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育王、早分蜂是扩大蜂场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鲁中山区有两种主要蜜源植物,一个是刺槐,另一个是荆条。两个蜜源花期相隔50天左右,这中间尚有臭椿、枣树、柿树、酸枣、蚊子草等辅助蜜源植物。如果刺槐花期适当分蜂,新分群可在荆条花期繁殖成采蜜群。我每...  相似文献   

2.
栾树属蜜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和多年的养蜂生产实践证实,栾树属植物在河南省城市被广泛栽培,是我省城市养蜂秋季主要蜜源植物。如利用得当,每群蜂可生产栾树蜂花粉5kg以上,同时有助于繁殖适龄越冬蜂。本研究为城市养蜂和进城短期放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主要蜜源开花流蜜时,提交尾群和分蜂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蜂群的采集力,影响整个花期蜂群的采蜜量.据测算,至少则减产1/3,多则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流蜜期分群是不可取的做法.那么,如何才能兼顾采蜜与分群呢?这里谈点我的做法,供上党地区养蜂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尚志县是黑龙江省蜂蜜的重点产地之一,今年养蜂事业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县养蜂10,100群,其中采椴树蜜的有6,600群。由于各蜂埸在今年春季采取了大抓峰群繁殖、培育强群采蜜,选择蜜源丰富的山区建埸设点和适  相似文献   

5.
定地养蜂每年都要换王,由于蜜源条件有限,在主要蜜源花期内大规模地进行换王,则会减弱采蜜群的生产实力,影响主要花期的采集力。若在非蜜源花期进行换王,则会因盗蜂严重干扰而失败居多,即使交尾成功,蜂王质量也较差,也不易向大群介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是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人民公社上白作分社的一个养蜂员,我社有蜜蜂49群,主要蜜源植物只有一种荆条花,在这一个蜜源期,一个普通的蜂群可以采蜜70斤到80斤。除荆条花以外还有少数的油菜和棉花,其余就没有别的蜜源了。要想采荞麦还得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在“中国养蜂”上看到各省市对养蜂工作都非常重视,但是我们不仅没有得到公社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相反还受到了很大挫折。  相似文献   

7.
杨多福先生在《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71页《大流蜜期中的数控管理》一文中指出“利用飞翔蜂组织采蜜群……采蜜蜂和内勤蜂的最佳比例……被破坏,造成窝工,就会降低应有的采蜜量。”  相似文献   

8.
1.秋季转地养蜂繁殖场地和采蜜场地的选择。秋季转地的场地要选择蜜源植物多、面积大、长势好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多采蜜、多采粉,有利于蜜蜂秋季繁殖。场地的范围大些,对于采蜜有好处,又可以避免出现盗蜂现象。  相似文献   

9.
浅谈西北地区蜜源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九明 《蜜蜂杂志》2004,(10):31-32
蜜源植物是发展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蜜蜂的生活,决定着蜂群的繁殖、生产、群势消长和管理技术措施的运用。多年来,我国广大养蜂工作者在对现有蜜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植被情况、主要蜜源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养蜂生产利用价值、农业生产耕作方式、种植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区域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进行蜜源基地建设和保护,使蜜源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养蜂生产的发展。但蜜源植物的自然分布、开花期、种类、数量以及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蜜源和粉源植物的搭配与养蜂生产的需要总有不相适应的问…  相似文献   

10.
小兴安岭林区定地养蜂分蜂问题小兴安岭林区,蜜源资源十分丰富,有柳树、色树、椴树、胡枝子等,还有连续不断的辅助蜜源。养蜂者要充分利用蜜源,就必须把分蜂与采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本地区蜂群一般在3月末至4月上旬排泄,柳树4月...  相似文献   

11.
<正>我地椴树大年始花期一般在6月28至7月10日前,尾花在7月25日至7月28日前结束,流蜜期20余天。如何在有效时间采集到最多的椴树蜜,达到高产目的,使每一个生产群充分发挥最强的采集积极性。夏季椴树蜜源是我地区的主要蜜源,如果主要蜜源抓不好,等于全年养蜂收入减少6080%,直接影响全年收入。笔者采过几十年椴树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椴树采蜜群,通过总结经验,对椴树主产区如何繁蜂、分蜂以及利用新王组织采蜜群等有一些经验,供采椴树蜜蜂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 ,在主要蜜源开花流蜜时 ,分交尾群或分群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蜂群的采集力 ,从而影响整个花期原群的采蜜量。这种影响因不易察觉 ,许多养蜂者 ,特别是初养蜂者会不以为然。笔者 70年代在东北长白山敦化实验蜂场搞杂交种筛选试验时曾进行过分蜂对原群采蜜量影响的对比试验 ,在椴树始花期 ,从 8个群势和工蜂质量几乎一致的采集群 (采用无王混群法混群后 ,再易地称量均分蜂群 ,然后介入一只新王 )分出 1至 8框不等群势的分蜂群 8群 ,对比整个花期分蜂后原群的采蜜量 (将分出群手的蜜也记在原群身上 ) ,对比结果 ,被分群的产量比对照群 …  相似文献   

