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威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营造“纪念林”、种植“纪念树”活动。营造“纪念林”、种植“纪念树”活动是威海市为实现“十五”期间全市年均植树2000万棵,人均8棵,森林覆盖率年递增2个百分点的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方式,比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营造“公仆林”,工会组织营造“劳模林”、“工会林”,共青团组织营造“团员林”、“青年志愿者林”等纪念林。居民个人则署名栽植“友谊树”、“情侣树”、“结婚树”、“就业树”等纪念树。凡个人种植纪念树的,可直接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联系;大面积营造纪念林的,可由植树单位、个人与林地所有权单位自行协商,但必须服从林业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林业部门统一安排,苗木及管护费用由参加植树的单位、个人负责;单位或个人不能亲自参加植树的,出资委托林业部门代为栽植,树木管护由植树单位、个人自已负责,也可委托林业部门管理,林业部门与植树单位、个人签订植树和管护协议,发给林权证,并建立植树造林档案,对栽植的纪念林、纪念树实行登记造册和挂牌管理,注明栽植单位(个人)、栽植时间、纪念林(树)名称。对栽植的树木,所有权归植树单位和个人,并允许继承、转让和委托认建、认养,但不能随意采伐、移植,...  相似文献   

2.
山东潍坊市林业局自3月1日开通了“栽植纪念树”、“市区庭院绿化”两条服务热线后,咨询电话络绎不绝。上万人次电话咨询、联系栽植纪念树,全市已有上百个单位6000多人参加了栽植纪念树、纪念林等义务植树活动。此外,市区庭院绿化办公室还为咨询提出300多条专业性合理化建议,为用户联系调剂苗木3000多株。  相似文献   

3.
《国土绿化》2005,(3):15-15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以强化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在提高义务植树成效.增强全民绿化意识上取得了显成效。目前.全市已建立义务植树基地40余处,面积达3000多亩,在这些基地上.淮南市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陆续兴建了“记林”、“学子林”、“农行林”、“巾帼林”、“人才林”、“公仆林”、“人大代表林”、“财政林”、“华信林”,“人民政协林”,“新四军纪念林”、“抗日民主纪念林”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产业》2008,(6):79-79
5月12日.中国绿化基金会和汇丰银行、国家林业局在八达岭奥运纪念林公园举行汇丰(中国)加盟十亿绿树行动暨汇丰纪念林植埘揭碑仪式。在仪式上.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加盟“全球十亿绿纣运动——中国在行动”合作计划.并首笔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在八达岭奥运纪念林公园营造5800株生态纪念树。汇丰纪念林的建成.  相似文献   

5.
《山西林业》2005,(2):16-16
3月22日,山西省林业厅机关全体党员在厅党组书记、厅长杜创业的率领下,前往黄崖洞保卫战旧址——黎城县黄崖洞、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并在黄崖洞栽植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林”。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直属兵工厂驻扎黄崖洞。1941年11月,为了阻击日本侵略军的进犯,  相似文献   

6.
皖绿 《国土绿化》2005,(10):24-24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以强化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在提高义务植树成效,增强全民绿化意识上取得了显成效。目前,全市已建立义务植树基地40余处、面积达3000多亩.粉建了“记林”、“学子林”、“农行林”.“巾帼林”、“人才林”、:“公仆林”、“人大代表林”、“财政林”、“华佗林”、“人民政协林”、“新四军纪念林”、“抗日民主纪念林”等,为绿化美化淮南,推动淮南造林绿化上台阶、上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会同“广木”良材,素以实生苗营造而闻名后造历史源远流长,明代初期以野实生苗为主,广坪乡蒿坛坪村和岩头乡坳脚村至今尚保存有300多年的人工古杉群。清咸丰年间,育苗技术传人,始用人工培育实生苗造林。清光绪年间始于桐林内栽植杉木。广坪、岩头等地小孩出生时,植杉作为长大后嫁娶之用已成风俗。民国时期,县营造的“三大纪念林”和乡保营造的“齐心林”、“合力林”,均以杉实生苗栽植。民国32年至34年,全县以杉实生苗造林985亩。广坪、炮团的烂亭子、大湾、西接、岩山等地营造的杉林,成为高产典型。至建国的1994年,全县保存清代…  相似文献   

8.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是顺义区人民的光荣传统八十年代后,随着义务植树的开展,相继营造了“中日友好”纪念林、“香港回归”纪念林、“千年”纪念林等。近几年,顺义区为了实现“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和“绿色奥运”的目标,义务植树活动开展的更加广泛。全区每年都有20万军民和各界人士,在城乡各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通过开展营造纪念林形式,推动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04,(7):11-11
绿意在涌动.陇原添新绿。刚刚参加完全省春季造林绿化广播电视动员大会的10位甘肃绿化奖章获得代表,在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下.佩戴金光闪闪的奖章.从兰州乘车直奔定西市营造纪念林。10位代表每人自愿捐资50元.率先倡议营造“甘肃绿化奖章纪念林”。  相似文献   

