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湘阴县19 a(1986~2004)来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进行通径分析得出,雨日对早稻稻瘟病病害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影响最小为温度。选用了温度(X1)、降水(X2)、日照(X3)、雨日(X4)4个气象因子与病害指数建立了湘阴县早稻稻瘟病预测预报模型:y=-0.0115-0.00128x1 0.00274x2-0.0011x3 0.019724x4,预测的准确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第3代白背飞虱发生虫量及发生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贵州省余庆县1993--2007年白背飞虱测报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建立了第3代白背飞虱发生虫量预测模型(I):y=430.2589 76.3021x1 3.0216 x2 0.014 3x3士Sy/12=1802.71;第3代低龄若虫盛发期预测模型(Ⅱ):y=4.6259 0.5238x士Sy/比x=1.804 6;第3代1龄若虫盛发期预测模型(Ⅲ):y=3.8994 1.8346x士Sy=1.3506.利用其回归模型对第3代白背飞虱发生虫量和低龄若虫盛发期进行预测,方法简便,结果较为准确,可以提前10~15d作出预报.2008年6月应用模型进行预报,发生实况与预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对湘阴县19 a(1986~2004)来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进行通径分析得出,雨日对早稻稻瘟病病害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影响最小为温度.选用了温度(X1)、降水(X2)、日照(X3)、雨日(X4)4个气象因子与病害指数建立了湘阴县早稻稻瘟病预测预报模型y=-O.011 5-0.001 28 x1 0.002 74 x2-0.001 x3 O.019 724x4,预测的准确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危害损失率测定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危害产量损失率(y)与油菜菌核病最终病情指数(x1)、最终茎病株率(x2)之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直播油菜田产量损失模型为Y=0.13111+0.78045x1、y=-3.37308+0.56393x2,移栽油菜田产量损失模型为Y=-0.13734+0.56541x1、y=-0.79191+0.30503x2。根据组建的产量损失模型,结合现行的油菜籽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和防治效果,制定了油菜菌核病经济阈值,当直播油菜田菌核病最终病情指数达5.97或最终茎病株率达14.48%时,移栽油菜田菌核病最终病情指数达8.71或最终茎病株率达18.30%时,则应于防治适期内开展1次化学防治:当直播油菜田菌核病最终病情指数达10.75或最终茎病株率达21.09%时,移栽油菜田菌核病最终病情指数达15.31或最终茎病株率达30.53%时,则应于防治适期内开展2次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三个抗感不同品种的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关系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经对试验结果的拟合,得出了3个品种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间的关系符合y=ax·ebx模型,其中抗病品种新克旱9号为y= 0.3451x·e0.00690x,较抗品种信阳861为y= 0.4178x·e0.00679x,高感品种陕农7859为y=0.5290x·e0.00608x.试验结果可使小麦赤霉病的流行预测得出的病穗率与病害损失估计所要求的病情指数间得以衔接,进而为正确指导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健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84-185
应用逐步二级分辨技术,以山东省临沂市1995—2006年共12年棉铃虫发生程度的系统调查资料为历史原始数据,建立了3个二级分辨模型:y1=-0.003 0x1-0.004 6x2;y2=0.060 0x1-0.002 2x2;y3=0.267 7x1-0.013 2x2,运用所建模型,对历史资料进行回代验证,其历史拟合率达90%以上,并对独立样本进行试报,预报结果与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提高,玉米叶片自下而上干枯严重,产量损失率提高。玉米产量损失率与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及病株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73^※※、r2=0.9732^※※。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及病株率的回归式分别为y=0.39x1-2.41,y=0.43x2-11.94。拟定玉米纹枯病防治指标为病情指数16.4,或病株率为37.1%。  相似文献   

8.
依据田阳县2002—2012年水稻纹枯病观测田的病情系统调查记载表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00对数据,构建了病情指数y与病株率x数学预测模型y=0.2919x-0.1478(%,0〈x〈20),应用于预测预报时可减少调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区试验设计、以人工接菌和药剂保护方法造成有显著差异的多梯度病情。根据乳熟期病情指数x_1,腊熟期病情指数x_2和x_3(x_3=x_2-x_1)与产量关系组配成三个可预报不同发病程度下的产量回归模型,预产量■和病害产量损失率L的结果为:■=583.416-11.340x_1;■=593.341-7.126x_2;■=584.470-5.750x_1-8.269x_3;L=(1-■/a)×100%。  相似文献   

10.
