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或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或产后10~30天。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病。仔大、产仔多、过度肥胖的母猪,生产前后容易发生麻痹性瘫痪。多因圈舍狭小,母猪产前运动不足,长期睡卧,胎  相似文献   

2.
1母猪产后常见疾病1.1常见临床表现及病因1.1.1子宫内膜炎:母猪发生流行性的疫病而早产或产后胞衣未排净,未作及时处理,后期阴道流污红腥臭的浓稠分秘物,努责,发炎。1.1.2母猪产后瘫痪:母猪因产前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供应不足,而产后泌乳旺盛,体耗大,  相似文献   

3.
1母猪产后常见疾病1.1常见临床表现及病因1.1.1子宫内膜炎:母猪发生流行性的疫病而早产或产后胞衣未排净,未作及时处理,后期阴道流污红腥臭的浓稠分秘物,努责,发炎。1.1.2母猪产后瘫痪:母猪因产前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供应不足,而产后泌乳旺盛,体耗大,血液中血糖极低(急性低血  相似文献   

4.
母猪瘫痪是一种常见病,母猪的怀孕后期或分娩后,突然知觉丧失和后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俗称为“软骨病”),引起本病的病因不定,大多是由于日粮缺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母猪在产前瘫痪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容易引起产死胎或弱胎,初生仔猪体重偏轻,产后瘫痪发生母猪泌乳力下降,影响仔猪生长。多年来本人在基层接诊68例,治愈64例。母猪瘫痪只要及时治疗,如无并发症的一般很少死亡。  相似文献   

5.
贾振岭 《中国猪业》2011,6(9):28-28
产仔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母猪产后瘫痪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下面对母猪瘫痪病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洪学 《北方牧业》2005,(15):16-16
<正> 1 发病情况母猪在饲养管理上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侯寒冷的条件下极易发生瘫痪。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和产后30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走迟缓,粪便干硬,喜饮请水,有拱地、啃砖、食粪便等异常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前产后期既是生理活跃期,也是疫病高发期,这成为养殖场户在实际发展健康养殖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归纳总结了母猪产前产后常发的疾病,包括不食、产后三联征、难产、产褥热、瘫痪或腿拐、断奶不发情及屡配不孕等,分析其发病原因以及提出调整营养平衡,做好饲养管理,药物预防等防控措施,以期减少母猪的发病,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是在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1发病时间与症状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  相似文献   

9.
百会穴注射镇跛痛治疗母猪产后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和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所以又分为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此病多发生产后母猪。近几年来在阳高地区,母猪瘫痪时有发生。患了此病后,多因治疗无效而屠宰处理。能否  相似文献   

10.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或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或产后10~30天.发病原因,一是母猪生产力高,产仔多,泌乳力强,母猪体内的钙质被大量消耗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二是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严重不足,或者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三是缺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
对产后母猪危害严重的易发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猪饲养过程中 ,一般注重产前、产中的疫病防治 ,产后母猪一些易发疾病防治往往被忽略。由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旦产后母猪发生疾病 ,浪费大量的药物 ,病情严重的出现死亡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 ,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或死亡 ,延迟了母猪的复壮速度 ,降低了母猪繁殖效率。产后母猪容易发生的疾病很多 ,但造成经济损失较大 ,对母猪繁殖力危害严重的易发疾病主要有产褥热、产后败血症和产后瘫痪。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 ,对产后母猪危害较为严重的几种主要易发疾病进行了探讨研究 ,初步摸索出一些防治经验 ,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是母猪在产前产后,以四肢肌肉松弛、低血钙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钙磷等缺乏或比例不当.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卢运然 《养猪》2006,(5):38-40
母猪产后常见病,不但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延长母猪的生产周期,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专业户要注意及时、合理治疗母猪产后疾病。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出、产后乳房炎、产后缺乳等。笔者在50多年的兽医临床工作中,对母猪产后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出来,供同行们参考,特别对缺医少药的农村养猪专业户,不无裨益。1母猪产后厌食母猪产后厌食特别常见。原因多是产后气血不足,瘀血未尽;或产前缺乏运动,营养失调;或产后疲劳,生殖系统内伤,腹部疼痛不适等因素造成。需要指出,要高度重视母猪…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 ,母猪饲养户逐年增多 ,母猪的产后瘫痪病也时有发生。笔者于 1988~ 1993年间 ,在道真县石溪镇先后诊治 12例产后瘫痪的母猪 (全治愈 ) ,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供参考。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或产后风。多见于母猪产后 3~ 7天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如治疗不及时 ,可继发骨折、肌肉萎缩、神经麻痹和关节脱位等 ,从而给母猪饲养户造成极大的经常损失 ,也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病 因 :产前饲料搭配不当、钙磷代谢紊乱、缺乏运动、产后受寒湿之邪侵淫日久等均可诱发本病。而产后血钙降低则是引…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瘫痪是产后母猪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 ,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由于母猪发生产后瘫痪 ,影响食欲和泌乳 ,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在近几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 ,笔者采用VB1与抗风湿药和钙制剂配合治疗的方法 ,共诊治母猪产后瘫痪 2 8例 ,治愈 2 7例 ,治愈率达 96 4% ,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供参考。1 发病原因气候寒冷潮湿季节易发生。母猪产前后因活动少 ,长期睡卧在阴暗潮湿的圈舍 ,加上贼风侵袭易引起 ;或因胎儿过多 ,后躯压力过大 ,分娩时损伤神经而引起 ;或因母猪产…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前产后由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应急处理、产后护理不当等种种原因,致使母猪常常发生或继发产前产后不食、厌食,顽固性便秘,跛行以及产后无乳少乳、产褥热、瘫痪、脱肛、产后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或异常分娩、死胎、畸形胎等多种疾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猪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疫病预防及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下仔猪后不愿意给仔猪哺乳的情况时有发生,约占产仔母猪的3%左右。下面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谈谈母猪产后拒哺的原因及防治方法。l母猪产后患病有些母猪产仔后食欲减退或废绝,或者生殖道感染、体温升高,或产后瘫痪等导致母猪乳汁减少。这时母猪对仔猪吮乳会产生厌恶感,不愿让仔猪吮乳。预防方法是改善饲养管理,如产前产后几天适当减少饲料喂量,供应充足饮水,分娩前后对产仔栏、猪身及用具彻底消毒等。也可在母猪产后8小时内肌肉注射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母猪产后感染。对产后患病的母猪要及时治疗,尽快使其康复,母猪康复后自然不会拒…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发生的一种非骨折性的神经性瘫痪症状。该文分析了母猪产后瘫痪常见的发病原因,介绍母猪主要受外感风寒引起寒凝经络或营养缺乏引起肝肾两亏等两类临床症状,通过详细辨证施治,采用2例处方给予临床参考应用,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在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高产和多产母猪患产后瘫痪的机率较高。母猪患病后出现低血钙症,四肢运动力逐步减弱直至完全丧失,进而影响繁殖功能。母猪产后瘫痪为养猪业常见的神经障碍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是严重影响母猪产后恢复和仔猪生长发育,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从营养、环境和管理3个因素分析母猪出现产后瘫痪的原因,分别介绍了寒湿型、营养不良型和坐骨神经损伤型瘫痪的临床症状,最后指出母猪产后瘫痪的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母猪产后恢复和仔猪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母猪瘫痪是母猪产前或产后以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患病母猪主要表现为腰部麻痹、拐腿及瘫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