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辖社区141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给予为期1a的综合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膳食、运动、用药情况,血糖、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结果经社区综合干预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明显提高,膳食情况、用药情况及运动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血糖、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有下降,动态血压≤130/80mmHg的患者由原来的33例增加到122例,达标率为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患者血糖、血压的控制也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在同样的治疗下,教育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以改善生活方式、心理疏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一般的护理.在健康教育前及干预期满1年分别对两组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教育组在改善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性、糖尿病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和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防低血糖反应健康教育对其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湛江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运动的护理干预6个月,采用自身干预前后对照设计,分别于6、12、18、24周观察其对血糖的影响。结果运动后6周测定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后12、18、24周均较比运动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的前提下,坚持规律的运动能有助于有效控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持续的运动护理干预是社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疗法后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观察组在维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0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测试,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综合干预10个月后,观察组有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患者FBG,PBG,HbAlc控制较好,可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本城区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7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并对教育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对14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1);教育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取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融入生活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居民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调查并建立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档案,制定糖尿病护理干预计划,大力进行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定期体检,及早监护和治疗。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整体干预,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疑难病进行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实施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干预,旨在为提高有效的社区预防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建档管理、分级干预、随访及群体健康教育的措施对121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同时,并应用自制的量表对该区内36岁以上的387名居民的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6.4%、73.6%、43.8%上升为95.9%、86.8%、73.6%;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干预后居民除饮酒外.余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尤其在限盐饮食方面更为突出。结论:对高血压病忠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并增加其管理依从性,从而提高社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控制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某社区229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普遍存在。患者非常需要的前3位为:用药知识(56.33%)、尿糖监测(48.03%)和疾病基本知识(47.16%);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主要希望以:小册子(89.66%)、专题讲座(87.35%)、交谈(87.35%);而初中以下文化者则为:交谈(93.66%)、演示(90.14%)、专题讲座(79.58%);健康教育D8周后,其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均较教育前有所提高,且高中(中专)以上文化者教育效果更好,均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系统健康教育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本院体检中心或住院的136名2级(中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系统健康教育组(Ⅰ组,n=70)和普通健康教育组(Ⅱ组,n=66),其中Ⅰ组接受药物治疗和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健康教育,Ⅱ组接受药物治疗和一般卫生宣教。1a后进行干预效果的比较和分析,并评价康复效果。结果Ⅰ组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相关知识合格率、相关行为转变率、超重人员比例等组内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Ⅱ组组内前后对照,仅低脂低盐饮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一方面可提高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情、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和药物治知识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减轻患者负担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聚厚花青素(OPC)对搪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低聚厚花青素对昆明小鼠进行口服毒性限量试验;采用STZ小剂量多次注射方法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组分别按50、100、150mg/kg体质量灌胃给予OPC,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灌胃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4周;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动态监测实验动物外周血中血糖含量。结果:小鼠口服OPC限量试验结果〉5g/kg体质量,证实OPC安全、无毒性作用;成模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为18.37+2.13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出现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表明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3个OPC给药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趋势得到控制.血糖随者给药时间延长而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OC具有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幅度.降低血糖水平、干预糖尿病发生发展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家属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的促进、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在所用药物相关知识、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疾病相关知识、儿童预防保健知识等方面知识正确率及按医嘱用药、常见症状家庭处理方法、预防儿童常见病方法等健康行为方面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患儿家属健康行为、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在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干预、常规出院指导,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达标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糖尿病自我管理测评分与运动锻炼、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信息平台实施延续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河北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00例河北农村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并进行干预和教育,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知识缺乏、医务人员教育不足、经济条件差、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自我血糖监测不足、饮食控制差等。结论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地控制了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职工健康状态和制定保健对策,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方法:从1995年起每2年进行健康监测一次,每次时间安排在10月一11月进行。采取专科登记,按年龄组选项进行肝功能 乙肝病毒;空腹血脂、血糖;胸透、心电图、B超等项目检查,保健科核实汇总。结果:职工的谷丙转氨酶(ALT)、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率逐年增高,以2002年增高明显(P<0.01);血糖水平呈现先升后降,以2002年降幅明显(P<0.01);前列腺肥大检出率以1995年与1997年最高,分别为40.4%和44.8%,至2002年下降为18.0%(P<0.01)。结论:我院职工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为提高职工健康生活质量,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调节饮食,减轻精神压力,而适当运动,控制血脂血糖的升高是疾病预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个体干预组及常规组各40例,给予个体干预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血糖水平;采用SF-36量表评价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不良情绪。结果干预前2组HbA1c、FPG、2hP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HbA1c、FPG、2hPBG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个体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P0.05),个体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2组SDS、SAS评分下降(P0.05),个体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能帮助老年T2DM患者平稳控制血糖,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保健品的效果。方法:以自制问卷为工具,采取方便抽样法,对糖尿病患者239例是否正确使用保健品、保健品基本常识、保健品购买使用注意事项、保健品相关法律法规、保健品真伪鉴别方法和维权手段等5个方面来进行调查、教育及评价教育后的效果。结果:239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67名糖尿病患者,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并使用过保健品代替糖尿病药物治疗,经过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保健品的人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239例进行保健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后,患者在保健品基本常识、保健品购买使用注意事项、保健品相关法律法规、保健品真伪鉴别方法和维权手段等4个方面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保健品相关知识的认知,减少不正确使用保健品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正确使用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沼型疫区疫情控制达标年成年妇女血防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现场随机问卷方式调查荆州区疫区20-80岁成年妇女179人,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采用SPSS1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成年妇女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7.77%和94.41%。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分别为84.21%和89.47%,低于小学至高中文化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成年妇女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均达到省重点项目目标要求,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发热知识及护理行为的影响.为进行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及家属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对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前、后发热相关知识认识和护理行为进行调查.并作出统计学分析。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及家属对发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行为的差异呈显著性(P〈0.01)(见表1)。结论:在发热门诊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能普及发热相关知识和改变不良的护理行为.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糖尿病患者能更好地按医嘱进行治疗、饮食、建立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并对其进行为期2a的护理随访指导,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按时检查、控制饮食、药物疗法及血糖检测的遵医率分别为75.0%、80.0%、93.3%、8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运动疗法的遵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vs31.7%,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访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融洽护患关系,从而开拓门诊、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小莉  王燕青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93-194,19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社区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于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心理、用药指导和血压监测等护理干预,1年后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2组血压控制效果,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危险性认识和服药依从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系统地掌握疾病知识,改变了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达到减少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