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7~30日龄的仔猪,临床上以渗出性坏死性表皮炎症为特征。2008年2月份,抚远县某猪场发生了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通过对送检病猪的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该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以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一、疾病发生概况疾病发生概况主要依据:笔者所在实验室2011~2012年猪病诊断结果;2011~2012年亚洲猪病信息(以第6届APVS论文集为依据);2013年国家生猪技术体系信息。(一)临床送检猪病归类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接诊5203家规模化猪场送检的27022份临床病料、病猪和33215份血样,对其中2307家送检病猪猪场进行临床疫病分  相似文献   

3.
猪衣原体病作为一种多症状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对仔猪和母猪的危害较为严重。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往往呈慢性经过。确诊本病后要及时隔离病猪,猪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慎重引种,避免衣原体病传入本场。在做好猪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猪衣原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离并研制疫苗,能更好地防控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病猪体温升高,仔猪多出现神经障碍,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死胎等症状,病猪于局部皮肤呈现持续性的剧烈瘙痒.而猪葡萄球菌病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疾病,以断奶仔猪多发,有明显的接触性传染性,无明显季节性,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上述两种病地域分布广泛,对养猪业危害严重.2016年2月,我实验室收到某猪场送检病猪,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喘气病弱毒菌苗在阳性猪场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喘气病属四大传染病之一,所有猪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了将湘白猪Ⅱ、Ⅳ系育成无喘气病种猪.对我所试验猪场的30头后备种猪进行了抽样诊断,结果5头为阳性,2头可疑.感染率16.66%,为阳性猪场,应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最新科研产品“猪喘气病弱毒疫苗”进行了2个组到159头猪的免疫试验研究。材料与方法一、诸喘气病弱毒茵茵批号8702,中国兽药鉴察所制造。二、免疫途径及剂量胸腔注射,右侧倒数第7-6肋间。每头猪5毫升。三、试验猪系经猪霉形体性肺炎间接血凝反应检验,阳性反应率为1666%…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外猪病流行特点 1.我所在实验室工作总结一猪病分析。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共接诊5203家规模化猪场送检27022份临床病料、病猪和33215份阻样,对其中2307家送检病猪猪场进行临床疫病分类。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河南省驻马店市某猪场发生以断奶仔猪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特点的高致死性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病原学诊断结果,对该场猪群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确诊为蓝耳病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采取紧急接种疫苗、隔离淘汰病猪、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猪喘气病,在我国普遍发生,一般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和隐性病猪的生前诊断,需进行肺部的X线透视检查或做血清学试验。笔者接诊16例可疑病例,诊断全部进行X线检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病例可疑病例均为2006年2月~2011年8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患猪,1例来自于新建猪场,15例来自于老疫区,患猪大多  相似文献   

9.
我乡某猪场2008年7月16日突然发生暴发性猪病,1头病猪未见任何症状当晚死于舍中,同栏有8头育肥猪大约都在75kg体重,其中有3头出现厌食现象。为防止传染给其余生猪,将发病猪进行隔离饲养,但并未采取治疗措施,逐来我站请求就诊。经对病猪观察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内外猪病流行特点 1.我所在实验室工作总结—猪病分析.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共接诊5 203家规模化猪场送检27022份临床病料、病猪和33215份血样,对其中2 307家送检病猪猪场进行临床疫病分类.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感染依然严重,链球菌、心肌包水综合征为主要细菌性疫病,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和巴氏杆菌感染为散发,个别猪场发生猪丹毒.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底上海郊县某羊猪场发生了多起母猪妊娠后流产、1月龄内仔猪大量死亡的病例。对送检的病猪进行了病原分离、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免疫荧光检测及动物试验,确诊该养猪混合感染了猪瘟病毒和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为控制该场的猪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某猪场一起疫病病因,对送检病猪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细小病毒和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用药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黄晓东 《动物保健》2014,(7X):88-88
猪冬季拉稀在目常中较为常见,在中医上认为猪冬季拉稀是由于寒邪所导致,在诊断上应根据病猪的实际症状给予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病猪,应给予隔离治疗,封锁猪场,以便病毒传播,感染其他猪。下面本文则对猪冬季拉稀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31日酒泉市畜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我市金塔县某猪场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我们迅速组织兽医技术人员赶赴发病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将所采集的病料送往省动物防疫控制中心进行病原检测。最后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于是立即将发病地区采取隔离封锁、处理病猪、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格尔木市某猪场和互助县某猪场发生以仔猪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 ,天气恶劣时症状加剧。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确诊为猪喘气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料来源两猪场送检仔猪共 4头 ,放血屠宰 ,进行病理学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1.2 病理诊断方法眼观检查法 :通过病理剖检 ,眼观检查仔猪肺、淋巴结、肝脏、肾脏、脾等器官的变化。组织学检查法 :取病猪的肺、淋巴结、肝脏、肾脏、脾等组织 ,用 1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H .E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2 病理变化2 .1 …  相似文献   

16.
猪痘病是由痘病毒感染猪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猪发病后表现为皮肤的红色斑块、出现丘疹等。在发病后常会引发猪的胃肠炎、败血症等,甚至会导致病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养殖风险,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猪痘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等防治措施,如果发现猪场内有猪疑似发病,应及时对其进行隔离诊断,确诊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宁夏银川市一育肥猪场发生了一起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病猪体温升高、后期腹式呼吸或呼吸困难、部分病猪跛行或两后肢不能站立,有较高死亡率的传染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猪喘气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通过采取饲料中拌泰万菌素预混剂、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粉剂、对患病猪及食欲减退的仔猪肌肉注射头孢噻呋和替米考星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隔离淘汰病猪、彻底消毒灭源等综合防治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导致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仔猪、肥猪发生肺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对种猪场的生产影响极大,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据报道,该病已遍布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已有该病发生。为摸清该病在饮州市的感染情况,笔者于1998年8月份对本市部分猪场及农户的猪,采血送检,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采集在本市辖区内的4个县、区,7个猪场和部分农户共168头猪,进行采血,获合格血清133份。1.2 检验方法将不加防腐剂血清样品,送广西兽医防检站诊断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19.
邓广金 《当代畜牧》2013,(20):30-31
某猪场发生了以猪大肠粘膜呈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坏死性炎症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病猪以下血痢为主要临床症状。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痢疾,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山东省莱西市某猪场送检病猪的发病原因,并调查猪群主要疫病抗体水平以便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试验采集送检病猪病料,综合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核酸检测等技术进行确诊;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使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猪群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蓝耳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主要病原进行检测,分析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送检病料经TSA培养基分离培养可见针尖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细菌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极度敏感;猪群中PRRSV和PCV-2为阳性,未检测出其他病毒;同场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需加强免疫,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不稳定,存在野毒感染风险。说明送检病例为PRRSV、PCV-2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同场猪群需注意加强猪瘟免疫和猪蓝耳病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