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省资兴市某已闭库并实施生态修复的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受污染土壤和植物的采样分析,以ICP—AS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杉木、杨树、栾树、泡桐、香樟和乌桕等6种木本植物中Pb、Zn、Cu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了植物相应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中,对Pb富集系数最大的为乌桕,达到0.029;对Zn富集系数最大的为泡桐,达到0.374;栾树对Pb的转运系数达到1.314;泡桐对于Zn的转运系数达到1.452。6种植物均能适应铅锌重度污染的生长环境,其中乌桕、泡桐、栾树富集和转运Pb、Zn能力突出,适宜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主要木本树种。  相似文献   

2.
以大田县铁矿废弃地为对象,研究了铁矿废弃地不同修复模式土壤重金属元素Cu、Zn、Pb、Ni和Cr的污染情况,并进行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修复模式土壤Cu、Zn、Pb和Cr重金属元素均超过相应福建土壤背景值,其中Pb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背景值。(2)Cu和Zn极显著相关,表明Cu和Zn具有一定的同源性。(3)不同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值排序为R0>R1>R2>R3>R4>CK。(4)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Pb元素污染指数最高,其次为Zn元素,其他3种元素污染较小。R0和R1模式属重度污染;R2和R3模式属轻度污染;R4模式属警戒;CK模式属安全。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控制方法,研究4种木本植物榉树、毛红椿、栾树、木荷在不同浓度的Pb、Zn处理下体内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情况及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4种木本植物对Pb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769.14、468.60、419.88、1 098.15 mg·kg~(-1),表现为:木荷榉树毛红椿栾树,转运系数均小于1,地上部分富集系数表现为:毛红椿木荷栾树榉树,根系富集系数表现为:木荷毛红椿榉树栾树。榉树、毛红椿、栾树对Zn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144.83、154.96、166.23 mg·kg-1,低Zn浓度处理下,榉树、毛红椿、栾树中Zn主要累积在根系。重金属Pb、Zn对植物叶片的K、Ca吸收存在促进作用,对Fe存在抑制作用。榉树、栾树、毛红椿、木荷在Pb处理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富集与转运能力,然而毛红椿、栾树、木荷耐Zn能力较差,榉树耐Zn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梅州市明珠冶炼厂污染山地植被修复的6个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6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采集叶片测定其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Ni)含量。结果表明:16个乡土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总体较好,树木成活率、存活率分别达到98%、85%以上,其中,黑木相思和香樟树早期生长表现最佳。2在6个乡土树种中,黧蒴、香樟树对工业污染山地重金属的吸滞能力较强,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0.76、0.51。3梅州市明珠冶炼厂Zn和Cu污染较为严重,黧蒴对Cu、Zn、Pb、Cr 4种重金属污染的吸附能力都最强,尤其是叶片Cu、Zn含量分别高达16.13、37.66 mg·kg-1。综合树木早期生长情况和植物对工业污染山地重金属的吸滞能力,香樟树和枫香的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长沙市交通干道绿化带15种乔木枝叶、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转移能力。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的污染程度最高,其次为Cu,污染程度较轻的为Pb、Zn。乔木枝叶和根系中Zn含量最高,Cu、Pb次之,Cd最低;对土壤中Cd的生物富集最高。就综合富集系数而言,苦楝最高,为4.29;其次为樟树、法国梧桐、棕榈、桂花、盐肤木和构树。15种乔木中樟树为绿化带种植优选树种,苦楝、法国梧桐、桂花、刺槐、构树和棕榈为比较理想的绿化树种,盐肤木、旱柳、臭椿、银杏和秃瓣杜英可作为选栽树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4个耐水湿树种沙柳、杞柳‘微山湖’、水紫树和墨西哥落羽杉在浙江杭州一处重金属污染稻田中的生长情况和重金属积累能力,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树木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实地采样,测定树木各项生长指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样和树木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含量,分析比较不同树种的重金属耐受力和积累能力。[结果]表明:在土壤Cd、Zn、Pb、Cu不同污染程度下,4个树种能够维持生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不同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存在差异,杞柳‘微山湖’对Cd、Zn、Cu的积累量最大,分别为462.58、4 341.32、261.86 mg·株-1,沙柳对Pb、Mn积累量最大,分别为106.97、577.61 mg·株-1。在当地栽植密度下,经过6 a的生长,杞柳‘微山湖’对Cd、Zn、Pb、Cu、Mn迁移量分别达到3.70、34.73、0.66、2.10、4.23kg·hm-2,沙柳对Zn迁移量达到22.26 kg·hm-2,水紫树在4 a内对Mn迁移量达到3.80 kg·hm-2。[结论]沙柳和杞柳‘微山湖’对Cd和Zn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水紫树和墨西哥落羽杉分别对Mn和Cu污染的淹水土地具有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7.
PAHs对栾树幼苗生长及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PAH s污染浓度处理对栾树幼苗生长量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的污染范围内,PAH s对栾树幼苗高生长并无抑制作用,相反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其对植株的高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对地径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污染浓度增加逐渐增大;栾树幼苗土壤微生物在污染初期会受到严重抑制,但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污染处理组的微生物数量要显著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以工业区周边桑树及与之对应根基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Mn、Ni、Zn、Cd、Hg、Pb、As、Cu、Cr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级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分析桑树中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桑树的富集、转运系数分析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城郊工业区土壤中Mn、Ni、Pb元素处于清洁状态;Zn、Cd、As、Cr元素处于轻度污染水平;Hg元素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交通污染及有机肥施用有关。综合分析认为:桑树对Ni元素综合富集能力相比于其他元素较强,对Zn、Cd、Hg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对Ni、Zn、Cd、Hg具有较强的修复潜力,其中对Ni元素的修复潜力最强。桑树可作为Ni、Zn、Cd、Hg复合污染地生态修复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 Zn,Cu,Cd,Pb) 污染状况和重金属在旱柳等 7 种植物体内富集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 4 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含锌、铜、镉、铅的废弃物,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橡胶的磨损等是造成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工业区绿地 > 市区公路两旁绿地 > 松花江沿岸绿地 > 城市公园绿地 > 农业用地 > 森林与苗圃绿地; 哈尔滨市区主要绿化树种中,小叶杨对锌、铜、镉 3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较大,可作为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点选用树种,红松、旱柳、花盖梨对锌、铜、镉 3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其次,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10.
栾树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应用及其生物修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栾树的叶子、花和果实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归纳了与栾树相关的土壤重金属修复的研究进展,指出应加强探讨栾树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地区过程中,铅、镉、锰、铜的积累对栾树体内代谢产物如黄酮、类黄酮、油脂、蛋白质、粗纤维和色素等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影响机制,以实现栾树美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地区,又能提取较高产量的天然代谢产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9种乔木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云港市区常见的9种行道乔木为研究对象,对市区交通主干道和清洁对照区乔木叶片中重金属(Cu、Pb、Zn、Cr、Cd)的含量、生理指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等)、pH、电导率、树叶表面气孔结构等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9种乔木叶片镉(Cd)含量都约为0;城市交通主干道乔木叶片中的Cu、Pb、Zn、Cr含量都明显高于清洁对照区,其中香樟、法国梧桐、美国洋槐和大叶女贞含量相对较高;城市交通主干道与清洁对照区相比,叶片pH值降低,电导率变大,但电导率较pH值变化更加明显。城市交通主干道的乔木叶片中脯氨酸(除栾树外)、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除广玉兰、美国洋槐外)均大于清洁对照区。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栾树、红叶李和法国梧桐的叶片表皮结构与清洁对照区比较差异较为显著,而银杏、马褂木在不同采样点叶片结构形状保持相似,说明栾树、红叶李和法国梧桐这3种乔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株洲市几种常用绿化植物滞尘能力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株洲市16个常用绿化植物滞尘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阔叶乔木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为广玉兰>棕榈>大叶樟>香樟>杜英>栾树>枫香>悬柃木;阔叶灌木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为春鹃>红花檵木>红叶李>山茶花>珊瑚树>小叶女贞>十大功劳>桂花。  相似文献   

