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千百年来,枫树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诗人们的吟颂。在盆景艺术领域里,槭树科树木亦倍受人们的青睐。焦国英先生的《枫林颂》是在众多的枫树盆景作品中,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盆景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传斌 《花木盆景》2000,(1A):88-88
当今,无论是盆景市场.还是盆景之家.所见形象盆景作品确为丰富多彩,规模空前。那些形似人物、动物、器物的树桩,为它们各自的形、象、神的组合,所表现的形态美和动态美,使人得到情感的愉悦,实现真正的艺术感受。就当代形象盆景中的优秀作品而言,我国著名的盆景艺术家和一些盆景爱好者,  相似文献   

3.
刘洪 《花木盆景》2003,(7):18-23
从《世界盆栽》杂志上看到MR.ROBERT先生的盆景作品,就被其盆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进而了解到ROBERT STEVEN先生是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盆景艺术家,也是印度尼西亚盆栽协会对外联络部部长。今年我们有幸相识于北京,ROBERT STEVEN先生豪爽洒脱的性格和激情恣意的盆景理念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盆景欣赏是一门大学问,也是盆景界急需系统化的课题。盆景之为美.可谓共识,但美在什么地方,如何去欣赏这种美.如何去揭示盆景作品中所蕴古的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品味盆景大师匠心独运赠予盆钵中的韵昧.解读咫尺山林所表达的无限风光.很多人却未必明了,。这不仅是一个欣  相似文献   

5.
盆景作品成型阶段就是从作品基本成熟到作品消失所经历的时间。它的创作目标是:在保型保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花木盆景》2008,(10):1-1
盆展是展示盆景创作成果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化盛宴,也对盆景的创作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一般说来,艺术品的展览就是艺术美的展示和艺术创作手法的比拼。但是,盆景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盆景作品也不是一般的艺术作品,所以盆展不但要尊重一般艺术品展监的要求,充分展示盆景艺术的美,还要考虑到盆景艺术的特殊性,做到艺术美与健康美、自然美及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把盆景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引导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来。这里所说的健康,就是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病态,提倡有生机和活力的美;所谓自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工制作痕迹,提倡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7.
树石盆景在中国盆景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侍女手捧有树有石的盆景,经过历代艺术家创造和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民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形式。树石盆景最能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突出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示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体现作品的思想性,传自然之神和作者之神,代表着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师法造化gro,山松如歌/佚名9102树灿烂/佚名9/03风骨/佚名9/04松林颂/黄玲瑜胡乐国9/05枯荣/佚名9/07自然之美/诚树苑9/08原野之树/胡光生9109百年赤松/佚名盆景鉴赏18101盆景铭劝天佛国》读感l马树营,田02气角枫盆景作品赏析/黄建明20102林瑞温酒瓶盆景/池国益18103崇尚自然力求创新—韩学年盆景艺术/谢克英18j04师古而不泥古—赏袁欧明雀梅盆景《幽谷揽胜》/曾宪烨20/04大与清香似有私—洪锦华和他的梅花盆景/张一民21104岭南水岸盆景《细水长洲动小析j陈万钧19105威武神韵血火风采—赏楼木盆景《剑之恋))/陈洪全寸9205嚼芙蓉国里尽朝晖…  相似文献   

9.
盆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盆景的艺术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统一的美。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仅要有美的形式,更要有美的内容,而美的内容必须靠美的形式来展现,二者高度统一才会达到艺术美的极致——意境美。只有情景交融的作品才会打动观众。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之受到美的启迪,从而才能激发人们创造美的热忱。  相似文献   

10.
张辉明 《花木盆景》2006,(10):19-21
盆景树之树干部分,是上连树冠顶部,下接树桩板头的最耀眼、最有表现力的组成部分。树干部分其位置之重要,就好比我们人之身材,其外在形象优美与否,直接关系到盆景作品的优劣高下、品位高低,乃至成为整个作品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向前 《花木盆景》2003,(7):16-17,6
初识戴富舜先生学是10多年前的事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是他质朴的为人,还有就是他出神入化的盆景作品。戴先生出生在江苏盐城,人杰地灵的历史古城孕育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80年代初,他师从著名的盆景艺术大师朱子安学习盆景创作技艺,深得朱老先生的赏识,20多年来醉心于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2.
水旱盆景的材料主要包括盆、树、石、摆件和土。 由于水旱盆景系由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相结合而成,因此其选材的基本要求也与该两类盆景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独特的要求。制作水旱盆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雀梅盆景《古韵脱颖》(见《花木盆景》1999年12期封三)是盆景艺术家胡光生先生所创作的徽派盆景作品中较为成功的佳作之一。整个作品恰似一幅精美的新安派画卷,散发出阵阵浓郁的古皖文化墨香气息,赏后使人为之振奋,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的成功举办,无疑是2008年中国盆景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其展览规模之大,参展盆景作品水平之高,展览运作方式之独特,都是近年来所罕见的。尤其是用黄金铸造奖牌,更成为世界盆景界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新闻媒体对“唐风展”及其会址——中国唐苑相关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盆景爱好者,对“唐风展”创办人张小斌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详细了解张小斌先生的盆景情缘和“唐风展”情怀。  相似文献   

15.
风雨同舟 不离不弃——赏朴树盆景《长相依》 一、整体效果 这是一大一小的双直干造型,作品整体大效果在雄与秀之间。双干造型,常规多见的是清秀、疏朗,俊逸树相,但该作品俊逸中又具雄奇之态,从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我与盆景     
楚风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凤凰花城内,现有博兰、香兰、雀梅、金银花等各类成型、半成型盆景数百件。园主胡某,湖北松滋人, 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新闻副教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盆景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胡某虽供职于省委机关,然于仕途淡然,惟喜舞文弄墨,于盆景根艺尤其痴迷。2000年租得一块地儿创建楚风园,亲手制作盆景百余件。有盆景作品和盆景鉴赏文字见诸报端。艺术上主张以材施艺、因树造型,以为自然之树、之山水乃上帝造物,只能“模仿”其万一,盆景创作的所谓“高于自然”,无异于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7.
<正>树木盆景的取材,过去多依赖山采,其造型依材而为。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苗培取代了山采。苗培素材自小开始培养,随人所愿地塑形成为可能,盆景爱好者可以将苗培素材通过蟠扎、修剪等手段,制作成自己喜爱的作品,回头式盆景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盆景是书法的姊妹艺术。书法讲究的是线条之美,顿挫波折、线条圆转是书法行笔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8.
正厦门柯成昆先生对榕树情有独钟,多年来,经手柯先生的上品榕树盆景不在少数,像此期封面作品,柯先生十余年前收进,经过柯先生细心雕琢树相初成之时,因朋友酷爱而割爱出手。盆景也是有灵性之物,数年之后,该树再度回归柯先生之手,这种缘分或许也是注定。厦门柯家花园本期欣赏作品也是一件极具风骨的榕树盆景,该作高110cm,  相似文献   

19.
<正>这次采纳的是木村正彦先生的作品、和木村先生用不同于平素的技术给此树实施改作的方法,不懈追求对其"盆景美"所带来的世界。这棵真柏是很久以前日本的真柏,推断树龄500年,在最高的山采产地新泻县系鱼川之地的悬崖峭壁上采摘下来的。在田地里育壮后削掉年轻的圆干被作成造型真柏作品,创造出了人力难  相似文献   

20.
<正>树石盆景传自然之形、作者之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充分表现自然美、创造美和意境美,既能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主流。树石盆景是以树木与景石为素材在盆中表现自然景观,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