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沿淮稻区的自然气候等生态环境和水稻生产实践情况及目前水稻育种科研成果、市场水稻品种名目繁多等因子,提出沿淮稻区稻农选购水稻品种新指南,以期促进沿准稻区粮食安全,稻农收益。  相似文献   

2.
青阳县2018-2020年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利用虾稻连作模式优势实施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发生,做到“虾安全、稻丰收”,提升稻虾品质,增加种养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种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吕丹丹 《吉林农业》2011,(3):29+31-29,31
文章通过构建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依据对苏北淮安市涟水县225位稻农的调查,分析了稻农对转基因水稻的认知、种植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稻农种植水稻的时间、稻农的家庭收入、转基因水稻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健康以及国家主权的危害、高产等都对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意愿有着正的或负的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转基因水稻种植和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了长丰县稻虾综合种养中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稻虾种养中水稻的栽培技术措施,分析了稻虾种养模式产生的效益,以期为充分挖掘长丰县水稻"提质、降本、增效"潜力、提高稻虾米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虾连作模式下稻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2020年青阳县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利用虾稻连作模式优势实施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本文介绍了青阳县稻虾连作模式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稻虾连作生产模式下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分析了应用效果,发现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发生,做到"虾安全、稻丰收",提升稻虾品质,增加种养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种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稻鳅共作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推广应用稻鳅共作种养模式。[方法]开展大棚盆栽试验,观察稻鳅共作和水稻单作2种处理对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相比于水稻单作,稻鳅共作可使土壤的pH趋于中性,减缓土壤有机质的下降,增加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对于磷、钾元素的吸收,使水稻长势变好。稻鳅共作显著影响水稻生长,水稻分蘖率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涨幅很大。[结论]稻鳅共作种养模式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青白江区水稻纹枯病是该区水稻的常发病害,常年发生面积达6667hm^。近年稻曲病发生为害加重,2009年发生面积达到5333hm^2。本文通过几种农药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试验,选择到目前适宜该区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促进水稻增产较为理想的药剂——30%爱苗EC、30%嘉润EC。  相似文献   

8.
从播前准备、制备乳芽、播种及播后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冀东稻区水稻乳苗人工抛栽技术,以期促进该稻区水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总结稻茬马铃薯"三盖"栽培技术示范效果,针对老洲镇稻茬小麦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提出利用区位优势和水稻主产区生态环境良好优势发展稻茬马铃薯生产建议,以促进水稻增收。  相似文献   

10.
总结稻茬马铃薯"三盖"栽培技术示范效果,针对老洲镇稻茬小麦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提出利用区位优势和水稻主产区生态环境良好优势发展稻茬马铃薯生产建议,以促进水稻增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水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5年江西省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论述了我国南方稻区水稻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参试品种(组合)在产量、稻米品质及对稻瘟病抗性等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当前南方稻区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杂交水稻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牡丹江综合试验站利用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近年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稻区大力集成和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使该稻区水稻生产水平、单产和总产显著提高,促进了东南部稻区水稻产业稳步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经过多年从事栽培有机水稻与养殖稻鸭相结合的种养模式技术,从水稻育苗、苗床管理、本田施肥、本田防除杂草、本田防治病虫害、水稻产量性状对比,分析出有机水稻与稻鸭结合的种养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大高于常规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4.
在稻鸭共作生产实践中,水稻一直采用水育秧和人工插秧的栽培方法,该方法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稻鸭共作中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在稻鸭共作田内水稻进行机插,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现对基于水稻机插秧的稻鸭共作技术要点及其示范应用成效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育技术对有机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育不仅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而且影响其分蘖发育及其群体构建,改善经济性状,有效提高水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机插秧推广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直播稻的缺点及其推广原因,提出减少直播稻促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成果快速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稻鸭生态共育,可增加稻田养鸭收入、节省水稻生产成本、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有利减轻病虫发生,阐述了稻鸭生态共育主要技术,以及该技术示范实践的效果和注意要点,以期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长丰县稻虾共养中水稻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了稻虾共养模式的成本与效益,旨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挖掘长丰县水稻“提质、降本、增效”的潜力,提高稻虾米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总结稻鸭共育生产技术的优点,介绍该技术的实施要点,包括稻田选择、鸭子和水稻的品种选择、水稻栽培技术、鸭子围养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促进稻鸭共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1试验目的 验证30%嘉润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效果和促进水稻生长、抗早衰、增产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材料2.1试验对象及作物品种。①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稻曲病。②试验作物。水稻二晚品种,eK优44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