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肉质细嫩鲜美,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近20年来,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引进养殖了团头鲂,成为我国池塘、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我们自1976年以来,一直从事“团头鲂营养和饲料配方研究”等多项国家攻关专题,现将研究进展情况介绍如下。1团头鲂的营养需要量1.1团头鲂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蛋白质是构成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动物的肌肉、皮肤、神经、内脏器官的构成均以蛋白质为主。鱼类也不例外,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发育、繁殖所必需的成分,需要从饲料中摄取。鱼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国际上…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雌(♀)、雄(♂)团头鲂(M.amblycephala)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选用于桥水库同一水域雌、雄团头鲂各6尾,利用常规肌肉生化成分测试方法测定了肌肉和皮肤主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雌、雄团头鲂皮肤的粗蛋白含量(26.85%、26.15%)均显著高于团头鲂肌肉(19.37%、19.98%;P<0.05),且雄团头鲂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雄团头鲂皮肤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雌性(P<0.05);团头鲂肌肉的水分含量(78.45%、78.64%)均显著高于皮肤(60.76%、59.87%%;P<0.05),但雌、雄团头鲂肌肉之间和皮肤之间的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团头鲂肌肉和皮肤均含有18种氨基酸,雄团头鲂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15.16%、6.27%、4.99%)显著高于雌团头鲂肌肉中的含量(14.33%、6.03%、4.70%;P<0.05),雌团头鲂皮肤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26.36%、4.99%、12.92%)显著高于雄团头鲂皮肤中的含量(23.06%、4.65%、11.14%;P<0.05)。研究表明,雄团头鲂肌肉较雌团头鲂营养丰富,雌团头鲂皮肤较雄团头鲂的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 Yih),原产湖北省武昌县,俗称武昌鱼、鳊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鲂属。近20年来,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区均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4.
吡啶甲酸铬对团头鲂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320尾团头鲂,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一平行,比较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吡啶甲酸铬对团头鲂的生产性能的影响。其添加水平(以Cr^3 计)分别为0,300μg/kg,600μg/kg,900μg/kg。经过60d饲喂,结果表明,当基础日粮中添加含Cr^3 600μg/kg的吡啶甲酸铬时生产性能最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池塘主养团头鲂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祖岫杰刘艳辉团头鲂原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它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开始有了研究,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70年代我国南方不少地区先后进行移植饲养,近年来已...  相似文献   

6.
向阳  胡鲲  方曙光  朱建国  柯轲  陈献 《中国饲料》2021,1(19):145-149
为探讨凝结芽孢杆菌BC66对团头鲂脏器组织形态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 (26.5±0.7)g的健康团头鲂幼苗 180 尾,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基础日粮+ 0.15‰ 的凝结芽孢杆菌BC66制剂,试验 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投喂团头鲂凝结芽孢杆菌BC66后,腹腔充血状况极大改善,肠道壁毛细血管充血现象消失,韧性增强。试验组前、后肠道组织更紧密,肠上皮细胞溶解现象明显减少。试验组团头鲂肝脏、肾脏组织紧密性增强,分布更为均匀,体现出更好的代谢及排泄功能。试验组团头鲂血红蛋白浓度较试验初期提升了20.6%,较末期对照组提升了12.3%。红细胞数量较试验初期降低了31.3%,比末期对照组降低26.5%。白细胞数量较试验初期提升了41.1%,比末期对照组高出11.5%。饲喂凝结芽孢杆菌后,团头鲂总蛋白、白蛋白含量较试验初期分别提升了32.6%、26.0%,尿素氮指标较试验初期降低了28.8%。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较试验初期分别降低了8.4%、15.0%,碱性磷酸酶指标试验前后基本无变化。综上,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改善团头鲂肠、肝、肾组织形态,提升血红蛋白及总蛋白水平,有助于机体消化和代谢功能。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团头鲂|脏器组织形态|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1996年4-10月在一口面积为17800m2的池塘进行了为期近7个月的主养团头鲂成鱼试验,经过驯化投饲,精心管理至1996年12月份出池,共产团头鲂成鱼21000kg,折合每公顷产团头鲂11800kg,平均规格为650g,每公顷净效益为61600元。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团头鲂繁殖的生物学基础,繁殖前的准备,催产技术,产卵与孵化进行研究,建议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流水孵化来进行团头鲂的繁殖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宁 《饲料研究》1999,(11):18-18
把草粉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群酵解为活性生物饲料养鱼,只要饱喂品种适宜(如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鲢鱼等),对于边远和贫困地区农家养鱼仍有广阔的实用价值。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1)鱼种培育。1寸以下的鱼苗最好用常规方法喂养。1寸以上的鱼种可把滤去粗片的草粉生物饲料粉浆与豆浆、豆渣或油枯粉对半放入有少量糖精的水盆(糖精不能过多,微甜即可)用手在盆内反复搓揉让草粉生物饲料粉浆与豆浆充分粘糊,再按常规养鱼法洒在进水中。(2)养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白鲢等成鱼的池塘,按鲜样草粉…  相似文献   

