等特征,将所做花粉分为四种类型;(3)除欧丁香外,其余花粉均为三孔沟型,对前人的工作作了一定的修正;(4)通过主分量分析,指出了花粉孔的宽/长,沟长及网眼大小是本属花粉分类的主要成分;(5)试图通过主分量的二维和三维排序,为属下分组,分种提供新的观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对染色体数分别为40,78,80的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种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花粉粒的大小随着染色体数目的增加而变大。染色体数目不同,花粉外壁的纹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塞威氏苹果花粉形态研究及其演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威氏苹果花粉圆球形,近长球形或长球形。3沟,萌发孔3个环列于3沟中央,孔沟属N3P4C5型。外壁条穴纹饰或条穴附属物纹饰,花粉的大小与其P/E值与正相关。伊犁地区塞威氏苹果(新疆野苹果)花粉的P/E值较中亚地区本种花粉的P/E值为大。前者较后者原始,初步认为,中亚的塞威氏苹果的自然分布区应是后生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黑穗醋粟(Ribes nigrum L.)哈尔滨地区3个品种和红穗醋粟(R.rubrum L.)为材料,利用TEM和SEM电镜对其花粉形态及壁的结构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4种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基本相似,种间差异较大,而品种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木犀科5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作者在已论述了4属25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着重阐述木犀属(Osmanthus)、李榄属(Linociera)、木犀榄属(Olea)、流苏树属(chionanthus)、胶核木属(Myxopyrum)、女贞属(Ligustrum)、茉莉属(Jasminum)和夜花属(Nyctanthus)共29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3(拟)孔沟花粉是基本的、原始类型;4,5孔沟花粉是变异的、进化类型。在变异程度大、较进化的类群中,花粉性状具多样化发展趋势。本文同时讨论了李榄属与流苏树属的分并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金花茶系(Ser.Chrysanthae Chang)14个种与变种(变型)在光学显微镜下的花粉形态,它们基本符合山茶属花粉的一般形态特征,但系内、种间在花粉形状、大小及萌发孔类型和外壁纹饰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花粉形态可作为金花茶种间分类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不同地理种源杉木花粉的形态、微观形态、花粉壁的结构、花粉萌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变异进行了分析。杉木花粉有一个萌发孔;花粉外壁为颗粒状纹饰;花粉壁可分为外壁和内壁,外壁又可分为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杉木花粉的颜色、形态、萌发孔及萌发后花粉管生长长度各种源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了花生10个不同类型品种花粉的形态特征.花生花粉粒可分为球形、椭圆球形和圆柱形三种类型,具有3个孔沟、网状纹饰.不同品种花粉粒的形状、大小、萌发沟和纹饰特征皆不相同.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密枝亚种花粉粒较大,多为椭圆球形和圆柱形,萌发沟中部狭窄,为长梭形或狭缝形,极面不汇合,外壁纹饰穿孔大.疏枝亚种花粉粒多为近球形,萌发沟中部较宽,呈梭形,极面多汇合.每个萌发沟两侧外壁内层一般裸露,外壁穿孔较小。花粉形态特征有可能为花生品种鉴别、育种及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