10.
郭成志,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郭成志带领全村百姓在尊重科学、依靠科技的前提下,弘扬“抗大”精神,进行苦干实干。他始终以为群众谋幸福为己任,带领群众吃大苦、耐大劳,一年接着一年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图里河林业局苗圃北山阳面山坡上,生长着30多年的茂密松林,郁郁葱葱,雄浑挺拔。翠绿的林海边,矗立着一座白色石碑,上面刻着“刘少奇主席纪念林”八个秀丽的红色大字。这就是1962年8月2日,少奇主席来林区视察时驻足的地方。这里的百姓亲切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13日,宁强县在广坪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温总书记题词精神”纪念林植树活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县级机关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纪念林植树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各界群众植纪念树的愿望,昌平县绿化部门在位于十三陵水库上游七孔桥西侧的北京国际友谊林南侧,开辟了占地面积200亩的九龙池纪念林基地。九龙池纪念林基地可栽植各种纪念树,如金婚、银婚、新婚纪念树;孩子入学、小学生入队、青年人入团等都可前往植树。 九龙池纪念林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选择植树位置,树种和苗木规格上自主自愿。纪念林管理处无偿提供土地,有偿提供苗木,按质论价,适地适树,树权归已,可以继承。管理  相似文献   

14.
绿化资讯     
<正>新兵开拔时先种一棵树2009年12月10日,重庆市南川区人武部组织即将开拔的29名新兵在西城街道长远居委会所辖地段栽植了一片家乡纪念林,每位新兵种下了一棵栾树,并在纪念卡片上写下了饱含家乡  相似文献   

15.
洪洞县苏堡镇茹去村全村280户、1100口人。红枣在该村发展历史悠久,村名曾有“枣沟”、“枣村”、“枣垛窑”之称。全村有耕地面积266.67hm^2,地处半丘陵山区,土层深厚肥沃,雨量充足,气候温暖,具有发展红枣生产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1998年2月23日,村党支部书记周聚财上任后,为改变多年来全村单一种粮食,收入甚微,年复一年,全村人仍是贫穷落后的老样子,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杨梅坳乡高桥村一组谭显嵩家,有一株罕见的仙人掌。植株高2.6米,宽2.2米,颈围0.5米,硕大无朋。该仙人掌为1973年栽植,至今已有21年。每当冬季来临,进行修枝,以防倒伏然冻时,盖上保护物。生长葱郁苍翠,黄色花簇争奇斗艳。被当地百姓称之“仙人掌王”。城步发现“仙人掌王”@闫光日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绿委、省林业厅营造“共产党员林”日前甘肃省绿委、省林业厅全体共产党员向全省共产党员发出了“为党旗添光彩,为陇原增新绿”的倡议,积极营建“共产党员林”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林”。林业厅党组还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厅直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率先响应倡议,立即行动起来。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尚英同机关全体共产党员一起,到兰州徐家山营造“共产党员林”,栽植白皮松、圆柏等3000多株。厅领导还带头为“共产党员林”每人捐款200元。其他共产党员纷纷响应,踊跃捐款,当天捐款7000多元。(据甘肃省林业厅保持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官滩村是山西省襄汾县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村,官滩枣以官滩村而得名,2005年全村红枣产业总收入达到268万元,人均年收入6489元。70年代初,全村有老枣树5000株,幼树6300株,多为零星分布。进入新世纪,全村结合“退耕还林”政策,一次退耕还林地928亩。截止2005年底发展了枣粮间作100  相似文献   

19.
馨香圆富梦     
走进桂西南美丽的鉴水河畔、德保县首富村之一绿柳村,但见柳绿山军飘馨香,河水清清映新楼,由团四时采谷丰,村寨百姓乐悠悠。绿柳村是东关乡的一个壮族山村。全村5个自然屯320多户N家散落在鉴水河南岸的原野山岭中,因村寨的周围遍栽柳树而名“绿柳”。绿柳全村耕地面积1079亩,荒山宜林面积15642亩,曾是个贫困村。多数人家一年缺三、四个月的口粮,靠国家“救济粮”、“返销粮”接济。直至1980年,绿柳全村的人均收入仍不足150元,多数群众生活在温饱线下,住房多数是东歪西外的篱笆式瓦房或茅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系一股强劲的春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拓宽全民义务植树的路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群众植树的愿望,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从今年开始,北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我为首都、为未来、为后人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的活动。倡导破旧俗、树新风,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环境意识,促进首都绿化美化建设。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是开展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