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微粉恢保关系的研究表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2A微粉自交保持微粉不育;与萝卜细胞质不育系萝A杂交保持不育;与细胞核显性不育系9211A杂交大部分保持微粉不育,少部分保持无微粉不育;与细胞核隐性不育系117A,S45A杂交完全恢复可育。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一对为显性纯合体AA或BB的材料都可作为恢复系。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中的可育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采用兄妹交配aabb×Aabb或aabb×aaBb,其后代育性分离稳定为1:1。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1)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9012A与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6AB在恢复关系上明显不同,是不同于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的一种新的互作核不育类型。其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2)控制9012A和S45A的不育基因是非等位的,在甘蓝型油菜中存在至少2套隐性重叠不育基因。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隐性上位基因与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之间的互作可能是非专一性的。这对现有双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首例以油菜杂合型不育株204A与恢复系83248为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兄妹交,成功地转育纯合两型系48AB。该方法具有技术简便,见效快的特点,是目前想获得纯两型系而只有杂合两型系的育种者可借鉴的一种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不育系32Y-2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玻里玛不育系315A和双隐性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3231AB为材料,经过5年6代的回交选育,育成了核不育与质不育之比为1:1的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DRGCMS)32Y-2A。  相似文献   

6.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1601AB的发现及初步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757A为母本与常规双低品系601杂交,经威宁夏繁加代,于F3代自交株行中发现6株不充,3株可育,3株半不育的株行,经4年8代选育,育成了不育株率达75%左右的株行材料,并保持原隐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彻底,恢复源广等特点,该材料中的不育株能使其它育性分离为1:1的隐性核不育株达到并保持75%左右不育株率的育性分离,同时它具有低芥酸,低硫甙的品质性状,为优质杂交油菜育种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白花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并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方法】从2004年陕西省油菜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材料中发现了1株甘蓝型油菜白花突变体单株,自交产生育性分离;通过连续兄妹交筛选优质不育系,同时通过广泛测交筛选临保系和优质恢复系,最后运用临保系与恢复后代测交出现7∶1的育性分离比的方法来验证三隐性核不育类型油菜的遗传模式。【结果】选育出稳定的白花纯合两型系、白花临保系、白花全不育系及恢复系。在遗传验证中,得到了编号为h25的非恢复株,符合自交61∶3、测交7∶1的分离比例。【结论】实现了白花性状的三系配套,初步证明复等位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8.
辣椒雄性不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材料的雄性不育性,是受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其AB两用系中,可育株花药的可溶糖含量明显低于不育株,而淀粉的积累则相反,AB分别套袋自交座果率差异明显,而自然座果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7%和49%。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大白菜自交可育系作远缘杂交,采用回交转育方法,将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为大白菜胞质雄不育系。经过2代杂交、1代自交,4代回交,能成经济性状优良、遗传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且雌蕊健壮,结实良好的大白菜胞质雄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  相似文献   

10.
白菜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遗传分析及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37AB是受2对显性抑制基因控制的新雄性不育类型,分为杂合基因型和纯合基因型两类,采用简单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方法,经2 ̄3个世代连续选育,能分离筛选出纯合基因型不育系,实现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稳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黄籽双低转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低芥酸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和双低不育材料388A与黄籽双低品系杂交,F1去雄正反回交,以BC1后代B2代中的A株与原父本回交,再与B3中的A株测交转育,经7代即可有效地育成黄籽频率在80%以上、硫苷含量30μmol/g介酸含量<1%、且植株性状整齐而稳定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在陕西省区域试验编号为"8"的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白花突变体,自交后代发生育性分离.该材料为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材料的衍生材料,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ms1ms2ms2)和1对隐性抑制基因(rfrf)互作控制.经过5年研究,已初步选育出4个纯合两型系,1个临时保持系,1个全不育系以及16个恢复系.此类核不育材料能利用临时保持系实现"三系化"繁殖杂交种,被国内油菜育种工作者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6的遗传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低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6”是以甘蓝型油菜双高雄性不育系“MICMS”为基础材料,采用双低油菜中间品系为轮回亲本,应用“育性,品质同步筛选法”转育而成。双你品质性状及不育性状的质核互作效应遗传性稳定。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宁A6与“宁B6”具有稳定的异质同核性,宁A6多出酶带(Rf为0.19和0.84)来源于不育细胞质。“宁R1”及其F1亦其F1亦含有各自的特征酶带。遗传试验证明,宁A6的育性受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118A的发现与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以在黄籽双低常规品系5862R中发现的核不育株与常规品种广泛杂交,个别特殊组合分离后代进行系内和系间测交、自交,通过4年6代成功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型系118AB、临时保持系118C及其全不育系118CA。经遗传验证,该不育系为隐性核不育,且与117A、S45A不育基因不等位。除具备双低优质特性外,还具有恢复源广,易选配强优势组合;不育性彻底而稳定,不育率100%,使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变得更为简便易行,利于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和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白花+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2AB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甘蓝型油菜自交系材料8307C的白花基因和不育株101-007AB的隐性核不育基因分别导入自交系自2512C,采用杂交、自交、连续回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高含油量、高蛋白、高配合力的双低油菜"白花+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2AB。"白花+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2AB具有高含油量(44.81%)、高蛋白(28.20%)、高配合力(一般配合力)、低芥酸(0.02%)、低硫苷(19.72μmol/g)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创建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相似文献   

17.
对甘蓝型油菜不同级别育性植株进行自交和异交结实试验,检验陕2ACMS系统中0~6级花株之间的育性差异,将其划分为不育(0、1级),半不育(2、3、4级)和可育(5、6级)三类。根据陕2A转育系与保持系及恢复系之间的复交试验育性分离比率进行遗传分析表明,半不育系洛川181A的半不育受半不育基因控制,相对不育基因为显性,恢复基因则为隐性。  相似文献   

18.
双隐性核不育和三隐性核不育是中国油菜杂优育种中利用的2类重要核不育材料。双隐性核不育ms1、ms2基因和三隐性核不育ms3、ms4基因是2套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彼此独立控制育性。以前曾提出三隐性核不育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对隐性核不育基因的作用可能是非专一性的假设。本试验对油菜双隐性核不育材料9A130与三隐性核不育"临保系"1740C的杂交F1、F2、F3,以及F2可育株与双隐性核不育株测交后代育性分离比进行分析,结果不支持以前提出的假设。说明,隐性上位基因rfrf与隐性重叠不育基因的抑制作用是专一性的,即rfrf仅对ms3、ms4有抑制作用,对ms1、ms2不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是一种优良的授粉控制系统,但是由于该授粉系统受到三对基因表达调控,遗传规律复杂,选育的难度很大,临保系的选育是其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材料的发现,探讨了隐性上位核不育油菜临保系的选育方法,期望为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118AB为供体,沪油15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自交等方法,并结合品质检测进行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转育,最终获得了1个新的纯合两型系20228AB,其含油量为47.30%.利用20228AB配置的杂交组合沪油杂7号和沪油杂8号在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两组合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沪油15增产8.9%和20.5%,平均含油量分别达47.76%和50.12%,结果表明,通过利用BCF2群体进行连续回交转育从而获得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