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陆良县蔬菜产业因其生长周期短、适种品种多、产品品质好而发展较快,年产值突破亿元。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自给不足到批量市场销售,已成为陆良农民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目前主要是生产初级产品,档次较低,大路菜多,精、特、新菜和无公害蔬菜少;加工增值少,市场份  相似文献   

2.
2020年,全国各省中药材种植规划面积已达520万hm~2,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7大道地药材产区优势聚集,强势推进,其中西南产区(云、贵、川)发展最为迅速,种植规模已占全国的1/4。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市场地位。中药材种(养)业在云南省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当地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构建云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万亿级支柱产业,对促进云南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凤山县是广西第二批中药材示范基地,县内的药用植物品种达1000多种,道地中药材品质优良,中药材产业是凤山县特色产业,但凤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着中药材产业投入持续力度不够,中药材种植缺乏科学研判和合理规划,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缺乏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产品初加工建设进度缓慢,精深加工企业较少,全产业链尚未形成,产业缺乏标准化体系建设,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实现凤山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科学种植管护;实行产地加工标准化生产,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科学引智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完善中药材产业标准化体系,把好质量关,打造和树立品牌等措施,以推进凤山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生产规模、品牌建设、道地品种、专业市场、产后加工、农民增收、行业协会和科研联盟等方面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状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提出了建设优质药源基地、核心加工园区、现代流通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种植规模、品牌建设、品种优势、市场建设、加工企业、科技研发等方面介绍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现状,提出了打造优质道地中药材药源生产基地、中药材标准化种子种苗基地、大型综合中药材现期货仓储物流和市场贸易平台、特色中(藏)药饮片生产及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及健全产业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在榆中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及榆中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榆中县中药材产业的对策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引导和支持营销组织 (企业)及加工企业的建立,创建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快中药材的经营、销售和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本地农业技术部门的优势,培训一批农民骨干技术员;建立健全中药材产销信息网络;创建品牌,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对平凉市崆峒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介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旨在促进崆峒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从富源县中药材生产的规模、栽培水平等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发展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全县自然条件、物种资源、技术水平等发展条件,提出今后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对策措施,以期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福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探讨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五个结合的发展原则,提出建设福州市中药材八大药源基地,建设产地市场与批发市场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发展以加工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技术能力提升为重点的加工体系,完善以科技平台、推广平台、培训平台为主体的科技支撑体系,并从产学研结合、技术合作交流、智力支撑与资金投入、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福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近年来,河北省隆化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的生产潜能,特色农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肉牛、设施蔬菜、中药材、草莓等优势特色产业。虽然隆化县特色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产业生产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力不强,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现针对上述  相似文献   

11.
商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且已形成一定规模。基本经验有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化运作、个体营销促进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保障措施不力、技术服务滞后、生产盲目性偏大、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发展资金短缺等;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力度,完善体制,建立健全保护体系、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甘谷县中药材自然资源优势,作者结合甘谷县中药材发展现状,从发展思路、目标、布局、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甘谷县中药材产业得以有效开发利用的具体思路,以提高中药材生产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正>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已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的中药材产业链。"十三五"以来,与中医药发展相关的规划、政策相继出台,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深入分析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态势,有利于中药材产业的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是广西柿子生产的主产区,现有柿子面积2.05万hm2,产量26万t,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区的42%和65%,而平乐县柿子种植面积0.78万hm2,产量10.5万t;恭城县0.67万hm2、10.8万t,两县柿子面积、产量分别占桂林市的70.8%和81.9%.柿子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看好,柿子鲜果及加工成柿饼的市场销售价始终坚挺,鲜果每公斤平均价达3~4元,柿饼每7~12元/kg.平乐县年农民人均水果收入1000元,而柿子收入就占400元,恭城县年农民人均水果收入2471元,其中人均柿子收入440元,柿子在当地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平乐县获得全国水果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生产的柿子、沙田柚为主的九大类水果可使用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恭城县获得全国无公害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称号.目前两县生产种植的柿子品种是鲜食、加工兼用的月柿品种,基本上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在产品销售、加工出口方面,平乐县目前柿子鲜销仅占产量的20%,80%用于加工柿饼,其中40%是农民卖鲜果给加工农户和加工企业加工,40%是农民自己加工;恭城县柿子鲜销和加工各占50%.恭城县目前引进汇坤农产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进行柿饼加工和脆柿加工,年加工能力3万t,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港澳地区及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新化玉竹出口韩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铁 《湖南农业》2006,(8):12-12
由新化县中药材联营合作社生产加工的玉竹产品,至2006年6月底已出口至韩国150多吨,填补了新化县农产品出口空白。近几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将发展中药材生产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200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667公顷,种植品种有100多个,产值达1亿元,其中仅玉竹种植面积就达667公顷。并先后于2003年、2004年扶持成立了“新化县中药材协会”和“新化县中药材联营合作社”,建立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23个,开辟了新化县中药材信息网站。新化县中药材联营合作社现有社员251户,建有1个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000吨的中药材加工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和中药保健需求的日益迫切,中药材种植备受青睐。如何做大做强临朐中药材产业、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领导决策者和农技推广人员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临朐县在中药材资源、产业规模、品牌认证及加工基础这些方面的现状与优势,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规范化种植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及产供销信息不畅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及对策:合理规划发展布局、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资源保护开发滞后、技术规范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合理布局药源基地及加快技术体系、市场体系、加工体系建设,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绿色化进程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加工用红辣椒已成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重要的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年种植面积已达到3.3万hm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新疆最大的红辣椒生产基地.为了适应加工用红辣椒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做大、做强、做优辣椒产业,走生产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者知识化发展之路,持续扩大加工用红辣椒种植规模,提升辣椒生产水平、产品档次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根据当地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该项技术,供种植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每年以百万亩的定植规模加速推进,优势品种区域化发展,林果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林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林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技术落后,产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短,初级加工产品居多,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仍偏少,林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林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果品采后加工率仅为6.63;,果品增值和竞争处于劣势.根据南疆特色林果种植和加工的现状以及国内外林果发展现状和技术趋势,指出了特色林果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渭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特点的实地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其产业升级的措施是:制定并严格实施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中药材标准化(GAP)基地推广建设;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市场信息化水平;加快协会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政府职能,助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