13.
农药对蜜蜂毒性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蜜源植物开花期喷施农药,蜜蜂采集被农药污染的花蜜花粉中毒死亡,造成采集蜂的损失,影响蜂群的发展和养蜂生产。根据各种农药对蜜蜂的毒性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蜜蜂农药中毒。  相似文献   

14.
小群生产 ,并不是提倡养小群。因为有些地区定地养蜂条件差 ,春季蜜源花期早 ,繁殖期短 ,越冬蜂量不强等 ,难以在流蜜期到来养成强大的生产群。继续加脾繁殖 ,流蜜期往往是只见子脾不见蜂 ,采蜜困难 ;等到蜂群强大时 ,蜜源也已过去了 ,故不得不组织成小型生产群 ,突击采蜜。组织小群生产 ,应在流蜜期开始前半个月 ,6张子脾左右的小群 ,停止加脾 ,实行“闷蜂” ,以积累蜂量投入生产。“闷蜂”使哺育量大大减轻 ,成蜂寿命延长。如果大量新蜂出房 ,则箱内蜂量明显增强。流蜜期开始 ,加上继箱和适量蜜脾 ,准备采蜜、产浆。小群生产 ,虽群势小、…  相似文献   

15.
2003年《蜜蜂杂志》第6,7,9期发表了孙哲贤、葛凤晨等同志的文章———《种植蜜源植物发展养蜂业的探讨》,读后感触极深,我认为这是一篇关心中国养蜂事业,具有远见卓识的好文章。蜜源植物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蜂群发展快慢、产量高低和养蜂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发展蜜源植物,保护蜜源资源,加强对蜜源植物的研究,普及蜜源植物知识,是当前发展养蜂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土地辽阔,植物种类繁多,适于蜜蜂繁衍生息和生产商品蜜的自然环境具有区域性差异。我国养蜂人采取追花采蜜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蜜蜂资源和蜜粉植物资源,从而取得可…  相似文献   

16.
乐陵 1年只有 2个蜜源 :5月槐花和 6月枣花。由于槐花期既要育出生产用王 (槐花是乐陵育王最佳期 )又要为枣花培育采集蜂 ,因此说 :槐花是枣花的过渡蜜源。枣花是乐陵养蜂惟一主要蜜源 ,为了夺取枣花蜜 ,养蜂者多采取“无虫化”采蜜法。究竟哪一种“无虫化”采蜜法好呢 ?现举 3  相似文献   

17.
象世界上大多数养蜂者一样,我决定采用多箱体养蜂。我所用的巢框高18厘米,宽42厘米。蜂群不采蜜时,用两只箱体;蜂群采蜜期间,用4—5只箱体(加2—3只继箱)。我住在特玛辛镇,周围有多种牧草的草场、森林、果园,有许多蜜源植物(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向日葵和南瓜)。由于蜜源面积大,无需转地放蜂。  相似文献   

18.
定地养蜂是农村中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家庭副业。发展定地养蜂的蜂群,主要靠分蜂增殖,但定地养蜂的蜜源条件有限,大幅度的分蜂繁殖势必会削弱采蜜群群势而影响当年的收益,我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采用均等分蜂快速增殖法解决了收益与繁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入秋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产品生产逐步转向越冬前准备,特别是转地蜂场,从9月份开始,陆续回乡,准备越冬.从近些年养蜂生产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9~11月份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源减少,转地蜂群经长时间运输,蜂群内蜂粮储备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另外,由于转地蜂群的群势要比定地饲养的群势强,在外界蜜源缺乏,而蜂群采蜜积极性仍然较高的晴好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盗蜂现象,影响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一些养蜂者为了泄私愤,故意在蜂蜜中添加农药引诱作盗蜂群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6,26(5):14-14
(39)我是河南一位初学养蜂者,在报刊上看到:“数控养蜂法”的采蜜群是无虫化“,蜂群分区管理法”的采蜜群是有王又有虫。我们初学养蜂者应用哪一种方法好呢?“数控养蜂法”的采蜜群利用无虫化,我认为是针对东北椴树二年一流蜜的特点而采取的措施。在中原养蜂,不能用“拼命采蜜”的战术。不但不能用无虫化,流蜜期还不能临时扣王,因为无虫化和扣王不一定就能高产。采蜜群无虫化失去了蜂王与幼虫的内在动力,所以应保持原始状态。有王不仅不影响采蜜,还能提高蜂群的积极性;有王就有虫,幼虫是蜂群内在的动力,外界蜜源的诱惑力,激发了外勤蜂采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