10.
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主要消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同种鱼不同组织,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各组织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5℃、35℃、25℃和45℃、50℃、5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为6.8、6.8,6.4。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蛋白酶最适PH值胃、肠、肝胰脏分别为2.6、8.0、10.0和4.2、8.0、10.0。团头鲂蛋白酶最适PH值肠,肝胰脏分别为8.0、9.4。同种鱼不同组织淀粉酶均以肝脏胰活性最高,且三种鱼顺序:团头鲂>淡水白鲳>黄颡鱼;同种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顺序为:胃>肠>肝胰脏,三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淡水白鲳>黄颡鱼>团头鲂。  相似文献   

11.
齐福印  苏秀兰 《中国兽医学报》1995,15(3):302-302,245
鳙团移核鱼个体生长的研究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内蒙古医学院)我们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核质杂种鱼——鳙团移核鱼[1],并比较测定了鳙团移核鱼与两亲本鱼(鳙鱼,团头鲂)的染色体、肌...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31.46±0.07)g的团头鲂 300尾,随机分成 2组(对照组和核苷酸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50尾。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核苷酸组试验鱼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单体核苷酸与低聚核苷酸总含量为 70%)的试验饲料,饲喂56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形体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在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测定鱼体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显著提高了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但对摄食率、肝体比、内脏比、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核苷酸组血浆中抗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的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 96~168h的累积死亡率(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增强鱼体的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且不会影响鱼体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3.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为杂食性偏草食性鱼类,是我国主要食用经济鱼类之一。因其抗病力强、食性杂、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回捕率高,且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掌握,养殖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团头鲂成为市场畅销品种,是适宜广大养殖户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探索池塘套养浦江I^#团头鲂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池塘套养浦江I^#团头鲂试验。  相似文献   

14.
草粉饲料养鱼把草粉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群酵解为活性生物饲料养鱼,只要饱喂品种适宜(如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鲢鱼等),对于边远和贫困地区农家养鱼仍有广阔的实用价值。1 鱼种培育。1寸以下的鱼苗最好用常规方法喂养。1寸以上的鱼种可把滤去粗片的草粉生物饲料粉浆与豆浆、豆渣或油枯粉对半放入有少量糖精的水盆(糖清不能过多,微甜即可)用手在盆内反复搓揉让草粉生物饲料粉浆与豆浆充分粘糊,再按常规养鱼法洒在进水口。2 养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白鲢等成鱼的池塘,按鲜样草粉生物饲料70份、油枯20份、牛粪10份…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为杂食性偏草食性鱼类,是我国主要食用经济鱼类之一.因其抗病力强、食性杂、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回捕率高,且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掌握,养殖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团头鲂成为市场畅销品种,是适宜广大养殖户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探索池塘套养浦江Ⅰ#团头鲂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池塘套养浦江Ⅰ#团头鲂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团头鲂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的草食性的鱼类,山西省自六十年代初期引进以来,团头鲂的人工繁育已经取得不少成效。但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团头鲂的人  相似文献   

17.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十七、团头鲂 团头鲂(见图)又称武昌鱼,原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湖泊中,是湖北省的特产。团头鲂在分类上与鳊鱼同亚科,但不同属,为鲂属。团头鲂身短头小,体大肉厚,肉质嫩滑,味道鲜美,享有盛誉。过去,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资源,在产地才能吃到活鱼,而且鲜活鱼供不应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相似文献   

19.
该饲料具有营养丰富、全面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团头鲂的抗氧化及免疫能力,增强抗病力,另外还可改善饵料的适口性,促进团头鲂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在等蛋白质、等能量及其他环境恒定的条件下,研究超浓缩酵母培养物对其酮体代谢的影响。将360尾规格为(29.1±2.9)g的团头鲂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平行。将超浓缩酵母培养物分别以0、1.50%、1.75%、2.00%、2.25%和2.50%的添加量加入各组团头鲂基础饲料中,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分别测定投喂不同超浓缩酵母培养物添加水平的团头鲂血清中酮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酮体均有显著增加,其中2.00%组与其余各组相比较血酮体含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超浓缩酵母培养物能促进团头鲂生长,提高鱼体脂肪的供能能力,改善试验团头鲂的酮体代谢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团头鲂饲料中的超浓缩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建议为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