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玛纳斯县农田化学除草的技术原则、小麦杂草防治措施、向日葵杂 草防治措施、瓜类杂草防治措施、玉米杂草防治措施其它杂草防治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玛纳斯县农田化学除草的技术原则、小麦杂草防治措施、向日葵杂草防治措施、瓜类杂草防治措施、玉米杂草防治措施其它杂草防治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向日葵种子大量无序调入、植物检疫工作的滞后,导致向日葵列当在巴彦淖尔市黄河沿岸河头地及部分套里向日葵田发生严重。目前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列发生危害面积在1.33余万公顷,经济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生产田进行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列当的特征、为害以及防治技术等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列当的建议,为向日葵列当杂草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向日葵种子大量无序调入、植物检疫工作的滞后,导致向日葵列当在巴彦淖尔市黄河沿岸河头地及部分套里向日葵田发生严重。目前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列发生危害面积在1.33余万公顷,经济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生产田进行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列当的特征、为害以及防治技术等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列当的建议,为向日葵列当杂草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列当是一种寄生型杂草,严重危害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分析了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并对影响向日葵列当的主要环境因素、抗列当基因挖掘及品种抗性鉴定以及向日葵列当主要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品种抗性、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节肥减药、加大生物防治力度以及提升农技培训水平等措施提高向日葵列当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田列当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向日葵田危险性检疫杂草列当在我国东北和山西省危害严重的问题 ,作者根据文献报道 ,从选用抗列当品种、严格进行植物检疫、及时拔除田间列当苗和向日葵自生苗、实行轮作制度、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诱发列当出苗后全部铲除等方面介绍了防治列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播种面积40万hm^2以上。列当是严重为害向日葵的寄生性杂草,其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导致向日葵植株矮小、瘦弱,花盘直径变小,瘪粒增多,产量降低,为害严重时造成不能形成花盘,甚至全株枯死。为研究探索通过栽培措施减轻向日葵遭受列当侵害,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于2009年和2012年对该地区向日葵田进行了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向日葵田杂草有22科62种。2a发生频率均在50%以上的杂草有8种,分别为稗草、反枝苋、藜、本氏蓼、苍耳、狗尾草、金狗尾草和苣荬菜,这8种杂草可视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的主要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9.
全寄生杂草向日葵列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日葵列当是根部全寄生杂草,从寄主体内获取生存繁殖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轻者造成寄主减产,重者导致寄主死亡。通过农业栽培措施、化感作用、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选育抗列当品种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向日葵列当的危害。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向日葵列当的危害、生物学特性、特殊生活史、防除策略等内容,并对当前向日葵列当急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尽快解决向日葵列当防除这一世界难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赤峰地区向日葵田杂草种类、发生情况及向日葵除草剂应用现状,梳理了向日葵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向日葵生产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和化学除草剂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安全有效地防控向日葵田间杂草的发生与危害,使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对向日葵田进行土壤处理,观察用药后各处理向日葵的生长情况和杂草控制情况,通过计算分析用药后不同除草剂处理各类杂草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筛选出适合向日葵的安全有效土壤处理药剂5种,分别是氟乐灵、仲丁灵、异丙甲草胺、恶草酮和丙炔恶草酮。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在向日葵田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6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向日葵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向日葵的安全性,筛选适于向日葵田使用的除草剂,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调查研究施药后的除草效果及对向日葵苗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对向日葵安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对向日葵安全。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对阔叶杂草有良好防效,对向日葵安全。80%丙炔噁草酮对向日葵苗期鲜重和最终产量有影响。结论显示, 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330 g/L二甲戊灵乳油、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和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可以用于向日葵田,80%丙炔噁草酮不适合在向日葵田使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向日葵列当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专寄生向日葵、烟草和番茄的寄生性杂草。由于近年内蒙古的向日葵种子大量无序从国外和区外调入,以及种植高感向日葵列当的食用向日葵品种,导致列当在自治区大范围扩展蔓延,特别是向日葵主产区巴彦淖尔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田间调查,详述了列当的种类、分布、发生危害规律以及防控措施,为指导向日葵列当杂草的科学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向日葵田杂草有20科55种,其中阔叶杂草17科43种占78.2%,禾本科杂草9种占16.4%,其它3种(鸭跖草科、百合科、木贼科各1种)占5.5%。一年生杂草30种占54.5%,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7种占12.7%,多年生杂草18种占32.7%。出现频率50%以上的杂草10种,分别为稗草、藜、铁苋菜、香薷、金狗尾草、苣荬菜、苍耳、问荆、反枝苋、鸭跖草,这10种杂草可视为东部地区向日葵田的主要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15.
<正>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的生长及种子发育具有很大的危害作用,可使植株矮小、瘦弱,花盘直径小、瘪粒多、产量低及含油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不能形成花盘,最后全株枯死。基于此,介绍向日葵列当的发生规律,分析向日葵列当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向日葵列当的综合防治措施。向日葵列当又称毒根草、兔子拐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双子叶植物,列当科。向日葵列当是对向日葵危害严重的寄生性杂草,受害重的地块,株寄生率达72.0%~91.0%。向日葵列当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可使植株矮小、瘦弱,花盘直径小,瘪粒多,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适宜药剂,有效控制向日葵田中列当的危害,以当地较受欢迎的地方品种白葵花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寄生性杂草列当在向日葵田中的发生特点选用7种不同的除草剂或除草剂组合,对向日葵田进行处理,研究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有效防治列当、减少因列当发生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同时对向日葵安全。其中48%氟乐灵和33%二甲戊灵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达到30.52%和25.00%,可在封垄前的土壤中施用。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菌核病的起因与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烂头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在存我国分布于各向日葵产区。向日葵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多种作物和杂草,如大豆、大麻、烟草、西葫芦、芹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还为害菜豆、圆葱、菠菜、莴苣、黄瓜以及茄果类蔬菜等。可侵染64个科的380余种植物。向日葵是我地区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栽培面积达几万由。由于近几年向日葵菌核病严重发生,使栽培面积大大缩小,产量也大幅度下降,旱田向日葵由80年代初平均亩产75公斤,下降到45公斤,产量下降60%。为尽快摸清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起因及防治措施,于1986年开始了试验研究工作。一、向日葵菌核病流行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一、播前准备1.种子处理试验表明,用种衣剂包衣种子对防治向日葵烂种和苗期病害有很好的作用。2.化学除草用50%乙草胺80~100克/667米2,在播前7天处理,能有效防治1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是阿勒泰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的籽粒中含有多种高聚不满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向日葵适应性强,抗低温,干早、耐瘠薄,并能耐盐碱和偏酸性因而近年来向日葵的种植发展很快,并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向日葵列当是向日葵生产中重要的典型的根寄生性杂草,新疆阿勒泰地区是向日葵列当发生的重灾区。生产上没有坚持合理轮作,导致向日葵多种病害不同程度加重,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其中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为害相当严重,使其植株瘦弱,花盘变小,产量和质量下降。主要危害瓜类、茄科、豆科和向日葵等作物。一般能够造成作物减产约20%,严重时可达50%左右。下面将向日葵列当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列当属于根部全寄生杂草,从寄生主体获得营养物质进行生存,吸收向日葵影响后 回导致向日葵出现减产、死亡等现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本文便从抗向日葵列当的向日葵品种 出发,对选育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