王莹  王丽  张大为  王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55-5856,5861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研究目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多个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依据对强降水天气个例物理量统计所得出的预报指标,利用回归方程来对未来某天强降水天气的降水量进行预报。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地区未来24 h降水量的预报方程为y=16.861-0.185x1+0.164x2+0.234x3,且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对检验个例的误差统计发现,相对误差较小,预报结果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1.
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渭北旱塬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气象因子,求得了最优回归子集,并用前5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该模型对2002和2003年苹果黑星病的流行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月份和8月份的降雨量、前一年12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及1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苹果黑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对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通径分析在毛竹枯梢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通径分析的原理 ,对 1 988~ 1 989年在尤溪设立的 8个标准地所收集的气象因子和病速的观察资料进行研究 ,力图剖析各因子对毛竹枯梢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其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平均气温与病速是决定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的主导因子 ,平均相对湿度对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的直接作用不大 ,但通过平均气温对其间接作用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已有的陕西省富士系苹果高温热害指标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问题,基于灾情数据,设计横向修订法,利用日最高气温及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已有高温热害指标进行修订,并通过试验观测对修订后的指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修订后的指标可较好反映灾情,具有良好效果。该修订方法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有限受灾样本开展指标修订,为修订或建立其他经济林果气象灾害指标提供借鉴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避雨栽培对台农一号芒果园温度、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开展芒果避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搭建简易大棚,对3年生台农一号芒从开花前期至采果结束进行全程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CK),观测棚内外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情况,测定分析芒果采后相关生理指标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芒果冠层日均温度比露地提高0.7℃,日均相对湿度较露地降低6.0%.避雨栽培模式下果实外表光洁,平均单果重比露地栽培提高14.00 g,采后病害发生率较露地降低33.5%(绝对值,下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模式下芒果的可滴定酸含量较露地降低0.012 mg/100 gFW,维生素C(Vc)含量提高0.01 mg/100 gF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1.20%.[结论]避雨栽培可有效提高大棚内台农一号芒果树冠层温度、降低湿度,有利于降低芒果果实采后贮存期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果实品质,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的芒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桂花盛花期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炫柯  段毅强  李家文  刘永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2-8482,8484
利用柳州市近10 a(1995~2005年)9月上、中、下旬的平均温度、降水量,降雨日数、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湿度以及桂花盛花期的物候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各气象因子对桂花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桂花盛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9月中旬平均气温9、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与9月上旬平均最低气温,建立桂花盛花期预测模型,并对1995~2005年桂花盛花期出现日期进行回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高,可用于指导柳州市桂花花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7.
2001—200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地(致病菌系为落叶型SXMV4I型),对晋棉13号感病品种6月初至8月下旬进行了棉花黄萎病的系统调查,并结合当地的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对黄萎病的发生消长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每年6—8月月平均气温在24~26℃之间,雨日在12 d以上,降雨量在100 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均最适宜黄萎病的发生;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增加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很密切,与雨日和降雨量相关性较差,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差,但偏相关中相对湿度与雨日相关性极强;合并5 a的资料,通过多因子和偏相关系数的筛选,得出平均5 d内病指(y)与相对湿度(x1)和雨日(x2)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1.981 7x1+12.230 5x2-120.54。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枯梢病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91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设立固定标准地,通过孢子扑促和病情调查,搞清了勃利县落叶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根据落叶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利用前1年6、7、8三个月的平均温度(X2)和平均降雨量(X3)为自变因子,采用回归测报方法多元线性回指数。又采用了灰色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对模型内外的实际病情检验,证明预测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9.
文中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及植病流行学方法对稻叶瘟流行涉及的几个主要子系统进行了定量研究.研制成了“温湿雨促病指数”、“侵染势能”、“稻体感病指数”以及“病斑的潜育显症”4个子模型,为建立稻叶瘟田间流行的模拟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育成期蛋鸡在散养状态下受环境影响大,易生病,体温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鸡体体表温度和翼下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温度预测模型。环境温湿度会影响鸡体体表温度的测量,为使红外热像仪采集的体表温度能够准确的反应出鸡体真实温度,试验对鸡体翼下温度和体表温度进行同步测量,并采集饲养环境中的温湿度,通过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找到能够反应鸡体真实温度的变量,建立最优温度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散养状态下育成期蛋鸡羽毛覆盖区域温度和环境温度存在共线性;2)多元线性温度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8%;3)多元非线性温度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7%。表明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蛋鸡的体温检测,而且多元非线性温度预测模型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