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水稻机插秧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机械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籼稻品种。结果表明:泰丰优6133全生育期152 d,偏迟熟;其余品种生育期143~148 d,适中;杂交稻泰丰优512和常规稻粤美占实收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机插秧示范品种;三澳占、黄华占(ck)、粤农丝苗、五山丝苗和丰软占5个常规稻品种米质好,产量在600 kg·667m~(-2)以上,抗病,抗倒伏,可作为订单生产的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金稻6号、五优308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早造,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了国家水稻新品种示范项目,示范品种为金稻6号、五优308,种植面积均为16.7 hm2,示范区经实割验收,金稻6号平均每667 m2干谷产量502.9 kg,五优308平均每667 m2干谷产量459.0 kg。介绍了杂交稻金稻6号、五优308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丰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丰八占1号与华丝占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于2002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我站从汕头市农科所引种,早造表证面积1.02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482 kg;晚造引种示范面积123.33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504 kg.丰华占被列为揭东县登岗镇2002年推广品种,推广面积1 000 hm2.  相似文献   

4.
白会晓 《河南农业》2013,(21):40-40
偃师市邙岭乡周山村旱地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有133.33hm2,其中胡萝卜53.33hm2,大葱80hm2。据实地调查,大葱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每667m2收入4000余元。周山村第5村民组周水卿种植的大葱每667m2产量5000kg,每667m2收入5000元,创造了高产典型。胡萝卜平均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最高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种植蔬菜较种植粮食每667m2收入提高5~6倍。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西柳江县地处桂中盆地,属南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型气候,年均温20.4 ℃,日平均温≥13 ℃的持续天数为251天,活动积温6 135 ℃,年日照1 650.4小时, 年降雨量1 465.7 mm,无霜期331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光、温、水、热、土条件都较适宜甘蔗生长.为了进一步挖掘甘蔗生产的优势和增产潜力,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促进蔗糖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柳江县从1994年起就着手进行甘蔗单产(667 m2产量)吨糖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从引进优良品种入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当年示范面积43.3 hm2,1997年发展到270 hm2.1998~2000年,柳江县承担了广西区农业厅的"吨糖田建设示范"项目,共示范种植面积7 083 hm2.1998年种植1 440 hm2,平均每667 m2产蔗7 376 kg,蔗糖分含量为16.67%,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229.58 kg;1999年种植2 091 hm2,平均每667 m2产蔗8 365 kg,蔗糖分含量为15.16%,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286.1 kg;2000年种植3 507 hm2, 平均每667 m2产蔗6 934 kg, 蔗糖分含量为15.12%,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048.41 kg.3年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150.7 kg.现将其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沈文 《河南农业》2014,(23):51-51
<正>一、卧龙区花生生产现状(一)种植面积全区耕地面积5.5万hm2,花生种植面积为1.7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2.1%,是卧龙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二)产量表现2008年以前全区花生平均每667m2产量210kg,目前花生每667m2产量达到290~340kg。(三)种植区域分布在浅山丘陵及白河沿岸,土壤类型为淡黄石渣土和潮土,质地较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连山县农科所承担广东省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Y两优2号、Y两优302种植面积各为1hm2,以粤优8号作对照,示范区经实割测产,Y两优2号平均每667m2产量678kg,Y两优平均302每667m2产量661kg,比对照粤优8号分别增产21.9%和18.9%.介绍了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广东农业科学》2007,(11):15-15
10月15~16日,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据了解,2007年,上高县超级早、晚稻示范推广面积达2.33万hm2,占全县水稻面积的58.3%。超级早稻平均每667m2产量为486.5kg,比非超级稻区增产63.2kg,带动全县早稻平均每667m2增产34.1kg;超级晚稻平均每667m2产量为525kg,比非超级稻区增产65kg,带动全县晚稻平均每667m2增产35kg。优质稻率较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每667m2增收107元。优质高产超级稻品种的示范推广,为该县农民带来了3000多万元的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安庆市水稻品种的更新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筛选出适合安庆市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于2021—2022年对17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广丝苗、G两优777、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科两优3090的产量及抗逆性表现优异,其2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95.5 kg/667m2、782.25 kg/667m2、787.5 kg/667m2、774.95 kg/667m2、773.55 kg/667m2,2021年徽两优广丝苗、G两优777、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科两优3090均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科两优3090、G两优777稻曲病轻发,徽两优广丝苗、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稻曲病未发;2022年5个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病害,可作为推广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常规籼稻品种‘黄华占’和‘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采用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分别导入到‘黄华占’和‘五山丝苗’的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具有‘黄华占’和‘五山丝苗’遗传背景,同时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的新株系各2个。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选出的新株系均表现为抗褐飞虱。产量比较试验、性状考查和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新株系的产量、主要性状和稻米品质指标都与受体亲本相似,因此可以作为‘黄华占’和‘五山丝苗’的抗褐飞虱新品系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应陕南机械化插秧的籼稻新品种,加快机插秧推广步伐,特引进10个籼稻品种,考察各品种在机插秧栽培条件下在陕南地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三澳占、黄华占、粤美占、粤油丝苗丰产性状较好,适宜在我县海拔650m以下区域种植,可作为下一年度水稻高产创建区机插秧品种适量进行示范种植,五山丝苗、丰软占可继续试验观察,泰丰优512、粤农丝苗、莉丰占、泰丰优6133表现较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齐粒丝苗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粒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与台山市农科所合作于 1997年晚造利用巨丰占作母本、澳粳占作父本进行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一般每 667m2 产量 40 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 5 0 0kg以上 ,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部标优质一级、省标优质特二级。 2 0 0 4年 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至 2 0 0 4年全省累计种植面积超过 12 .2 7万hm2 。  相似文献   