13.
3种林茶复合系统小气候特征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枫香、香樟、栾树与茶树复合的3种模式小气候日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大气和土壤温度日变化等表现出与光辐射强度一致单峰变化规律,但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太阳辐射强度的峰值迟滞2 h左右;相对湿度的日动态呈"U"型变化;光辐射强度与大气温度和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呈正相关,与土壤湿度呈不显著负相关;光辐射强度、大气和土壤温度是决定各模式小气候特征的重要因子.初步认为,枫香-茶复合系统较其他两种能保持适宜而又稳定的生长环境,更适宜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四川省广汉市行道树的现状,该市行道树主要以黄葛树(Ficus lacor)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为主,种类单调,道路绿化覆盖率极低。因此,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时,提出了行道树种的选择原则,并规划了桢楠(Phoebe zhennan)、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等8种为基调树种,雪松(Cedrus deodar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蓝花楹(Jacaranda acutifolia)、峨眉含笑(Magnolia wilsonii)、银杏(Ginkgo biloba)、金丝垂柳(Salixsp.)等19种为骨干树种。根据行道树种的主导功能目标,提出了行道树的配置模式,如观赏型、环保型和文化休闲型等,以体现城市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场苗圃内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4个树种的1年生幼苗进行铅胁迫试验,设定Pb2+浓度为对照、50 mg/L、400 mg/L、800 mg/L、1600 mg/L共5个水平,每一处理重复3次,研究不同铅浓度对4种行道树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得出苗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铅胁迫对4种行道树种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合作行道树的香樟、深山含笑、栾树、鹅掌楸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铅污染土壤中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胁迫下,植株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不仅受Pb2+浓度主效应的影响,还受树种×浓度、树种×浓度×时间交互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场苗圃内选择香樟、深山含笑、栾树、鹅掌揪等4个树种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对其进行Pb2+胁迫试验,设定Pb2+浓度为0 mg/L(对照)、50 mg/L、400 mg/L、800 ng/L、1 600 mg/L 5个水平,每1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不同pb2+浓度对4种行道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  相似文献   

18.
以香樟、桂花、无患子、黄山栾树、沙朴、紫弹朴和珊瑚朴等7种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ACS-D11电子天平等仪器,通过对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瞬时蒸腾速率、日耗水量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分充足条件下,7种供试树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耗水速率基本一致,均是早晚低、中午前后高,呈双峰或单峰曲线;2日耗水量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在不同树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紫弹朴的日耗水量是极显著高于香樟,且显著高于其他5个树种。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叶表面区域的VOCs成分、研究VOCs与城市道路绿化的关系,文章对该地区道路绿化资源进行调查,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主要绿化树种叶表面区域的VOC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杭州主城区的主要乔木为香樟、悬铃木、朴树、无患子、栾树、枫杨、雪松、玉兰、银杏,主要灌木为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月季、无刺枸骨、紫薇、紫叶李、桂花、金边黄杨;在这些树种叶表面区域检测到的VOCs可分为卤烃类、芳烃类、醛类、烷烃类、酮类、酯类、烯烃类和其他类;在现有的主要树种中,挥发物质相对较少的是香樟、悬铃木、朴树、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无刺枸骨、桂花,挥发物质相对较多的则是雪松、枫杨、紫叶李、金边黄杨等,研究结果对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