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园林植物消霾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面对持续的严重雾霾天气,园林植物的消霾作用引起了当前园林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总结了植物消除雾霾的原理,阐述了如何选择与配置消霾植物,提出了园林植物消霾的主要途径。最后,分析了植物消霾的复杂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大部地区季节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讨论了雾霾天气学定义、霾与雾的特征和区别、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新乡市2000—2012年雾霾天气的特征,并针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新乡市雾霾天气的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孟娟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68-269
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大部地区季节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讨论了雾霾天气学定义、霾与雾的特征和区别、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新乡市2000--2012年雾霾天气的特征,并针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新乡市雾霾天气的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浊气清新机     
正近年来近年来,城市里的汽车越来越多,每天排放着大量的尾气;工业的飞速发展发展,导致工厂也在不断排放大量的废气。再加上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活动的活动,使植被大面积受到破坏。道路和工地扬尘十分严重,导致频繁的沙尘和雾霾天气的产生尘和雾霾天气的产生,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难道我们的地球母亲整日就要被雾霾尘埃笼罩吗难道我们的地球母亲整日就要被雾霾尘埃笼罩吗?难道我们就要天天服““雾”吗?不!我要发明一种地球空气净化器——地球吸霾器和地球吸尘  相似文献   

5.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象学中的雾、霾是两种天气现象。本研究结合2005-2014 a曲阜站雾霾天气统计数据,分析该时段雾霾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曲阜雾霾天气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季节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每到秋冬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发生笼罩雾霾天气的事情,这种天气出现时,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人体健康受到危害。人们谈霾色变,中央到下面各级政府也都加大了治理的力度,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雾霾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1雾霾的危害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雾霾天气形成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雾与霾的概念、形成的气象条件及成因等,并阐述了雾与霾的区别,针对雾霾天气的发生实况,提出治理建议,以期减少雾霾的发生,降低其影响与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重点关注一是雾霾天气。23-24日,华北北部雾、霾有所减弱,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雾霾持续或略有减弱。26日受冷空气影响,雾霾过程逐渐结束。二是江南华南雨量偏多。未来一周,江南和华南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主要降雨时段为26-27日。未来全国天气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大量的尘埃、硫酸与硝酸微滴、硫酸与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和黑碳粒子组成的污染性气溶胶——霾在我国日趋严重,已广泛成为一种频发的新气象和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对空气质量、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人体健康、旅游景观及农业生产等均造成严重影响.该文对霾的物化组成、产生原因、在我国的分布及其对植物最重要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概述与展望,为进一步明确植物生长发育对霾的响应、适应和抵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开始。我国中东部各地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介绍雾与霾的定义、区别、成因、危害等,同时结合文登市1981--2012年气象资料,对其雾霾天气的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雾、霾的成因及产生的天气背景入手,叙述地面气象观测中根据各自的判别标准如何进行判别和观测记录,为掌握雾霾天气变化及发展趋势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海东市6个台站1956—2015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霾、浮尘、扬沙、轻雾、雾天气,结果表明:浮尘和霾是影响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天气,轻雾和扬沙次之;这些天气从中东部民和、乐都向西呈阶梯状递减;20世纪60—70年代属于多发时期,21世纪20年代初5年有所增加;其中霾、浮尘和扬沙冬、春季较多,霾冬季最多,浮尘和扬沙春季最多,轻雾和雾集中在夏、秋季,秋季最多;近年来海东市雾霾和沙尘天气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3.
谢子扬      白艳萍  何中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4):11-17
研究乌兰察布地区霾日数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乌兰察布市(乌市)及其上下游地区雾霾形成机理和跨境输送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乌兰察布市(乌市)1971-2015年11个台站气象数据资料,结合2015年环境污染数据资料,分析乌市长时间序列霾日数时空分布、突变情况、周期尺度变化和形成因素。结果表明,乌市霾日数在长时间序列中呈“减小-消失-增加”的U型变化趋势,主要集中在1971-1981年和2014-2015年2个时间段,1971年发生了显著突变。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南和中部,其中兴和县霾日数远高于其他区县。霾日数的3个尺度周期强度都有减弱趋势,以3~6 a为主的小尺度周期自1982年消失后,于2014年重新出现。霾日数季节分布由春季转变为秋、冬季,这是由于雾霾成因发生了变化,霾的成因从以沙尘天气为主的自然源转变为以PM2.5等空气污染为主的人为排放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省徐州市气象站1962-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徐州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阐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产量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来,徐州市霾日数年平均值为16.5 d,在后8 a中霾天气日数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霾天气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霾天气日数在1月出现的最多,其次是2月和12月;霾往往会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生长造成的危害最大,霾天气出现时将会使空气质量大幅度降低,使人体诱发呼吸道疾病;霾会降低能见度,对海陆空交通产生严重影响;霾对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影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霾、轻雾、浮尘3种易混淆天气现象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基于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霾、轻雾、浮尘判断方法,阐述了雾霾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雾与霾的概念与区别,然后分析了2013年12月18—25日关中雾霾的成因,以及该次雾霾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后提出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农村治污力度,是彻底改善关中地区雾霾天气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宁国家基本站气象站1956~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南宁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特点,阐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及其交通安全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近56年来南宁市霾日数年平均值为20 d,年际变化总体是前45年变化比较平稳,后11年变化则比较明显;霾天气的月季变化非常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最多是12月,最少是7月。中度、重度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很大,霾使空气质量恶化,可诱发呼吸道疾病、传染病;霾使能见度恶化,严重影响海陆空交通,事故频发;霾严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区域气候,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  相似文献   

18.
<正>雾霾、暴雪和强寒流三种天气是设施花卉植物冬季生产常见的影响生长发育最为不利的因素,制约着花卉商品的质量,克服这些障碍性天气对设施花卉的影响已成为广大花卉生产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采取应对预防措施,避免或降低对设施生产的影响。雾霾、降雪和强寒流气温骤降对设施花卉生长的影响雾霾雾霾是雾和霾天气的统称,雾霾污染颗粒悬浮于空中,阻碍太阳光传播,改变了射入设施内光照质量,另一方面霾悬浮了大量灰尘颗粒聚集于塑料棚膜表面,影响了薄膜的透光率,雾凝结于棚膜外表面时,因水滴的存在使太阳光线在棚膜外表面发生光的折射,透过率降低,造成光照不足,室内气温、地温低,而设施内的湿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安市7个观测站点1970 ~2012年的雾日和霾日观测资料,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分析了西安雾霾、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并结合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主导风向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43年来西安地区雾霾平均出现次数以城区最多,2000年以后大值中心明显向东南方向——长安、蓝田一带偏移;雾霾出现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2010年以后有所增加;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最多出现在12月或1月,夏季较少,最少出现在5月或6月.据分析,雾霾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即周边地区风吹向西安中心城区、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西安地区特殊的地形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军强 《河南农业》2014,(21):33-34
<正>随着我国空气质量的恶化,我国阴霾天气逐渐增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把阴霾和大雾天气一起作为灾害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虽然以灰尘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