13.
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源丰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丰丝占为母本与中间材料“香丝苗126/象牙软占”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籼稻新品种.两年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24.85 kg和434.32 kg,比对照种优优122增产4.7%和6.03%,增产分别为不显著和显著,米质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123种植模式"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在增城市进行了40 hm2“123种植模式”示范栽培试验,结果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67 m2产量397.2kg,后作平均每667 m2产值1 876元,同比提高25.7%,并讨论了“123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香蕉大苗是指叶龄为13~15片的香蕉组培苗.与常规组培苗相比,种植香蕉大苗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前期生长快.香蕉大苗的根系较发达,早春定植初期抗寒能力强,生长比常规组培苗快,每月多长出1~2片青叶.二是发病率降低.香蕉花叶心腐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5月,而春植大苗此时已有1 m多高,抗病能力较强,因此发病率比常规组培苗低.三是产量高.1998年东莞市望牛墩镇种蕉专业户陈沛祥种植香蕉大苗0.14 hm2,每667 m2 产量3 100 kg;1999年望牛墩镇种植香蕉大苗16.53 hm2, 平均每667 m2 产量3 015 kg, 产值5 117元,每667 m2纯收3 085元.四是安全无风险.春植香蕉大苗多于8月中旬抽蕾,10月下旬即在寒潮到来之前收获,能有效避过低温霜冻对香蕉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我站在上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乡示范推广种植芋头间作马铃薯40 hm2,其中马铃薯每667 m2产量442.3 kg,产值398.1元,芋头每667 m2产量2467.8kg,产值2961.4元,两者合计每667 m2产值3359.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芋头间作马铃薯不失为冬季农业开发和大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虞城县主要秋粮作物,每年播种面积8.2万hm2,占全部秋粮播种面积的90%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560kg,而推广的并垄双行覆膜栽培,平均每667m2产量750kg,增产3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并”是把原来的3条70cm的垄合成2条105cm的大垄,“双”是指在每条大垄上种植2行玉米,小行间距为25~30cm.  相似文献   

18.
白沙镇地处山区,海拔100~400 m,主要以种植双季稻或单季稻为主,2000年引进两优2163品种,种植13.3 hm2,平均每667 m2(下同)产量500 kg.2001年,我站在白沙、宝阳、田厝、长兴、狮亭、东泉、沃东等7个村推广种植66.7 hm2,并以再生稻栽培模式管理,收成时,经市、县有关专家联合验收,头季稻667 m2最高产量648 kg,平均单产550 kg;再生季最高单产648 kg,平均单产250 kg,与双季连作稻相比,两优2163作早稻-再生稻栽培,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力强等特点,每667 m2能增收粮食32.5~75 kg,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佩景 《河南农业》2012,(19):41+18
南阳盆地春花生种植面积达6万hm2,主要种植在岗丘旱地.由于春花生一年一熟,导致花生重茬面积大,生长不良,病害及死苗现象严重,花生产量低.为缓解重茬危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2009-2011年卧龙区农技中心进行了春花生油菜复种连作种植模式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花生每667m2产量提高15%左右,油菜产量达120kg/667m2,每667m2增加农民纯收入约550元.  相似文献   

20.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